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三人一起上了一辆马车去往了华园。
  再有几日,儿子和女婿就分别要出发去往杨洲和泸州了。
  这让苏墨心里十分的不安,他甚至恨不得自己去试行这个什么新政。
  “父亲,跟我们搭档的副手你都选好了吗?”苏琦问自己的老爹。
  他原本在锦州当知府,本以为当了三年知府就可以调回三省六部,没料被皇上选去杨洲试行新政。
  “父亲都给你们挑选好了,这黄永炎七年前当过杨洲的通判,他对杨洲十分了解,对当地的乡绅大户也一清二楚。至于左励,他就是泸州人,在地方为官二十多年了,经验很丰富,是个狠厉的角色。”
  苏墨给儿子和女婿都选了他认为的最合适的地方官去做副手。
  “岳父,这新政利国利民,若真能推行下去,将造福万民,功在千秋。”林澈并不排斥去推行新政,甚至他还很佩服当今圣上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推行田亩新政。
  苏墨对着女婿摆了摆手,道:“这个咱们就不谈了。为父只担心你们的安危,虽然皇上调了两万军驻守,但这还远远不够。这些地方乡绅在当地就是一方霸主,他们若狗急跳墙,怕会使出一些肮脏龌龊的手段,什么暗杀、下毒都有可能。所以父亲花了重金为你们找了一批江湖人士。这些人武艺高强,负责护卫你们的安全。除此之外,父亲今年会在地方官论调时,派一些手段厉害的官员去杨洲和泸州,协助你们推行新政。”
  “父亲辛苦了。”苏琦能感觉得到父亲最近的压力,父亲头上都长白头发了。
  苏墨再道:“你们记住父亲说的,去了以后不要急于一时,咱们尽量先不得罪地方乡绅大户,能智取更好。若真实推行不下去,你们一定要写信给我,为父再帮你们想办法。”
  苏墨很是郁闷,原本他并不想推行什么新政,但没办法,皇上硬逼着自己去,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当下自己已经输不起了,将来若不是大皇子当储君,那苏家将会彻底完蛋,甚至还有可能有灭门之祸。
  自己筹划多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报仇雪恨,让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们得以安息。
  第902章 强推是唯一的办法
  当日下午,司马煊便与青州知府许崇山一起坐上了去往东郊大营的马车。
  两人虽都是五品官,但年龄相差了整整十六岁,不像同僚倒像是父子。
  司马煊看着这位年长自己许多的同僚,自己虽然是状元出身,但这为官的经验却远不如对方丰富。
  司马煊于是主动请教道:“许大人,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去了同州后要怎么试行新政,但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好法子,不知您是否有好办法?”
  许崇山神色平静,上个月刚进宫时他很紧张,因为怕皇上会发落自己,但现看来,当今皇上根本不是外人口说所说的暴君,相反是一位爱民如子的明君。
  如此自己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司马学士,这历朝历代改革弊政,就没有容易的,更何况这一次的新政针对的权贵乡绅,推行起来阻力只会更大。所以咱们得有心理准备,这流血事件嘛,怕是不会少。”
  “许大人的意思说,咱们去了得行狠厉手段,强推吗?”司马煊听得出对方的意思。
  “强推是唯一的办法,司马学士,你还年轻,也没在地方当过官,等你去了就知道了,这些地方乡绅在没有涉及到他们的财产利益时都好说话,一旦涉及到了他们的利益,那就是恶霸。你若仁善,他们根本不会把你放在眼里。不过他们也有弱点,你抓到了他们的弱点,便可让他们乖乖听话。”
  “受教了,他日去了,定多向许大人学习。”司马煊并不认为对方说的不对。
  这推行新政,本就是阻力重重,所以他才向皇上请兵。
  两人聊着时,东郊大营到了。
  两人先后下了马车,但下车后,两人便被门口的士兵拦下了。
  “这位将士,我等奉皇上之旨意,来此求见楚大将军,还请通报一声。”司马煊说道。
  然后守在门口的士兵却并没有放下手里的长枪,而是严肃道:“皇上的旨意?可有凭证?”
