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这时老人身旁的男子插话道:“爹,咱们家总共就只有五亩地了,若再卖一亩,咱们以后可就连养活一家子的地都没了。”
“儿啊,咱们没有办法,不卖田,咱们一家都会饿死的。”
听到老人这么说,秦萧眉头紧蹙。
看来他必须尽快想办法离开同福县,将这里的情况告诉顾瑶。
第927章 组建调查组,三日后去杨州
顾瑶召见了工部和户部和都察院的几位官员。
她在南书房发了一通脾气,整个人心情都不好了。
她将几本折子甩到了几个官员的面前,道:“你们看看,这杨州二十年来,修了四次河堤,最近的一次就在两年前,这前前后后修河堤的银子加起来上百万两。结果呢,一场大雨,四个县都决堤了。”
“朕就不明白了,这河堤就这么难修好吗?”
一想到杨州四个大县被淹,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有可能爆发大的瘟疫。顾瑶就郁闷。
更让她郁闷的是,她刚刚算了一下,这一场水灾造成的损失,用银两计算,最少是四千万两,这可是朝廷一个季度的税银,就这么没了。
工部尚书张元庆站出来回道:“皇上,一个州四个县接连决堤,此事千百年来也难遇一次。但让臣感到奇怪的是,这梅雨季,应该不只杨州一个地方下大雨,其他地方比如湖州、南州、冲州等杨州附近的州郡应该也是一样的天气。为什么其他几个州都没有报告灾情,唯独杨州一下淹了四个县。”
“张尚书的意思是说,杨州洪灾并非完全是天灾,而是有人祸的可能了?”都察院御史邱泽问道。
张元庆:“这个本人可不敢妄断,但四县决堤确实古怪。”
顾瑶听得出来,工部尚书此刻想表达的意思。
这也正是她所想的。
她思虑了片刻,道:“都察院、大理寺、工部即日派人组建调查组,三日后去杨州,给朕仔细查,认真查杨州四县接连决堤的原因,若是有人贪墨河堤款,因河堤失修导致了这次洪灾。给朕拿下杨州主管河道的所有官员,一个个审问。”
她就奇了怪了,为什么这大越国每年都有洪灾,不是这里淹了,就是那里淹了,从没消停过。朝廷每年都得拨几百万两银子下去救灾。
“臣等遵旨。”
“行了,你们都下去吧,朕静一静!”
顾瑶心烦。
杨州本是马上要试行田亩新政的三个大州之一。这还没开始呢,就爆发了这样的洪涝灾难。这杨州一年半载的都不可能推行新政了。
想到此,她就头痛欲裂。
女官周玲走进了南书房,她手中拿着几本折子,见皇上好像心情不好后,她小声道:“皇上,这是中书送来的折子,说是需要皇上亲自批阅。”
“放那吧,朕现在不看。”顾瑶随口回道。
周玲将折子放在了桌上,然后她上前给皇上倒了一杯茶,再道:“皇上,臣看您好像不大高兴,要不臣陪您出去走走,散散心。”
顾瑶手一摆。
散什么心,她这肝气郁结,感觉人都可以被气死。
“对了,朕让你去金陵城那家地铺,你去了吗?”顾瑶想到楚家卖地的事情。
“臣上午便去了,楚家还有地挂在那家地铺卖,臣向掌柜的打听了,说是今年楚家要卖上一万亩地,这每天都会挂一百亩。中签的百姓就能买。”
第928章 朕得给赏赐点什么给楚家
顾瑶微微蹙了蹙眉头。
在想楚太傅这玩的是哪一出。
每天挂一百亩地出来卖,一万亩,要卖上三四个月。
“去买地的百姓多吗?”顾瑶接着问道。
“多,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这些百姓一大早就在那地铺门口等着抽签。每天最少有三四百人去抽签,那队伍都排了一条街。”周玲回道。
顾瑶脸上闪过一丝笑意。
心想,楚家这一通操作还真是别具一格。
“那你怎么看楚家卖地这件事?”顾瑶再又问道。
周玲想了一下,回道:“皇上,臣不敢妄自揣测太傅的用意。”
“有什么敢不敢的,朕问你,你就直说。”
相处了五六年了,顾瑶对眼前这个昭和殿的掌事女官多多少少了解了。她平日里谨言慎行,从不得罪人,也从不说不该说的话。
甚至她都没怎么见她笑过。
