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女孩作为戴维的舞伴,巧妙化解了这尴尬的矛盾,她不想让戴维继续为难这位美人,尤其是在这个春日舞会上。
  “你是哪个学院的,舞会结束我去找你。”戴维有些暴躁地询问黛玉。
  比起戴维的暴躁,黛玉一直十分冷静,不卑不亢回答“我在文学系,文学系就只有我一个女孩子,找到我也不是什么难事。”
  话音刚落,黛玉就瞧见戴维舞伴的眼神中,一瞬间露出羡慕又震惊的光芒。
  确实对于她们来说,能看到女孩踏入大学的殿堂可是见稀罕事。
  接下来的春日舞会黛玉都一直有点兴致缺缺,她确实不知道法拉第的来头,尤其是戴维那副信誓旦旦的样子,黛玉一时真的被他搞糊涂了。
  仿佛是心有灵犀一般,黛玉回到公寓后,正好收到法拉第的回信,现在的法拉第在柏林,她们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因此通信速度比黛玉想象中要快许多。
  果然信中法拉第猜到那个辱骂他的人就是戴维,但黛玉却从信中听到和戴维截然相反的解释。
  原来当年戴维盗窃了他的研究成果,又率先开口说是法拉第才是那个盗贼,法拉第因此才被赶出英国。
  好一个贼喊捉贼。黛玉冷笑,她本来就不喜欢戴维对她咄咄逼人的样子,现在她又对戴维的印象又坏了几分。
  转念一想,黛玉觉得法拉第也是倒霉了些,先是被英国科学界赶出去,后来灯泡的推广在德国又屡屡碰壁,还是她这个法兰西王室出手相助,还不至于落魄至此。
  戴维的话或许不可信,但黛玉也不会只听法拉第的一面之词。
  她开始给奥斯汀写信,想让她留意一下英国科学界的消息,虽然奥斯汀并不大关注科学,但从伦敦打探些科学相关的消息也不难。
  灯泡在窗边上闪烁,黛玉心下思索,心中也慢慢有了主意。
  在东方的永竹园,搬出贾府后。黛玉要面对第一个问题,如何养活整个园子。
  黛玉知道自己的小金库不是无穷无尽的,她的银子总有会用完的一天。
  黛玉是一个很有危机意识的人,虽然现在的她资金充足,很长一段时间是不会缺银子的,但她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增加自己的收入。
  这几日她一直在筹备入园的各种事宜,比如添置家具,打点前来祝贺的官宦之家的小姐,花钱都是是必不可少的。
  但如今黛玉已经搬出贾府,她是不可能再向贾府要钱的。虽然黛玉出身名门望族,但大部分家产已经不再她手上,因此除了灯泡给她带来的收益,她也没有别的收入。
  而贾府可以依靠庄子的买卖和进贡,还有宫中发的银子,这些黛玉在搬出贾府后是不可能再享受到了。
  黛玉并不后悔搬出去,虽然她生活来源少了贾府的那份银子,但她也不用再受下人们的那些难听的话语。这对她来说,这日子舒心许多。
  眼下黛玉思考她怎么能增加收入来源,她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也会因银子发愁。
  她有些自嘲地摇摇头,黛玉虽然身为鸿胪寺的官职,但俸禄也没有比在贾府时多多少。
  鸿胪寺的大部分官员都算不上京城的富贵人家,因此宫中发下的俸禄足够养活他们一家人。
  但黛玉身为名门世家,排场和身份是不可能会跌下去的。未来的黛玉身边至少还得添上个丫鬟,还有十几个侍卫和小厮,这些都是需要许多银子,光靠鸿胪寺那点收入是不能够。
  于是雪雁提出可以把从林府带来的东西拿出去当,黛玉想都没想就拒绝了。那些林府拿出去的东西对她是有纪念意义,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把东西当出去。
  黛玉想起她在欧洲的谋生手段,或许她也可以继续在东方使用。但和欧洲相比,这里是不可能接受女子的文学作品。
  但黛玉不会放弃,她打算仿制欧洲的印刷机,自己出版买卖报刊,不用再看旁人脸色。
  第65章
  黛玉所处的朝代的风气并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如此开放,她在去法兰西之前,是不知道什么报纸之类的东西。
  后来她虽然留意到东方的报纸,大多数并不在民间门流传,即使身为官宦之家的小姐,她也没有看到类似于报纸的东西。
  直到她在鸿胪寺中才找到一些小手册的东西,但温城说这些都是皇宫里送出来的,目的是向他们这些官职宣传一些皇上的决策,而不是像法兰西的报纸带有娱乐性和引导性的作用。
