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顾瑶真的无法想象,这样的朝廷多么的荒唐,从朝中王公贵族,一二品大员到地方知府等一群贪官污吏吸食着朝廷的血,百姓的血。
“来人,把这十五位官员都带下去,全部关入刑部大牢,刑部尚书暂缺,刑部由丞相暂时接管,户部由朕亲自管理。”
顾瑶说完,十几位被指认的官员再次喊冤,有的甚至哭天喊地的叫冤。
但很快他们的声音就渐渐消失了,几十位御林军将他们全部拖出了出去。
而在他们出去之后,大殿上的顾瑶突然长袖一挥,将那桌子上的茶杯,奏折,连着玉玺全部扫到了地上。
百官们见皇上如此愤怒,纷纷跪下。
“皇上息怒啊……”百官们齐声说道。
顾瑶怒到无语。
她此时在想,华夏历朝历代,可有过这样腐败的朝廷,有过这么多的贪官污吏。
而她竟然想不起来。
“皇上,您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呀。”王公公连忙将地上掉落的玉玺捡起来。这东西可不能摔碎了呀。
“退朝吧。”顾瑶此刻不想再说什么了。
当然她也没有气到说不出话,但此时她只能表现出愤怒这一种情绪,才符合帝王的身份。
大臣们,见皇上走了,也都纷纷起身,退出了承光殿。
第247章 列祖列宗在上
丞相李璟走出承光殿后没有回中书,而是转身去了昭和殿。
发生了这样荒唐的事情,作为丞相的他必须马上和皇上商议对策。
但李璟来到昭和殿后,却并没有见到君王。
只是见到几个在整理书籍和奏折的宫人。
“皇上不在吗?”李璟问平日里负责昭和宫事务的女官周玲。
“回李大人,皇上好像是去了寿安堂。”
听到这个回答,李璟马上转身走了。
——
顾瑶来到了位于皇宫西北面灵山下的寿安堂,这里是皇宫里最安静的地方,是供奉已逝帝王牌位的皇家祠堂。
顾瑶来到这里后,看到两位宫人正在点香火。
宫人们见到皇上来了,纷纷跪下行礼。
顾瑶则摆了摆手,示意她们出去。
然后她亲自接过他们手里刚点燃的香,鞠了三个躬后,将香插到香炉之中。
这里是皇家祠堂,作为帝王她每个月初一都要这里给已去的先祖供奉香火。
不过并不是初一,但顾瑶也来了。
她看着眼前的两幅帝王画像,他们分别是二十四年前去世的大越高祖皇帝,以及前年冬天去世的大越文皇帝。
画像上的两位帝王看着都是龙章凤姿,威武不凡。
原主顾瑶并没有见到自己的爷爷高祖皇帝,所以没有相关记忆,但对于文皇帝,原主有很深的记忆。
在顾瑶的记忆中,这位父皇宽厚仁慈,对待宫人是这样,对待朝廷上的官员也是这样。
因此文皇也得了一个仁君的称号。
但顾瑶想,也正是这么一个仁字,使得这位在位二十多年的帝王,没有多少政绩,庸碌无为,甚至手下的官员肆无忌惮的贪污受贿,才会导致如今这般,国库空虚,而贪官们富可敌国。
顾瑶忍不住地叹息了一声。
然后她跪在了两位帝王的牌位前,想了想后,小声说道:
“列祖列宗在上,大越第三代君主,皇长孙顾瑶特来向二位祖宗拜示,元祐二年正月十四,朝廷发生前所未有的贪腐案,涉及朝中在职官员三十人以上,包括多位三品以上朝廷重臣和承袭爵位的勋贵。其贪腐数额巨大,造成影响极坏,对朝廷的破坏性前所未有……顾瑶特告知两位先祖,顾瑶将严惩他们,以儆效尤。”
顾瑶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一五一十的在两位先皇的灵位前说了出来,而此时她并不知道身后站着当朝丞相。
李璟看着跪在地上的女皇,待对方起身后,才行礼。
“皇上,臣刚刚去了昭和殿没见到您,才知您到了这儿。”李璟忙解释了一下自己来到这里的原因。
而刚刚他听到皇上在先皇灵位前说的话,说要严惩那些贪污的官吏,以儆效尤。
若是这样的话,那整个朝廷都将会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
“丞相,既然来了这里,就给两位先皇上炷香吧。”顾瑶看着眼前的丞相,他是三朝元老,当了七八年的丞相了。
他对高祖皇帝,文皇帝都是十分熟悉的。
他也是朝中极少数能力十分出众,能适应不同君王,而且不会结党的臣子。
第248章 把锅甩给了文皇帝
回到南书房。
顾瑶让人关上了门,和丞相单独商议。
李璟此时心里十分着急。
他为官三十多年,但从未遇到过现在这样棘手的问题。
几十位官员涉案,还涉及到三省六部多位要臣。
“皇上,您打算如何处置这些涉案的官员?”李璟开门见山的问道。
现在案子还没有查清楚,但是已经关了四十多个了。
“等案子查清楚了,再说吧。”顾瑶沉声回道,语气已经平静了许多。
“皇上,可他们许多人都是有职务在在身的,这样突然被关了,三省六部,包括地方衙门很多差事都会被耽搁了。”
李璟如今也感到头痛。
顾瑶看着似乎很着急的丞相,想了想,突然皱了皱眉头,说道:“丞相,你是三朝元老,曾经又当过吏部尚书,想来,你对朝廷的官吏是最了解的,包括现在被关在大牢里的这些人。这么多年,丞相就没有丁点儿发现,他们有问题吗?”
