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因着茂哥儿跟巧姐儿招人稀罕,王父王母舍不得他们走,王熙凤一家三口在王家一直待到下午才回家。
回家后,王熙凤又整理了一些孕期的注意事项,包括一些饮食、和孕妇保养方面的方子,一起让人送去了王家,陈氏拿到后高兴的不得了。
第二天陈氏的母亲去王家看她,瞧着自家女儿红光满面的样子,再一听王母跟王熙凤的做派,陈母都说她有福气。
第1110章 红楼梦(99)
又过了几日,一个叫王狗儿的来了贾家拜访,贾琏不在家,王熙凤便亲自接待了他,他们都姓王,又是实在亲戚,身边还有一堆丫鬟婆子在,没什么可避嫌的。
王狗儿这人常年混迹市井,性子有几分油滑,但好在为人还算正派,不曾做过什么作奸犯科之事,而且王狗儿还认识几个字,总体来说,王熙凤对他的印象不错。
当天,王熙凤就把王狗儿安排到了庄子上,让他跟着管事们先学习学习,起码算数要学会,要不然以后怎么管账。
秋天时,她的菜店就要开张了,王狗儿上岗后,要是表现好,冬天的菜也可以交给他卖,若是他自己不争气,以后就只能在庄子上管种菜了。
至于辣椒酱的做法,等辣椒成熟了再说吧,而且王熙凤只打算把方子教给刘姥姥跟刘氏,有了这个方子,刘姥姥母女在王家也会越来越有话语权,至于以后刘姥姥会不会教给王狗儿,她并不在意。
……
王熙凤:“二太太的信?哪寄来的?”
平儿:“佛堂的丫鬟说,信是从金陵寄来的,说是嫁到金陵薛家的姑奶奶的信,信上说,姑奶奶的丈夫月前过世了。”
薛宝钗的父亲过世了?是了,按时间算,书中薛宝钗的父亲确实是这个时候没的。
王熙凤:“信上还说什么了吗?二太太什么反应?”
平儿:“不过都是些唠家常,诉苦的话,二太太起不来身子,话都说不利索,只狠狠哭了一场就罢了。”
呵,也是,就算王夫人想给妹妹回信,也没人帮她吧,二房全是些没心肝的东西。
自打王夫人病了,贾政是看她一眼都嫌烦,贾元春是外嫁女,帮不上什么,贾珠最开始还会关心王夫人冷不冷,病不病,可是时间一长,他眼里就只剩下娇妻幼子了,至于贾宝玉,不提也罢。
王熙凤:“我那姑妈也是苦命人,嫁的远不说,还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薛家的那些亲戚可不是好相与的,姑丈一死,剩下她们孤儿寡母,守着诺大的家业,不就跟案板上的肉一样,谁看到不想咬一口。”
平儿闻言没有说话,这些事可不是她一个丫鬟可以说嘴的。
“薛家!王家!薛宝钗!薛蟠…”
薛父过世,薛姑妈他们为了寻求庇护,早晚都要进京的,如今王夫人倒下了,王子腾一家去了外地(外放),王熙凤的父母又都活着,薛姑妈他们来京也就只能投奔王家了。
王熙凤:“平儿,走,咱们回一趟王家。”
这一趟,王熙凤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劝说王父、王母把薛姨妈一家接到京城来。
薛姨妈一家可不是什么打秋风的穷亲戚,薛家家大业大,在京城也有自己的宅子,就算他们住到王家,王家也不过就是提供几间屋子给她们守孝罢了。等薛蟠能顶门立户了,他们就会搬走的。
如今薛蟠跟薛宝钗年纪都不大,薛蟠应该还没变成书中那副荤素不忌,无法无天的样子。而且对于薛宝钗,王熙凤还是很欣赏的,她不希望这么好的姑娘,被薛蟠给耽误了。
第1111章 红楼梦(100)
薛姑妈是王家的庶女,若不然同为姐妹,也不会王夫人嫁到国公府贾家,而她嫁到薛家这个商户人家去了,皇商也是商户不是。
薛姑妈的姨娘早逝,她自小就养在当家太太,也就是王熙凤的祖母跟前,因着性子柔弱乖巧,与家里的嫡兄、嫡姐处的还算不错。
当年薛姑妈还没出嫁时,王母作为长嫂,对她也颇为照顾,如今薛姑妈守了寡,又时刻面临着夫家族人的欺凌,王母自然也很怜惜这个她看着长大的小姑子,对于接她回家一事,王母是不反对的。
王母不反对,王父作为亲兄长,那就更不会有意见了,晚上,夫妻俩找来了儿子王仁商量,王仁自然也不会容不下一个有钱的姑妈。
因为王仁平日里要上职,兵部不好请假,最终,王家决定派王父亲自去金陵吊唁妹夫,顺便接人。
……金陵……
因着天热,薛家怕薛父的遗体放不住,就在棺椁里放了一大堆冰块,可就是这样,停放在灵堂里的尸身还是有一股怪味,可是薛姑妈母子三人却一点也不嫌弃,白天依然跪在这守灵。
守着一双儿女,面对着族人三天两头的上门试探,薛姑妈天天以泪洗面,如今夫君去世不足半月,原本还规规矩矩的其他几房的人,就跟吸血虫似的扒了上来,要不是顾着自己娘家的势力,他们怕是都把他们娘几个生吞活剥了。
自家小叔子常年病着,当不起事,侄子侄女年纪更小,哪怕是为了这些孩子们,向来柔弱的薛姑妈也不得不挺起脊背,为他们遮风挡雨。
“太太!京里来信了!”
