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明明是公主的,怎么生下来就变成皇子了。
  苏煜想不明白,这宫里的太医怎么会连男胎女胎都分不出来。
  王公公高兴地挥了挥手里的拂尘,道:“诸位大人,皇上已经平安生子,各位也不用担心了,就先回办差去吧。”
  皇上再得皇子,这是普天同庆的大事,他们这些当奴才的宫人也会有不少的赏银。
  官员们起身,走出了昭和殿。
  不过来时是一起来的,离开时,却是三三两两一起走的。
  苏墨是最后才走的,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他的亲家杨东庭。
  “亲家啊,您今儿看着不开心啊。”杨东庭一眼就看出来,自己的亲家心事重重。
  苏墨回给对方一个勉强的微笑。
  他没有接话。
  心想,楚家现在有了皇子,这可是个巨大的麻烦。
  以楚家现在的势力,也许过不了几年,就会逼着皇上立太子,这会直接影响到大皇子将来承继大统。
  “亲家,这位二皇子的生父是信平君吧?”杨东庭再又说道。
  杨家和苏家现在是一条船上的,很多事情,他已经身不由己了。
  苏墨这是点了下头。
  他小声道:“亲家,这儿不是说话的地,咱们出了宫再聊。”
  虽然周围没有人,但苏墨此时不想谈论此事。
  未来的太子之位争夺是避无可避了,他得想想到万全之策,确保自己孙儿能在将来坐上储君之位。
  ——
  昭和宫,顾瑶疲惫的躺在龙床上,她看着稳婆给刚出生的孩子洗澡。
  这一胎她生得比较顺利,羊水破了后便开到了八指,生时也不像生头胎那么痛苦。
  “抱过来给朕看看。”
  沈嬷嬷从稳婆手上接过孩子,然后抱到了床边。她笑道:“皇上,您瞧瞧,这二皇子长得真好,看着就很健壮。刚刚称重的时候有足足六斤半呢。
  “六斤半!”顾瑶重复了一下这个数字。
  六斤多可不小啊,大皇子出生时才五斤八两。
  这小子看着确实要壮实一些。
  外头突然有人敲门了。
  “启禀皇上,楚公子求见。”
  顾瑶知道楚奕会来,但没想到这么快。
  他这才生了不到半个时辰呢。
  “让他进来吧。”
  顾瑶并没有拒绝,这个孩子的生父是明确的,那就是楚奕,这在宫里并不是秘密。
  得到允许,楚奕很快便进了寝宫。
  他满脸笑意,一进来便看到了沈嬷嬷手里抱着的他的孩子,他的儿子。
  他先看了看孩子,然后再又看向了躺在龙床的顾瑶。
  他走过去,然后跪在了床边,紧紧握住了顾瑶的手,道:
  “皇上,辛苦了。”
  第818章 两个孩子,有着不同的生父
  顾瑶:……
  这一句:辛苦了!让顾瑶有些想笑,他这好像是自己为他生了个孩子似的。
  她笑了笑,没有接话。
  楚奕见顾瑶不回他,又道:“臣今日担心极了,偏偏那些侍卫都拦着不让臣进来。好在老天保佑,您和孩子都平平安安的。”
  楚奕说的是心里话。
  他从前些日子都开始担忧了。
  顾瑶笑道:“朕是天子,自得天地神灵庇佑。倒是你,急急躁躁的,一点也不像个六宫之主。”
  几年了,顾瑶感觉这个男人的性格还是没太大变化,情绪都写在脸上。
  “皇上,你知道的,臣原本就是这样。”楚奕笑道,并没有否认自己急躁的性子。
  此时他的目光又再次看向了沈嬷嬷手里抱着的孩子。
  “给我吧。”楚奕小心翼翼的从对方手里接过自己的儿子。
  小家伙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楚奕仔细盯着孩子脸看了看,发现这个孩子和大皇子长得不大一样。
  “皇上,您给孩子取名字了吗?”
