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好,臣记住了。” 丞相知道皇上今日去了皇陵,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
午膳后,顾瑶回了昭和宫休息。
因为劳累,她睡得很沉,平日里未时二刻就会起来的她,今日睡到了申时才起来。
此刻,在昭和殿外等待的东亭侯夫妇心急如焚。
东亭侯白永年眉头紧皱,脸色铁青。东亭候夫人王氏则急得在昭和殿的回廊上来来回回的走了十几遍。
见到王公公出来了,夫妇俩忙上前去。
“公公,皇上起来了吗?”白夫人急忙问道。
他们夫妇已经进宫快一个时辰了,但一直没见着皇上。
“皇上刚起来,在用茶呢,你们在这等着吧。”王公公挥了挥手里的拂尘,不紧不慢地回道。
回完返回了南书房
顾瑶喝了一杯茶,她已经听到了外面的声音,于是问道:“外头是谁?”
“禀皇上,外头是东亭侯夫妇,他们已在外候了一个时辰了。”
顾瑶想起今日上午在自己的车驾路过华兰街道时发生的事,微蹙眉头,有些烦闷。
这种破烂事本不该她这个君王来管。
她将手里的茶杯放下,道:“叫他们进来吧。”
得到旨意的白氏夫妇终于进了南书房。
一进来,夫妇俩就跪在了地上。
“皇上,臣代逆子向皇上请罪。”东亭侯白永年一进来就行了个大礼,甚至将头都磕到了地上。
“请罪就不必啦。你二位想必已经知道了今日在华兰街发生的事。”顾瑶冷声说道。
这对夫妻她并不熟悉,东亭侯白永年承袭而来的爵位,现在也只是一个武散官,本人并没有立过什么功绩。
“皇上,臣教子无方,逆子不孝,瞒着臣和他的母亲,三年前在外与一歌伎相好,将歌伎养在外头,生下了一个孩子,臣夫妇两个也是近来才知道的。”
顾瑶挑眉,眼里闪过一丝不悦,道:“你养的好儿子,家里的丑事都闹到朕的面前来了。朕还要管你家这等烂事。”
“是臣无能。皇上,臣回去后定严加管束这个大逆不道的小畜生。”
生出这种丢人现眼的东西,他东亭侯爵府的脸都被丢尽了。
顾瑶哦了一声,心想这白家要真是家教严谨,也不至于生出这么个儿子。
“说吧,你们现在准备怎么办?”顾瑶实在没心思管臣子家里的这等破事。
白永年看着眼前的帝王,不懂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时一旁的白夫人神色紧张地回道:“皇上,臣妇愚笨,想着正妻没有入门,这外室自然也是不能纳的。所以臣妇就想让那不孝子先娶了正妻,再把外头这个纳做妾室。”
“这么说,你们还想祸害别人家的姑娘呢。”顾瑶反问道。
第465章 若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听到这话,白氏夫妇心头一震,白夫人的脸瞬间就白了。
顾瑶冷笑一声,道:“什么锅配什么盖。你们养出这种不学无术,只会吃喝嫖赌,寻花问柳的儿子,还想着去娶杨尚书的女儿呢,配吗?”
一句“配吗?”让夫妻俩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白夫人心里直打哆嗦。
她早就听闻当今皇上铁面无私,什么王公贵族,皇亲国戚,皇上都不会给面子。
“皇上,杨家大娘子已经同意了将她家的二姑娘嫁到臣妇家,这门亲事是商议好了的。”
“下聘了吗?”顾瑶冷声问道。
“还没有。”白夫人小声答,心里确是越发的紧张起来,因为她能明显的感觉到,皇上龙颜不悦。
顾瑶,“没下聘,这婚事便作罢了。你儿既然喜欢秦楼楚馆里的歌伎,还与对方有了孩子。稚子无辜,你儿就娶了那歌伎,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吧。渣男贱女的,一辈子锁死在一起,别去祸害其他人了。”
轰……
仿佛一记晴天霹雳。
白氏夫妇瞬间愣在原地,全身的血液好似一下凝固了。
夫妻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脸色惨白如纸。
“皇上,这……不可呀。”反应过来白夫人的忙回道。
“是啊,皇上,这使不得呀。”东亭侯白永年也慌了,忙接了妻子的话,说道:“哪有勋爵人家娶一贱妓入门的,这会被人笑话死的。”
顾瑶哦了一声。看这夫妇两人紧张害怕的样子,似乎让他们接受一个歌妓做儿媳妇会要了他们的命。
她想了一下,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
而是回道:“现在知道要脸面了,既然要脸面,当初就该好好管教你家那个逆子。如今也不至于把丑事闹到朕的面前来。”
“皇上……”白永年砰的一声将头磕到地上。
白夫人见丈夫磕头,自己也连磕了几个。
“皇上,请给我儿一个机会呀,他经此教训,定会痛改前的。”
“下去!”
