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王熙凤:“咱们府里不缺那百十两银子,倒是可以帮衬姥姥一把,可是姥姥也别怪我说话难听,这银子总有花完的那天,到时候姥姥还能拉下脸来,到府上求助吗?”
  “这个……”
  这些个道理刘姥姥哪里会不知道,可是她再精明,也只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妇,一时间竟不知怎么接话了。
  王熙凤:“姥姥,我说这话也不是要给姥姥难堪,我是真心想帮助姥姥的。”
  有道是人老成精,刘姥姥虽不曾读过书,不懂许多大道理,但莫名的,她就是信了王熙凤的话。
  更何况,他们家里如今就剩两亩旱地了,就算是丰收年,也根本养不活一家人,死马当成活马医,除了信凤奶奶的话,他们已经没有别的活路了。
  刘姥姥:“我知道凤奶奶是个好人,我们庄稼人只知道在土里刨食,没什么见识,不知道凤奶奶可有什么法子教我们吗?”
  这一点王熙凤早就想好了,今年她庄子上种了不少贾琏淘换来的新鲜种子,有些个菜,在大靖朝那是独一无二的,例如西红柿、草莓、辣椒。
  明年王熙凤打算把这些菜种子都推广出去,是的,她要开一个菜店。菜店需要请个掌柜来打理,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是个颇有机变的人,想来可以胜任。
  另外王熙凤还想把辣椒酱的做法交给刘姥姥,在辣椒大面积推广出去之前,刘姥姥可以多赚一点钱,就算以后辣椒不再是稀罕物了,这也是门细水长水的生意,只要踏实肯干,刘姥姥一家就饿不死。
  听了王熙凤的想法,刘姥姥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可是她终究只是王家寄人篱下的丈母娘,她的身份注定了她不能替女婿王狗儿做主。
  王熙凤理解刘姥姥的犹豫,也没催着她答应,“姥姥不用急,您可以先回家跟家人商量一下。”
  王熙凤:“再者,我瞧着板儿是个机灵的小子,咱们府上有学堂,姥姥若是不嫌弃,也可以让板儿来府上读书,只要是亲戚家的孩子来上学,都是不收钱财的。”
  “凤奶奶!这话怎么说的……”
  一听王熙凤说自家板儿可以来贾家免费读书,刘姥姥激动热泪盈眶,当即就要跪下给王熙凤磕头,心里更是恨不得立马就替女婿答应了。
  王熙凤哪会受她的礼,赶紧给扶住了,“姥姥不可,亲戚里道的,不必如此。”
  王熙凤自然不会只给刘姥姥画大饼,就把人打发了,她还让平儿从自己嫁妆里拿了一百两银子给刘姥姥,还让她收拾了一些自家里用不上的旧衣裳,就连三百千、四书五经、文房四宝等也给板儿装了一套。
  平儿、安儿几个见状也把自己不穿的衣裳收拾了几大包,塞给了刘姥姥,见刘姥姥仍不肯收,平儿正色道:“姥姥莫不是嫌弃我们是奴才秧子出身,心里小瞧我们,方才不肯收?”
  刘姥姥闻言连道不敢,真心实意的道了谢后,这才收下了东西。
  第1105章 红楼梦(94)
  趁着刘姥姥整理东西的功夫,王熙凤还让人洗了点番茄、草莓给他们吃,香甜的口感顿时征服了刘姥姥的味蕾,刘姥姥直呼,还是贵人们会享受。
  中午,刘姥姥娘俩又在贾家吃了一顿饭,还吃到了王熙凤提到的辣椒酱,辣椒酱不论是拌饭,还是拌面条都好吃,刘姥姥赞不绝口,心里对这门手艺信心满满。
  同时刘姥姥心里也对王熙凤更加感激,这么好的方子,凤奶奶都愿意教给她们家,凤奶奶可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转世啊。
  午后,刘姥姥心里跟长草了一般,又实在惦记家里,于是便跟王熙凤提出了告辞。
  刘姥姥:“凤奶奶,我们得走了,要不然等我们娘俩到家时,天都黑了,乡下的路不像城里平坦,难走着呢。”
  知道刘姥姥着急回家跟女婿商量,王熙凤也没强行留人,不过她怎么可能让刘姥姥他们自己走着回去呢,有道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一辆马车,贾家还是安排的起的。
  王熙凤:“姥姥这不是埋汰人吗?哪能让你们自己走回去呢,等会儿我让人套车,送姥姥回去。”
  刘姥姥一听,赶紧摆手拒绝道:“这如何使得!咱们已经够麻烦府上的了。”
  他们在贾家又吃又拿的,回去时再让人家送,那成什么了?纵使有城墙厚的脸皮,也该羞死了。
