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顾瑶已经两年多没有联系上原主了,她没有法子联系到对方,除非对方主动联系自己。
但两年多了,这个扶摇公主竟然一点消息都不传过来,也不知道她是联系不上自己了,还是不想联系了。
顾瑶还记得两年前这公主说不想换回身份,若真是如此,那自己可就太悲剧了。
她得在这里当皇帝当到死的那一天,想想就觉得累。
而自己的爸妈更是可怜,他们将再也见不到她这个真正的女儿。
“皇上,您在想什么呢?”秦萧发现怀中的君王好像陷入了沉思中,久久没有回话。
顾瑶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又胡思乱想后,她揉了揉太阳穴。
有些事情她不想去想,但还是时不时的会想起。
“想起了亲人。”顾瑶笑容里透着一丝苦涩。
五年了,她来到这里已经有五年,而她也五年没有见到自己的爸妈。
“皇上是想念先皇吧,再有半月就是先皇的忌日了。”秦萧看得出来皇上眼里有些悲伤。
顾瑶苦笑,先皇,先皇她都没见过呢。
不过秦萧突然提起,她也记起来了,年底便是先皇文皇帝崩过世五年的忌日。若天气晴好,她得去陵墓前祭拜她的这位父皇。
“秦萧,你父母葬在杨州吗?”顾瑶看着秦萧,问道。
对于他的身世,她只是从他口中得知。
“嗯……他们都在杨州,臣已经许多年没有去祭拜过他们了。”
“那你想去祭拜他们吗?”顾瑶再又问道。
在顾瑶看来,眼前这个男人是令她佩服的,他的家人都被贪官污吏所害,他家破人亡,从小的目标就是报仇雪恨,为此他习武多年,手刃仇敌。
报仇后,他也能放下心里的仇怨,重新生活。
这是一个心坚如石的男人,他若想做什么就一定会去做。
“皇上,杨州离金陵太远了,一来一回要一个多月呢。”
“朕允许你明年清明节会去祭拜你的父母亲和姐姐,你回去看看他们吧。”
说完,顾瑶将手放在了秦萧的肩膀上。
她其实很感激他留在自己的身边陪伴自己,在这宫里,她没几个信任的人,不管是文武大臣还是身边伺候自己的宫人,甚至后宫里那两个男人,她都不能完全的相信。
第888章 明明是想鸳鸯浴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帝王都是孤独的吧。
身边有很多人,但心里却是孤单的。
“那臣二月便出发去杨州。”秦萧回道。
他其实有十年没有回杨州了,甚至他脑海中对爹娘的记忆也很少很少了,
“好,你去了后再替朕办个事。”
“皇上吩咐便是。”
顾瑶想了一下,说道:“杨州明年要试行田亩新政,朕对这个州郡了解不多,你去了后在民间逗留一段时间,看看新政的试行情况,以及当地普通老百姓对新政看法。”
顾瑶对明年的新政能否顺利推行心里是没底的,如果失败,那么对她的打击也是很大的。
“臣记住了,定办好皇上吩咐的差事。”秦萧还以为皇上真的是想让自己去祭拜爹娘,原来是为了新政。
这才是他真正的帝王啊,她的心思都在国家和百姓身上。
“秦萧,在这宫里会觉得无聊吗?”顾瑶靠在秦萧的肩膀上,在他耳旁问道。
秦萧很少向自己提需求,大多数时候,他都在为自己训练暗卫。
秦萧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她看着怀里的君王,摇了摇头,道:“皇上,臣都习惯了。宫里的日子虽然单调,但也平静。就是臣不能经常来昭和宫陪伴皇上。”
顾瑶挑眉。
她听出了秦萧话里的意思。他这是在说自己没有时常召幸他。
她笑了笑,回道:“朕也想你多来昭和宫陪着朕,但朕精力实在有限,朕也怕后宫那两位针对你,所以朕没法经常召你过来。”
顾瑶说的是实话。
这男人多了也是个烦恼,他们都喜欢自己,自己若不能把水端平,这后宫就不得安宁。
她有时候必须让这种关系保持一个平衡。
她可不想自己后宫像现代的宫斗剧里一样,每天都是争宠,算计。
“那看来臣侍寝的机会还是很少。秦萧笑了笑,回道。
顾瑶也笑了。说这种私密的话题,她还真的不晓得怎么回他。
她依然避开了排卵期,所以只有在安全期的时候才会召幸他们,这样,他们侍寝的机会其实都不多。
