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说完吐掉口中的狗尾草,爬到墓顶上,拿起手上的工具就向下挖,废了好一番功夫,才把夯得平整又紧实的土凿出一个小小的坑。
  看着距离墓底遥遥无期的洞,喘气的间隙,九湘道:“这样挖下去也不是办法,合我们两个人的力,恐怕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她提议道:“不如回去找几个人,大家一起,也更省力些。”
  太阳也没想到墓顶的土会夯得这么紧,跟烧制出来的陶土一样瓷实,她还是第一次挖这样的墓。
  以前她挖的都是坟,小小一抔土盖着小小的木制棺材,都是些普通人家的,泥土再怎么干硬也是松软的,绝不会像现在这样,耗费了全身的劲儿,才掘出一个小坑出来。
  对于九湘的提议,太阳直接否决。
  她不允许本该属于自己的金银财宝进入别人的怀中,而且她也不信任旁人,谁知道他们会不会临时变卦,反将她一军。
  人心难测。
  这座墓太阳踩了好几次的点,横跨时间有一年之久,一直迟迟未挖,正是这个原因——她一人之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破开这个墓。
  九湘作为太阳勉强信任的第一人,才被带到这个地方。
  九湘知道太阳很是看重金银财宝,而且警惕性很高,她当然明白太阳不可能把这些东西白白拱手让人,更不会相信别人会与她并肩为伴。
  但她在明知这些的前提下,也不会白白说这一句话。
  “你忘记我是什么人了吗?”
  二人对视,太阳瞬间明白九湘的意图。
  二人一合计,确定计策可以万无一失后,将挖出的土虚虚埋上,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回到城中。
  太阳习惯独来独往,但城中乞丐就这么多,久而久之,还是有几个她眼熟并且也眼熟她的人。
  她借着乞讨的动作靠近其中一个,并不掩饰自己的来意,“我发现了一个大墓,里面肯定有很多金银财宝,我一个人吃不下,你去不去。”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怎么会有人拒绝。
  那个乞丐呼朋引伴,很快就聚集了六个人,到了傍晚,一行人出了城。
  到了地方,有人眼尖认出了县令的祖坟,连连后退,声音中全是害怕,转身就想逃:“你怎么不早说这是县令大人的祖坟?”
  他们有人猜到,“县令大人母亲的坟,不会也是你挖的吧。”
  敢碰县令家祖坟的,一定敢碰县令母亲的坟。
  太阳丝毫没有隐瞒的意思,甚至还有几分骄傲,“是我。”
  大宁对于盗墓者的惩罚非常严重,但巨大的利益还是令盗墓者前仆后继,屡禁不止,追溯困难,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民不告官不究的潜规则。
  这些盗墓的人中也有一个潜规则,就是不盗当朝所有官员的墓。
  倒不是因为他们这些盗墓者有原则,有原则的话也不会走上盗墓这条路,而是被捉到的话下场极惨——
  掘人祖坟,不管在哪朝哪代都是最侮辱人的手段,没有之一。
  这些当朝官员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遭受这等侮辱,天涯海角,必会找出真凶,祸及三代。
  要知道城外的土被周围的人挖了个底朝天,唯独这座墓没人敢碰,正是因为县令。
  他们还不想死。
  追溯困难,不代表追溯不到。
  有人对着太阳就骂:“你疯了?你想死就去死,想招惹县令就招惹县令,为什么要拖累我们?我们可不想跟你一起死。”
  太阳连活人都敢杀,难道还害怕挖一个死人的墓?
  她拦住这几个想走的人,好声好气劝说:“这事你们不说,我不说,也就天知地知,还有谁知道?放心,不会有人发现的。”她给了这些人最后一击:“难道你们不想要里面的金银财宝吗?”
  这群人陷入了犹豫,商议之后,仍是要离开。
  金银财宝他们是想要,可也得有命花才是。
  见引诱不成,太阳换了说法:“你们难道不恨县令吗?不恨这些当官的人吗?他们凭什么凌驾在我们头上,每个人都口口声声说着为了百姓,可是,他们做过什么好事儿吗?”
  “他们做的好事,是几年前的旱灾,他们把朝廷送来的赈灾粮高价卖给我们?”
  “还是逼我们交一年比一年重的税?连我们成了乞丐也不放过。”
  ——乞丐还要交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恨吗?
