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所以,咱们以后也是大越国的人吗?”小孩再问。
老人用已经苍老的手抹了抹眼角,道:“是啊,以后我们也是大越国的百姓。”
老人还没有忘记自己已经过世的父亲曾经跟自己讲述过的故事。
自己的老祖宗来自东郊县水田村高氏一族,自己是高家的后代。
——
同样的时间。
南云国多灵郡。
南云国国王昂山召集了二十多位将军以及王室宗室子弟在王庭商议。
昂山已经多日睡不着了,自从大越王朝的军队接连攻陷南云国八个大郡二十三个郡县后,他就寝食难安,心急如焚。
“长水郡怎么样了?”昂山问前线回来的将士。
他是真没想到,这大越国的军队竟然如此善战,仅仅一年的时间,就攻陷了南云国北方八个大郡。
“陛下,长水郡已经丢了。自从贼子陈锋率了三万士兵投降大越后,一些郡县的守军作战都十分消极,尤其是那些一百多年前被胤王朝统治过的郡县,他们的守军消极作战,投降的、逃跑的士兵不计其数。”将士一五一十的回道。
哐当一声。
昂山将桌上的杯子摔在了地上。
“叛徒,都是一群叛徒。”他大声骂道。
“陛下息怒,当下的情况,咱们得尽快想出对策才好。”南云国丞相莫洛说道。
“那你说有什么办法?咱们现在:只有不到二十万兵力了。”
短短一年,死伤了十万多将士,还有三万多投降,这仗还怎么打。
“陛下,臣以为当下我们不能退缩,若退缩不出半年,大越军就会打到多灵,到时候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莫洛担忧的说道。
他已经在为自己和家人想退路了。
“本王当然知道不能退缩,但现在的情况是咱们怎么打。”昂山又急又气。
自己的军队如此不堪重用,真是气死他了。
这时齐王阴宗站出来说道:“陛下,请您让在下率十万大军去前线,在下一定生擒了岳凌。”阴宗咬牙切齿的说道。
自从自己的兄长被大越军俘虏后,他就恨不得扒了敌寇的皮。
然而南云国王昂山却摇头了,道:“阴宗,本王说过不会让你去前线,你的任务是守护王庭,守护多灵郡。”
四王的军队两支被灭,明王阴罗被擒,象王阴厉战死,剩下两个若再死一个,那南云国就真的完蛋了。
“陛下……”阴宗还想说什么。
但昂山摆手示意对方不要再说了。
第776章 不愿意去的就地革职
五月二十日。
顾瑶召集了十几位官员在昭和殿廷议。他们包括枢密院、政事堂、以及礼部、吏部和兵部的官员。
上朝时官员们是站着的,但廷议时官员们则是坐着的。
顾瑶看着这些官员,说道:“众位爱卿,今日朕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昨日南边传回了急报。我军已经攻陷了南云国的长水郡。”
“所以到这个月中旬,我大越国的军队已经先后攻陷了南云国北部和中部八个大郡,二十一个县。”
“皇上,这南云国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不日我军便可大胜而归。”这时兵部尚书秦书行站起来说道。
顾瑶抿嘴一笑,道:“现在说大胜而归还早。当下咱们要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咱们攻下了南云国八个大郡,这些郡县目前由我们的将士在管理,但军队管理不是长久之计,咱们得抽调官员南下接管这些郡县。”
“皇上,此事怕是不好办呀,这刚攻下来的地方,当地定然是十分混乱,估计有不少的流寇和难民,管理起来十分困难。”回话的是吏部尚书孙锦成。
他是吏部尚书,这差事也只能是吏部去办,但他不用想也知道,不管是金陵的城官还是地方官都不会愿意去那种地方。
顾瑶皱了皱眉,回道:“这一点朕知道,但再难朝廷也得派人去管,八个大郡,涉及八百多万百姓,要设八个地方州府,派下去的官员将超过一千人。”
“皇上,如果被选中的官员不愿意去呢?”孙锦成再问。
这个差事吏部可是很难办的。
顾瑶:“若被选中却不愿意去的就地革职,朕不需要这种不为朝廷,不为国家着想的臣子。”
这时苏墨站起来了,说道:“皇上,臣以为可让地方官自荐,自己愿意去的最好,自荐的官员在当地任职三年后可升官一阶,如此或有不少人主动去。”
苏墨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然而顾瑶很快摇头了,道:“没时间,朕已经回了折子告诉岳凌三个月后朝廷就会派官员过去。所以还是由吏部调配官员。”
