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爱卿,朕这些日子认真考虑,还是希望你能做太子的师父。给太子传道授业解惑,教会他治国理政。”
听到这个,马伯恩赶紧回道:
“皇上,臣虽为官多年,但臣只是个会试一百多名的进士出身,若论学识才华,臣远不及翰林院的那些官员,臣更比不得太子现在的老师于长林于大人。这或许有更合适的人选。”
顾瑶笑了笑回道:“爱卿不必谦虚,你虽不擅于写诗做文,但论为官做宰的能力,你是最厉害的那个。你也是朕心里功劳最大的文官。朕在位这二十年来,若无你坐镇户部和中书,大越不可能有一个强大的国库,可以支持十几年的战争,可以顺利的推行新政。你的功劳朕都记在心里。”
“等下月太子册封大典结束后,朕会授你一个侯爵位,任你为太子太傅,以后朕这个儿子就交给你管了。”
“皇上……”
马伯恩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他立即跪在了地上。
他明白,作为文臣最高的成就莫过于封侯拜相,而历朝历代,当过丞相的人很多,但能封侯的极少。
这能得一个爵位,意味着封妻荫子,将来马家的子孙们可以承蒙祖恩,出仕做官。
“马爱卿,这政事堂的事,你这段时间,交接给许崇山。以后你就在东宫教导太子吧。”顾瑶并没有明确的说让马伯恩辞掉丞相一职。但她知道,自己这么说,马伯恩应该也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这长江后浪推前浪,官员到了年纪也该让出位置,让年轻人上来。
第1210章 楚太傅病逝
元祐二十一年二月十六日。
卯时二刻,天才刚刚亮起来,顾瑶就起床了,因为今日要早朝。
起来后,顾瑶推开了寝宫的门。
很快伺候她穿衣洗漱的宫女嬷嬷们进来了。
花了小半个时辰,顾瑶才穿好衣服,梳好头发,并吃了点东西填肚子。
从昭和宫出来时,已经是辰时一刻了。
此时御前伺候的吴公公已经在长廊上等着了。
见到皇上来了,他忙过来禀报道:“皇上,楚家刚刚来人了,说是楚大将军昨夜走了。”
顾瑶顿住脚步,她愣了一会儿没有回话,随后点了点头。道:
“先去承光殿。”
说完,顾瑶长叹了一声。
虽然前几日就知道太傅的身体情况,但此刻听到这个消息,她心里堵得难受。
一会儿后,顾瑶来到了承光殿。
此时百官们已经在大殿内等着了。
见皇上来了,文武百官们一起行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瑶走上金銮殿,然后微微抬了下手,回道:“平身!”
百官们随即起身,但起来后,他们发现皇上今日看起来好像有些悲伤,心情不大好。
顾瑶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她低低咳了一声,然后用有些悲伤的语气说道:“诸位,朕今日要宣布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我们的骠骑大将军楚渊昨夜在家中病逝了。楚将军一身戎马,征南闯北,战功赫赫。多次率领大军抵御北方戎寇的进犯,为我们守住了北方的领土,更在西北一战中,灭了西凉,为我们夺回了西北三十五县的土地。他的离世是朝廷的损失,也是大越国的损失。从此我们将失去一位精通兵法,擅于练兵,可以指挥百万大军,攻守兼备,有勇有谋的大将军。”
顾瑶说完,下面一些文官低头不语,脸上似乎有悲伤的神色,而一些武官则默默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大殿内的气氛一下子悲伤了起来。
顾瑶接着再道:“楚将军的丧事就由礼部去操办,规格升一级,按照王爵葬礼的规格厚葬于阳明山十一号墓。”
这时有官员抬了一下头。
在历朝历代,对于功臣名将的葬地顺序是有规定的。
皇陵里,皇上的墓地是主墓,顺序一,然后是第二到第十是皇后,皇妃,以及去世皇子公主们的墓地。十一号墓是功臣名将的首墓。
这意味着在皇上心里,楚太傅是最大的功臣。
