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傅西泽思考了一秒,还是把教材掏了出来摆好,这才把书包塞入桌兜,然后,傅西泽似乎是嫌桌面上有书睡起来不舒服,他把这本《线性代数导论》往辛瑷那边推了推,这才趴在课桌上睡觉。
辛瑷对此习以为常,他想起高中时期许尤提起傅西泽的样子,“傅西泽啊,那可是咱附中的一尊神,睡神。”
附中睡神从来是不分场合大大方方睡的,他对自己上课睡觉这事儿从不藏着掖着,桌面一本书不摆直接趴着睡,天冷但又没供暖那阵子傅西泽甚至会带毯子来学校裹着毯子睡。
别问,问就是“昨晚熬夜学习了”。
睡神成绩不错,数理化顶尖,没分科之前因为拖后腿的语文、历史、政治,校排很难看,分科之后只有语文拖后腿他瞬间成为了优等生。
再加上高考考得好,念的又是计算机这种专业,从本科开始创业,十年后他已然是他同学里混得最好的那批。
辛瑷想着这些琐事,好笑着摇了摇头,他把便当袋单独拿出来放进桌兜,又把笔袋和笔记本摆在桌面,再借用傅西泽的教材,开始认真上课。
大学里的教授教他自是绰绰有余,一堂课认真听一听多少也能增长点学识和阅历。
重来一世,辛瑷也不想重复过去的路走艺术了,那条路充满痛苦和失意,他的人生明明只剩下画画了,但他画得依然没别人好,那种感觉令人心梗。
辛瑷依然会画画,但可以当业余爱好搞搞,至于主业,他打算学经济,他还年轻,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现在转行问题不大。
《线性代数》算高数里非常基础的,辛瑷学起来没什么压力,偶尔走神又在本子空白处随意画个几笔。
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课间五分钟休息,傅西泽……卡点睡醒。
辛瑷对这种技能叹为观止,又想到了什么,问道:“早餐吃了没?”
傅西泽刚睡醒呆呆的有些愣神,肠胃却开始蠕动发出轻微声响,起迟了的他根本没时间买早餐。
辛瑷便把便当袋拿了出来:“我从家里带了便当,你随便吃点垫垫肚子。”
说着,便打开便当袋,拿出那盒虾仁,又取了筷子夹了喂给傅西泽吃。
傅西泽看着辛瑷的便当袋,登时想起了辛家便当的种种趣事儿。
辛瑷是个乖宝宝,他从幼儿园开始每天自带便当,起先,他们这票人都以为这位富家少爷家里伙食太好吃不惯外食,混熟之后集体被太子爷的便当惊到了。
许尤提起来也是一阵惊奇:“他家牛排不是煎的,是用烤箱烤的,烤出来之后连点胡椒粉都舍不得洒;虾仁永远都是水煮的且从不放调料的;碳水来来回回就是玉米红薯南瓜全麦面包糙米那几样;水果是雷打不动的火龙果和圣女果。辛瑷的便当,我吃过,一点味道都没有,但这玩意儿,辛瑷从小吃到大,我真的同情他,咱京圈太子爷过得也就那样。”
辛瑷家的便当,绝不至于难吃,但辛瑷的朋友,非富即贵,一群嘴巴养刁了的阔少爷,如何看得上这种便当,他们从初中开始就在不做外卖的高档餐厅订餐又让司机赶在中午送到学校,随便一顿午饭四位数,出去吃花个五位数眼也不眨。
这样的便当,傅西泽也吃过。
或许是因为饥饿吧,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候吃到的第一口食物,你本能地觉得美味。
以至于傅西泽隔了很多年,对辛瑷家的便当依旧念念不忘,却始终没机会吃到,他跟辛瑷不在一个圈子,自然也不会刻意去结交。
思绪间,辛瑷夹了一筷子虾仁递到了他嘴边。
傅西泽陷在回忆里,回过神来,他已经一口吃了下去。
第12章
傅西泽感受着口腔里虾仁的清甜,有些懵,人在发呆的时候会把递到唇边的食物吃掉,这完全就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朋友之间也就算了,但他和辛瑷不熟,辛瑷又在追他,傅西泽这样贸贸然吃人喂过来的东西,感觉很没分寸感。
傅西泽有些尴尬和赧然。
辛瑷趁着傅西泽刚睡醒有些呆成功喂出一口食物,心底隐隐得意,他麻溜喂第二口。
前世,傅西泽喂过他无数回,考虑到辛瑷精神不太稳定,傅西泽喂饭喂得无比艰难。
现在,轮到他喂傅西泽,感觉挺好玩的,傅西泽这人平时又冷又凶不爱理人,但刚睡醒这阵子,迷迷糊糊的,张嘴就吃下喂过来的食物,呆呆的,特别可爱。
傅西泽看到眼前的虾仁,理智回笼,冷声拒绝:“不用了,谢谢。”
辛瑷委屈巴巴:“有那么难吃吗?尝了一口立马不想吃了。”
傅西泽哽住:“……不是。”
辛瑷把虾仁往他嘴巴送了送,可怜兮兮看他。
傅西泽默了默:“……”
傅西泽瞬间陷入破窗效应,吃了第一口,不接着吃下去他绝对会看到辛瑷朝他疯狂卖惨一副我家便当被狠狠嫌弃了的凄惨模样。
怎么会有这种人,您可是京圈太子爷啊您卖惨合适吗?!
