第69章
一些等待着买粮的百姓只能聚集在各个粮铺的门口。
粮铺的掌柜出来赶客,但是大家还是不愿意走。
“怎么回事啊?”有百姓大声问道。
他们手里都拿着大大的布袋子,就等着买粮。
这官府竟然让人封了粮铺,那他们到哪里去买粮食。
“听说是丞相下了命令,要封了金城的粮铺,筹集粮食去西南赈灾呢。”
有的百姓已经打听到了宫里传出来的消息。
“这大冬天一没旱灾,二没水灾,赈什么灾啊。”一个妇人回道。她还等着买粮食回去留着过年呢。
许多百姓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大家议论纷纷:
“好像是有地方地震了。”
“不是小震吗?昨儿都过去了。”昨日夜里地震大家都知道。
“什么小震啊,据说是大地震,可能死几十万人。”
“东郊的粮仓都开放了,正在装粮呢。”
“不会吧……”
百姓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直到两个官兵手持长枪站在了粮铺的门口,大声说道:“大家都回去吧,这三日金城的粮铺都封门了。大家家里有粮的就先吃着,没有的去左邻右舍家里借一些,等过几日再来买吧。”
——
顾瑶连着一日没有休息,一直在南书房和大臣们商议可能的灾情,和赈灾的办法。
有的大臣找来了四十年前庆元四年杞县地震的存档。
上面记载着当时地震的受灾情况,遇难百姓的人数,倒塌房屋的数量以及造成的损失。
当然还有地震后,当时朝廷救灾的详情。
顾瑶看完了这份存档,随后,她皱起了眉头,说道:
“当时朝廷就只是给受灾的百姓每人一两银子,死去的百姓每人二两银子的安葬费就完事了?”
顾瑶感觉不可思议,这发生这么大的地质灾难,朝廷就是打发银子了事?总共就出了几百万两银子。
可这几百万两银子有何用呢。地震后,需要的是救治受伤的百姓,安置灾民,恢复道路,恢复生产。
若银子买不到粮食,在灾区还不是活活饿死。
“皇上,当时我朝建立不足四年,朝廷不稳定,内忧外患,杞县距离金陵城三千里,朝廷想救灾也没有办法。收到消息都是十天后了。”户部尚书陆丁元回道。
那次地震时,他也才八九岁,还未入仕,只是后来听说的。
“如此的话,这些存案就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了。”
顾瑶长叹了一声。
此时此刻,没有人知道她心里有多着急。
她迫切想要知道到底是哪里地震了,但这等消息实在是太煎熬,太漫长了。
“皇上,您先吃点东西吧”。王公公端来了一份糕点,一份银耳莲子粥。
皇上未吃早膳,午膳也只吃了一点。
再这样下去,他都担心皇上的龙体。
顾瑶端起碗吃了一些,但是胃口不好,吃不了多少。
吃完后,她继续和大臣们商议救灾一事。
第186章 请求朝廷速速救援
连着三日没有好好休息,到第四日清晨,顾瑶神色憔悴了许多。
而今日早朝,许多官员看起来也没有精神,眼周都是浓浓的黑眼圈。
承光殿内,文武百官再一次齐聚一堂,商议国事。
左仆射李璟先站出来,昨日着了风寒,他这又咳了起来。
“启禀皇上,三十万担粮食,一万件棉衣,一万条棉已经筹集好了,全部装上了运粮车。”
顾瑶看丞相似乎又生病了,眼里闪过一丝担忧。
丞相身体不大好,想来是这几日筹集赈灾的物资太过劳累。
顾瑶于是回道:“丞相辛苦了,下朝后回去好好休息两日吧。”
“臣多谢皇上体恤。”
说完,李璟接着又咳了几声。
顾瑶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大部分的官员低头沉默,少部分的似乎也和自己一样焦虑。
她想了想,说到:“如今暂不知具体发生地震的州县,但筹集好的赈灾物资需即刻送出去,程浦将军,就由你率五万将士押运这批赈灾的物资,路线的话,走官道,往西南方向,先走罗州,在下乐洲,等朝廷有了消息,会即刻快马加鞭将发生地震灾难的地点告诉你。”
“臣领旨。”程浦将军从队列中站出来,单膝跪下行礼。
然而他刚跪下,外头突然传来一个士兵的喊声。
“报……蓉城八百里加急!”
