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西关守卫森严,却因常年战乱,尸横遍野。众人的马车几乎是从尸首路上踏过去的,待到下车,骏马的蹄子早已一片猩红。守卫听是长公主,便进营里请示殷玺。毕竟无论这些守卫对沈清沉的印象如何,政治立场为何,都不做数,并不能决定她的进出。
殷玺只一听沈清沉的名号,自是急冲冲地骑马赶到城关亲自迎接。她将众人安顿在营里,这才闲下来寒暄几句,“末将未曾收到殿下来信,没曾想殿下会投奔末将。”
她自然收不到了,毕竟沈清沉不敢赌这个可能性,只敢到步后才通知殷玺。若是提前将信件派往西关,或许等待她的就不是殷玺,而是沈池润了。
沈清沉使了使眼色,看向殷玺身边的将士。殷玺自也晓得她这表情究竟为何意,只淡定应答,“都是末将心腹,没什么不能听的。”
“既是自己人,本宫也不多客气了。”既然殷玺无心避开将士说话,沈清沉也只好将信将疑地将策划谋反一事告知她。一来是她从前便听说过殷将军性子刚毅,从不会有别的歪心思,不做两面三刀的事儿;二来则是她这般亲自迎接,又好生安排住所,命人保护众人,她也无需多加防备。
殷玺方一听此计,便瞥了沈清沉身旁的李崎一眼,又勾勾嘴角,“末将愿追随殿下。”
李崎的视线打进营来就没有离开过殷玺,只因她觉着殷玺长得实在眼熟,像极了她的故友——
那位应该死在火场的故友。
她只一眼,便觉着殷玺与记忆中那个代她行刺的女孩长得相像,可却又有万分疑惑。那场大火将偌大的宅子烧了个精光,就连那些个精壮的男人也未曾幸免,她一个幼小的女孩,怎么可能活得下来?
再说,见过那场大火的人并不在少数,从来没有人提及,有一个女孩从火场里逃生,她又怎么可能会是殷玺?
见沈清沉与殷玺饭后商议了兵力,又讨论了该如何逼宫,很快达成了共识开始唠家常。李崎心中的疑惑堆积,这才着急忙慌地开口,“敢问将军,从前你我是否见过面。”
第八章 的伏笔这才想起来回收。。感觉自己笨笨的[爆哭][爆哭]
第77章 班师回京
殷玺笑得粲然, 紧盯李崎双眸,“你终于想起来末将来了。”
“!你!你当真是!”李崎的眼一向狭长又没生气,可在听到殷玺的话后瞬间睁成了圆眼, 喜出望外。她在询问这话前,已多次否定过这个可能性,可她又多么希望, 那个女孩可以活下来。若是她那时侥幸能存活, 如今或许也有殷玺一般大了。
如今得到殷玺的认可, 她的热泪瞬间从眼眶涌出, 甚么礼节都不顾了,上前便紧紧抱住殷玺。眼泪哭湿了殷玺的衣襟,李崎却始终不愿撒手。那些遭梦魇困住的夜里, 她好想她, 好想好想。此后没有一个人愿意这般舍命为她,只有殷玺……
哭过一番后,一旁的沈清沉眼眶也略有泛红。一开始她的确没有反应过来李崎嘴里的“那个女孩”究竟是谁,可见李崎哭得这般凄厉, 她也想起来了。于她这样重要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沈清沉, 另一个便是因替她行刺而死的那个女孩。
没想到殷玺便是那个女孩。
也难怪那日凯旋宴, 殷玺不顾一切都要冒犯圣颜, 保住沈清沉。
无非是爱屋及乌罢。
无关原主, 而是因为李崎。
殷玺存活下来以后, 流浪的习惯, 偶然的一次机会, 被将领赏识收编。自此便一直生活在西关, 可哪怕她身在西关, 也不忘打探关于李崎的消息。
一开始,她连李崎姓甚名谁都不知。
再后来,她打探到了,那女孩叫李崎,如今在寿安宫中,是一名女官。
有了名姓,打探消息来自然方便许多。她就这样长年累月地在西关遥望雒州,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见着她。
此后她拼了命地躲功名,在战场上洒热血,就连先帝也曾赞扬过她,从未见过这样彪悍又骁勇善战的将士。“得殷玺便可得西关”,这事不假。
听闻圣上要给她办凯旋宴,她自是马不停蹄地往京城奔去,希望能够见到李崎一面。只可惜那日的李崎并未跟随沈清沉进京,这才错失了见面的机会。
但能保下沈清沉,倒也算是她为李崎做的一件事了。