但这也没有办法,这古代没有避孕的方法,吃避孕汤会有损伤身体。
“秦萧,其实朕也很少……召幸他们。”顾瑶回了句实话。
对于男女之事,顾瑶并不是那么热衷。
她有时候召幸他们更多的是为了维持稳定的关系。
听到这个回答,秦萧将怀中的君王抱了起来,从书房抱到了寝宫。
“皇上,今儿还要沐浴吗?”秦萧笑着问道,并没有将顾瑶放下来。
他知道顾瑶有每日沐浴的习惯,可今日下着大雪,是真的冷。
“当然……”顾瑶回道。
这每日洗澡的习惯她小时候就有,她是南方人,从小就养成了这个每天洗澡的习惯,不管下雪还是下冰雹。
这不洗澡她便睡不安稳。
“那臣伺候你沐浴吧。”
顾瑶:……
两人相视一笑。
顾瑶无语,好一次伺候她沐浴,明明是想鸳鸯浴。
“走吧,去洗浴间。”顾瑶没有拒绝。
第889章 中书令都没有好下场
元祐五年腊月十七。
今年的最后一次大朝会。
虽然天气严寒,但文武百官们没有一人敢告假。
承光殿内,一百七十八名官员全部与会。
未久上朝的太傅楚渊今日也来了。
官员们穿着厚实的袍衫,一些怕冷的双手都收在袖口中。
金銮殿上,顾瑶手里拿着暖炉,她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说道:“诸位爱卿,本次朝会是今年的最后一次大朝会。朕先对今年做一个总结。今年是我大越国国力空前强大的一年,我们不仅赶走了北方的戎寇,还灭掉了南云国,拿回了西南九州。自今年起,我大越国的疆域从三百八十万里扩大到五百一十万里。我们的人口也从一亿四千五百多万,扩充到一亿六千三百多万。这些是我们的将士们拼着性命拿回来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们听后齐齐跪下行礼道。
顾瑶接着再道:“朕毕生所愿就是建设一个强大、富裕,无人敢欺,无人敢惹的盛世强国。为此朕殚精竭虑,日理万机,从不敢有一丝的懈怠。朕望众位爱卿也和朕是一条心,一起建设好这个国家。”
“臣等永远效忠皇上。”百官们再次齐声回道。
顾瑶深吸一口气,她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这三年来对外我们打赢了一场大仗,接下来的三年,我们也有一场大仗,这次上场的不是我们的将士,而是朝堂上的你们。”
说完,顾瑶看向了一旁候着的王公公,道:“宣旨吧!”
得到旨意,王公公立即打开了手中的圣旨,然后看向站在前排了苏大人,道:
“参知政事苏墨,苏大人接旨。”
听到旨意,苏墨立即站了出来,行礼道:“臣苏墨恭听圣意。”
王公公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参政政事苏墨,才能出众,德才兼备,操守廉洁,自入中书以来,夙兴夜寐、不辞辛劳。尽职职责,乃众臣之表率。朕心甚慰,着任苏墨为中书令,兼门下侍中,享双俸,赐七梁冠,金鱼袋,钦此!”
苏墨顿在原地,他并没有立即接旨谢恩,而是有些疑惑的看着大殿上的君王。
她事先并没有跟自己说要任自己为中书令。
而且中书令这一职位已经空缺十五年了,上一位当过中书令的是因废太子谋反而被砍头抄家的吴国公,上上任中书令是先皇后的父亲,当今皇上的外祖父栗甄栗大人。栗大人最终的下场是被先皇文皇帝一贬再贬,最后郁郁而终。
这中书令一职就像是被下了咒一样,当过的人最终都没有个好下场。
虽然中书令是三省最高官职,居正一品,是一朝宰相,但却比不得尚书令左仆射一职才是执掌六部,真正手握朝政大权的一朝丞相。
“苏大人,还愣着做什么,快接旨呀!”王公公宣读完圣旨后,发现这苏大人还愣在原地,好像是惊到了。
顾瑶此时注意到了苏墨的表情变化,他好像有点惊讶,惊讶中却透着一丝失落。
第890章 皇上,为什么要逼我们纳税?
似乎是对自己给她的官职不大满意。
此时百官们全部看着大殿中央的苏大人。
苏墨顿了片刻,然后赶紧行叩拜大礼,道:“臣接旨,谢皇上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