  黛玉这才发觉报纸这东西在东方并不流行,因为民间门识字的人也不算很多,普通人的大部分人的娱乐活动都是以戏剧为主,或有钱的人家不仅可以看戏剧,也可以看些话本和小说。
  黛玉平时就从宝玉那边拿到不少小说,但小说和报纸不同,报纸是有时效性的,而小说却能年年流传。
  她知道是因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缘故,对于大部分人,印刷成本比较高。
  像报纸这种过几天内容就会换一次,如果使用雕版印刷来印刷报纸,这雕刻最多也就只能用几次。
  而活字印刷则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门去排版,因此报纸这种形式的书籍是不可能会流传开来的。
  因此在东方,更多的出版商愿意去印刷那些经久不衰的小说作品。幸而黛玉在西方见识过改良的印刷机,当然她还得慢慢筹谋。
  或许报纸的缺少,对黛玉来说也不是件坏事,至少现在的她可以尝试利用西方模式的报纸在东方增加自己的收入。
  回到欧洲,黛玉便写信给的奥地利公主安娜,她作为维也纳的报社社长,对于报纸的发表流程应该十分熟悉,黛玉打算先向她请教一些,以此方便在东方发表报纸。
  黛玉走到耶拿的小镇上递出信件时,发现奥斯汀已经给她回信,奥斯汀并没有从伦敦打探出什么科学家盗窃的消息。
  相反奥斯汀以自己敏锐的感觉,在信中询问黛玉为何要让她做此事情。
  黛玉知道奥斯汀难以应付,只得如实在回信告知法拉第和戴维之间门的事情。
  她在信中表示,或许这两位天才科学家之间门的矛盾是个极好的小说切入点。现在黛玉的小说之路并不顺利,至少她没有像奥斯汀那样源源不断地蹦出不少灵感。
  但在诗词方面,黛玉可谓是更上一层楼,她的第二部 山海集已经从巴黎传到伦敦以及柏林,引起不小的反响。
  耶拿大学的教授已经花了一节课来分析黛玉的诗歌,她在上课时,尽管黛玉明知自己的诗词的本意并不是如此,但她也没有直接站起来指责教授的看法。
  黛玉的脸庞上只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双手支撑着脸颊,默默看着教授把自己的诗集吹得天花乱坠。
  奥斯汀作为喜好读书的女孩,自然也没有错过安尼的两部诗集,但比起旁人的吹捧,奥斯汀显然冷静许多,只是评价诗集略微新鲜,技巧尚可。
  对于奥斯汀的批评,黛玉也是持平和的态度,至少在她眼中,也就只有奥斯汀不跟风的态度,能指出她的作品的不足。
  当然,奥斯汀还不知道她批评的诗人就是她的笔友。
  这一次奥斯汀的回信还附带了她的小说,名字叫做最初的印象,故事并不完整,奥斯汀只是递了个开头的内容来。
  黛玉很认真地把奥斯汀的手稿细细瞧了一遍,班纳特家的太太操心婚事的样子让她不由想到薛姨妈,贾府中金玉良缘的传闻从谁传起黛玉心知肚明。
  奥斯汀的文笔确实十分出彩,语言也带着一些讽刺,就像她平时写信给黛玉带来的感受,幽默风趣。
  她一时沉浸在奥斯汀的小说中,黛玉承认,奥斯汀确实是个出色的小说家。
  或许是因为失恋的缘故,这部小说情感真实,字迹间门都奔放着奥斯汀热烈的情绪,如条奔涌的大河,在信纸上洋溢着奥斯汀的喜怒哀乐。
  现在的黛玉在学校里也不是孤身一人,春日舞会上碰到的黑格尔和她之间门的交流慢慢多起来。
  从黑格尔那里,黛玉才知道戴维也是个天才化学家,他是受邀来耶拿大学研究和教授一段时间门。
  想到那日在春日舞会上,黛玉和戴维之间门怼得有来有回,她不由面上飞红,她以为戴维只是个傲慢自大的学生,没想到他在化学界已经有这么多的成就,如今的戴维早已经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但黛玉还是不明白这和法拉第有什么关系。
  这一日,黛玉照常从课下回自己的公寓,远远就瞧见有人在等着她,是她许久未见的法拉第。
  黛玉第一次瞧见法拉第如此失魂落魄的样子,少年的意气风发似乎一夜之间门从他身上消失。
  她猜那个戴维先生肯定又没少让他吃尽苦头。
  “小姐,戴维先生没有为难你吧”见黛玉走来,法拉第的心情似乎好了一些。
  黛玉浅笑,她没想到自己在春日舞会上的表现已经流传到柏林,确实,一个巴黎的小姐敢当众质疑一个皇家学会会员,这听起来都如此无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