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是我唐突了。”温城望着黛玉这张小脸,内心只赞叹她小小年纪,会的外语却比他流利。
黛玉仰脸说“如果你能给我一张北疆地图,我愿意帮你完成这些翻译。”
温城皱眉,不知道黛玉要拿地图何用,他身为鸿胪寺的官员,手中自然有华夏边疆的各个地图,为的就是方便与各国使者交流。
但因为地图制作难度大,耗费时间门长,鸿胪寺不会轻易将地图送给外人。
瞧出温城为难的样子,黛玉退而求次,请求看这北疆地图。
“你一个女孩子,看这些地图做什么。”温城一边笑,一边从锁上的柜子拿出地图,铺在案上。
黛玉笑答“我怎么就不能看。”此刻北疆地图铺开在她眼前,她的目光从京城的位置移到俄罗斯,她本就是个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人。此时她的目光掠过地图,默默记下。
虽然地图上的名字和位置没有像西厢记曲词那样容易记忆,但黛玉脑海中对地图也有个大概的印象。
“你是从哪里学会这些外语的”温城见黛玉出神地浏览地图,用手挡住地图,问她。
林黛玉早就想好自己的理由,编谎说“家父与一下西洋来的男子交好,小女从小对西洋异域风情感兴趣,因此常烦扰他,一来一去,我也会点洋语。”
温城见黛玉说的有理有据,便点头称是。他之前就从北静王府知道黛玉来自扬州城,而扬州城自古以来就是联通外界的港口,内连江河,外接海口,往来者自然有不少洋人。
早在唐朝,扬州城得益于优越的位置,成为当时的外贸大港,黛玉从小在扬州城长大,再加上她的父亲是巡盐御吏,人脉关系足以让黛玉找到个会洋语的老师。
“原来是这个缘故,你若感兴趣,这地图你可以随时来看。”温城拿出一根钥匙,递给黛玉,“只要你不带出鸿胪寺即可。”
“多谢。”黛玉笑语盈盈接下,又再次浏览一会地图,直到身边的紫鹃催促她离开,黛玉才辞过温城,回贾府去了。
看着黛玉远去的背影,温城心中不由赞叹,如今像她一样对西洋感兴趣的人不多了,就连他亲自带的学生,都没有像黛玉有那样大的兴趣。
原因当然是他的学生外语实在是太差,无法像黛玉可以无碍地了解西洋的信息。
回贾府路上,黛玉掀起轿子帘布的一角,发现京城仍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虽然先前有传出北疆战争的消息,再加上物资短缺,引得众人惴惴不安好几日,但京城到底是天子脚下,物资只短缺几日后就恢复正常,再加上王子腾调去北疆后,发现不过是奉旨巡边,并未有什么大军压城,所以众人也就放心下来。
因此京城里大部分人家繁华如旧,仍是载歌载舞。
美泉宫的清晨沐浴在阳光下,黛玉醒来就瞧见窗外的温室大棚,据安娜说,这温室里的植物都是利奥波德一世从热带雨林里求来的,价值连城。
在枫丹白露宫附近的乡村学校学习时,黛玉已经知晓何为热带雨林,因此能在这个北温带地区瞧见热带植物,黛玉再一次感到科学的奇妙。
奥地利王室已经端坐在长桌前,比起晚宴严肃的氛围,眼下早餐更显得其乐融融。国王看着报社送来的早报,王后哄着几个年龄小的孩子吃燕麦。
而黛玉她们大孩子就各自说着悄悄话。
黛玉和特蕾莎来奥地利的目的就是调查所谓的间门谍,如今发现原来所谓的奥地利公主就是安娜,安娜是为了救利奥波德一世才闯入杜伊勒里宫。
眼下真相明了,她们也没必要继续呆在美泉宫,于是打算今日辞过国王,准备前往普鲁士。
“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就在黛玉和特蕾莎计划好,黛玉放下手中燕麦巧克力奶,问安娜。
安娜轻声微笑说“我已经在巴黎的报社学到不少经验,我打算在奥地利开办自己的报社,宣扬法兰西的启蒙思想。”
“希望我下次见到你的时候,是在巴黎。”黛玉向她敬一杯柠檬水,安娜感激地回杯,她知道黛玉的意思是希望她可以开多家报社,从维也纳到巴黎。
利奥波德一世突然放下报纸,大骂报纸上的内容“这写的是什么乱七八糟,安尼也配称什么大诗人”
安尼黛玉久违地听到自己的笔名,她没想到自己的作品已经从巴黎传来,登上维也纳的报纸。
“父亲,你为什么这样说。”安娜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的父亲利奥波德一世竟然在批评安尼,安尼可是她最喜欢的诗人之一。
