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那奴婢就帮您把头发盘起来了。”
梳完头发后,顾瑶来到了承光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登上金銮殿后,文武大臣们一起行礼。
“众爱卿平身。”
顾瑶坐在了龙椅上。
当了二十八年的君王,她这手下的臣子是换了一批又一批。
到今年,又出现了许多新面孔。
随即工部尚书王佑安按住出来了。
王佑安双膝跪地,从袖口中掏出了一幅地图,道:“禀皇上,臣有奏。”
“说吧。”顾瑶随口回道。
王尚书行礼后,说道:“启禀皇上,南北大运河于今年五月初八修建完毕,经工部审查勘验后,确定可以全段通航。还请皇上下旨。”
听到这个消息,顾瑶激动地站了起来,说道:“好!好!好啊!”
顾瑶一连说了三个好。
这条运河总算是修成了,她等得头发都白了。
王佑安再道:“皇上,这是工部画的图,上面标注了南北大运河全长四千三百六十二里,共十七个河段,每个河段所经过的州县,还有沿途的水系,地貌情况。请皇上过目。”
第1221章 南北大运河终于通航了
顾瑶认真看了运河的水系图。
这南北大运河北起安淮县,南入澄海县。沿途经过二十一州,四十二县,跨越十七个河段吗,全长四千多里。
这样规模的人工运河,纵使华夏古代的京杭大运河也不能比啊。
顾瑶看着工部尚书王佑安,问道:“这运河通航后,从最南方澄海县到最北的怀安县,需要多长时间?”
“禀皇上,这运河通航后,乘坐普通客船,从南到北只需两月左右。若是货船,则只要一个多月。”王佑安回道。
顾瑶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道:“好啊,这样南北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可以节省一半,南方的学子来皇城赶考,走水路也可以方便许多。”
“这运河修的好,虽然花了朝廷六千多万两银子,但造福万民,功在千秋万代。工部的各位臣工辛苦了,今年工部所有官员,包括在工部当差的差役,每人多发三个月的俸禄。”
“臣代工部谢皇上恩典。”工部尚书王佑安满心欢喜的回道。
这运河修了许多年了,终于在自己任上修好了。这可是他出仕以来最引以为傲的功绩。
顾瑶想了一下,再道:
“朕记得这运河项目起初是前工部尚书张元庆提出来的,也是他草拟了最初的计划和方案,如今这运河顺利修成了,张元庆的功劳不能忘啊。”
顾瑶这时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臣子,虽然这位臣子已经去世多年,但她脑海里还有对方的音容笑貌。
“皇上……”礼部尚书林祁这时站出来了,说道:“臣以为当奖励张公,张公虽已去世多年,但他的功绩不能因此而去。”
顾瑶点头嗯了一声,道:“翰林院听旨。”
翰林院的官员马上站了出来。
顾瑶接着道:“即日拟旨,嘉奖张元庆的子孙万两白银,其妻若还在世,册封二品诰命。”
“另外,礼部派人亲自去张元庆的墓前祭奠,告诉他运河修好了。”
“臣等领旨。”
——
下朝后,顾瑶回到了昭和殿。
而此时西营的主帅岳凌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爱卿今日怎么进宫了?”看到岳凌在此,顾瑶有些疑惑,她记得自己今日并没有旨意让岳凌进宫。
“皇上,臣有事请奏。”
“进来吧。”顾瑶随即进了南书房。
岳凌进来后,从袖口中掏出了一本折子,他先行一礼,然后说道:“皇上,臣今日是来请辞的。”
顾瑶:……
顾瑶顿住,她刚还在想岳凌突然进宫是不是有些紧急军务,没想到他开口就要辞职。
“爱卿,您这……身子不适吗?为何突然请辞?”