傅西泽无奈极了,他只好道,“我自己来。”
辛瑷唇角翘了翘,把筷子和便当盒递了过去。
傅西泽接过,很小心地避开辛瑷的手,却依旧不可避免地碰到,明明是男生之间最寻常的触碰,傅西泽心湖涟漪却一层一层荡开,他佯装不在意,低头大口干虾仁。
辛瑷见他吃得香,又从便当袋里拿出一盒水果,打开盖子,递了过去。
傅西泽扫了一眼水果盒,一半火龙果,一半圣女果,低糖低gi,确实适合减肥,傅西泽接过来吃。
辛瑷又掏出纸袋装的全麦面包。
傅西泽能怎么办,啃面包。
辛瑷的便当袋就像是哆啦a梦的口袋,食物取之不尽源源不绝,他又拿出两盒三元的牛奶,插上吸管推给他一盒,又留了一盒给自己。
傅西泽暴风吸入牛奶。
到最后,辛瑷还拿出一壶热水,给傅西泽倒了半壶。
傅西泽看着眼前一桌子的食物,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没了?”
辛瑷点点头:“就这些。”
傅西泽好笑着调侃:“还挺能装的。”
辛瑷回:“我妈知道我不会浪费,就天天给我带一堆吃的,省得我去买零食。”
傅西泽的童年记忆里,其他小孩儿掏钱买糖买辣条买各种零食,辛瑷默默地打开便当吃两口减肥餐养生,但他依旧感受到其中的默默温情,他说:“挺好的,很健康。”
辛瑷摊手:“从婴幼儿时期被迫养生到了现在。”
傅西泽失笑。
两人随意聊天,前排男同学突然转头看向辛瑷:“同学,你长得这么……漂亮,应该不是我们学校的吧,刚才教授都没点到你。”
辛瑷解释道:“我是美院的,不过我没选这堂课,我跟傅西泽一起来上的这门课。”
男同学道:“这样啊,那你什么专业的?”
辛瑷道:“绘画。”
男同学左手捏下巴,不经意间露出手腕劳力士金表,他侃侃而谈:“我们学校偏理工科,美院感觉一般,美院比较强的专业应该都是设计类,绘画这种纯艺术类专业……不太行,你是考不上其他美院来的我们学校吧。”
辛瑷一脸迷惑,这位同学倒也不必把内心os说出来。
辛瑷头一回知道,名校院系、专业之间居然有鄙视链,名校不是考上就很了不起吗,而且,同学我跟你很熟吗,考哪所院校念哪种专业干你何事儿,需要你指指点点。
辛瑷懒得聊了,他含糊地“嗯”了一声。
男同学又看到辛瑷摊开来的挤满笔记和公式的素描本,他抽过来看,又笑嘻嘻道:“这种课,你还记笔记啊,你这种美术生听得懂吗?”
旋即,又把笔记扔给他,“也对,正因为听不懂才要拼命记笔记。”
辛瑷蹙了蹙眉:“……”
我说大哥,您优越感都要溢出来了。
男同学则道:“听不懂也没事儿,我可以教你,我高考数学考了143。”
辛瑷:“……”
辛瑷知道,哪怕在2023年,整个社会层面上,对艺术生都有偏见,本能地以为你是文化课不好只能走艺考,但是艺术也吃天赋和勤奋,顶尖美院哪个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进来的,既要求你艺考分,还要求你文化分,你想念好点的美院,文化分要过重本线了。
这位同学对他的偏见也能理解吧,能考进这所学校的,基本都是哪里的状元,过重本线对状元而言就是学渣,这是一种学霸对学渣的优越感。
再者,学历不代表人品,有些人就喜欢靠打压人贬低人找存在感。
辛瑷没搭理,撑着脑袋看傅西泽,多看看帅哥有利于身心健康,和这种傲慢自大的男的尬聊不过是浪费生命。
傅西泽见辛瑷望了过来,到底吃人嘴软,他冷声道:“看我做什么,我高考数学才考了149,教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