顾瑶摆手,示意两人下去,不想再听这对夫妇叽叽喳喳。
她今日本就生气,没有处罚白氏一家,已经是开恩了。
“皇上……”
夫妇俩还想求情,然很快王公公走了过来。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东亭侯夫妇,道:“两位请回吧,皇上已是格外开恩了,你们还不快走。”
王公公看得出来皇上已经生气了。
白氏夫妇俩被两侍卫拖了出去。
——
南书房终于安静了下来。
然而顾瑶此刻的心却安静不下来。
今日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先是密州传来的惊天大案,三十多位朝廷官员被人毒杀,紧接着她又在皇陵里遇到了栗洪,这个名义上的舅舅,再然后她作出了一个冒险却又必须做的决定,将理政大权交给丞相。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她这个君王十分的头疼。
顾瑶也在此刻体会到了当一个君主的不易。
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牵动前朝后宫。
最让她犯难的是,这个国家表面繁荣,但外强中干,积贫积弱。所谓的强大都不过是表面的,实际上大越目前的军事战力甚至不如北方的戎国。
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那么就是经济在繁荣,最后也会被人打成筛子,亡国灭种。
第466章 新任参知政事
时间来到了农历六月十四。
盛夏季节,昼长夜短,辰时一刻,太阳已高高挂在天边。
官员们早早便来到了承光殿的门口。
一些官员随身带着折扇,时不时地扇上两扇子。
随着一声钟响,承光殿的大门打开了。
百官们排着整齐地队伍走进大殿之内。
不过今日,他们不必等待君主,因为君主已经在龙椅上坐着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全部官员进殿后,百官们一起跪拜行礼。
顾瑶略微抬手,道:“平身吧。”
百官们行了礼后站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们手持朝板,头微微低着,等待着聆听圣训。
一些人的朝板上写了字,那是为了上奏说话时做提示用的。
顾瑶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当了一年多的皇帝了,这些面孔她也几乎熟悉了。
她顿了片刻,然后拿起了桌上的圣旨,说道:“列位臣工,今日朝议前,朕先宣布一则人事任免。”
说完,顾瑶看向一旁的王公公。
王公公赶紧走到了殿前,接过皇上手里的圣旨。
他将圣旨打开,宣道:“翰林院大学士于长林接旨。”
没想到叫了自己名字的与长林先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才在众人的注视下从左边第三排走了出来。
“臣,于长林接旨。”
王公公:“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翰林院大学士于长林,兴起一年入仕,为官二十五载,先后出任右正言、知制诰、许州主事、蕲州通判、明州知府、枢密院直学士、枢密左副使、兵部尚书、中书左侍郎、翰林院大学士等职务,其为官清廉,才德兼备,乃文官清流,天下学子之楷模,着即日起,任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一职,入住政事堂,协助丞相处理政务,钦此。”
王公公宣完,下面有些官员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们惊讶的不是于大学士高升了,而是圣旨里出现的政事堂一词。
本朝并不设政事堂。
于长林抬着头看着大殿上的帝王,这样重要的职务,皇上之前竟然没有跟自己商议过,直接就任免了。
“于大人接旨吧。”宣完圣旨的王公公走下了大殿,满脸笑意地将圣旨递到了于长林的面前。
于长林没有立即接旨,而是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同僚,与自己同一年出仕的苏墨。
但此刻,他发现对方并没有看自己,而是看着别的地方。
他又扭头看了一眼大将军楚渊,发现对方也没有看自己。
于长林这才伸出手,接过了王公公递来的圣旨,道:“臣,谢皇上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