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这次宫变,墨兰、长枫还有明兰都有功劳,新皇登基,都做了封赏。
  明兰求了圣旨,给她跟齐衡赐婚,今生六妹妹终于为自己幸福勇敢了一回。平宁郡主在宫变时吓坏了,也不一心想着为儿子娶贵女了,对明兰已经没那么排斥了,想来六妹妹会过的好的。
  长枫哥哥就更厉害了,也请了赐婚,竟是跟张家姐姐,原来长枫一个同进士,不能进翰林院,又不想外放,就谋了一个兵部的小官,他武艺兵法都有涉猎,不知怎的进了英国公的眼,时常叫到身边教导,又因为自己的关系,与张家姐姐熟悉起来。
  按理说以长枫的家室是攀不上英国公家的独女的,可谁让新皇登基,英国公怕女儿被皇家随便赐婚拉拢朝臣,再加上三哥哥有了救驾之功,这门亲事竟然成了。
  新皇登基,要为先帝守孝一年,墨兰的婚事就安排在一年后了。
  如兰也悄悄的定下了文炎敬,如此盛家除了还小的长松,都定了亲事。
  如今盛老爹可今非昔比了,走到哪都有人调侃、吹捧。他只嘴上说着“哪里、哪里,惶恐、惶恐”
  嘴角都劽到耳叉子上去了,你还惶恐,你老盛怕不是要上天。
  嫡子媳妇是海家嫡女,庶子媳妇英国公独女,四个女婿也了得,一个伯爵府嫡子,一个当朝太子,一个新科状元,一个国公独子。简直妥妥的人生赢家啊。想到这些,大臣们嫉妒了,人家的孩子怎么养的。
  好在盛竑一向谨小慎微,又会做人,倒不曾表现的飘飘然,还一如往常一样,倒是叫人高看了他一眼,都说盛家果然是书香门第,家风清正。
  ……………………
  新皇登基,盛家起来了,就是顾廷烨的身份也因救驾之功水涨船高,他被封为禁军统领,光荣的回了顾家。
  顾家除了顾偃开也就顾廷炜真心为顾廷烨高兴了,真不明白小秦娘子那样腹黑的人是怎么养出顾廷炜这样的傻白甜的。
  官家知道他家里的是非,赠了顾廷烨一个园子,他分府别住,倒也省了不少心。
  顾廷烨私下里让长柏送了很多礼给墨兰,对于墨兰他是十分感激的,墨兰救了父亲,也救了昌哥儿,自己能有现在的荣耀也多亏了墨兰的点醒。
  墨兰哪里敢居功呢,顾廷烨有男主光环,就算没有墨兰也是位高权重的命格。
  第100章 知否知否(24)
  太子妃大婚,礼结十分繁琐,纳吉、问证、下聘就花了几个月时间。
  墨兰出嫁林小娘十分不舍,欣喜女儿能嫁得高门,又怕墨儿受委屈,墨兰安抚助林小娘,不管前世今生,林小娘爱孩子的心都是真真切切的。
  海朝云说:" 四妹妹,这是嫂嫂们给你的添妆,婚后定要和和美美的才是。"
  张桂芬说:" 是啊,这株人参还是我爹爹给我压箱底的宝贝,你在宫里也许会用的到。"
  盛墨兰说:" 墨兰就不客气收下了,谢过嫂嫂们了。"
  张家姐姐三个月前嫁进了盛家,如今跟三哥哥分府别住,偶尔接林小娘去小住。
  墨兰跟三嫂嫂本就亲近,如今成了一家人,就更不须客套了。
  盛如兰说:" 还是四姐姐有福气,我听说太子殿下今个会亲自来迎亲!"
  盛明兰说:" 是啊,之前宗室府来下聘,听说礼单太子殿下也亲自过目的。"
  盛如兰说:" 对明兰:是齐衡告诉你的吧。"
  盛明兰说:" 嘿嘿!"
  海朝云说:" 几位妹妹都是有福气的,夫婿上心,以后日子定会顺心。"
  盛如兰说:" 难道哥哥们就不好了吗?"
  张桂芬说:"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还都夸上了,不争了,咱们呐、都有福气!"
  盛华兰说:" 快都别说了,让人听见像什么样子。"
  盛华兰说:" 抓紧时间上妆,别让外面等急了。"
  盛竑说:" 往后要互敬互爱,濡沫白首,衍嗣繁茂,言以率幼。"
  王若弗说:" 你以后要慈爱、谨慎,孝敬公婆,与夫君携手共进。"
  盛老太太说:" 以后就是皇家媳妇,要恭敬守礼,夫妻和顺,去吧。"
  万能配角说:" 新娘子出门了!"