  恨,当然恨。
  太阳声声蛊惑着他们。
  “眼下这个复仇的机会,你们真的要放弃?你们可要想清楚,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太*看谁不爽就掘谁家坟*阳
  第98章 太阳(四)
  面对着太阳的循循善诱, 为首者再次出声拒绝,声音异常坚定,“这件事我们就当没发生过, 我们今晚也没来这里,更没有跟你碰过面。”
  “你自求多福。”
  说着,就往来时的路上去。
  走了几步, 察觉到气氛有些诡异的他转过身, 看到一同前来的五个人留在原地, 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你们不走吗?”
  五个人没有应声, 他们彼此对视着。
  走不走?
  不走。
  掘不掘?
  掘!
  意见一致,他们走到墓顶上默不作声地挖着,空气中只有呵哧呵哧地喘气声, 和工具碰撞到瓷土一般硬实的地面时, 发出的 “砰砰”声。
  他们手上的动作一下比一下用力,是对县令的害怕和报复,更是对里面东西的垂涎。
  这个地方百姓的生活原本很和谐,什么盗墓, 什么挖死人的棺材去卖,扒死人衣服去换取东西, 是被人戳着脊梁骨大骂的。
  怎么可能会有现在这片土地上的坟墓被翻了个遍、大量白骨暴露在外、白日里处处是怨气、入了夜处处是哭声的景象。
  突变发生在六年前, 那时天气数日晴朗, 江河水竭, 井水见底, 庄稼秧苗得不到灌溉, 全都枯死。
  若只是这一年的干旱, 日子还能勉强维持下去。
  可是次年, 又生了蝗灾, 才抽了穗的秧苗全都被啃食得干干净净,一时间,饥民成灾。
  朝廷得知此事,送来了赈灾粮,狗县令仗着天高皇帝远,竟猖狂到高价将这些粮食贩卖,所得据为己有。
  不是没有人想着将这些人告知朝廷,只是带着所有证据自发去往京城的人,几日后全都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城外。
  是谁做的不言而喻。
  那粮食怎么可能有人买得起,走投无路之下,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损阴德的招儿。
  好不容易有了条活路,可是瘟疫又出现在这个地方,反反复复好几次,一直到一个名为姜去寒的神医路过这里时,才改变了这一切。
  临走时,她特意叮嘱过,如果想要瘟疫停止,就不能再曝尸荒野。
  这时本土的人已经死了个十之七八,五年时间过去,如今这里的多数百姓都是从别的地方迁过来的,对这里曾发生过的事情一无所知。
  表面上一切都恢复了太平,唯有当初的百姓的将这一切都放在心间。
  经过这几次灾难的他们什么都没了,只能沦为乞丐,依靠乞讨和盗墓为生,遭受着后来者的鄙夷与唾弃。
  怎么不恨。
  唯一提出离开的那个人也放弃了挣扎,认命地拿起锄头,“我也来!”
  七个人分工明确,速度远非九湘和太阳二人所能比拟的,天色由浓转淡时,几人手中的锄头终于发出了空荡荡的碰撞声。
  是墓室!
  几人长呼一口气,互相对视,面露喜色,忙碌了一夜的疲惫在此刻远去,身体重新涌起无穷尽的力量。
  没有被破开小洞的墓室很是坚固,有了小洞的墓室相当于人有了脆弱点,不需要多大的劲儿,洞口就扩散可以容纳两个人进去之大。
  尽管对里面的金银财宝十分好奇和垂涎,但没有一个人从主动钻进去。
  盗墓自古以来经常发生,渐渐地,发展出了反盗墓的手段,最常见的就是在墓室中设置机关、毒气。
  这个墓室并不大,机关应该不存在,需要提防的只是毒气。
  他们都在等毒气排出。
  “糟了!”看着黑漆漆的盗洞,有人突然想起什么,“我们来得太匆忙,忘记准备一只公鸡。”
  太阳记得是有这么一个说法。
  若盗的是寻常小坟倒也算了,但进入墓室必须要带一只公鸡,一是为了祛除阴邪之物,二来则是为了查看长期未见天日的墓室中是否有毒气存在,三来是为判断墓室中是否有可供人呼吸的气。
  她们此行来去匆匆,忘记了这一茬。
  太阳是没有什么所谓,其余几人倒是焦急起来,“没带公鸡,若是我们遇见了阴邪之物该怎么办?”
  其中一人看着挖出来的盗洞,面色发沉,眼底精光一闪而过,“周围大大小小的坟墓被发现也不止一次两次了,可从没听说过有什么阴邪之物,不过都是自欺欺人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