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李想看着房间内一箱箱精美的饰品,心中满是复杂。李想扪心自问,这两年的相处,确实对周明轩有那么一丝好感。如果他们还是在梧桐村,她是愿意以夫妻的关系相处下去。
但现在来到边关,她的心更倾向于苏默的。他们之间的相处,她更觉得安心和放松。
而周明轩身份尊贵,家中规矩太多,她不想掺和。按如今形势,他父亲不止于王爷这个身份,说不定他还有机会成为一个帝王。
这样的身份,李想不敢想象和他的未来是怎样的。
李想明白,再好的东西,不属于自己,也不能去触碰。她穿越而来,迫于生存做了丫鬟,这不可耻。但有一天给人做妾做三,为了一个男人争来抢去,她会瞧不上自己的。
李想看着满屋子的金银首饰,说道:“世子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一个粗人用不惯这些。你让他别再送了。”
李想的眼底划过一抹坚定:“如果世子坚持,那就随他去吧。”
珍珠眼底闪过轻微的诧色,她没想到会有女子拒绝世子的宠爱。世子清雅矜贵,面如冠玉,能文能武。
这样的家世和样貌,走到哪都能引起女子的倾慕,渴望得到他的青睐与垂怜。
燕王军营,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的山峦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周明轩步入军营,一身戎装,英姿飒爽,与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形象判若两人。
燕王给众人介绍了周明轩的身份,并制定了下个月的行军计划。为了快速锻炼周明轩,燕王特意选拔了三千英勇士兵给他,让他尝试着自己领兵作战。
随着号角的吹响,士兵们迅速集结,他们身着统一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刃,步伐坚定有力。
练兵场上尘土飞扬,士兵们按照既定的阵型进行操练,呐喊声、兵器交击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顾辞看着昔日好友站在高台,心中激动难免。他用手拍了拍一旁的苏默,欣慰道:“这家伙往那一站,还真有点燕王的气势。”
苏默却一脸诚挚道:“他生来就是天之骄子,现在只是回到他原本的轨道而已。他的血统和家世,不允许他普通。”
顾辞一脸赞同。
苏默眼睑低垂,心中仍有一丝不甘。他明明拥有了那么多,为什么他还要和自己抢想想。
燕王府旧邸,燕王妃赵氏一早起来,询问世子周明轩的去向,知道他一早去了军营也并不奇怪。
燕王平日不与她谈论军事,但来到边关后,她明白这场仗是非打不可。当今圣上根本容不得燕王。
到了午饭时间,下人端来饭菜。赵氏和郡主清宜正打算用餐,清宜忽然说道:“母妃,我们两个吃都无聊,不如叫上嫂嫂一起。”
赵氏眼神微暗:“什么嫂子,八字都没一撇。你别乱叫。”
清宜有点无措:“可是哥哥昨日不是说他想娶李姑娘吗?”
微风拂过,赵氏额前的碎发随风曳动,一双上挑的凤眼中翻涌着清宜看不懂的情绪。“做个侧妃已经是抬举她了,正妃之位要留给其他人。”
赵氏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一个地位低下的人如何服众。如果燕王不出意外登上那个位置,明轩的婚事就不是他自己说的算,他的婚姻只是政治手段。更何况自己的夫君燕王,也需如此。
赵氏十六岁嫁给燕王,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夫君会做皇帝。她想安安稳稳和他一生一世。可是情势所迫,燕王不抢那个位置,不仅整个燕王府上下都要陪葬,跟随他的下属和官员更是没有活路。
活到今时今日,她早放下了男欢女爱。希望他们能早日认清形势,明白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
饭还没开始吃,赵氏已没有了食欲,她最近总容易犯困。跟女儿说道:“母妃有点困,不如让她过来陪你用餐?”
周清宜掩饰不住心中的期待,但又害怕独自面对陌生人接触,说道:“母妃,您不一起吗?”
