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可我看你现在也不怎么和钟粹宫走动啊?”石静娴将面疙瘩汤盛出来,有些意外胤礽居然那么小就记事。
  “因为我大了,我知道和荣母妃亲近是害了荣母妃。”胤礽帮石静娴将食物放到一边,才继续说道:“荣母妃喜欢清静,安居一隅没事侍弄侍弄花草,我只要静静的守着她就好。”
  “去把东西端外面去。”石静娴将三大盘子馒头片和面疙瘩汤放在托盘上,示意胤礽上菜。
  “我…”胤礽皱眉。
  “自食其力吧,没看我都下厨了?快去快回,等你回来接着讲。”
  石静娴手不停,又熬了一些菜粥。
  这可比前世百家讲坛真实多了,谁能有这个待遇。
  石静娴边听胤礽给她讲述小时候的事,边估摸着小厨房的东西,做了一半量的食物。
  端出去后,来到后院正房,满满登登全是站着的人,就连李佳氏也出现在这,只不过身边的贴身宫女,石静娴没看见。
  “何柱,小安子,带人多撑几张桌子。今儿个咱们一起用膳。”石静娴话才说完,屋子里就跪下了一片。
  “太子爷,奴才们不敢。”
  “起来吧!现在毓庆宫难,将就将就,正好我也有话对你们说。”石静娴摆摆手:“赶紧的,一会凉了。”
  石静娴带着胤礽和大阿哥并后院的那些主子们在一桌,其余的奴才们分一桌,就这么吃了起来。
  桌上的人不说沮丧吧,反正也没什么心情和石静娴眼神勾勾缠缠的了,毕竟太子如果一旦被废黜,可能她们还不如外面那些得脸的贴身宫女待遇好。
  “你们也吃完了,孤想说的呢,是今天的事。”石静娴一开口,大家都自觉的撂下筷子,奴才们都一个个站起身。
  石静娴看这李佳氏说道:“以后,谁胆敢在毓庆宫使用那些腌臜的东西,就别怪孤不给你们脸面!李佳氏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贬谪为格格,下面的两个孩子,暂时交给太子妃养育。”
  “太子爷!太子爷我冤枉啊!太子爷,那花茶是太子妃赏给我的!太子爷!”李佳氏哭跪在地上,一下又一下的磕头。
  胤礽没想到石静娴没和他商量,就直接处置了李佳氏,再想说什么,听见李佳氏的话,也缓缓闭上了嘴。
  石静娴给何柱一个眼神,何柱将李佳氏拉走,免得主子们碍眼。
  等李佳氏被拖出去,石静娴才看向眼前的四个女人,一身花花绿绿的程家氏居然也被石静娴看顺眼了,毕竟她安分啊!
  “你们都回去吧,孤希望,下次你们做什么之前,都动动自己的脑子,孤不好,你们就能好了?”
  说完就散了这次的聚餐。
  “你怎么?”
  石静娴看向胤礽,从事情发生到现在,就算在不聪明的小脑袋瓜,也能让石静娴分辨出到底因在谁,果在谁。
  “如果李佳氏没下药,就算皇上来了,我也可以陈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被圈禁,被动的接受这些骂名。”
  石静娴看着胤礽:“与其心疼你的相好,不如给我讲讲局势,太医可说我药性还得疏解疏解,再者,如果我没猜错,你压根就没想过留下李佳氏吧?”
  她坏笑的逗胤礽道:“成婚一年了,连嫡子的影子都见不到,你不着急?要知道就算你太子位再稳,没有嫡子,可都白搭。”
  胤礽哽噎一瞬,才缓缓对石静娴开始讲述朝堂上的那些事。
  “明珠和惠妃,同属叶赫那拉家,明珠算是惠妃的堂叔,只不过隔得有些远…不过你可以放心,明珠不过是因为和索额图政见不合,所以才屡次与我等作对,礼部尚书,吏部尚书都是明珠党。”
  “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还有步军统领,算是我们这边的。翰林院的关系和胤祉关系不错,所以也算是我们这一派的。”
  “其余的,你都知道了,像我的老师,像叔姥爷,赫舍里家族,这些都不用再说。”胤礽看着石静娴:“既然皇阿玛将我们拘禁,那我从明天开始,就教你一些强身健体的功夫,至少…”
  胤礽看了看石静娴的身子:“至少把肥肉都锻炼下去。”
  而此时乾清宫,康熙坐在御案边,看着大贝勒揭发太子的密信,良久不语。
  “梁九功,李太医怎么说?”康熙将密信夹在奏折中,良久不语。
  “回皇上,李太医说太子身子没什么大碍,就是药物排出去,就不会伤害到身体。”
  康熙眸光不明,看着盘子里的菠萝果,这是闽浙总督进贡来的,奏折康熙也看了,当时还笑话胤礽嘴馋。
  “行刑的人回来怎么说?”
