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顾瑶:……
顾瑶抿嘴一笑,没有接话。
他们这样喊自己算是一种亲近吧,久而久之,她也习惯了。
在古代喊娘子,就像现代喊“老婆”,算是最亲密的称呼。
虽然自己也不清楚对他们是一种什么感情,但不管是他还是楚奕,应该都是真心喜欢自己的吧,如此自己跟他们相处起来也算是愉快的。
苏煜墨玉色的双眸含着温柔的笑意。
此刻,他心里说不出来是一种什么感觉,他想要是时光就定格在此就好了,能和自己所爱的人相依相偎,执手一生,这便是人人所向往的幸福吧。
第570章 西南发来的军报
元祐三年六月初一。
清晨,百官们再次聚集到了承光殿的大门口。
此时朝会还未开始,承光殿大门紧闭,司礼官正在钦点人数。
官员们有的在交头接耳的谈论着什么,有的则在整理自己的官服和官帽,还有的在看自己准备的要上奏的折子。
然而不远处,跑来了一个士兵,士兵直接跑到了承光殿的大门口,单膝跪下。
众人都看向这突然跑来的士兵,只见士兵手里拿着一封密封的奏折,应该是要即刻上奏皇上。
丞相李璟在这时来到大殿门口,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士兵,问道:“这是急报?”
李璟知道,只有急报才由御林军直接呈奏皇上。
“大人,这是西南发来的军报。”
李璟:……
李璟当即顿在原地,一同顿住的还有他身后站着的同僚。
“西南的军报?”
众官员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脸上都露出十分疑惑的表情。
一个多月前,大军确实出征了,由楚大将军挂帅,出征北方戎国,可这奏报怎么西南发来的。
很快,承光殿的大门从里头打开了。
大门打开之后,百官们排着长队纷纷走入殿中。
而今日身为君王的顾瑶已经提前坐在了金銮殿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们进殿后纷纷行礼。
顾瑶略微抬手,道:“平身。”
此刻顾瑶的目光并不在眼前这些官员身上,而是看着门口处跪着的士兵。
士兵则立即起身跑到了大殿之内,然后双膝跪地,呈上手里的奏报,道:“皇上,西南六百里加急。”
“拿上来。”
听到是西南加急的奏报,顾瑶瞬间站了起来,而只是刹那间,她原本平静的心就悬了起来。
王公公下去取来了这份奏报。
百官们在这一刻都十分迷惑,不知道西南出了什么事。
他们看着大殿上的君王,只见皇上接过了奏报,但是却没有立即打开。
皇上似乎有点紧张,拿着奏报的手微微有些发抖。
金銮殿上,顾瑶紧握着手里奏报,她没有立即打开,而是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一下。
她记得大军是四月二十日出征的,到今天仅仅四十一天。
南云国边境距离金陵城有三千多里,大军南下到西南边境陇城至少要二十日。按理说,不可能这么快就打仗了。
让她不敢相信的是,这军报竟然就传回来了。
“皇上,要不奴才帮您打开吧。”一旁殿前伺候的王公公见皇上没有立即打开奏折,小声说道。
顾瑶回过神来,她看着手里的奏报,心里是又惊讶又害怕。
天知道,这一刻,她有多么紧张。
但紧张归紧张,顾瑶还是在百官们的注视下,打开了这份紧急奏折。
奏折打开,里面的内容呈现在顾瑶的眼里:
(臣岳凌呈报皇上,元祐三年五月十四日,我军在南云国澄县境内遭遇敌军,我军以轻骑破之,后臣领三万精骑乘胜追击,歼灭澄县境内敌军约一万五千人,缴获军械十五车,军粮三万担,特上书呈报皇上,我军已攻破澄县。)
第571章 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百官们皆看着大殿上的君王,只见刚刚还神色凝重的皇上,在看了奏报后喜笑颜开。
“皇上,可是西南边境有贼寇进犯?”丞相李璟上前一步。
看皇上的神情,似乎是看到了好消息。
顾瑶将手里的奏报收起来,随后她看着满朝文武,高兴道:“西营的主帅岳凌给朕上报,说西南首战大捷,我军已经攻占南云国西北边境澄县。”
此话一出,大殿内所有的官员都愣住了,一些官员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还有的则目瞪口呆。
“皇上,我军已经和南云国交战了吗?”丞相满眼疑惑地问道。
大军一个多月前确实出征了,可出征的是北边的戎国。
这时又有官员站出来了,是参政于长林。
“皇上,您刚刚说我军攻占了南云国的澄县?”