  盛府门外太子带着顾廷烨、齐衡等人,一路闯关,将墨兰迎出了盛家。
  墨兰的嫁妆宗室府备了一份,她自己又经营不少产业,那日盛府的嫁妆箱子前边到了宫门口,后边还没出盛家门,十里红妆都不足以描述那场面。
  此后多年,太子妃的婚礼仍被京中人乐道,京中待嫁的姑娘没有不羡慕的,再也没有哪个婚礼可与之媲美。
  墨兰坐在花轿中,听着周围的惊叹声,夸赞声,她欣喜可以嫁给心上人,心中很是甜蜜,但想着她所嫁的人是太子,未来的官家,又瞬间清醒过来。未来还有好多路要走,她盛墨兰从不惧怕困难,她定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墨兰的婚礼在东宫举行,以后她就是太子妃了。
  墨兰拿着团扇坐在床边,一阵繁琐的礼仪下来,早就累的不行了,却还得端着。
  好在赵策英吩咐了人给墨兰送了些吃食,还算贴心。
  万能配角说:" 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赵策英)说:" 下去吧!"
  等人都走了,赵策英一把抢过墨兰手里的扇子,墨兰气的瞪他。
  太子(赵策英)说:" 娘子,咱们喝酒!哈哈哈~"
  这莽夫!赵策英从小就在军旅中长大,虽少年读了些书,但仍一副粗犷的样子,性格爽朗大气。
  太子(赵策英)说:" 真好,你嫁给我了,我的心终于落地了。"
  赵策英抱着墨兰,难得一副深情温柔的样子,从小就喜欢的姑娘嫁给了自己,他美的不行。
  墨兰也回抱住他,岁月静好~
  第101章 知否知否(25)
  天刚亮,墨兰就被宫人叫醒,去给皇后和官家请安。
  先去了太后大娘娘那,墨兰送上了自己的针线、礼物。墨兰救过大娘娘,她也没为难墨兰,简单说了几句给些赏赐就放行了。
  盛墨兰说:" 儿媳盛墨兰拜见皇后娘娘。"
  太子(赵策英)说:" 见过母后!"
  皇后(沈从英)说:" 好孩子,看起来。"
  皇后(沈从英)说:" 以后要叫母后才是!"
  盛墨兰说:" 是,母后。"
  沈从英本就喜欢墨兰,再加上之前赵宗全来京,她和禹州的女眷被人追杀,弟妹沈邹氏为了她去引开追兵,还是墨兰的人及时赶到救了她。沈邹氏欠的人情就是她欠的。
  沈氏本就生性随和,哪怕做了皇后也没大变,婆媳亲热的说了几句就让他去见官家了。
  墨兰跟官家也就是赵宗全其实没见过几次,并不太熟悉
  墨兰到时就看见官家像个农夫一样在打理麦田,旁边的大缸里还种着土豆跟红薯。
  盛墨兰说:" 儿媳盛墨兰拜见官家!"
  太子(赵策英)说:" 儿臣见过父皇。"
  官家还在那锄地,也没叫起,墨兰,赵策英就跪着没动。
  过了不到一刻钟,官家放下出锄头
  官家(赵宗全)说:" 起来吧!"
  盛墨兰说:" 谢官家。"
  太子(赵策英)说:" 谢父皇!"
  官家将太子打发走,留下墨兰一人
  官家(赵宗全)说:" 这麦子的种子听说还是你铺子里先卖的,颗粒饱满,好麦子啊!"
  官家(赵宗全)说:" 土豆、红薯产量更高,都是好东西啊!"
  盛墨兰说:" 官家不嫌粗鄙就好!"
  官家(赵宗全)说:" 能活命的东西又怎么会粗鄙呢。"
  官家(赵宗全)说:" 我继位前,先帝曾告诉我,要好好待你。"
  盛墨兰说:" 先帝不嫌弃罢了。"
  盛墨兰说:" 官家,儿媳这些年手里略有薄产,最近又添了新铺子,有些不太方便自己打理的已经交给太子殿下了。"
  官家(赵宗全)说:" 盛氏,你很聪明,我希望你能一直这么聪明。"
  盛墨兰说:" 儿媳会的。"
  这是在敲打自己呢,怕自己成为吕后之流吗?倒是看得起自己。
  官家(赵宗全)说:" 你有何求?"
  盛墨兰说:" 先帝也曾问过儿媳,儿媳答只求心安。"
  盛墨兰说:" 大宋的百姓一直当时最好,最容易满足的,儿媳有法子帮他们就帮一把,希望让他们吃饱穿暖,不会一有灾祸就卖儿卖女。"
  官家愣了一下,深深地看了墨兰一眼
  官家(赵宗全)说:" 你倒所求不小,这事不是那么容易的,可能穷极你这辈子都完不成这些。"
  盛墨兰说:" 那就让下一代人接着做,总有做好的时候。"
  官家(赵宗全)说:" 哈哈哈!"
  官家(赵宗全)说:" 以后叫我随英儿叫我父皇吧!"
  盛墨兰说:" 是,父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