顾瑶说完,丞相李璟一下愣住了。
他也瞬间听明白了君王的意思。
于是他连忙站起来,跪到了地上,回道:“皇上,臣有罪,臣多年失察,致使朝廷发生如此严重的贪腐案。臣没能当好这一朝宰相,愿自请辞官。”
“行了,好好说话。”顾瑶郁闷了,心想自己不过随口问了一下,这丞相就要辞官了。
这些古人的思维有时候挺奇怪的。
“朕不是要你辞官,朕是问你,以前有没有发现这些人有不对劲的地方。”
顾瑶不用调查都知道,这些人定是多年前就开始贪污受贿,要不然,能有三千万的存银。
李璟想了想,回道:
“皇上,臣知道有一些官员可能手头不干净,也有一些经常出入百花楼这种烟花柳巷。但臣没有证据,不能随意弹劾他们呀。且他们中许多人曾经深得文皇信任,才委以重任的。”
顾瑶低低咳了一声,挑眉看了一眼丞相。
她发现这老头还真是圆滑得很,这两三句话,竟然把锅扣到了文皇帝头上。
这意思不是说,文皇帝昏庸无能,才导致满朝的贪官污吏嘛。
“罢了,朕不计较你这些。现在的问题摆在眼前。首先要尽快找到合适的人才替上。”
这么多官员出了问题,涉及这么多要职,这要是没有人才替上,朝廷的运转都要出问题。
“皇上,臣会和苏大人一起尽快讨论出可以出任这些职位的人选。”李璟回道。
这是他现在最急的事情。
顾瑶却是摇了摇头:“丞相,这事你一人决定,苏墨不参与这件事。他在朝堂上被那百花楼的老鸨指认,虽然是一场误会,但他已不便也不能参与这个案子的调查,和人才的选替。”
李璟:……
没想到皇上这么说的李大人这一刻有点惊讶。
他之前一直以为皇上最信任的是苏墨,之前皇上也是提出让苏墨和楚太傅一起调查这起案子。
但没想到就因为朝堂上苏墨被老鸨指认了,皇上就没有这般信任他了。
第249章 文皇帝真的是昏君吗
顾瑶见丞相好像若有所思的样子,便又说道:“丞相,这件事你去办,朕放心,朕也相信你定能找到合适的人才胜任这些职位。”
李璟朝眼前的帝王鞠了个躬。
文皇帝真的是昏君吗
皇上信任他,这是身为臣子最欣慰的。
他想了一下,于是回道:“皇上,臣倒是可以推荐一个人出任户部尚书。”
“谁?”顾瑶问。
户部尚书是朝廷十分重要的官职,因为户部尚书主管全国的人口、赋税,是六部尚书当中最重要的。
户部尚书要是出问题,就如现在的朝廷一样,满朝的贪官污吏,还很难被发现。
“海洲衙门的主簿马伯恩。”
顾瑶蹙了蹙眉头,丞相说出的这个名字,她竟然没什么印象。
而更让她震惊地是,这地方衙门的主簿只是个九品芝麻官,平日里负责地方文书管理。
“此人有才吗,能胜任户部尚书?”顾瑶露出满眼的疑惑。
作为登基刚满一年的帝王,她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手下的臣子都不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他们基本都是文皇帝在世时的旧臣。帝皇换了,臣子却没有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