于长林不解道,大军出征那日,他作为政事堂的官员还去饯行,这怎么和南云国打起来了。
顾瑶挑了挑眉,脸上闪过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知此刻不该再瞒着这些人了,于是她实话道:“诸位爱卿,也不是朕刻意要瞒着你们,此乃军事机密,不能广而告之。我军确实已经和南云国交战了,由岳凌将军为主帅,统帅大军出征西南,攻下南云国是此次作战的目的。”
百官们依然错愕,一些官员忍不住的在下面小声议论起来。
随即有御史站出来了。
“皇上,南云国与我大越多年来邦交友好,互通往来,这怎么就打起来了?”说话的,是御史张进。
顾瑶看着这位张御史,她蹙眉,冷哼一声,道:“什么邦交友好,什么互通往来。南云国是什么东西?一个见利忘义、贪婪无耻、毫无诚信的弹丸小国,去年他们谋杀我大越六十六名朝廷命官,你们就忘了?”
顾瑶说完,下面一些官员缩了缩肩膀,有的则很是不解。
“皇上……那不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吗?若没有证据,我方冒然发动战争,可是不义之战呀。”张御史接着道。
作为言官,他的本职就是上书言事,哪怕会被皇上责备。
顾瑶没想到这个言官如此难缠,他不悦地看着对方,道:“张御史,何为不义之战,自大越建国以来,南云国屡次挑战我们的底线,高祖三年,他们趁我军与戎兵大战,偷袭瑞州柏安县,导致我们丢了柏安,丧失了三百里土地。后兴起十一年,他们又趁着我军与长陵和戎国交战,趁机要好处,先皇赠了他们黄金数十万两,布匹、瓷器等无数。再加上去年他们杀了我们六十名官员,如今人证物证都有了,朕不灭了他们,是留着他们继续来敲诈勒索吗?。”
顾瑶怒道。
百官们听皇上这么说,都纷纷低下了头。
皇上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无论是高祖还是文皇,两代先皇都忍下来了选择和南云国和睦共处。
只有现在这位帝王,直接开打了。
“皇上,如今这情况,我们当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呀?”站在前头的于长林问道。
第572章 南云国罪不可恕
“交代什么?”顾瑶看着于长林,反问道。
“皇上,我大越是礼仪之邦,如今皇上未下战书,也未昭告天下,直接攻打南云国,不论南云国先前做了什么,咱们这么做都是不义呀。”
“哦!”
听到这话,顾瑶再次站了起来,她在大殿上徘徊了几步,随即看着这位于大学士,大文豪,道:
“于长林,你这么说,倒是提醒朕了,确实该下战书。这样……就由你亲自执笔,写一篇讨贼檄文,公告天下,南云国罪不可恕,我大越出兵讨伐,是替天行道。另外你再写一份战书,送到南云国国王手里,替朕骂他,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于长林:……
于长林懵了,她没想到自己说了一番话,得到了皇上这样的回复。
他顿在原地,好一会都没有接话。
顾瑶见对方不接旨,接着道:“怎么,你写不出来吗?可朕记得你是我大越鼎鼎有名的大文豪,天下学子都在学你的文章,由你执笔,朕相信写出来的檄文,定能说服天下人。”
“臣……”于长林尴尬,他看了看一旁的丞相李璟,见丞相示意后,他只得跪下,道:
“臣领旨。”
顾瑶一笑,随即又看向了其他蠢蠢欲动,想站出来的官员,道:“诸位想说什么,朕猜得到,所谓先礼后兵嘛。但咱们礼了这么多年 ,最后换来的是什么,是贼人越发的张狂,越发的贪婪,最后甚至敢谋杀我朝廷的官员。”
“止戈为武,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以武止戈,方能定国安邦。这样的道理需要朕来教导你们嘛?”
顾瑶接着道:“你们当中许多人,朕瞧着是读书读迂腐了,读了满肚子的圣贤书,最后连最基本的有怨报怨、有仇报仇的本能都没有了。”
“再说,朕为什么不光明正大的攻打南云国,而要来一出声东击西,突然出击。这叫以牙还牙,那南云国也好,戎国也罢,他们哪次进犯我大越边境,不是突然出击的,怎么到了咱们出手,就需要先礼后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