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和电视剧里那种大快人心的结局不同,唐佳三人组的下场并不凄惨,甚至还是班里的中上阶层,只是失去了那种随意欺负人的权利而已。她们像动画片里时不时出场的坏人,总在某些地方阴恻恻地聚在一起,远远看着姜丽丽和围绕着她建立起来的新王朝。
  姜丽丽毫不怀疑她们会抓到机会就搞蓄意破坏。
  但她也渐渐习惯了这种当猴王的生活,可惜妈妈不知道她在学校里多么威风,做到了妈妈在牌桌上都没做到的事。他们只知道她的成绩不错,和同学关系也很好,常收到同学的礼物,经常有一堆人和她一起回家,不过姜丽丽每次只带她们走到建筑工地旁边的居民区附近,就绕路回去建筑工地的家里了。
  她并不觉得这行为多危险,她现在如同走钢丝的人一般,越来越熟练。她甚至在动物世界里也找到了这种行为的合理解释:伪装本来就是动物的天性,鹦鹉会收集漂亮的树叶插在尾部做装饰,蟾蜍为了应对危险可以把自己膨胀到原来的五倍大。她也不过是个遇到危险的小生物,只能将自己膨胀到足够大,以应对接下来的困难。
  但她没想到危险会在一个不经意的情况下到来。
  那天其实是个平常的课间,大家都照常聚集在姜丽丽的身边,有人献宝地给她看自己家买的好东西,有人迫不及待地跟她分享新故事,有几个女孩子都拿着块水晶橡皮,说是唐佳送她们的。
  “这是唐佳的爸爸去省城开会时买回来的,叫水晶橡皮。”谭敏得意地帮唐佳宣传:“拿到橡皮的人周一跟我们一起玩,我们把零食换着吃。”
  姜丽丽敏锐地感觉到了地位被挑战。
  显然唐佳改换了之前的策略,开始拉拢和个个击破她的队伍了。所以姜丽丽本能地使用最熟悉的手段,道:“这种橡皮有什么好,擦起来纸都黑黑的。我姑姑从国外给我带的橡皮才好呢,都是水果的形状,是什么水果就是什么香味,而且擦得可干净了。”
  旁边的女孩子自然都买账,只有唐佳立刻道:“那你怎么没带来看看呢。”
  “是呀,我看你用的都是普通的白橡皮。”谭敏立刻也跟上:“那个才一毛钱一块,可便宜了。”
  “还有你的铅笔和文具盒,也没有唐佳的好呀。”何笛也道。
  “但是她的文具盒上有水兵月的贴纸呢。那个我们都买不到。”林爽立刻替姜丽丽辩解道。
  女孩子们最近是更偏向于姜丽丽的,自然都站在她这边。其实那贴纸是姜丽丽用攒的钱自己买的,不像这些同学家里放学都在家里玩,她是放养的孩子,消失一下午也没人在意,自己乘坐公交去了批发市场,买到了人人羡慕的贴纸,还送了许多给同学。
  “我可不愿意带来,丢了怎么办。”姜丽丽理直气壮地回答道。
  这理由以前百试百灵,可惜今天落了空。
  “我看你根本不是怕丢,就是没有。”唐佳立刻道:“我看你就是吹牛的,你是吹牛大王。”
  最近他们班里图书角在看的课外书,有一本就叫吹牛大王。姜丽丽立刻感觉到了危险,斩钉截铁地道:“我才没有,我说的都是真的。”
  “那你有本事带来给我们看看。”唐佳道。
  “带来就带来,我不仅自己用,还要送两块给我的好朋友呢。”姜丽丽立刻道。
  女孩子们顿时神色都期待起来,她们都是经过唐佳那一套的,自然注意力都放到了谁会获得橡皮这件事上。只有姜丽丽感觉到了危险。
  她膨胀得太大了,要炸开了。
  那一个周末几乎比一百年还难熬。姜丽丽用尽了所有的手段,包括把普通的白橡皮浸在妈妈的香水里,以及偷偷试图坐公交车去买,最终还是没有办法。
  总之当周一那天她站在班级门口的时候,书包里是没有橡皮的。
  她第一次体会到了死刑犯的感受。
  周一做早操,书包被堆放在一起。一散操唐佳她们就逼问过来了,姜丽丽的手几乎是发抖的,故作镇定在书包里摸,知道这样的拖延不会是最终的解决方法,用姜茂林常说的话: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但下一秒她愣住了。
  她摸到了两块橡皮。
  带着香味的,做成水果形状的,带着对应的水果香味的,如同她夸口的一样,完美的橡皮。
  第4章 第 4 章
  姜丽丽会不会走上唐佳的老路,没人能证实这一点,因为姜茂林同志又发现了新的创业项目,带着家小回到了自己老家那座城市。但一年级一班不再属于唐佳和她的跟班们了,至少林爽不会再回到过去了,姜丽丽知道,她成为新猴王,或者带着姜丽丽的跟班过唐佳的日子,都可以。
  至少她的人工耳蜗再也不会被藏起来了。
