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自从她把印刷机带到办公室来后,每天课后黛玉总会花上一些时间来拆下机器。
她想着,今日拆这里一点,明日再拆那里一点,也不至于日日费心,对机器摸不着头脑。
今日黛玉基本上可以把这些核心零件拆下来完毕。
“小姐,你看过安尼的作品吗”席勒走进办公室,就看见黛玉在埋头组装拆下各种零件,便假装不经意提起。
在席勒问候的那一刻,黛玉手中的动作顿了一下,但一秒后又继续组装零件,抬头说“我略读了一点。”
黛玉察觉到席勒已经怀疑安尼和她之间的关系,但现在的她并不想过多把自己的笔名暴露出来。
据歌德说,那些狂热的粉丝对出名的作家做出不少疯狂的事情来,黛玉本就不喜那些无休无止的骚扰,更不愿意给自己惹上麻烦。
尤其是她要用安尼这个笔名和法兰西的日报取得联络,如果那些人知道安尼就是法兰西的公主,恐怕就立刻断了联系,黛玉也就无法从他们身上知道有用的消息。
席勒听见黛玉只是略读了一些,有些惋惜摇头,说“你应该去读一读。”
“为什么”黛玉又在套席勒的话。
席勒脱口而出,说“我觉得你们之间的风格很相似。你可以去学习学习。”
黛玉强忍心中的笑,面上尤为平常,说“既然老师这么说,我就去瞧瞧。”
她知道席勒已经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但席勒也没有证据能表明黛玉就是安尼。
席勒没有放弃对黛玉的试探,说“听说安尼和歌德交好,你和歌德的关系也不错”
“可惜我也没从歌德口中问出什么,要不然我还真想见一见这个大诗人。”黛玉露出羡慕的表情,“歌德可真是好福气。”
席勒见黛玉说得情真意切,倒不像是撒谎的样子,他本来是想把安尼和黛玉联系起来,但黛玉立马却接过话头,表示自己和安尼不是同一个人。
因此席勒只得暂时放弃对黛玉的套话,把话题转移到这些机器上来,说“这些机器看起来很贵吧,没想到你家人竟如此富有。”
黛玉这才意识到席勒是因为这些机器的金钱来源而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
但黛玉也不会直接向席勒暴露自己的法兰西王室身份,她不愿意因为王室身份惹上麻烦,谁知道学校里有没有人曾经要把她们一家送上断头台。
一瞬间黛玉想到一个十分得当的理由,笑说“这些机器并不是我的,是安娜小姐委托我帮忙拆下来,若是旁人拆下来,她担心零件会丢东丢西,因此我才拿到这里来的,拆下这些零件,也好方便送到奥地利。”
“原来如此。”席勒恍然大悟,这一切确实都说的通了,他知道安娜小姐和黛玉相识,而安娜小姐是代表奥地利最出名的报社,肯定有不少金钱可以买这些机器。
但席勒的话也给黛玉一个提醒,她猜到席勒应该是看到自己在学校写的那些作品,从相似的风格中把她们联系起来。
往后黛玉在后面学校的作品得格外留意一些,她不能低估一位文学家的敏感性。
正想着,黛玉把最后一个细小的零件终于成功拆下来,现在的她可以清楚记下这些零件的样子,再挑选几个看起来是核心的零件,带到东方。
黛玉打算在永竹园把这些零件画下来,再送到铁匠铺去打造。她比较谨慎,没有直接把零件送到铺子去。
一是这些零件数量并不多,如果这些零件丢失了,她又得再去欧洲的耶拿大学城镇上去买,又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拆下来。
二是她若直接拿出零件给铁匠看,铁匠定会问她出处,到时候她又得编不少谎来,倒不如直接把图纸给他们,说是从鸿胪寺找到的,也省不少麻烦。
得益于黛玉之前画北疆地图的经验,这一次她画零件图显然顺利许多。
东方的永竹园,现在的黛玉身有官职,她不仅可以随意出入鸿胪寺,还可以出入外头的各种场所,当然这些都需要在侍卫和小厮们的照看下。
黛玉已经成功把这些零件图纸送出去,雪雁有些不理解,说“姑娘可以直接组合好,不用送出去的。”
“我又不止用一台。”黛玉笑答,她现在得找块地皮来作为她的印刷厂。
但她作为一个闺阁女子,肯定是没有权利去买这些地皮,但若是以鸿胪寺的名义,那这一切就名正言顺。
