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回完,将顾瑶一把抱起,往龙床的方向走去。
第615章 建议皇上选秀
距离皇宫西北面仅三百米远的中书衙门,是三省六部最大的衙门。
平日里在这里当差的都是三省的的高官,而他们官职最高的是左仆射,最低的也是中书舍人。
政事堂也置在中书衙门内。
此时,丞相李璟和两位参政苏墨和于长林正在批阅各官员上奏的折子。
皇上将理政大权交给丞相李璟后,这大部分的折子都送到政事堂批阅,只有涉及军务和外邦的折子才由皇上批阅。
于长林正在翻阅一本地方官员送上来的折子,然而看了里面的内容后,他不知如何批阅,于是将折子递给一旁的丞相大人,道:
“丞相,您看这折子如何回复才好啊?”
李璟看向对方递过来的折子,在看到里面的内容后,他摇了摇头,道:“这个还得皇上亲自批复才好。”
李璟发现折子奏报的内容竟然是希望皇上重开秀选,广布恩泽。
“丞相,不知您听说没有,最近是有一些官员在私下议论,说宫里三年不选秀,以后怕是都不会选了。”
李璟摇了摇头,他扭头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左边的苏墨,发现对方低着头,好像在想着什么。
他回道:“这种事,是皇上的事,你我就不要管太多了,待会儿把折子送到皇上手上就是。”
苏墨在这时抬头了,他的眼角闪过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随后从一叠折子里抽出了其中一本,道:“这本也一并交给皇上吧,西川一个知府上的折子,也是建议皇上选秀。”
“哦……”
丞相接过苏墨递来的折子。
一连两本这样的奏折,感觉有点太巧了呀。
——
昭和殿。
今日不用主持朝会的顾瑶终于睡了个好觉,她直到巳时一刻才来到昭和殿。
见丞相已经在殿门口等着了,顾瑶呵呵一笑,道:“丞相今儿来得好早啊。”
丞相几乎每天都来南书房向自己汇报政务,但一般在下午,而今日竟然上午就来了。
“皇上,臣这儿有两本折子需要皇上批复。”丞相弯腰行了个礼说道。
顾瑶摆了摆手,道:“不急,先进去喝口茶吧。”
顾瑶走进了南书房。
这个自己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
进去之后,顾瑶接过了对方递来的折子。
她一边喝茶,一边看向折子里的内容。
看完后,她将折子合了起来了,道:“丞相,这等奏折拿给朕批阅做什么了?”
顾瑶发现折子是一位地方官员上的,这人闲得无聊,竟然建议她选秀。
李璟见皇上看了折子后是这样的反应,于是尴尬道:“皇上,您真的不打算再选几位侍夫进入后宫吗?”
“为什么要选?”顾瑶反问道。
她又不是男帝,需要纳很多妃子开枝散叶。选那么多男人放在后宫里来争风吃醋吗?
李璟想了想,道:“皇上,其实这选秀嘛,于您来说也是有益处的。”
顾瑶:……
“此话怎讲?”顾瑶再问。
李璟深吸一口气,他思虑一番后,还是决定对眼前的帝王说些实在话。
第616章 您不需要宠幸他们
“皇上,老臣就跟您说些心里话吧。您如今名下已有皇子,皇子的生父想必您知道是谁,外人也都猜到了。您若不再纳男侍,那以后大家就都默认那位就是未来的皇夫,那水就自然流到那家的田里。”
听到这句话,顾瑶眉头紧锁。
丞相说话拐弯抹角,话中有话,但她知道对方的意思。
他是说以后各方势力包括地方官员都会自然而然的流向楚家的势力范围。
“那选秀,选几个男侍进后宫就能解决问题吗?”顾瑶看着丞相,再又问道。
这个问题也是她烦恼的,楚家坐大,又手握重兵,若将来真有异心,自己很容易被架空。
这也是她为什么坚持派岳凌去攻打南云国的原因。
“皇上,这个问题呀,要掰开来看。这选秀选的可不是俊美的男子,是他们身后的家族,势力呀,皇上以为两位先皇,甚至前朝的一些帝王每三年选秀一次,后宫里养几十上百的嫔妃是为了满足一丝私欲吗。不是,是要掌控他们背后的势力呀。”
此话说完,顾瑶沉默了。
所谓帝王心术,自己还是差了一点呀。
不过丞相这话说得确实有道理。
但顾瑶还是有所顾虑,她想了想,回道:“丞相,也不是朕不愿意选秀,实在是没那个精力应对呀。”