  司马煊没想到这东营一个普通的士兵,也如此傲慢。
  这时许崇山从袖口中掏出了皇上下的调兵的诏书。
  士兵见了诏书后,立马行了个礼,道:“两位大人在这等着,我这就去通报。”
  东郊大营的营楼之中。
  楚渊正和白石老人一起喝茶下棋。
  “禀大将军,外头有两位大人求见。”士兵进来后,禀报道。
  “谁啊?”楚渊继续下棋,甚至都没有看禀报的士兵一眼。
  “属下不知,看衣着是两位四五品的文官。”
  “文官来这里做什么,不见,让他们滚!”楚渊冷声回道。
  他可不喜欢和这帮文官有什么交集,一帮腐儒,就只会嚼舌根子。
  “大将军,他们手里有皇上的诏书,说是奉皇上的旨意来此。”士兵发现自己漏了最重要的信息,于是忙补充道。
  楚渊哦了一声,扭头有些生气地看着这个士兵,道:“说话不说重点,是头猪吗?让他们进来。”
  一会儿后。
  司马煊和许崇山进来了。
  第903章 将军看戏就行了
  “拜见大将军。”
  楚渊看着这两位官员,其中一位应该是去年的状元司马煊,他在朝堂上见过,另外一位,十分面生,他压根不认识。”
  “皇上的诏书呢。”楚渊没兴趣跟这两人说什么。
  许崇山将手中的诏书交给眼前的这位楚大将军。
  他在地方做官时,听说过不少这位大将军的英勇事迹,但并没有见过本人。今日一见,发现还真是一位高傲冷酷的将军,对他们的到来并不欢迎。
  楚渊将诏书打开,仔细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看完之后,他再又望着这两个文官,道:“皇上让我从东营调两万兵力驻守同州,协助你们推行新政。”
  “是的,大将军,还请大将军抽调两万精兵驻守同州。”司马煊回道。他特意强调了“精兵”二字,就是怕这位楚太傅给他们的是一些打杂的杂役兵。
  楚渊蹙了蹙眉,回道“我东营的兵都是精兵。既然皇上下了旨,本将军调兵就是了。不过你们为何要来东营要兵,那西郊大营不是有十几兵力嘛。”
  司马煊看了一眼身旁的搭档,见对方没站出来回话后,他笑了笑,回道:“大将军,下官年少时便听闻了许多关于将军的英勇事迹,知将军英明神武,治军严明,这有将军部下的士兵驻守同州,下官去同州就任也就放心多了。”
  听到此话,楚渊冷冷一笑,知道对方说的恭维话,但他却也不好驳了对方。
  于是回道:“行了,你们回去吧。”
  楚渊此刻不想跟这俩文官多说什么废话。
  司马煊和许崇山很快出了东营。
  他们出去后,楚渊继续和自己的幕僚下棋、品茶。
  “先生怎么看今天这事?”楚渊问眼前的白石老人。
  白石老人捋了捋已经发白的胡须,他将手里的棋子落到了棋盘上,然后品了口茶,回道:“这两人是想得到将军的护佑。”
  “先生,此话怎讲?”楚渊再问。
  这两位文官自己甚至都不认识。
  白石老人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意,回道:“将军,之前听您说皇上选了三个州推行田亩新政,包括杨州、泸州、同州,今日来找你要兵的这两个官吏他们要去的是同州,也就是说去杨洲和泸州的官吏,此刻应该都去了西郊大营。”
  “本将军巴不得他们都去要西营的兵。”楚渊笑道。
  白石老人摇了摇头,道:“将军,刚刚走的这两位看来是有些智慧的。这要了将军手下的兵,那么也就代表将军是支持田亩新政的。这同州的权贵乡绅们就算有再大的胆,也也不敢和您派去的将士对立起来。”
  “原来打的是这个心思。”楚渊回道。
  他就知道这两人来这营中肯定是有目的的。
  “那先生觉得这什么田亩新政能试行成功吗?”楚渊接着又问道。
  白石老人笑了笑,道:“将军,您压根不用想着新政能不能成功。在下之前就与将军说过,这皇上是个爱折腾的,她怎么折腾你都随她去,你看戏就行了。”
  第904章 将军不如把田卖了
  “先生,这田亩新政若真成功了,也牵连了楚家。”楚渊有些烦闷道。
  他楚家可在三地有几十个庄子,十万亩地。
  这田亩新政一旦推行,楚家每年要纳税六千五百两银子的田税,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将军,您这个时候万不可因小失大呀。田亩新政对权贵乡绅来说是个抽骨吸髓的恶政,但对国家和民间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却是千古难得的善政。皇上如今站在百姓这一边,不惜与全国的权贵乡绅为敌。这个时候,将军若反对新政,那么就会被那些田地多的权贵们当做救命的稻草,他们定然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将军出面来反对皇上的新政。如此将军和皇上就会君臣失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