  楚奕这些日子想了好几个名字,若是可以,他希望可以自己为儿子取名。
  顾瑶看着眼前的小娃娃,不知不觉她穿越到这里已有四年了,四年,他竟然生了两个孩子。
  “就叫顾璟吧。”顾瑶回道。
  孩子的名字她前些日子就想好了,虽然她之前说腹中的孩子是个公主,但那不过是为了稳定人心,实际上她几个月前就知道这一胎又是皇子。
  “璟?”楚奕尴尬,因为他不知道皇上说的具体是哪个字。
  顾瑶点了下头,解释道:“左边王,右边为景色的璟。”
  顾瑶其实不擅长取名字,现代人取名字多为三个字,但古代尤其是身份尊贵的男子取名多是两个字。就比如自己是嫡长公主,所以取名顾瑶。
  而在皇室中,只有极其尊贵的皇子可以以王字旁取名。
  楚奕满意地笑了。他想了想,道:“是个好名字,璟,在诗词典籍中通常用来描绘玉石光彩夺目,而在诗文中通常以美玉赞美君王的美好德行和操守。”
  顾瑶:……
  顾瑶听到对方这一通解释后有点无语。
  因为她都不知道这个字是这样的含义。
  这个璟字竟然可以引申到形容君王的美德。
  “皇上取的名字果然是最好的。”楚奕开心的笑道。
  他其实想了好几个字,比如:璋、琮、玮等。但都及不上皇上取的。
  “好了,你先出去吧,朕很疲惫,需要静养。”顾瑶有些虚弱的说道。
  此时此刻,她是真的需要休息。
  楚奕并不想走,他看着怀中的儿子,这一刻,他只想留在这里陪着孩子和顾瑶。
  楚奕走后,顾瑶闭上眼睛休息。
  不过虽然闭着眼睛,她的心却不可能静下来。
  她的两个孩子,有着不同的生父,而这两家如今都在朝中有庞大的势力。
  顾瑶知道华夏古代为了争夺皇位,夺嫡之争有多么可怕。
  她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但一些事情,她不得不防。
  第819章 怕是要难到这些学子了
  福华山下,金陵贡院。
  时隔三年,这儿又迎来了一场盛大的考试。
  从凌晨起,就有学子陆陆续续的赶往考场,参加这次将要决定他们,甚至他们家族命运的考试。
  到了寅时二刻,贡院的东西南北四大门,门口都排了浩浩荡荡的队伍。
  学子们排着队依次进行检查,检查衣帽内是否藏有纸条,甚至连鞋袜也要脱掉检查。
  检查完的学子将在一个木箱子里抽取自己的号舍牌,抽到哪一间号舍,就在哪一间考,期间不得和他人交换号舍。
  严格的检查,加上繁琐的流程,直到辰时一刻时,考生们才全部进入贡院。
  辰时二刻开考,辰时一刻,值守的官兵们开始发放早膳。
  地方乡试现在还是考生自带吃食,但会试他们只需要带笔墨,其他所有东西都由朝廷统一安排。
  一位叫陈平之的考生走进了七十二号考舍。
  他看着这间号舍,号舍里有一张长约七尺,宽三尺左右的小床,床上放了一床棉被,一个枕头,棉被看着很厚实。
  然后是一张三尺长左右的木桌,以及一张木凳。号舍的门都是修缮过的,看着很结实。
  贡院里还修了几十间茅厕,以及五个膳房。
  这条件可比地方的州府的贡院好太多了。
  不一会儿发早膳的官兵来了。
  官兵提着一个大木桶走到了陈平之所在的号舍前,然后从放下了一个碗一个菜碟走了。
  随后,又来了一个官兵,对方往菜碟里放了一个包子,一个白馒头,一个鸡蛋。
  紧接着是送水的官兵,往大碗里舀了一瓢水。
  “大人,这就是今天的早膳吗?”
  陈平之看着碗里的东西,他来自西南贫穷的小县,说实话,平日在家他可是吃不到馒头包子的,家里都是吃点稀饭和咸菜。
  “就这些,赶紧吃吧,等下就开考了。”官兵顺口回了一句。
  然后走到了这间考生的对面那间一百一十号考舍。
  这考舍里的考生长得很胖,那腰比有别人三个那么粗。
  见官兵只发了一个包子,一个馒头,一个鸡蛋后,这位考生委屈到:“大人,能否在给个馒头啊,这不够吃啊。”
  负责发放早膳的衙兵瞪着这个肥头大耳的考生,怒道:“你是猪啊,能吃这么多。
  说完,衙兵直接走了。考生们的吃食是朝廷统一定下的,每人都一样的,不能少给也不能多给。
  考生们开始用早膳,而在贡院前面的博楼里,几位主考官正在数试题的份数,这些试题是皇上事先出好,昨儿晚上才由两百名誉录官抄好的试题,一共抄了四千多份,每人抄了二十多份。
  作为主考官的苏墨,三天前就已经进入了贡院,但直到昨儿晚上他才看到试题。
  “苏大人,这一次怕是要难到这些学子了,这样的题就是我等也答不好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