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你比我想象中还要会骑马。”女皇对黛玉骑马熟练的程度感到有些惊讶。
“那是我的父亲和宫廷里的夫人教的好。”黛玉回答,她没有望向女皇,而是观察四周的雪景。
比起冬日大观园里的梅花林和青翠竹林,这里的林场十分空旷和单调,除了光秃秃的树枝外,林场就只有不远处冰冻的河流。
“这里的景色是单调了些。”女皇瞧出黛玉的心思,“多年前我从东方拿到几株雪梅,听说这些艳红的梅花会在雪后绽放,异常美丽。”
女皇继续惋惜说道“可惜这梅花不适合俄国的气候和水土,还没有到冬天就已经死去。”
林黛玉也替女皇感到可惜,这茫茫大雪是最合适与梅花红白交映,如果只有雪或只有梅,她总感觉景色缺了点什么。
“东方国度地大物博,物绕丰富。”女皇野心勃勃道,“如果俄国的领土能扩张到东方,那么我就可以好好领略名贵梅花和雪的大好风光。”
从女皇对梅花的向往这一小细节,此刻黛玉心中有些明白女皇为何对东方虎视眈眈。
俄国地处高纬度地区,此时的东方还是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而俄国早已是一片冰雪天地。
“东方路途遥远,女皇为何要费尽心思去扩张。”黛玉有意无意提起东方的困难。
女皇对黛玉笑道“因为东方有太多好的东西。比如你手中的手炉,我想这东西在东方只是平常的东西,但到西方来却成了奢侈品。”她轻轻咳嗽几声,“如果我能扩张到东方,这些东西不会再是件昂贵的东西。”
“再比如梅花,虽然俄国也有梅花,但比起东方多年挑选培养的梅,俄国的梅显然比不上东方的梅花。”女皇继续解释。
黛玉若有所思点头,心下明确女皇要远征东方的决心。
枣红色马突然停下脚步,女皇警惕地举起枪,凭借她多年的经验,那帮男人是把鹿群赶到这里来。
黛玉不仅能听到猛烈的鹿蹄声,还能感觉到地面猛烈震动,她甚至能想象出在她们前方有多么一大群鹿。
女皇忙抢过黛玉手中的缰绳,让黛玉和她骑马闪到路边,果然当她们刚到达路的两侧,黛玉就瞧见鹿群浩浩荡荡往她们刚才呆过的地方奔驰而去。
林黛玉是在大观园看到过鹿的,但大观园里的鹿和眼前的鹿群相比,简直温顺得就像一只兔子,眼前的鹿一边嘶鸣,一边高昂着头颅,扬起那可怕分叉的鹿角。
看着鹿角上沾染的鲜血,黛玉知道这群鹿一定是经历过激烈的斗争。果然在鹿群的后面,男人们激动地大喊大叫,一面骑马,一面瞄准开着枪。
亚历山大的枪法很准,一下子就射中一只高大雄鹿的胸口。虽然在路的两侧,黛玉还是能远远看到鲜血源源不断从鹿的胸口喷涌而出,落在地上,鲜血在雪地上格外显目。
林黛玉莫名感觉一阵恶心,那年史湘云和贾宝玉在大观园割鹿肉烧烤时,她就感觉鹿肉腻味重,闻起来让她有些吃不消。
准确来说,她不习惯这些血腻的东西。
“怎么你接受不了这些血吗”女皇的声音悠悠从黛玉头顶上响起。
林黛玉忍不住伸手捂住口鼻,道歉说“女皇陛下,不好意思,我确实接受不了。”
女皇脸色淡漠,轻轻说道“看起来这位法兰西公主也并非传闻中那么厉害。”
第43章
林黛玉只是用手帕掩住口鼻,没有理会女皇对她的批评。君子远庖厨,黛玉承认她自己并不能直视如此血淋淋的尸体。
她把头偏向一边,不忍心直视受伤的雄鹿。
雄鹿已经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地等着死亡的到来。亚历山大敏锐地瞧见在道路一侧的女皇,忙下马向女皇请安。
女皇朝亚历山大赞许地点点头,说“你的狩猎技术越来越好,比你父亲那会要强许多。”
“多谢女皇的夸奖,是女皇教的好。”亚历山大常常周旋于女皇和父亲之间,谁都不愿意得罪。
女皇摆手,说“让下人们把这只鹿抬走,割掉鹿头时不要把鹿角磕破了。鹿角可是个上好的装饰品。”她的语气十分轻松,就好像这割鹿头的行为不过是家常便饭。
亚历山大恭敬回答“这是自然。”接着他看见黛玉偏过头的行为,便知道这女孩是害怕了。
“这位公主是身子不舒服吗脸色为何如此苍白。”亚历山大明知故问。
女皇用眼神制止他有些无礼的行为,让亚历山大继续骑上马追赶早已在远处的男人们。
“我已经命人把雄鹿的尸体抬走,你现在可以回头过来看我。”女皇安慰黛玉。
