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朱瞻基吩咐人把这些消息传给了胡善祥,这让胡善祥十分生气,这些人简直其心可诛。
他们不是想毁了她儿子名声吗?她还偏不成全他们。她不但不会让儿子坏了名声,她还要让钰儿亲自去挽救这次灾难,让他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太孙。
所以在皇庄上的所有人都痊愈后,胡善祥让张太医把关于牛痘的所有记载跟记录都送到了皇帝手里。她让白芨把大儒跟朱祁铭送回了宫,她自己亲自带着朱祁钰走进了王家村。
太子妃带着太孙亲临疫区,还亲自给病人把脉,熬药,所有人都觉得她们母子疯了,有人担心他们,也有人想看他们的热闹。
可数日过去了,众人发现胡善祥这一行人竟一个都没感染天花,牛痘的名声终于引起了皇帝跟民间的重视。
有太子妃亲自坐诊,王家村及周围几个村落的村民自觉有贵人庇佑,也开始自愿接种牛痘疫苗了,在村民的配合下,这里的天花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现在城里也已经有了天花病人,每天都在死人,北京城人多,住宅也多,好多病患怕被烧死就东躲西藏,不愿配合治疗,很快病患也越来越多。
王家村的天花病毒的消失,给整个北京城的抗疫工作带来了曙光。最后皇帝力排众议,下了死命令,由太子与太子妃夫妇一起处理此次天花疫情。
临危受命的胡善祥也不准备藏拙了,她制订了一套适合现在国情的防疫方案,让朱瞻基派禁军协助她完成这次艰巨的挑战。
胡善祥让禁人先给皇宫、大臣、军队、太医院等人接种了牛痘。后让禁军挨家挨户的排查,有得病的一律带到隔离区治疗,密切接触者也统一拉走,分开隔离观察、接种。没有病患的家庭先居家隔离半个月。
这期间,全城居民基本的生活物资都由官兵代买后统一发放,那些孤寡老人跟那些穷苦人家则做好登记,由国库出资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北京人口太多,所需人力物力都很多,这时候就需要官员、富商慷慨解囊了。本来有些无良商家不愿意捐款,可当他们看到竞争对手家门口挂着的皇家出品的“慈善之家”的牌匾后,真是恨不得爹娘多给他生出一双手,把钱快点掏出来送到户部去。
有了钱粮后,一切进行的就顺利多了,胡善祥带着张太医为首的医疗队,分区域给居民接种牛痘。
为了加快进度,胡善祥又招募了一批“志愿者”,这些人也可以优先种痘。怕死的人多,为了能早日种痘,好多大家闺秀和公子哥都加入了志愿者,在这些人中胡善祥还看到了一个熟人,姚子衿。不过她也没与她攀谈,反正她们本来就不熟。
一场天花病毒,将整个北京城拧成了一股绳,当然也有不听话的老鼠屎,不过朱瞻基派来的禁军可不是吃素的。打一顿还不听话,那就罚去做“志愿者”发挥余热。
第590章 尚食(48)
这场天花病毒,足足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才逐渐接近尾声。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北京城的天花疫情终于过去了。虽然还是有一些人失去了生命,但更多的人活了下来,而且她们的生命以后都不必再受天花的威胁了。
整个北京城的人都感激太子一家救了他们的命。太子妃是最早走进疫区的人,就连年仅六岁的太孙殿下都帮着父母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待天花过去后,百姓都争相着给他们一家立生祠,朱瞻基父子声望高涨。
胡善祥为防止汉王的人带节奏,让皇帝忌惮她们一家,便利用舆论让百姓去感谢太医院,感谢皇上。
民众大多是很纯朴的,国库出了那么多钱,救他们,他们自然对皇帝感激涕零,纷纷对着皇宫叩拜,喜得皇帝合不拢嘴。
为感谢上天垂怜,帮助北京城度过此次危及,皇帝特意沐浴斋戒一个月,去泰山举办了祭天大典。
之后他公开处理了造成此次天花传播的罪魁祸首吴家,吴家为一己私利,置万民于不顾,直接满门抄斩,吴父更是被判了凌迟,而吴才人则是一杯毒酒准其自裁。
皇帝还下令让太医院组织专门的医疗队,开始往北京外面辐射,对大明所有百姓免费接种牛痘,这让全国百姓顿时对皇帝感恩戴德。
一时间当今皇上在民间的声望值直线上升,甚至直逼武皇帝。相比之下朱瞻基父子的名声就没那么打眼了。
时隔五个月,胡善祥终于再次回到了皇宫,此时吴才人已经不在了。胡善祥一直都知道吴才人是汉王安插在朱瞻基身边的奸细,因为吴才人身边有她的人,所以胡善祥才敢留着她,让她在后宫占个位子,(朱瞻基身边没别人的女人,皇帝那说不过去)顺便用她算计汉王,没想到她这么早就把自己折腾下线了。
吴家结局这么惨,汉王却啥事没有,不知道吴家会不会后悔帮汉王做事,想来应该是后悔的吧,因为吴父死前见过朱瞻基,说了很多话。事后朱瞻基也没别的动作,看来吴父手里应该没有证据,这一点就不得不佩服汉王的谨慎了。
这件事中郭贵妃也插了一脚,被朱瞻基拿到了证据,可是皇帝偏心郭贵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被郭贵妃哭求了几次就心软了。
因为郭贵妃下的药被换了,没对朱祁钰弟兄俩造成危险,所以皇帝就以此为由保下了郭贵妃,只是轻飘飘的找个理由给她禁了足,罚抄几遍经书就罢了。
看到父皇如此作为,朱瞻基说不出的心寒,钰儿跟铭儿都是父皇的孙子,可在他眼里竟比不过郭贵妃几滴眼泪?
