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说完,马伯恩看向大殿上上的帝王,深鞠一躬,道:“皇上,切不可听吏部这些糊涂的建议,他们不过是怕吏部差事办不下去而已。关闭边境,禁止外商出入我朝境内,那我朝与外邦的互市(外贸)就不能正常进行,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朝廷外税减半,一些靠与外邦做茶叶、瓷器、布匹等生意的商人将没有了客源,后面导致无数从事相关营生的百姓没有了银钱收入。我朝目前通过互市每年可得税银至少两千万两。皇上这可是朝廷赋税的重要来源呀。”
  马伯恩情绪激动的说道。
  此时此刻,他并不怕得罪了吏部这些官员。
  顾瑶看着户部尚书马伯恩,这是几个月前,丞相推荐的人,丞相说此人有才,所以她才将他从地方调任到户部。
  她想了一下,还是没有回话。
  见皇上没回话,吏部尚书孙锦成看着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户部尚书,骂道:“马尚书,我看你才是糊涂,你掉钱眼里了,这么多同僚死于非命,你毫无同情心。再说,当下是人命重要还是银子重要,若还是任由外商随意进出我国,那到时候再出人命案子,你负的起责吗?” ”
  第501章 两部尚书吵架
  “我不负责,我只负责国库里的银子有多少。”马伯恩回道。
  孙锦成:“那现在国库里缺银子吗?现在国库里一亿多两银子,是往年的十倍,这么多银子还怕少了两千两外税银子?”
  马伯恩:“建立开放开明的互市,鼓励各国商人到我国行商,甚至定居,乃国策。”
  孙锦成:“好一个国策,这是你马大人制定的吧。”
  马伯恩:“本人懒得跟你吵,目光短浅,没有脑子的人,竟也配坐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
  孙锦成怒了,一气之下甩了袖子,骂道:“你呢,你又配吗?我没记错的话,半年前,你马大人还是海洲的一个九品芝麻官吧。怎么着,一步登天当上了户部尚书,就牛气冲天了,在大殿上辱骂朝廷官员,就是你的品行?”
  顾瑶:……
  满朝文武官员都望着这两个人,没想到朝堂之上两部尚书公然吵架,而这两个人都是今年才晋升的。
  苏墨在这时站出来了,他看着两位同僚,皱了皱眉后,说到:“你二位咆哮朝堂,成何体统,皇上怀有身孕,若是被你们气到了,动了胎气,你们就是掉了脑袋就不够赎罪的。”
  马伯恩在这时跪下了,他看着大殿上的帝王,但没有认罪,而是说道:“皇上,臣无意气到您,只是这整个吏部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在给皇上出馊主意,皇上切勿听信小人的之言,以致将我大越拖入国弱民穷的泥沼之中啊。”
  “你说谁是小人?”孙尚书气得眉头都皱了一字。
  “谁是小人,皇上心里比谁都清楚。”马伯恩大声回道。
  孙锦成气不过了,他也跪在了地上,说道:“皇上,马伯恩攻击同僚,无视朝纲,还请皇上明鉴,臣只是痛惜无辜死去的同僚,臣不想再有人被恶徒杀害。所以才提议关闭边境,禁止外商入内。”
  “死了这么多人啊,难道朝廷就要看着同僚们无辜死去,而无动于衷嘛。”孙锦成越说越激动。
  这时一旁的丞相咳了两声,老丞相往前走了一步,准备站出来说话。
  但他还未走到殿前。
  马伯恩便又和孙尚书怼了起来,道:“死了多少人,五十几个,多吗?不过是因为死的是的官员,你孙大人才觉得多。当下是个人都看得出来,是有贼寇策划了这些案子,这是贼人在向我大越朝廷发动一场诡异的战争。不过贼人这次杀的对象不是将士,而是我大越朝廷的官员。打仗时,将士九死一生,他们不还是上了战场和敌人拼杀。怎么将军、士兵都死得,就我朝廷官员死不得,需要靠闭关锁国,损害大越上亿百姓的利益来保护吗?”
  马伯恩说完这些话,一些官员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
  而丞相李璟也终于走到殿前。
  他转过身来,看着两位同僚,道:“你们二位吵够了没有?没吵够去政事堂吵,在这朝堂上互相攻击谩骂,实在有辱斯文。没见皇上都不搭理你们嘛?”