林黛玉只得强撑着回头直视女皇,腹内感觉一阵难受。
女皇掀开衣襟,露出手腕上的伤疤,向黛玉解释伤疤的来历“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也喜欢骑马到处在山坡上奔跑。只是有一天,我在山坡上遇见了一只雄鹿。”
黛玉猜到故事的下面发生会什么,但她只是仰头静静听女皇说完。
“这只雄鹿可不会因为我只是个女孩就放过我,相反它扬起鹿角,准备冲向我。”女皇伸手给黛玉细细看了手腕上的疤痕。
“尽管那时候我也是个同情心泛滥的女孩,但那只雄鹿不会因为冬天狩猎时,我曾放过它而不伤害我。”女皇的声音变得有些冷冽,“因此那一天我受伤了,为我冬日的心软付出代价。”
林黛玉无法考证这故事的真实性,但她明白女皇是想借故事来告诉她,不要太过于矫情。
“鹿肉烤起来会很好吃。”女皇对黛玉说,“我这里的厨师知道如何去掉鹿肉上的腥味。”
女皇扬起缰绳,让两匹马一同前往冰冻的河流。
在路上,黛玉发现雪地上到处是马匹和鹿群的脚印,而让黛玉感到惊心的自然是地上一片又一片的血迹。
鲜红色的血迹如绽放在雪地上的红花,格外显眼。
“以前的俄国贵族需要射杀群鹿才能度过这漫长的冬天。”女皇说,“当时的物资供应十分有限,如果我们不射杀鹿群,我们就会饿死。”
“现在的我们虽然不用因物资发愁,但这个传统却保留了下来。”女皇漫不经心道。
林黛玉乖巧地点头回答“我理解。”
女皇摇摇头,伸手比划下“你只是理解了一点点。”
“还望女皇陛下指点一二。”林黛玉本就心较比干多一窍,心中已经猜到女皇要说什么,但明面上还是向女皇请教。
女皇反问黛玉,笑道“那你认为我可以指点你什么。”
林黛玉指向地上的鲜血,说“由物及人,我想女皇的意思并不单指这些鹿群。”
女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是的,如果今日你因为鹿群而心软,仅仅是自己见不得鲜血,那么明日流血的就将是你自己了。”
“你经历过法国大革命,是知道其中的厉害之处。”女皇继续指点黛玉。
林黛玉若有所思点头,想起自己一家差点被送上断头台的遭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的父亲,路易十六过于心软和懦弱。
她知道王室之间的斗争向来都是刀光血影,她身为法兰西的公主,自然不能独善其身。
黛玉沉思,她想到贾府的王熙凤,王熙凤之所以能管理贾府上下,靠的可不是什么好性子,而是强硬的手段。
她也管理着潇湘馆,知道下人们的刁难之处,那年王夫人身旁的周瑞家的送宫花时,就故意怠慢了黛玉,若不是她当面怼了那个下人,只怕日后这些下人越发变本加厉地欺负到头上来。
女皇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由黛玉见不得鲜血这一事引出了她的不足。
“多谢女皇的指点。”黛玉心中明白,女皇是希望她不要过于心软,以及不要过于畏惧鲜血。
“王冠是用鲜血铸就。”女皇回忆起那年她发动宫廷政变,虽然对外宣言这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但她很清楚她自己是踩着丈夫的鲜血,戴上国王的王冠。
她们来到河流边,女皇下马,走到岸边,轻轻敲了河流上的浮冰,回头对黛玉笑说“这里的冰块并不厚,再过几日你就可以离开了。”
黛玉回答“如果巴黎没有出事,我或许愿意在冬宫多呆几天。”
“你不用撒谎,我知道你一刻都不想呆在冬宫。”女皇微微一笑,对黛玉的客套话不放在心上。
黛玉只感觉自己在女皇面前毫无隐私可言,自己的小心思都被女皇一一看在眼里。
她们从河流边返回木屋,地发现上的鲜血越来越浓,原来是男人们收获颇丰,割下好几只高大雄鹿的鹿头,摆在地上。它们的鹿角犹如海底的珊瑚,油亮而动人。
面对放了一地雄鹿的尸体,黛玉面上仍是正常,目不斜视地和女皇一同牵马回马栏。
看见鹿群的尸体,虽然黛玉心中仍有一丝不适,但比起一开始的抗拒,她已经变得从容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