这时礼部尚书周文泽站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楚大将军当葬于重华山更为合适,按照朝廷祖制,这功臣名将当随葬授予他功勋爵位的君王。且重华山十一号墓地现在是空墓,是先皇文皇帝为楚将军留的位置,所以楚将军当葬重华山更合适。”
顾瑶看着这位礼部尚书,有些意外他在这时候站出来。
顾瑶于是回道:“朕也考虑过让太傅随葬先皇帝陵。但太傅生前留下遗愿,他自己希望葬在阳明山。”
顾瑶前几日去了楚家,她没有直接问,但让楚奕问了太傅这个问题,太傅回应了,他希望葬在阳明山,以后随葬她这位女帝。
至于他为何要这样决定,他也不知道。
第1211章 这是他血缘上的祖父
下朝后,顾瑶叫来了自己的二儿子顾璟。
顾璟似乎还不知道自己的血缘上的祖父去世一事,来时神色如常,脸上并没有悲伤。
“儿臣拜见母皇。”
顾瑶这时从书架上取下来一把宝刀,此刀名叫寒月刀,是高祖年间西凉国进贡给大越的宝物之一。
顾瑶将此宝刀递给儿子顾璟。
“母皇,这是……”顾璟疑惑地看着自己的母皇,不懂母皇为何赏赐他一把刀。
顾瑶解释道:“这是西凉国曾经进贡的寒月刀。你稍后去一趟楚府,将此刀放入棺中,,给骠骑大将军楚渊作陪葬品。”
听到这话,顾璟浑身颤了一下,瞬间睁大了眼睛。
“母皇,您是说楚太傅他……身故了?”说这话时,顾璟声音有些颤抖。
虽然自己姓顾,但他知道清楚自己身上流着楚家的血脉,楚太傅是他的亲祖父。
顾瑶点了点头。
随后,又从袖口中掏出了一册书纸,递给儿子。
再道:“这是母皇给楚太傅写的祭文,你也一并带去楚家,告诉他们将此祭文刻在碑石上。”
这篇祭文顾瑶两日前便已经写好了,在位二十一年,朝中前前后后去世的文臣武将几十上百,但这是她第一次给臣子写祭文。
在古代能得君王亲笔写祭文,是臣子死后无上的荣耀。
而太傅并非普通的官职,在古代,太傅是辅佐年幼的皇帝或太子的高阶官员,是三公之一,可以说太傅是君王的老师。先皇文皇帝当初授楚渊太傅一职,是希望楚太傅辅佐刚刚登基的她。
古代讲究尊师重道,所以她这个君王应该写这篇祭文。
——
楚家。
此刻的楚家一片素白,门口已经挂上了白灯笼,每个院子,每个屋口都扎了白花,挂了白帘。
楚渊于夜里子时去世,到午时已经走了六个时辰了。
但楚家依然是哭声一片。
楚家大大小小上百口人守在灵堂里,有的哭有的喊,整个院子里都是哭声。
顾璟来到了楚家,在他进屋时,楚家所有人都向这位流着楚家血脉的太子行礼。
顾璟手里捧着母皇刚刚给自己的宝刀。他走到棺材前。看着躺在棺材里已经再也不会醒来的祖父,眨眼间,他的眼眶湿润了。
随即,他跪在了地上,向这个自己血脉上的祖父磕了三个头。
楚奕看到儿子来了,忍不住的又哽咽了起来,他走到棺椁前,对这已经离世的父亲,喊道:“父亲,璟儿来了。璟儿如今已是太子,你在天之灵,定要保佑他将来登基以后当一个明君圣主。”
顾璟磕完头后起身,然后将手里的宝刀放在棺中,放在了祖父的右手边。
楚奕不大明白,儿子为何在父亲棺中放一把刀,于是问道:“璟儿,这是皇上赐的吗?”
顾璟点了点头,抽泣了一声,回道:“是的,母皇让孩儿送这把寒月刀给祖父作为随葬品。”
接着顾璟又从袖口中掏出了那一篇母亲给自己的祭文。
他将这祭文递给父亲楚奕,说道:“这是母皇亲笔所写,给祖父的祭文。还请父亲安排人将祭文刻在石碑之上。”
楚奕伸手接过,接时他的心像是被针扎一样疼。
他想父亲若知道皇上亲自给他写了祭文,定会很欣慰很高兴的。可惜父亲再也回不来了。
第1212章 他是你的亲伯父
元祐二十一年三月初十。
随着太子册封大典临近,宫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太子册封大典是宫里除了新皇登基,帝后大婚外最大最隆重的典礼。
典礼将耗费数十万两白银,登基当日,王公大臣,皇亲国戚全部都会来参加。
然而,在玉清宫。
大皇子顾宸的心情也随着大典的临近而越来越低落。
前几日三月初六是他的十八岁生辰,然而母皇并没有为他办生辰礼,甚至他到如今都没有行冠礼。
想到这些,顾宸从屋子里找来了一瓶酒,然后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