午门外接了紧急奏书的士兵一边跑向承光殿,一边高喊着报奏。
而在听到这个声音后,大殿里的文武百官都转身看向了门外。
顾瑶则激动地站了起来,然而她的脸色却是瞬间苍白了。
蓉城,那可是住了三百万百姓的城市。
天啊……
士兵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承光殿的大门口,然后双膝跪地,将刚刚接到手的奏书高高捧起,气喘吁吁地奏报道:
“启禀皇上,蓉城八百里加急。”
“拿上来吧。”顾瑶回道。
随即王公公将士兵手里的奏书取了过来,递给了坐在大殿上的帝王。
顾瑶打开一看,上面写的是:
(臣,西江布政使马志安奏报大越女皇陛下:元祐一年,农历十二月七日凌晨寅时一刻末,西江蓉城发生大地震,臣暂不知具体灾情,且将所看所见汇报皇上。臣所在蓉城,在地震发生后有约莫三分之一的屋舍倒塌,无数百姓被压在废墟之下。天灾紧急,臣特告知皇上,臣已下令开放蓉城所有粮仓,组织未受伤的青壮年救援被压在废墟下的百姓。另外臣未下令,但驻守在蓉城的五万精兵在张顺、李达两位将军带领下已经出了军营,救援百姓。蓉城遭此大难,恐无数人丧生,臣请求皇上,请求朝廷速速救援。)
顾瑶看完这奏折后眼眶湿润了。
她讲头扭到了一边,避免被下面的百官看到自己落泪的样子。
“皇上……”一旁的王公公见皇上伤心了,连忙递了手帕过去。
顾瑶摆了摆手,示意她不需要。
随即,她将手里的奏折递给了王公公,说道:“把这奏折念出来。”
第187章 八百里加急
王公公念完了奏本。
而在他念完之后,下面的一些大臣低着头小声议论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后,程浦将军说道:“皇上,既然确定是蓉城地震,那臣便将赈灾的物资都运往蓉城吧。”
顾瑶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一下。蓉城,那可是拥有三百万人口,规模堪比国都金陵城的城镇,顾瑶不敢想象倒塌了三分之一的房屋,会有多少人丧生。
“好,程将军即刻出发吧。到了蓉城之后,组织将士们发放救灾物资,修复道路,安置灾民,维持秩序。”事不容迟,顾瑶直接下了旨。
但很快,外头又传来一位士兵奏报:
“报……夏阳八百里加急!”
“哐当……”
顾瑶手里刚拿起的杯子掉在了地上,连带着她整个人也跌坐在了椅子上。
而下面一些官员的脸色瞬间变得慌乱。
夏阳,那可是距离蓉城五百里的一个州县。
又一位士兵跑进来了,而顾瑶再次看到了那让她心惊胆寒的奏折。
这一次上奏本的是夏阳知府,而奏本上写到:夏阳半数房屋倒塌,至少二十万百姓无家可归,恐有三五万百姓被压在废墟之下等待救助。
“我的天啊……”
看到这些文字,顾瑶双手忍不住地发抖,一瞬间感觉天都塌下来了。
“皇上……您没事吧。”
下面的官员们看到皇上如此,纷纷跪下。
顾瑶抹了抹眼睛,是真的忍不住哭了。
她无法想象现在灾区是怎样恐怖的景象。
而恐怕不止蓉城,夏阳,还有更多的州县受灾。就如她所知道的汶川地震一样,波及周围七八个城市。
这次只怕比汶川地震强度还要更大,破坏性更强。
顾瑶再次看向下面的文武百官,见一些人表情冷漠,一些人低头不语,还有一些人也如自己一般流下了泪水。
她想了想,说道:“众位爱卿,西南恐有特大灾情,接下来三日众位都不能离开皇宫,在此吃住,随时等待朕的传召吧。”
“皇上……这……恐怕不妥吧。”
顾瑶说完,下面有大臣站出来反对。
顾瑶看着站出来的盐铁副使李国忠,一个胖得连官帽都快戴不上的官员。
“有何不妥?”顾瑶皱着眉看着他。
李国忠不敢说,只是真的不想待在皇宫三日,这天寒地冻的,在这里岂不冷死去。
顾瑶挑了挑眉头。
不用问,她也看得出来,这个家伙心里想的什么。
于是她看着他说道:“你若不想留下来,滚出去就是了,以后也不用再进这承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