赵氏明白她的害怕,鼓励她道:“我让赵嬷嬷陪着你们,不用怕。在自己家中,她又是你哥哥带回来的人,迟早要认识的。”
周清宜听话的点了点头。赵氏立即吩咐下人,去叫李想过来用餐。然后回自己的《雅苑》休息去了。
不一会,李想来到前厅。看到只有周清宜一个人,心中的压力顿时少了不少。
周清宜笑吟吟的看着李想,李想回了一个笑脸后,很自然的坐在她身边。
两人没有说话,纯粹的过来用饭。周清宜没什么朋友,不知道说些什么合适。
李想吃了几口饭菜,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周清宜咽下食物说:“周清宜,姐姐可以叫我一一。”李想夸道:“一一,这个名字很好记。我叫李想,你可以叫我想想。”
李想突然凑近她道:“一一,我能搬去你院子里住吗?我不想待在《沉香院》。”
周清宜说道:“当然可以啊,只要世子哥哥同意就行。”
李想扯了扯嘴角,有点泄气道:“他日后天天在军营,我天天在《沉香院》待着,无聊死了。”
周清宜情绪失落道:“是的,父王也是天天不着家。哥哥才回来一晚,又要去忙了。”
李想夹起一块鸡肉,放入清宜菜碟中,说道:“我们是女子啊,刚好和你做个伴。”
周清宜觉得这事可行,赞同道:“那行,你等下先去看看我院子,选个房间再搬过来。”
李想闻言眼底满是欢喜:“一一,你真是人美心善。”
周清宜第一次被人夸的那么直白,有些不好意思,忙吃了口饭,掩饰自己的羞意。
第30章 书信
就这样,李想趁周明轩没回来,直接搬去了周清宜的院子。搬家交给下人,两人趁着天气好,溜达了一圈王府。
走到一处湖中凉心亭,李想突发奇想,想钓鱼。周清宜第一次听说能在家里钓鱼,也是好奇。
让下人搬来两个椅子,李想打了个窝,放下鱼饵。坐等鱼儿上钩。
李想看着远处的荷花,一边无聊的和周清宜聊天。“一一,你来到边关那么久,有出门逛过街吗?”
周清宜眼中闪过一丝失落道:“未曾。没有想过出门。母后和赵嬷嬷都说外面很危险。”
李想有点同情,那么小的孩子,天天关在家里。“确实,现在的情势出去确实有点危险。我和你哥哥出门都是乔装打扮,就怕被人认出来。”
周清宜一听,瞬间不再期待外面的世界。李想也不想吓到她,继续说道:“不过等以后你父亲平定了天下,你就能出门看看了,现在不让你出门,是为了保护你。”
周清宜点头:“我都明白。”
李想看她乖巧懂事的样子,真惹人喜欢,说道:“你对外面很向往吗?”
周清宜想了一会才道:“说不上向往吧,只是去的太少了,自然好奇外面是什么样子。”
李想说道:“那你问我啊,我告诉你什么样子。以后出门也不至于那么害怕。”
周清宜来了精神:“那你跟我说说,平常人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李想还未回复,鱼杆动了动,李想立刻示意周清宜别说话。手臂用力提起鱼竿,一条手臂粗的鲤鱼挂在鱼竿上,看着一旁的周清宜想过来帮忙。
待她放下手中鱼竿过来帮忙,李想已经把鱼甩上亭中。一旁赵嬷嬷赶紧将鱼儿从鱼竿上取下放进水盆内。
周清宜用手准备去摸摸水盆里的鲤鱼,赵嬷嬷出言阻止道:“郡主,不可。”
李想收好鱼竿,准备继续下饵。听到后说:“赵嬷嬷,给一一摸一下,让她体验一下鱼儿的生命力。摸完了洗手就是了。”
赵嬷嬷不太高兴,但也不好继续阻止。周清宜得到李想的认可,用手轻轻碰了下鱼儿,鱼儿鱼尾一甩,飞溅出少许水花落在周清宜身上。
赵嬷嬷赶紧上前护住周清宜,看向李想的眼神充满责备。
李想被这一幕逗笑。周清宜擦了擦脸上的水珠,眼神中满是新奇:“等下煮了它,给母妃补补身体。”
李想说道:“我钓的鱼,你拿去给母妃补身体,不合适吧。”
“不如你自己钓一条。”
周清宜觉得李想说的有理,坐回之前钓鱼的位置,准备自己钓一条。
没一会,李想的鱼饵又有了动静,这回的鱼儿更大。看的周清宜有点眼馋。“为什么鱼儿总是咬你的饵,我坐了那么久,一条也没有。”
李想再次放下鱼竿,拿过周清宜手中的鱼竿;“你这鱼饵都被吃完了,你都没注意到?”说完给她的鱼竿重新补上鱼饵。
李想继续说道:“钓鱼钓的其实不是鱼,而是一种征服欲。”
“你需要去研究鱼的生活习性,就像去了解一个对手,然后去征服它。钓鱼讲究耐心和过程,它会让我们亲近自然,修炼心性。”
李想跟周清宜讲了一下她钓鱼的心得。不一会,周清宜的鱼竿也有了动静。虽然鱼儿都不如李想的大,但她第一次在家里那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