“被选中的官员可以给一些奖励,具体奖励什么,政事堂去决定。朕就一个要求,派过去的官员必须是清正廉洁,能干实事的。”
“岳凌写的奏报里说,这八个大郡中有六个大郡一百多年前是胤王朝的领土,当地曾被胤王朝统治多年,那里的百姓至今仍保留着咱们中原的一些风俗,当地的语言也与西南一些州县的语言相同,他们也依然在使用我们的文字。这六个郡的百姓对我们相对友好,被攻陷后,他们也没有做什么反抗。另外两个郡百善郡和帕罗郡居住的是普拉人,这些普拉人还处在十分原始的生活状态,他们喜欢居住在丛林里,以大大小小的部落形式群居生活,他们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语言,也不会读书写字,甚至连衣服都是用毛草或者兽皮编织的,还是十分原始的群落。”
第777章 稳定才是第一步
“皇上,把这些未开化的原始人都赶到森山老林里去,让他们自生自灭,不愿意去的就杀了。咱们流放一批囚犯到这两个郡,这样五年,十年后,这两个郡也就和其他的郡县没有区别了。”
翰林院学士张昭说道。
但他说完,发现大殿上的帝王露出了不悦的神色。
“说什么呢。”顾瑶看着这个新晋的翰林院学士,怼道:“南云国尚且没有对这些人赶尽杀绝,难道我们我们从小背着四书五经:,讲着礼义廉耻,每天开口就是圣人之言的大越国人反而是恶徒,要灭杀这些未开化的原始人。”
“皇上,臣没有这个意思。”见皇上生气了,张昭忙解释道。
苏墨这时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咱们可先不管这些原始人,只要他们不攻击我们官员和百姓,就没有矛盾。咱们可从西南边境的一些州县移民十万百姓过去,让他们去开垦荒地,繁衍生息。至于这些原始人,若他们愿意融入进来,官府就给他们每人分一两亩荒地,让移民过去的百姓教会他们种地,另外也允许他们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与当地的百姓交换粮食和药材,慢慢教化他们。这样的话,也许几十年,上百年后,这些原始人也就学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臣记得胤王朝的太宗皇帝,当时就是用这种方式,让一些原始部落融入了我们的文明。”
听到这个回答,顾瑶想了一下。
她的目的是要统治这些从南云国打下来的领土,包括统治那里的百姓。
她不想搞烧杀抢掠,种族灭绝那一套,所以怎么治理这些地方成了一个难题。
但她知道,首先是要稳定人心,稳定才是第一步。
顾瑶于是回道:“苏墨,就由你和于长林一起起草,制定移民计划、鼓励边境百姓移民,减免三年赋税,所开垦的荒田一半归个人,一半上交朝廷等方式,让这些地方尽快稳定下来。”
顾瑶可不想这些地方以后难以治理,当地的百姓经常暴乱。这样会带来无尽的麻烦。
顾瑶再看向吏部尚书孙锦成,吩咐道:“吏部十日之内确定名单上交给政事堂,调派一千两百名官员前往这八个大郡,在当地建立知府衙门。”
“臣遵旨!”苏墨和孙锦成同时回道。
顾瑶深吸了一口气。
此时此刻,她是真的感觉到了作为一个君主有多累,这种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巨大消耗。
紧接着顾瑶又看向枢密院的官员,问道:“和回曷那边谈得怎么样了?”
“禀皇上,回曷拒绝了我们的提出的方案,他们仍然要求以二十文钱每斤的价格从金陵购买食盐。”
“这不可能!”顾瑶直接拒绝道:“二十文钱一斤,咱们还得亏本卖给他们,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他们若想二十文钱买,那就让他们自己去临海的几个县去买。在金陵不可能有这个价。”
大越的海盐生产成本价都接近十五文钱一斤,各地源头的拿货价至少十八文钱一斤。加上运输的费用,运到金陵成本就至少就不止二十文钱一斤。
第778章 铜鼓街
“皇上,这些回曷人十分固执。臣已经向他们说明了缘由,但他们依然坚持他们自己的决策。”枢密使刘守良郁闷回道。
顾瑶:“那就继续磨。磨到他们同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