现在宫里只有两个男的,她都没太多时间搭理他们。
“皇上……”
李璟摇了摇头,道:“您呀……其实也不需要多花精力应对,这宫里不是有规定嘛,入后宫五年不得幸的妃子,五年后自行离宫回家婚嫁。”
“所以……您不见得都要宠幸他们呀。”
顾瑶:……
顾瑶顿住。
她没有接话,脑海中在想着丞相的这条建议。
丞相这是建议她重开秀选,然后选一些男子进入后宫,从而掌控他们背后的势力。
这样等于是在培养她自己的势力。
若是这样的话,自己倒也不是不可以选秀。
反正选进来之后放后宫里养五年,五年之后让他们回去。
如此也是可以的。
细细想了一番后,顾瑶觉得丞相的建议可行,便回道:“丞相事事替朕考虑,辛苦了,如此就选一次吧。”
“皇上英明。”
见皇上接受了自己的建议,李璟赶紧起来行礼。
顾瑶淡淡一笑,突然她拍了下手。
很快听到声音,守在外头的王公公进来了,王公公手里还拿着一个盒子。
“这是……”
李璟回头看着进来的王公公,对方手里端着一个大盒子,里头不知装着什么。
顾瑶看着丞相,笑道:“这是西川布政使张鹤前两日给朕送来的五颗上等灵芝,据说是一位百姓采药时发现的。朕知你多年咳疾,身子不大好,这灵芝就赏你吧。”
听到这话,李璟慌忙跪下,他摆了摆手,道:“皇上,这使不得啊,这是地方官员献给您的灵药,在下怎么能接呢。”
李璟深知上等灵芝十分难得,那可是被称为仙草的灵药,不但可治心疾、咳疾,还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第617章 吏部才应该被怀疑
“无妨,朕才二十一岁,不需要这样这样的灵草。倒是丞相要好好保重身子,才可为朕分忧解难呀。”
顾瑶可没打算吃灵芝这种大补之药。
她现在这么年轻,吃这种东西没有必要。
丞相犹豫了一下,随后还是接过了王公公手里的灵芝。
他再拜道:“老臣谢皇上恩典。”
这么好的灵芝,就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的。
“好了,朕跟你说点正事。”
顾瑶看着丞相,顿了顿后,说道:“上个月,湖州知府许安平不是死在刑部大牢了嘛,有几个仵作都去验尸了,他们给朕的答案是,此人确实死于心疾,但刑部派了人去湖州调查,不论是许安平的妻妾们还是他的老母亲,以及衙门里的衙役,都否认许安平曾有心疾。”
说到此,顾瑶苦笑一声。
“皇上,这……确实有些蹊跷呀。”李璟回道。
“是啊,有人胆子大呀,敢在刑部大牢里杀人灭口。朕让皇城司的人仔细审问了当日当差的司狱和牢吏,结果他们说那天他们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也没有外人去过牢房。”
“皇上,您这么说是指刑部自身出了问题吗?”
李璟听懂了皇上的意思。
顾瑶没有接话,其实她能猜得出来,这湖州知府许安平定是被杀人灭口了,至于要杀他的人定是跟他有交往过的现在朝廷在位的某位高官。
但如今查不到任何证据,自然也不能怪罪到刑部身上。
顾瑶想了想,回道:“某些人手脚不干净啊,但朕现在也不知道是谁,也没有证据。此案暂且搁置吧。”
顾瑶也很无奈,这古代刑侦能力有限,无物证,无人证,也无法定一个人的罪。
古代也没有监控,这杀了个人,只要没被找到关键的证据,就能逍遥法外。
“皇上,此人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杀人,想必背后势力不小啊,但做了肮脏事,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总会逮到他的。”
李璟不知此案是谁做的,但为官三十多载,他大概也能猜到可能的人,这湖州知府许平安,碌碌无为之辈,为官多年也没有太大的作为,就这样一个人竟然能混到湖州这样的富裕之地做知府,此人若没走些什么歪门左道,他是不信的。
所以吏部才应该是最先该被怀疑的。
但此刻,他也没想把这样的想法告诉眼前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