  第502章 王朝的灭亡的原因
  两人这时同时看向了大殿上的君王,期待着皇上能说句话。
  然顾瑶并没有回他们,而是站了起来,一边往侧门走,一边说道:“朕乏了,这事你们下了朝后去政事堂议去,议好了给朕递一本折子就行了。”
  说完,顾瑶直接从侧门出了承光殿。
  ——
  回到南书房后,顾瑶吃了些点心,算算日子,她已经怀孕两个多月了,近来不嗜睡了,精神也好了很多,不过烦心的事是越来越多。
  很多时候,她不得不让自己处于一种不管事的状态,这样便不会被这些大臣气到。
  孕期生气是很糟糕的,虽然她不大懂这些,但在现代,她看到一些相关的文章,上面都说到孕妇经常生气会影响胎儿的发育,严重的甚至导致流产或早产。
  所以她得调节自己的心态。
  宫女小桃端着一碗粥过来了。
  “皇上,御膳房送来的南瓜小米粥。”小桃将粥放在了桌上。
  顾瑶摆了摆手,道:“朕现在不饿,拿下去热着吧。”
  顾瑶并不想吃那么多东西,古代可没有剖腹产,若胎儿太大,难产就麻烦了,所以她都是控制着饮食的。
  从南书房出来,顾瑶来到了昭和殿前面的院子,然后坐在院子里头的长椅上休息。
  不一会儿,翰林院学士林澈来了。
  林澈一身绯红色官服,身材修长,容貌清秀,手里还拿着一本文集,一看就是个读书人。
  他走到了皇上的面前,然后深鞠一躬行礼道:“臣翰林院学士林澈拜见皇上。”
  顾瑶嗯了一声,抬头看着眼前这位新科进士,今年高中一甲的大才子。
  想了想后,道:“你今日给朕读几篇文章吧。”
  顾瑶偶尔的会召这些翰林学士来自己给自己讲学,一般是读些诗词文章,这也是他们的职责之一,给君王讲读经史、文章。
  “臣遵旨。”
  林澈随即翻开了手里的书,开始读一篇一千年前的一位有名的史学家写的文章,叫《王之过》。
  顾瑶微微闭着眼睛,听着林澈读的文章,文章不长,两三百字而已,对方读完后,她便知道了文章的大意。
  这是一篇古代的政论文,类似华夏古代的《春秋》、《左传》里的文章,文章讲的是一千多年前,这片土地上的一个君王,因为昏庸,无能,骄奢淫逸,导致天下百姓们起义造反,最终亡国了。
  顾瑶没想到林澈选了这样一篇文章,她看向对方,淡淡笑道:“林澈,你觉得一个王朝的灭亡真的是因为君王昏庸吗?”
  林澈想了一下,回道:“皇上,若代代皆是明君圣主,王朝自然不会灭亡。”
  顾瑶抿嘴一笑。
  这种话题论起来太大了,古人似乎对这种问题皆从表面上去论。
  “皇上,这是臣自己的拙见。”林澈见皇上笑,不大懂皇上的意思。
  顾瑶点了下头,暗思片刻后,说道:“林澈啊,历史是一本深奥的书,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第503章 苏墨可真会找女婿
  林澈:……
  顾瑶接着道:“王朝亡了,世人便开始找原因,找借口,于是有了重用外戚导致灭亡的,有重用宦官导致亡国的,还有百姓造反或外敌入侵亡国的,各种各样的理由。却不知,存在即合理,一个王朝本就会由兴到衰,最后自然走向灭亡。”
  “皇上,臣不大懂您的意思。”林澈发现眼前的帝王和他想的不大一样,她此刻说的这个道理,也是他没有听过的。
  顾瑶淡笑一声,道:“林澈啊,你现在年轻,朕说的你往后余生可以慢慢悟。”
  对于王朝的兴衰,顾瑶有自己的看法,她觉得当处在得利阶层的人数越来越多,社会的财富和土地越来越集中的小部分人手里时,这个王朝必然会衰败,进而灭亡。
  封建王朝往往分为四个时期,开国、中兴、衰落、灭亡,例如华夏古代的汉朝、唐朝、明朝、清朝都是这个趋势,古代家天下的极权制度,导致腐败必然会出现,进而得利的统治阶级会不断地兼并土地,当大多数百姓都变成了佃农时,这个王朝也就开始衰落了。
  一旦衰落时,昏庸的君主出现了,外敌出现了,内乱出现了,这个王朝在泥潭里挣扎一段时间后也就灭亡了。
  这大越王朝以后也必然是这个结局。
  林澈看着眼前的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女子为帝极为稀少,这是中州大陆的第三位女皇,但似乎每一位登基的女皇都是智慧和才能不下于男子的女子。
  “皇上,臣或许需要一辈子去感悟您这席话。”林澈自认读过不少书,但这样的观点,他是第一次听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