她在法兰西报社工作时,就浏览过安尼的作品集,这些诗歌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起来新鲜雅致,如今听见利奥波德一世如此辱骂,内心自然不爽快。
“这诗歌风格就像那个什么贝多芬之前演奏的小曲,读起来叫我不痛快。”利奥波德一世甩开报纸,摆手不想再提这个话题。
林黛玉听见有人批评她的诗歌,内心倒也坦然,各花入各眼,从昨夜的晚宴上看,黛玉就知道利奥波德一世是喜欢那种昂扬向上的风格,像她这种清新自然的自然不合国王的胃口。
“你也喜欢安尼的诗歌”一旁的特蕾莎兴奋地握住安娜的手,见安娜点点头,她就仿佛找到知音一般,“巧了,我也是。”
接下来就是这奥地利公主和法兰西公主之间门互相交谈自己的见解。
安娜和特蕾莎都有一个相同的兴趣爱好,就是喜欢翻看各种书,尤其是王室眼中那些大逆不道的书,或许都是因为处于少年的叛逆期,王室越是反对,她们就是越想看。
“我觉得潇湘集中诗歌风格间门带有一丝哀愁,和夏洛特写的哀挽十四行诗风格相似。”安娜在报社工作,看的书比特蕾莎多。
“夏洛特”特蕾莎好奇道,“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安娜摇摇头,说“她是个女作家,你要知道,报社对女性作家打压得很厉害,你不知道也是正常。”
听见和自己一样也是个作诗的女作家,黛玉终于有些兴趣,在一旁静静听着。
“不过她也通过写作替家庭还清了债务。”安娜起身,准备收拾东西。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黛玉由此想到了自己,她也可以利用作家的身份替自己赚钱,这是她目前能想到自己独立生存的手段。
用过早餐,利奥波德一世命下人替她们收拾行李。
“你们不好奇祖母给的箱子是什么吗”利奥波德一世提醒黛玉和特蕾莎,“我相信我的妹妹,也就是你们的母亲,应该是不会看这箱子。”
以他对法兰西王后的了解,她只关心女大公是否会给她留下金钱财富,对这种几乎没多少重量的箱子不屑一顾。
旁边的皇后听见国王的话,偏过头严厉地瞪他一眼,叫他不要乱说话。
国王笑笑改口“我相信你们的母亲不会介意你们打开箱子的,因为这箱子迟早也会送到你们手中。”
特蕾莎等不及,命女仆从楼上拿下箱子,迫不及待地打开。
箱子里果然不是金银首饰,而只是几本手册书,特蕾莎有些失望,她的祖母身为奥地利大公国的女大公,留给女儿的东西竟没有点有价值的。
特蕾莎也清楚,女大公遗产都落到利奥波德一世手上,她们这些嫁入别国的女人,能从女大公身上得到的东西并不多。
黛玉翻开女大公的留下来的手册,一目十行浏览过一遍,这是女大公的日记。
上面的笔迹如画面般展开,详细地描述女大公在治理奥地利大公国的过程和感受。
黛玉突然明白她的祖母,为什么要把这手册日记送到法兰西王后手上。
这是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深切教导。
玛利娅特蕾西娅在去世前,欧洲早已动荡不安,但法兰西的天空保持着与世无争般的平静。
远见卓识的女大公或许是预料到,未来的法兰西将会掀起一场风暴,所以才将自己一生的经验写下,留给法兰西王后。
可惜这箱子并没有送到法兰西手上。如今十多年过去,却到法兰西两位公主手中。
黛玉虽然只是略些看过一遍,便知这是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她对这个奥地利女大公有了新的认识。
黛玉和特蕾莎开始启程,她们请求利奥波德一世带一队军队一同前往普鲁士边境,利奥波德一世宽慰她们“若腓特烈威廉一世敢把你们困在柏林,我会下令军队闯入把你们救出去。”
利奥波德一世明白,普鲁士早与法兰西和奥地利结怨已久,腓特烈大帝要求法兰西出面,不过是打着所谓违法联盟的旗号。
他看着自己的两位外甥女,不明白法兰西王室怎么就只派几个守卫和伯爵随她们同行,难道法兰西王室竟然拿不出一个男子来。
但细细想来,路易十六就只有路易十七一个儿子,作为王储,法兰西未来的国王,路易十六和法兰西王后肯定不放心把独生子派去普鲁士这个虎狼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