周玲行了一礼,道“那臣便直说了。皇上,臣不知太傅在此时高调卖田地的原因,但臣知道,太傅这是在支持新政,支持皇上您。”
“哦,何以见得?”顾瑶有猜到这一点。但她并不认为楚太傅会如此好心,在这个时候不求回报的支持自己。
毕竟这新政割的可是达官显贵们的肉,楚家是大越国富可敌国的最大权贵。
周玲想了一下,再道:“皇上,楚家这次卖地,买家不是权贵乡绅,也不是商贾大户,而是普通的老百姓。百姓们都为楚家这次低价卖地拍手叫好呢。朝廷上下反对新政的的官员众多,他们反对的原因无非是他们自己家里有许多的田产,怕以后每年都要缴纳一大笔银子的田税。如今楚家带头卖地了,这相当于告诉他们,若想少交田亩税,就把地卖了。”
“所以臣才说,太傅这是在支持朝廷的新政呢。”
顾瑶点头一笑。
这个周玲平日里话不多,今日竟然为楚家说了这么多的好话,真是难得啊。
她沉思了片刻,回道:“看来朕得给赏赐点什么给楚家了。”
虽然不知道太傅这次卖地的真正目的,但顾瑶想,楚家既然主动站出来支持新政了,那自己也就借势而为,给朝廷中那些唱反调的权贵们立个榜样。
毕竟楚家都站出来支持了,他们那些早就手里没了兵权的功勋爵户又有什么能耐跟他这个帝王作对。
“皇上圣明。”
——
苏煜在傍晚时回到了皇宫。
他的手里提了一盒点心。
这是金陵城最近出现的一种点心,出自一家新开的叫做宝月楼的酒楼。
苏煜提着点心来到了昭和殿。
“皇上在里面吗?”苏煜问站在门口的王公公。
“苏公子,皇上刚刚用了晚膳,这会在御花园呢。”
听到这个回答,苏煜转身便朝御花园走去。
一会儿后,他来到了御花园,发现顾瑶果然在亭中休息,旁边有两个伶人在弹琵琶。
他赶紧走了过去。
顾瑶远远的便看到了迎面走来的苏煜。
他近来和自己一起住在了昭和宫,所以他每天办完差事回来,都会陪在自己身边。
第929章 长胖了,也是一代佳人
“行了,你们退下吧。”
顾瑶朝几个宫廷乐手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离开。
弹的什么玩意,一点也不好听,曲子平平淡淡的,听不出一点韵味。
苏煜来到了顾瑶的身旁,他和盒子放在了一旁的石桌上。
顾瑶看着那盒子,道:“你今儿又买了什么?”
虽然还不知道盒子是什么,但顾瑶已经闻到了一股香味。
这家伙近来时常给自己带好吃的回来,各种各样的街头小吃,还有点心什么的。
苏煜将盒子打开。
随即,顾瑶看到了里面的东西,炸得金黄的丸子,上面有许多的芝麻。
“这是芝麻球?”
看到这个顾瑶瞬间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的一些早餐店里看到的一种早点。
自己也曾买了吃过,两块钱一个,有橘子那么大。
不过这个看着要小多了,只有乒乓球大小。
“芝麻球?”
苏煜有点意外,顾瑶给他拿回来的点心取了个这样的名字。
他笑了笑,回道:“皇上,这个是宝月楼新出的一种点心,很多人买,叫财源滚滚。”
“这东西香甜软糯,可好吃了。您尝一个!”
说完,苏煜从食盒里拿出了一个,递到了顾瑶的嘴边。
顾瑶一口咬了一半,吃完后,她挑了挑眉。
这还真是芝麻球的味道,跟她在现代吃的味道差不多。
顾瑶呵呵一笑,道:“财源滚滚,这名字可真是取得好啊。”
“这点心多少钱一份?”
苏煜看得出来,顾瑶很喜欢吃,于是又从食盒中取出了一个,回道:“一百八十文钱一份,一份六个。”
听到这回答,顾瑶瞬间无语。
心想,就这么普通一玩意竟然能卖到这么多钱。
在现代,这芝麻球才两元一个,而且比这个大一倍不止。
“真是无商不奸啊。”顾瑶感叹道。
心想,这么份点心估摸着成本只有十几文钱,竟然卖到一百八十文。
她要是穿越成一个普通农家女孩就好了,这样她在古代经商种田,发家致富,日子过得一定是美滋滋的。
哪像现在,每天都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