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顾瑶一眼看过去,发现这些人有枢密院的,中书的,还有刑部和大理寺的。
  “皇上,臣有急事禀报皇上!”
  见皇上终于来了,枢密院使刘守良忙过来行礼。
  其他官员也纷纷一起跪下行礼。
  顾瑶看着他们,道:“你们都有要事禀报?”
  “回皇上,臣等确实有要事要与皇上商议。”
  “那轮着来吧,枢密院的先进来。”
  顾瑶不知道他们分别要禀报什么事情,但枢密院掌管的是军务。
  军国大事为先。
  随即枢密院使刘守良和枢密院副使王元青、陈安一起进了南书房。
  “说吧,你要有何事禀报?”
  刘守良从袖口中掏出了一本折子,道:“皇上,这是西北牧司使送来的急递。”
  顾瑶接过对方递来的折子,她打开看向里面的内容。
  看完之后,她“啪”的一声,将折子拍在了桌上。
  “这帮杂碎,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顾瑶怒道。
  “皇上息怒。这次咱们从回曷买的两万匹马没能运回来,说是中途路过西凉国古铜县时,被当地的土匪流寇打劫了。但臣想,这可是两万匹马,而且回曷是派了上千名将士运送这批马,当地的土匪流寇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中途抢我大越国买的战马啊。”刘守良激动地说道。
  这大越自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买的战马被人中途打劫走了。
  随即枢密院副使陈安说道:“皇上,以臣之见,这两万匹马说是被西凉的土匪流寇打劫,倒不如说是被西凉王朝打劫了。这西凉国的国王若不点头,这帮土匪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胆子。”
  这时另一位副使王元青站出来说道:“什么土匪流寇,说不定就是西凉的士兵假扮的,几千名土匪打劫,这些土匪还都擅于骑射,能打得过回曷运送马匹的士兵。你们见过这样的庞大的土匪群吗?西凉才多少人。”
  顾瑶一只手紧紧的握成了拳头状,她将桌上的折子又看了一遍。
  看完后,她紧蹙着眉,说道:“他们这是抢,是想向我们宣战。”
  “皇上,臣觉得我们当修一封国书送到西凉去,要求西凉国王就此事给我们一个交代,被抢走的马匹不论是不是当地土匪抢的,西凉都得赔偿。”刘守良义正言辞的说道。
  另外两位副使也一起说道:“臣附议。”
  顾瑶看着他们,她苦笑一声,将折子又丢回了桌上。
  修国书,让西凉国赔偿。如此也不过是给大越找回面子罢了。对方这一次公然挑衅,来者不善,定然是已经计划好了的。
  顾瑶于是摆了摆手,道:“你们先退下吧,这件事你们先不要传出去,朕要仔细考量对策。”
  顾瑶可不觉得找对方麻烦,让对方赔偿是个好方案。
  “臣等告退!”
  ——
  几人出去后,紧接着另外两位官员进来了。
  第973章 这几个人不能判死刑
  他们一个是主管刑罚的刑部尚书贺少文,一个是主管案件审判的大理寺卿王真元。
  “臣等参见皇上!”
  “直接说事,不要耽误时间。”顾瑶回道。
  两人于是将已经准备到的案卷和判罚书递到皇上的面前,道:“皇上,这是杨州一案的案卷和判卷,请皇上过目。”
  顾瑶点了下头,随即打开了这份厚十几页的案卷,她将案卷逐字逐句的看了一遍,再又看了判决书。
  看完之后,顾瑶摇了摇头,道:“杨州这几个织造厂的老板不能判死刑,也不能抄家和流放。”
  这几个布商并没有送来金陵来审,但案卷她都看了,他们画押的口供,她之前也看过。
  “皇上,这六个布商多年来在杨州吞并百姓的田地,和当地官员一起走私了大量的丝绸布料,且偷税漏税,数额巨大。实在是罪大恶极,只能判死刑。”刑部尚书贺少文坚持自己的判罚。
  他并不认为,这几个布商可以宽恕。
  顾瑶想了想,回道:“他们确实有罪,但他们吞并的田是花了银子买的,是正规手续,还有他们算不上偷税漏税,只是他们交的那些税银和布匹都进了那些贪官污吏的口袋。”
  “皇上,可杨州的那些官员判的可都是死刑,这些布商若是不处死,岂不是判罚不公。”大理寺卿王真元说道。