“可那场大火……”殷玺自然料到李崎要提起那场大火的事儿,毕竟任谁听了都觉着她一个不过十岁出头的孩提,并不可能在那场大火逃生。可李崎从未想过,那场大火就是她放的。
那天夜里,殷玺见众人都睡下了,便动了心思。她原想一刀刺向那帮掳孩提作刺客的男人,可那样的动静,绝对会遭人发觉。届时,她便无论如何都无法脱生,更无法救那些还困在猪圈里的好友们。
于是她把心一横,从茅房顶上取了些草秆,又在墙沿取了些草灰,最后再去茅房取些柴火。如此以来,这大宅便无论如何都会烧作灰烬。期初火势并不算大,那些男人睡得沉,自然没法发觉。待他们觉察不妙时,早已注定要葬身火海。
如此这般,大伙便都自由了。
再说她一个无家可归的女童,哪会有人在意她的死活,在火场残骸中寻她尸首?一来二去的,这便造成了她丧生大火的假象。
只是她从未知晓,李崎因此做了多年的噩梦,每当炎炎夏日,都会遭这样的梦魇围困。她多么希望只是一场梦,希望她还有机会能够挽救殷玺。
听罢殷玺的解释,李崎早已哭成了泪人,只知道挽着她的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太好了,你没死,你没死……”
沈清沉鼻子一酸,却也懂得读空气,冗自离开了殷玺的营棚。
此后的每一天,李崎都粘着殷玺,要她说这些年在西关的见闻,最后索性搬到了她营里同住。两人同睡一张床,日夜倾谈,只为了弥补从前那些缺憾。她们终于可以团聚了,不是亲人却又胜似亲人。
天亮了,李崎跟在殷玺身后,看她训将士。解散队伍各自练习时,殷玺便会回到自己营里,对木桩假人进行练习。李崎看那刀刀致命的招式,自也认得是从前做刺客学来的。
忽然,殷玺对着木桩卸下劲来,唉声坐到一旁,“当真没劲,到底是上场杀敌作练习来得利索。”听罢,李崎也自告奋勇地与她较量。
殷玺听了自也欣喜得很,将手中短刀扔到一边,只握着双拳定了下盘作势。李崎颔首,疾风般苍劲有力的拳头随即到殷玺面前,随即又被她侧着脑袋躲过,“没想到这些年过去,你并没荒废练功。”像殷玺这样的将领,自然是几招过手后便能知晓对方练功勤不勤。
李崎听着虽觉心里甜滋滋的,可依旧没有停下手中动作,依旧猛烈地朝殷玺攻去。她的招式多数都被殷玺躲开,至于无法躲开的,她便用拳脚化解。至此几回下来,李崎竟未伤她皮毛。
李崎的招式均需用到大量的力气,不过几下,她出拳的速度便慢了许多。殷玺敏锐地察觉到,这才开始发力朝她攻去。不过三两功夫,殷玺的掌便到了李崎脖颈止住。
她自也晓得,这是殷玺收力了,否则高低得被打得晕厥三日。她拱拱手,“到底是下官逊色了。”
殷玺被哄得欣喜,搭着李崎的背出营取酒喝个尽兴。按理来说军营中是不允许随意喝酒的,但殷玺的酒量到底非比寻人,哪怕今日宿醉,明日清晨也能安然无恙地站在将士前头训话排兵。如此一来,她便不时在营里酗酒,性质上来了便要喝上两壶。
既然殷玺有这样的兴致,李崎便也不多推脱,与她一同买醉。两人喝罢便到头睡到榻上,好生安逸。这样日子过了半月,便是约定好班师回京的日子。
殷玺在前头率领着自己的亲信,只留副将镇守西关。先前的日子,对岸的士兵早已被她打得节节败退,直奔京城所需的时日并不算多,她并不担心来犯边界。若是对方当真敢钻这空子,待她回西关,定要杀个片甲不留。交代好日常军务,再三叮咛副将后,殷玺便骑着骏马先行护送沈清沉等人上京。
回到渠州,沈清沉只在掀车帘时匆匆瞥见侯宴珠一眼。于她而言,她与侯宴珠并无多大的交情,甚至对她有些生厌。穿越至今她从未有向谁低过头,唯有求侯宴珠联络北关将领时才受这委屈。侯宴珠早早地便将锻造好的兵器放在仓库里,只消命人去取便是。
将士们拿着那些精妙绝伦的兵器,更是士气大增。因不知何种兵器将士们用着顺手,她甚至命人用最好的矿石,每种都锻造了上百把。诸如短刀双刃,偃刀长枪,样样都有。就连用惯上乘武器的殷玺见了,也没忍住多挑选了那么两把。李崎见了被锤炼成千上万次的双刃更是欣喜若狂,跃跃欲试。可她刚从桌上挑选好了一把双刃,却又悻悻然地放回去。
“怎么了?”沈清沉好奇,李崎眼中闪烁的微光不像是不喜欢的样子。
“这是给将士们用的,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