  “回皇上,都说…房间里的…没有太子。”
  康熙嗤笑出声,这一环套一环的。
  “走吧,去看看老十七。”康熙站起身,孩子还是刚生出来不懂事的好,大了就都有主意了。
  第六十章 各方人马
  宫里传播消息的速度有多快呢?大概就是前一秒皇帝刚申饬了太子,下一秒,在灵堂的众人就知道了。
  还没等皇上命人将太子两位侧福晋带回毓庆宫,他们就收到了消息。
  具体因为什么申饬的没人知晓,但皇上下令将皇太子拘禁在毓庆宫,这无疑是在给大家一个信号。
  皇太子犯大错了,具体什么事,还要看三日后上朝皇上的态度。
  众位皇子你看我,我看你,再看看周围的人。
  得~没人说是吧?没人说我也不说~
  谁都当做没看见大阿哥不在此处。
  具体去了哪?不知道,但心里肯定都是隐隐有些猜测,具体皇上为什么申饬太子,估摸是和大皇子摆脱不了干系。
  经此一事,皇子们心思开始浮动起来,只有一些事不关己,对大位没什么奢望的皇子,才真真切切的为十阿哥感到难过。
  其余成年的阿哥们,心思早就分出去一半去思考皇阿玛此举的用意。
  十阿哥跪坐在灵堂前,看着盆里的纸钱,火光闪烁,烤在脸上烫的厉害,眼泪甚至还不等流下来就被烤干了。
  “十弟,节哀,温僖母妃也不想看着你如此难过。”八阿哥胤禩关心道:“你还有我们几个哥哥弟弟。还有皇阿玛。”
  胤?点了点头,却没多说什么。
  他时刻谨记母妃临终前的嘱咐,三个月,三个月过后再看局势。
  母妃将一切都算好了,最后给他铺的路,三个月之后,丧期已满,大局已定。
  之后的路,就要靠着他自己走了。
  所有人都对今天毓庆宫发生的事避而不谈,各宫只是收到消息皇上申饬了太子,具体因为什么,没人能探听出来。
  惠妃听说儿子传来的消息,就一直关注着宫里的事,听说皇上在毓庆宫大发雷霆之后,回到延禧宫躲在被子里笑的快要断气了。
  事到如今,她胸口的那团郁气终于散了,想到刚入宫,被马佳氏和赫舍里压在头上的那几年,惠妃就觉得心里难受。
  就算马佳氏拔得头筹能怎么样?不还是连丧两子?就连赫舍里都难产而亡。
  最后皇长子不还是被她生了下来?
  可皇上偏偏放着胤褆不立皇太子,反而去立一个娘死了的小娃娃,还把太子交给马佳氏。
  “哈哈哈哈哈,终于,我儿才是天命所归,我儿才是命中注定的太子!”
  真正为太子急切的,除了马佳氏荣妃母子,就要属索额图了。
  而在所有人心中应该惶恐不安的太子本人——石静娴。
  还有精力和胤礽学习国家大事。
  今天康熙那番话,属实让石静娴确确切切的明白了天家无父子的真正含义。
  有的事情不是你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就如历史。
  而有的时候,石静娴就算想摆烂,也不能够,她身后的人,确切的说,是太子身后的人,会推着你走,拥着你走,以便他们获得更大的利益。
  以保证太子继位后,他们身后的家族,不至于迅速衰败,不至于落得个满门无存的下场。
  而她曾经还天真的做着美梦,只要她和康熙打好关系,只要她和弟兄们相处好,自然而然不管哪个上位,都会优待于她,最不济做个远离朝堂的无权宗室。
  就像福全和康熙那般相处。
  可她错估了康熙的心性,康熙怎么可能被自己的温言软语轻易打动?
  想到最初自己还拿康熙和朱元璋做对比,至少康熙不比朱元璋,动辄扒皮揎草,杀大臣为儿孙铺路,但对儿女却是一片慈爱之心。
  康熙对外都那么宽容,怎么的对孩子不得更宽容?
  可是她估量错了。康熙和朱元璋两个极端啊!
  一个外硬内软,一个是外软内硬啊!
  以前那些所谓的温情时刻,此时再回想起来就像两个互相对剧本的演员,你演给我看,我演给你看,就算当时入戏了,可随着镜头一转,也会立刻出戏。
  她算是对康熙有了切切实实的认知,真是不撞南墙不知道墙有多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