因为郭贵妃之事,就连皇后都对皇帝渐渐冷了心。
对于谋害自己孩子的人,胡善祥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好过。
一天晚上,她悄悄潜入了郭贵妃的寝宫,给她喂了一颗臭体丸,一喝水浑身就臭气熏天。郭贵妃不是喜欢仗着皇帝得宠爱胡作非为吗?她倒要看看,臭熏熏的贵妃还能不能得到皇帝的恩宠。
至于汉王?黄药师的附骨钉,他值得拥有。
第591章 尚食(49)
第二日一早,郭贵妃的翊坤宫里突然传出一声大叫,不一会儿紧闭的大门就跑出一个宫女,火急火燎的要出去请御医。
宫女说郭贵妃病了,而且她的表情又过于惊恐,不像是装的。门口的守卫不愿得罪郭贵妃,便没拦着,放她出去了。
结果翊坤宫的太医请了一批又一批,里面郭贵妃摔东西、骂人的声音就没断过。那些太医都表示束手无策,纷纷掩鼻离去。
之后,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宫里就传遍了郭贵妃得了怪病的事。据说皇帝还亲自去看了郭贵妃,结果是吐着跑出去的,那矫健的步伐,丝毫看不出皇帝是个三百斤的胖子。
皇帝这番嫌弃的姿态召示着臭熏熏的郭贵妃失宠了,本来她被禁足只是装装样子的罢了,也不会有人苛待她,可现在却不一样了,她的禁足可能要延长了。
而且郭贵妃以前仗着皇帝宠爱,在后宫没少作为威作福,这次她失宠,那可是墙到众人推,不用胡善祥与皇后出手,自然有大把的人去对付她,可以想象,以后郭贵妃的日子将会是多么的水深火热。
经过几日郭贵妃也发现了自己只要一喝水,臭味就会加重,可人不喝水不行啊。太医救不了她,她只能自己想办法,可无论她怎么洗澡,如何熏香,她还是臭臭的。
现在翊坤宫每天都臭气熏天的,宫女们都不愿意靠近郭贵妃,可翊坤宫外却闻不到一点臭味。这还是胡善祥下药有分寸,把臭体丸的辐射范围控制了一下,要不然她不也得跟着受罪。
事后大家都在偷偷议论郭贵妃是不是遭天谴了,这话犯忌讳,皇后为此狠狠罚了一批嚼舌根的宫人,还顺便拔了不少郭贵妃四处安插的钉子。
过了几天,就在大家不再议论此事时,汉王竟也得了怪病,总说自己身上疼,可太医却什么也没查出来,最开始太医们都觉得汉王是在装病消遣他们。可每隔几天汉王就会疼得满地打滚,模样狼狈的不行,这下他们不得不信汉王有病了,可知道有啥用?他们不会治啊。哪怕开了止痛药也不好用。
所以每次汉王发病,都只能干熬着,不过半月功夫,从前那个能骑马射箭,上阵杀敌的英武汉子就被折磨的不成人形,此时别说带兵打仗,刀他都拿不起来了。
看着欺负儿子的人倒霉,胡善祥心里高兴了,不过她也没折磨他们太久,三个月后,便给他们喂了解药,抑制住了附骨钉的发作(不取出来,以后会用到)。
她又不是变态,不会以折磨她人取乐的,她会堂堂正正的打败他们的。
郭贵妃的怪病好了,便想着如何去拉回皇上的心,她禁足失宠这三个月来,明里暗里吃了不少亏,她发誓一定要让那帮贱人付出代价。
皇帝对郭贵妃还是有感情的,再加上郭贵妃又有三个亲生儿子替她在皇上面前求情,很快郭贵妃又渐渐复宠,虽比不上从前,但也差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