  分别用了许多眼泪,许多保证,还留下了电话号码,姜丽丽买了一本同学录,连唐佳也写上了。
  她在第二次转学时和林爽断了联系。
  在那之后又过了一些日子,姜茂林先生更换了不少行业,都是重复同一套路径:用比别人更快的速度熟悉和进入一个新行业,做到管理的位置,发现新的创业机会或者跳槽邀请,然后奋不顾身投入进去,最后赔个精光。这其中也有几次是无比接近成功的,所以姜丽丽和妈妈弟弟也跟着过了一些好日子,她穿过上千块的裙子,配的是红色小皮鞋,像童话中的鞋子。她父亲也买过小车,也住过顶楼,当然也住过地下室,也有过半夜狼狈搬家,和在火车座位上通宵的经历。
  这些事在姜丽丽身上留下很多痕迹,比如她至今喜欢八宝粥和泡面,因为有种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很多个颠沛流离的早晨,这就是家里的早餐。当然她现在编故事的技巧也更好了,那些天南地北的经历,那些大商场,游乐园,看过的豪车,无数次坐在旁边听着林晓莉女士和她新交的朋友聊起别人家的八卦,都成为她编故事的养料。颠沛流离的经历尤其让她编起故事来成本极低,她既不用努力吸引听众——没什么比一个中途入学的插班生更能吸引目光了,又不用担心售后,横竖过不了多久,又会换一个学校。
  她像个精湛的魔术师,跟随一个马戏团四处游走。在每个小镇上进行一番让人瞠目结舌的表演,然后迅速转移,只留下一段传说。她清楚知道她会是许多人童年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也习惯做这样的角色了。就像个高度职业化的表演者,甚至已经有了一套固定的开场了,像戏曲里的人物出场,先要陈一段家史。
  最开始当然是为了自保,经过唐佳那一次,她对陌生环境始终充满警惕。后来渐渐就成了习惯,像享受惯了的人不肯轻易脱下舒适的衣裳,尽管知道那是试用装。
  她甚至根据不同的时期调整了她的人设,小学自然是家境和经历,她是家里爸爸开公司的女儿,妈妈甚至是模特出身——林晓莉女士引以为傲的一次在工厂当过产品册模特的经历,在姜丽丽这里一度被夸大到去国外走秀。到了中学,人人情窦初开,开始关注起班里哪个女孩子暗恋哪个男孩子的时候,她开始有了上一个学校的“好朋友”,会在空间里评论她的说说,头像是初中女孩最喜欢的帅哥模样。她还有许多“以前的朋友”,会在她生日的时候从远方寄来礼物,会排队在她的空间里祝贺,会有一个响不停的群聊,女孩子羡慕的东西,他们都有,并且早已经送给过姜丽丽。
  说得多了,连她自己也有些恍惚,仿佛那幻梦中的生活是真的存在,仿佛她真是那个拥有一切的姜丽丽,而不是跟着父母颠沛流离的平庸小女孩。但转念想想,那个姜丽丽拥有的一切羡慕和地位,她也等于拥有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事情在高中时迎来了一些变化。
  姜丽丽上高一的那年,姜茂林终于决定带着全家人回到老家定居起来,当然对外声称是为了姜丽丽上学,其实是因为姜茂林又一次创业失败,家中到了几乎赤贫的阶段,所以只能回老家养好伤再出发。
  林晓莉女士其实是很好的贤内助,她总让姜丽丽想起某种温顺而爱囤积食物的草食动物,她和姜茂林就是被掠食者和掠食者的关系。这么多年来,林晓莉总是在姜茂林创业的途中偷偷积攒下来一点钱,很多时候,这点钱多半沦为了姜茂林下次创业的“原因”,就像松鼠囤积的橡子被人一夜掏空一样。当然林晓莉女士并不会灰心,最多也就痛哭一场,找她那些刚刚熟络起来的朋友倾诉一阵,得到许多“该离婚”的建议,然后回到家中,默默开始新一轮的囤积。
  但这次不一样,也许是因为事关姜丽丽读书,林晓莉女士第一次硬气起来,做主在镇上买了个房子,又将姜丽丽送去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当然,这跟姜丽丽自己的成绩也脱不了干系。初中成绩虽然不能全国共通,但她那些奥数拿奖记录可是实打实的。
  也大概是这个时刻,姜丽丽决心要拯救自己的妈妈。她的负罪感越压越重,因为林晓莉也渐渐学会了家长的三件套:你是妈妈唯一的希望,都是为了你们姐弟我才不离婚的,你要争气,等你上了好大学妈妈就能放心离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