  这自古以来,士农工商,这当官的犯了重罪都是死刑,这商人反而可以轻饶,这不是乱套嘛。
  顾瑶看得出来,这两人都很坚持他们的判决,但作为君王,她要考虑道方方面面。
  她看着两人,说道:“两位爱卿作出这样的判决也不算有错。只是朕不想这么判。杨州乃我大越国最富裕的州郡,当地盛产丝绸布料,每年可给朝廷纳上百万两银子的布税。他们这六个织造厂也是我大越国最大的丝绸布料织造厂,每个厂有至少两万名织工,这些人可都靠着织造厂的活谋生计。”
  “若按你们判的,判处这几个布商死刑,抄家,厂子也没收。那影响的可就是杨州十万名织工的生计,他们以后去哪里谋生呢。”
  “皇上,这些织造厂被抄没后就是朝廷的财产,朝廷可以另找布商继续经营。”贺少文回道。
  “愚蠢!”顾瑶直接怼道。
  把织造厂变成朝廷的财产,这相当于是朝廷没收了商人的厂子,这样子搞,全国各地的经商办厂的商人们便会没了信心,毕竟辛苦经营的厂能随随便便被朝廷没收了去。
  这影响的可是整个国家的经商环境。
  再说,朝廷收了厂子,这还是得派官员去管理和经营,这又一次给了一些官员贪污的门道。
  大越现在减轻了农业相关的赋税,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商税,应当鼓励民间经商办厂,对外贸易。
  “皇上,臣等不明白您的意思?”
  两人算是看出来了,皇上这是不愿意杀这几个商人。
  “你们不必明白,这几个布商朕刚刚说了,不杀。虽然不杀,但他们确实有罪,就罚吧,他们吞并的当地百姓的农田一律罚没,还有每人罚款一百万两银子。至于厂子,让他们继续经营,以后按照朝廷的规定纳税就行了。”
  第974章 干的就是这些钉子户
  “皇上,这样岂不是轻饶了他们。”贺少文依然不赞成皇上这样轻判。
  这样的判罚会遭人诟病的。
  顾瑶摇了摇头,道:“也不算轻饶,他们犯的罪名义上是偷税漏税,走私丝绸布料。但这些都有朝廷的官员参与,这官商勾结,官员负主要责任,然后才是他们。朕为民生计才选择这么判罚。杨州的烂摊子还得有人收拾呢。”
  顾瑶说完,示意两个人都出去。
  这事情一件接一件的来,让她想安生几日都不行。
  两人出去后,顾瑶也走出了南书房,出来后,她对女官周玲说到:“派人去东郊大营,传楚太傅即刻进宫。”
  “臣领旨。”
  ——
  同州。
  同州今年上任的知府许崇山正和自己的搭档司马煊一起看各地送来上的田册。
  几十上百本田册,两人已经看了三四个时辰了。
  自三月以来,他们便开始在同州推行田亩新政,如今半年过去了,同州七个县,目前有两个县完成了七八成的田产挂牌。
  “许大人,这百安县还有约十八万亩田地没有挂牌登记,这些田有五万亩是新城公主顾长英名下的,还有十几万亩是当地的一些乡绅大户的,这些人拒绝官府的人去测量土地,更不愿意对田产挂牌登记。”司马煊有些郁闷的说道。
  他知道新政推行会很困难,但没想到才刚开始就遇到了很多麻烦。
  许崇山将手里的册子丢到了一边,道:“从明儿起,把兵派下去,调五千兵去百安县,强行挂牌,若有阻拦的,不论是乡绅大户还是皇亲国戚,都抓起来。”
  “这是强推呀。许大人,下官担心这样做会闹出人命。百安县新华村的李家就闹过一回,县衙的人去挂牌登记他们家的田产,结果几个老太太拿着绳子要上吊。”
  “司马公子,你不会以为这新政靠嘴皮子就能推行下去吧。皇上给了我们两万士兵,是干什么的?干的就是这些钉子户。把兵派下去后,先把他们的田围了,重新测量,然后挂牌登记。若有闹事的,抓!”许崇山很坚决的说道。
  皇上让自己试行田亩新政,他既然接了这份差事,就一定要办好。
  ——
  下午,楚渊奉旨来到了昭和殿。
  他来时,顾瑶已经在南书房等了半个时辰了。
  “臣参见皇上。”进来后,楚渊先行了个礼。
  “太傅坐吧。”顾瑶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随后,她将今日枢密院送来的折子递给楚渊,道:“这是西北刚送来的折子,太傅看一下。”
  楚渊将折子打开,看向里面的内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