顾瑶看着眼前这位大将军,自太傅楚渊去世后,这大越就剩眼前这位德高望重,可以统帅几十万大军的大将军了。
岳凌将辞呈递到了皇上的面前,道:“皇上,臣今年六十有二了,这身子确实比年轻时差了许多,臣想辞去西营主帅一职,在家养老休息了。”
顾瑶没有立即接话,她翻开岳凌的辞呈看了看,看完后又合上了。
第1222章 皇上,太子妃要生了
想了想后,她说道:“岳凌啊,你是朕的股肱之臣,是大越现在唯一的大将军,你若辞官,朕到哪里去找一个像你这样忠君体国,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大将军啊。”
“皇上,臣老了,这老话不是说嘛,将军年过六旬而不战。臣到了这个年纪,该退下来了。”
顾瑶揉了揉太阳穴,她闭目想了一下。
岳凌确实六十多岁了,在古代年过六旬的将军是不出征的。。
只是大越现在还是有些青黄不接,楚太傅走了好多年了,现在东营是杨瑾在当主帅,其能力虽然还算出众,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武将,但论统兵,练兵,智谋等方面,还是差了一些,算不得一个优秀的帅才。
而岳凌若辞官了,那西营暂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武将来替。
想了一通后,顾瑶说道:“岳凌,你若要辞官,就给朕找一个能力不在你之下的人来接替你。说吧,你觉得谁合适?”
顾瑶很直接的问道,当然她问这个问题,也是在试探眼前的这位老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岳凌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虑了片刻后,方才回道:“皇上,这个……还得您拿主意,皇上知人善任,想必很快就会找到合适的人选。”
顾瑶:……
对方这么一答,顾瑶恍然大悟。
看来她刚刚判断错了,这家伙不是来辞官的,而是来试探自己的。
老谋深算啊,差点把她算进去了。
顾瑶于是笑了笑,回道:“岳凌啊,朕跟你说实话,眼下除了你朕找不到能力出众,且朕能完全信得过的人来接管西营。这样,你若想辞官,回家养老,就过两年再说。这两年你继续培养你的孙子岳飛,朕瞧着他有年轻时你的风采,甚至可能青出于蓝啊。等他能接管西营了,朕就准你回家,颐养天年。”
岳凌顿住。他没想到皇上这么直接的说出来了。
这让他一时不知如何回好。
他想了想,回道:“皇上,臣的孙儿岳飛才二十七岁,他阅历不够,资历尚浅啊。”
顾瑶淡淡一笑,看透了对方的心思后,她笑道:“岳飛是朕看中的人才,朕一直在等他成长起来,担起大任。你这个祖父也要用心栽培才是。”
顾瑶相信岳飛将来会是千古难得的将帅之才。就如华夏古代的那位名将。她当初重用岳家,不仅仅是因为要培养岳家军来平衡楚家的势力,更多的是因为岳这个姓氏。岳飛也果然不出她所望,二十一岁就能于万军之中,直取敌方将领的首级,一战成名。二十四岁能率两千铁骑夜袭地方军营,烧毁敌方的粮草。两年前,更是率五万兵为大越夺回了五十多年前被戎寇占领的固原、昌河两地。
“皇上,臣……”
岳凌还想说什么,但这时外头传来了敲门声。
“什么事?”顾瑶有些不悦的问道,她最讨厌自己和臣子商议国事的时候被打搅。
“皇上,是奴才。奴才有要事禀报皇上。”站在外头的是吴公公。
“进来说。”
很快,吴公公进来了,他走到皇上身旁,小声道:“皇上,刚刚东宫来报,太子妃要生了。”
顾瑶:……
第1223章 没有嫡子的皇后,没有好下场
顾瑶愣了一下,心中顿时有些担心起来,她记得太医说太子妃的预产期是九月初,这才八月十七呢。
这是提前发动了。
早产风险更大。
顾瑶于是赶紧往外头走,但走到门口后,她回头又看向岳凌,道:“你随朕一起去东宫吧。”
岳凌擦了擦额头的汗,此时此刻,他也担忧起来,当今太子妃可是自己的亲孙女。
这女子生产就是走鬼门关,是有危险的。
这些年他也盼着孙女能早日诞下皇孙,如此他也才能放心。
——
东宫。
太医院的太医们已经全部在外头候着了,几个稳婆和宫人在寝宫里照顾生产的太子妃。
太子顾璟在殿内等着,但他此刻有些坐立不安,一直在殿内走来走去。
他不是第一次当父亲了,名下已经有了一子两女,但太子妃这一胎至关重要,得生下个嫡子才好。
一会儿后,顾瑶到了。
“儿臣见过母皇。”见母皇来了,顾璟赶紧行礼。
“什么时候发动的?”顾瑶看得出来儿子很着急,满头大汗的。
“半个时辰前就破水了。”顾璟回道。
顾瑶嗯了一声,随即走向了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