  王熙凤:“姥姥就莫要推辞了,知道您担心家里,我就不留着您了。可您也说了,乡下路不好走,您拿这么些东西,怕是天黑了也到不了家,还是让下人把您送回去吧,您平安到家了,我才放心呢。”
  想着自己那收拾好的大包小裹的行李,刘姥姥搓了搓手,面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不过也没再继续推辞就是了。
  刘姥姥:“那,那就有劳凤奶奶了。”
  王熙凤:“咱们自家就有马车,放着也是放着,不值得什么。”
  二人说话间,平儿就已经让人去套车了,两刻钟后,刘姥姥跟板儿就坐着贾家的马车离开了贾府。
  他们来时,刘姥姥只挎了一个菜篮子,可回去时,他们光东西就装了整整一车。
  与书中被当成打秋风的不同,这一次,王熙凤给足了刘姥姥脸面,除了送银子外,赠的刘姥姥的都是平日家用的东西,例如棉衣,平安锁,文房四宝。
  虽说大部分衣裳都是旧的,可是都是好料子,王熙凤她们平日里也没穿过几次的,更何况,对于庄稼人来说,衣裳能防寒保暖就够了,若是王熙凤给他们新的,才不合时宜呢。
  马车行驶的再慢也比人走的快,早上刘姥姥跟板儿天还没亮就出发了,走了近两个时辰才到贾家,可他们回去时,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
  傍晚,马车刚进村,就立马引起了王家村村民的注意,坐在村口大树下抽旱烟的王老蔫使劲儿眨巴眨巴眼睛,若是他没看错的话,刚才马车上掀帘子往外看的人,是村东头狗儿他岳母刘姥姥吧?
  第1106章 红楼梦(95)
  今儿早上刘姥姥带着孩子出门,不是说要去城里走亲戚吗?怎地坐马车回来了?她家什么亲戚啊,这么阔?
  王老蔫的儿子是村长,他家日子过得不错,村里唯一一间砖瓦房就是他家的,他跟着儿子也算是见过不少世面的,那马车的架子跟帘子,一看就不是普通的料子,绝对不像是马车行租来的马车,倒像是贵人家用的那种。
  “刘姥姥?”
  王老蔫年纪不小了,他怕自己眼花看错了,就试探性的喊了一声,没想到马车的帘子真的掀开了,露出脸的人,就是刘姥姥。
  刘姥姥:“唉,是他三叔啊!”
  王家村的人家大部分都姓王,王狗儿一家虽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平日里关系却处的不错,因此见面都是叔啊、爷啊的叫着。
  一看来人真是刘姥姥,王老蔫惊呆了,“姥姥这是去哪了?”
  刘姥姥:“好叫他三叔知道,老婆子带着板儿去城里走亲戚去了,这不,天太晚了,我惦记着家里,急着回来,姑奶奶怕我们走夜路不安全,就套了车送我们回来了。”
  王老蔫闻言心里顿时惊涛骇浪,之前他们总听王狗儿吹牛说,自家与京中国公府有亲,莫不是真的?
  王老蔫:“可是狗儿说的国公府的亲戚?”
  刘姥姥摇摇头:“不是。”
  “哦,我想也不是……”
  王老蔫拍了拍胸口,释然一笑,可还没等他说完,刘姥姥又来了一句,“是侯府!”
  刘姥姥:“侯府的当家奶奶跟我那女婿同宗,都姓王,按辈分,板儿管她叫堂姐呢。”
  王老蔫:“……”
  刘姥姥:“他三叔,我不跟你说了,板儿都困了,我们得回去了。”
  说完刘姥姥撂下了帘子,马车也在王老蔫目瞪口呆的注视慢慢往村东头走去。
  “咳咳!”
  好半天回过神来的王老蔫收起烟袋锅,腿脚麻利的跑回了家,他得回去告诉儿子,王家不得了了,那可是侯府啊!王狗儿家竟然跟侯府有亲!
  王老蔫自诩见过世面,可这他辈子见过的最大的官也不过就是府衙里的书吏罢了,他连侯府大门冲哪开都不知道,他们家以后一定要跟王狗儿家处好关系。
  “就是这儿了。”
  到了刘姥姥家门口,刘姥姥叫停了赶车的小哥阿生。
  阿生是个有眼力见的,率先跳下车后,掀开帘子就伸手将刘姥姥扶了下来,知道板儿睡着了,更是主动帮着把板儿抱下了车。
  “嘶嘶!”
  屋里的王狗儿跟刘氏听到马嘶声,当即就出了门,见到是刘姥姥下了车,刘氏立马欣喜的迎了上去。
  刘氏:“妈,你们回来了!”
  “唉,板儿怎么了?”看着窝在阿生怀里的板儿,刘氏担心的问道。
  刘姥姥:“板儿没事,一路上马车晃晃悠悠的,把他晃睡了。”
  相对于满眼都是儿子的刘氏,王狗儿明显对抱着板儿的小哥更感兴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