“快拿来!”
迫不及待的接过心腹婆子手里的信,薛姑妈细细的读了起来,而且越看越心里越激动。
“妈?您怎么哭了?”
小小的薛宝钗伸出细嫩的小手给薛姑妈擦着擦泪,关心的问道。
就连一向顽皮的薛蟠也紧张的看着有些失态的母亲。
挨个摸了摸儿女的发顶,薛姑妈扯了扯嘴角,安慰他们道:“妈没事,是你们大舅舅要来了。”
薛蟠:“是住在京城里的大舅舅吗?”
薛姑妈:“是,你大舅舅要接咱们去京城,蟠儿,钗儿,你们想去大舅舅家吗?”
薛蟠:“妈去哪,儿子就去哪。”
薛宝钗:“去了京城,就不会再有人欺负我们了吗?”
薛姑妈:“不会了,大舅舅他们会保护咱们的。”
薛宝钗:“妈,那咱们去京城吧,女儿害怕。”
薛姑妈:“钗儿不怕,等咱们去京城就安全了。”
抱紧一双儿女,薛姑妈目光坚定的点了点头,像是在跟儿女们保证,也像是在安慰自己。
知道兄长要来,薛姑妈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晚上,她悄悄找来忠心的管家,让他把自家在金陵地界的产业能卖的卖掉,不能卖的就整理一下。
不能卖的都是家族里的盐铁生意,其他几房也是有份子的,不过他们一家是嫡支,自然是占大头的。
作者说:" 感谢小可爱点亮会员!(*^__^*)
第1112章 红楼梦(101)
不过薛姑妈也想的明白,如今夫君不在了,凭他们孤儿寡母根本守不住这些家业,与其时刻被人觊觎着,还不如转手卖给族人,拿了钱才是正经。
等兄长到了,有他撑腰,量这些人也不敢强抢。
第二天,找了机会,薛姑妈与小叔子薛诚(编的)商量了一下,薛诚也愿意把自己手里的份子卖了,他身子不好,没几年活头了,还不如趁现在,把后路给儿女们铺好,省的他一走,妻子儿女被族人欺负。
不过薛诚并没有想过要与薛姑妈他们一同上京,他的夫人娘家是金陵本地的,就算他以后有个什么,他们一家留在金陵,夫人跟儿女们也有岳家照应着,他也放心些。
去金陵的路上,王父几乎一刻都不曾停歇过,终于赶在薛询(薛父,编的)三七之日前,到了薛家。
此时薛询的尸身已经有些腐坏,不能再放了,所以王父一到,薛家就把薛询下葬了。
有了王父在场,薛姑妈对着那些死缠烂打的亲戚,也有了对峙的底气,最后,在王父的主持下,薛姑妈把手里的份子都卖给了族人们,并让出了一点利益,把家分了,以后薛蟠跟薛诚独立一支,成了金陵薛家大房。
处理好薛询的后事后,薛姑妈一家刚过了热孝(四十九天),就带着百万家财,跟着王父进了京
这一来一回,等他们到京城时,已经是十月份了。
薛姑妈进京当天,王熙凤也回了一趟王家,见到了传说中的薛宝钗。
此时的薛宝钗才九岁,生的白净可爱,一张小圆脸,琼鼻杏眼,哪怕穿着素衣,也丝毫不能遮掩她的美貌,果真是个美人坯子。
薛蟠今年也才十一岁,性子有些憨,有些顽劣,却远没有后期那么糟糕,他与薛宝钗一母同胞,长的自然也不差,就是胖了一点,五官挤在一处,看起来就没那么出挑了。
因着薛姑妈一家要守孝,吃穿用度都与自家不一样,所以王母特意安排了一个独立的院子给他们,带小厨房的那种。
薛姑妈很会做人,主动提出承担自家的生活费用,而且薛姑妈,为人和善,平日里出手又大方,王家上下对她们娘几个都很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