温城听说黛玉需要地皮,感到不解,说“林姑娘,你不是说只是整理这些西域档案,怎么又要起地皮来了”
黛玉笑道“这些整理好的东西是需要印刷出来的,我们可以利用地皮建造一个印刷厂。”
“林姑娘说笑了,我可以去印刷局求他们把林姑娘整理好的书籍印刷出来,倒也不必大费周章去建造一个厂。”温城作为鸿胪寺的领头,去做这些事还是能够的。
“他们的速度太慢了。”黛玉摇头,“如果鸿胪寺的印刷和这印刷局联上关系,日后经济上肯定有不少麻烦。”
黛玉觉得要从鸿胪寺做起,就要保证自己的西域档案改编从头到尾都是自己人,这是她去观察欧洲印刷厂得出的结论。
温城相信黛玉,便依照她的要求去做,他也希望鸿胪寺能借此机会翻身,因为宫中发的钱是在是不够花。
鸿胪寺能从宫中拨到一块地皮也不难,温城以扩大春市商铺面积为由,很轻松地在春市附近拿到一块地皮。
黛玉的印刷厂建设看起来正十分顺利地进行,至少比黛玉想象中的要顺利。
她的永竹园也不是总是冷冷清清的,这一日宝钗和宝玉又上门拜访她,希望她能再返回贾府。
“林妹妹,你不在的日子,宝兄弟都失魂落魄的。”宝钗笑道,一旁的宝玉也只是痴痴呆呆的。
黛玉当然不会回去,说“我整日在鸿胪寺忙得千头万绪,哪里有时间回去。”
三人又说笑一阵,宝钗提到宝琴,说“前几日琴儿来信,说再过几周就上岸真真国,现在我约莫着她已经到岸上,不知道她在那边怎么样。”
黛玉心中计算了一下时间,薛宝琴已经出去快几个月,现在已经是暮春时间,又顺风顺水,确实快到岸上了。
第70章
薛宝琴在船上才知道她去的真真国实际名字叫做法兰西,听闻那些来接她的使者说,这位法兰西公主在天花的战斗中就做出不少贡献,除此之外,这位公主还成功靠指挥打败一位常胜将军拿破仑。
宝琴越发对这位公主产生好奇心,她很想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他们的船终于停靠在马赛港口中,宝琴在下船后第一时间就是跟随使者前往巴黎。
而她带来的那些商人们则在马赛港做些生意,没有跟随宝琴一起去巴黎。
在前往的路上,她很明显感受到这里的风土人情和东方完全不同。随即宝琴从一家书店买了本诗集,从小游历四方的她每到新的地方,总是会习惯性地去搜罗当地的文学作品,以此来更好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宝琴本来就有点洋语的基础,在海上的大船期间,她也花很多时间来学习洋语,因此现在的她还是能比较好地掌握洋语,除了基本的日常交流,她也能勉强看懂一些外国作品。
如今这本诗集就摊在她的膝前,宝琴轻轻地念出诗集的名字,第一遍她没读懂, 第二遍她还没念完时,就感觉莫名的熟悉感扑面而来。
“潇湘集。”宝琴浅笑,“没想到在西方也有个潇湘的名号。”她马上就想到黛玉的潇湘馆,以及黛玉的雅号潇湘妃子。
宝琴注意到诗集的扉页上署名安尼,听卖书的老板说,现在的欧洲正流行安尼的作品,作为一名文化人,如果没有看过安尼的作品,肯定是会被他人狠狠嘲笑的。
因此宝琴才买下这本诗集。
她翻开诗集,上面的诗歌虽然是用德语写出来的,但宝琴还是略读懂了个大概。
宝琴感觉十分不对劲,这首诗歌她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她再读第二首,就十分确定这些诗歌她读过,不过不是用德语写出来的。
这些菊花诗她是从薛宝钗口中得知的,但宝琴只记住了黛玉的作品,而如今在眼前的诗集上,就正是黛玉写的菊花诗。
“这不可能。”宝琴心想,又往后翻下去,吃力地把这些德语在心里翻译成中文。
后面有许多确实是她没有读过的诗歌,起初宝琴是以为黛玉的诗歌被宝玉传了出去,而那些在外头的徒登子又把黛玉的作品翻译成洋语,远洋渡海来到欧洲。
后面的山海集又让她产生怀疑,虽然第二本诗集的主题是冰川和大海,但宝琴能肯定这些诗歌风格都是潇湘妃子的亲笔。
“这太奇怪了。”宝琴心中纳罕,“难不成法兰西也有个潇湘妃子不成”
但宝琴也只是把心中的疑惑放下,她现在的任务是去教法兰西公主一些东方文化,她代表的是当朝形象,不能因这些小事而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