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更何况,那时候康熙也没有像之前答应的那般封大皇子为直郡王,而是拖了许久。
  应该也有平妃这方面的原因。
  想必这在康熙眼里,就是所谓的惩罚?
  回到毓庆宫后,石静娴刚将十三阿哥安慰走,就见胤礽阴沉着脸回来。
  “怎么了?今天不是去看章嫔了?”
  石静娴看胤礽,除了在孩子这方面,胤礽已经许久没发过狗脾气了。
  “章嫔和我说了平妃暴毙的事,是惠妃做的。”
  石静娴脑子还没将平妃的资料调出来。
  嘴里却很快的和胤礽同仇敌忾道:“弄她!居然是惠妃动的手!必须弄她!”
  顺便快速在脑海中将平妃这个人的资料调出来。
  “让她死可太简单了!我要让她尝一尝,乐极生悲的滋味!”
  之后的几天,太子妃每日都要去章嫔那里去探望一番的事情,到底还是惊动了康熙
  康熙这才将目光稍稍的放在章嫔身上。
  吩咐太医院必定要尽职尽责的将章嫔治好。
  不知道是因为流水的药材管用了,还是因为说出去这个秘密后,章嫔心里也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病情倒是开始渐渐好转。
  历史上七月就薨了的章嫔,硬生生的挺过了这次的死劫。
  同一时间,五贝勒刚下朝,就听府里的人来报,五福晋生了。
  宜妃开心的,赶紧打发婆子去看望,结果回来就听人说,福晋刚生完孩子,老五还没怎么看,就跑去看侧福晋了。
  宜妃嘴角的微笑一点点收敛起来。
  叹了口气:“原以为是个好的,结果老五媳妇刚生了阿哥,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
  五贝勒府里,若清看着怀里的宝宝,只觉得心都要化了。
  原来有一个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是这样的感觉。
  “福晋…”
  身旁的丫鬟想说些什么,到底还是闭了嘴,不能让福晋跟着难过。
  谁料若清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丫鬟,便笑道:“他去不去,和我有什么干系,只要刘佳氏不将手伸到我的小阿哥这里,他们两个怎么恩爱都和我没有关系。”
  若清失望么?失望谈不上,但还是有些失落的。
  南巡那一趟,原本她还真的以为五贝勒是真心的想要和她好好过日子。
  可回到府中,见到刘佳氏,他的心就不够分了。
  尤其是自己诞下了五贝勒的嫡子,刘佳氏便一改往日那般作为,总是用孩子当借口,将五贝勒请到她房里去。
  若清能够理解,毕竟以前她没有孩子,只是一个空头福晋,刘佳氏对自己尊敬,五贝勒也会记着刘佳氏的好。
  而且之前府里的孩子都是刘佳氏所出,自然而然的她底气足。
  争不争宠的,都无所谓,毕竟阖府只有刘佳氏一人有子。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若清有了嫡子,刘佳氏所谓的底气在嫡福晋和嫡子面前,脆弱的很,不堪一击。
  刘佳氏再没有五贝勒的宠爱,在这个府里,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刘佳氏变了,若清并不觉得意外。
  反而还松了口气,只要不动她的孩子,五贝勒愿意哪去就哪去。
  就在每天胤礽都告诉孩子,即将要去种痘,会有二十天都看不见额娘的时候。
  大军从喀喇沁还朝了。
  莫尔多哈和其余将领们已经和康熙外派过去的官员进行了交接。
  又驻扎了几个月,让那些官员都已经适应了喀喇沁的环境,又理顺了喀喇沁的事务才班师还朝。
  这次外派的官员,几乎都是新上任的进士,会蒙语的,懂的种田,养牲口的优先录用。
  这些官员几乎都是贫农子弟,第一次当官上任。
  还是刚刚攻打下来的喀喇沁,一切都从0开始的地方。
  他们是真正的先驱,是真正的开创者。
  这不就相当于基建吗!这不就是想怎么规划治理,就怎么规划治理嘛!
  官员们都撸了袖子猛劲干,这属于未开发地区,大家都心里又一股壮志豪情,希望在任期结束的时候,做出一番成绩。
  军队回来的那天,石静娴让胤礽带着端敬公主,在内城酒楼里瞻仰大军的风采。
  石静娴则跟着康熙一同到神武门外去给得胜还朝的大将接风。
  天已经大亮,从远处传来“哒哒”的马蹄声。
  没过多久,大军的身影就出现在石静娴的视线中。
  阳光撒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反而更添一抹肃杀之感。
  端敬和胤礽站在酒楼包间中,看着由远及近的大军。
  只一眼,她就看见了那个一直护在她身前的身影。
  男人端坐在马背上,马匹上挂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木盒。
  端敬知道那里放的是什么,那是他娶她的聘礼。
  她只觉得鼻子有些发酸,视线也有些模糊不清,她努力眨眨眼,想要看清那个身影。
  那个平安回来,说会娶她的身影。
  第二百六十三章 赐婚
  胤礽看着端坐在马背上,出去建功立业的男儿。
  心中也涌起一股子豪情壮志。
  然而想到自己的身份,这豪情壮志就像被放了气的气球一样。
  “咻”的一声,就干瘪了。
  “真好啊…”胤礽感叹道。
  端敬以为胤礽在说她和莫尔多哈,眼泪倒是被调侃的回去了,脸上带着一抹羞涩。
  “全靠二哥和二嫂,这份恩情,端敬断不敢忘。”
  胤礽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将端敬送回府,自己也回了宫。
  “臣等拜见皇上,拜见太子!”
  众军士一同下马,给康熙行礼问安。
  康熙高兴的看着格尔芬身后的将士们。
  这些都是八旗子弟军,他们现在的样子,与当初和军队一起出发时吊儿郎当的样子天差地别!
  “好好好,都是大清的好男儿,都是大清的巴图鲁!”
  康熙走上前,将格尔芬扶起,这是索额图的大儿子。
  康熙身后站着的大臣宗室们也都一个个的抻长脖子。
  想看看自家的孩子,有没有活着回来。
  有些看见自家孩子回来大变样的,也不禁心中欣喜。
  纨绔劲儿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眼神中的坚毅。
  缩脖弯腰流里流气的站姿不见了,现在一个个身姿挺拔,像一个真正的战士。
  但有些没看见自家孩子的,心里都有些紧张。
  是死了?还是因为闹事被军法打死了?
  “随朕进宫!朕今日给大清的英雄们接风洗尘!论功行赏!”
  到了大殿上,康熙坐在上首。
  外面站着的,都是这次行军大战的主副将。
  莫尔多哈站出来,手捧着方盒。
  “臣莫尔多哈,以喀喇沁噶尔臧首级,求娶端敬公主。”
  一时间群臣沉默,论功行赏,不代表你可以张嘴要。
  这家伙,一开口就是尚公主啊!
  莫尔多哈是可以等着康熙赐婚的。
  但他不想让人觉得,端敬公主二嫁要被赐婚,而是想让大家知道。
  端敬不是没人要,不是非要被赐婚,她很好。
  她是值得被人求娶的。
  一家有女百家求,这才是对一个女人最好的肯定。
  (特指封建社会,大家不要喷我。)
  康熙命人呈上这人头。
  石静娴心里有些嫌弃,虽说带着人头来下聘,当初康熙是说过这话。
  但这人头都放多久了,早就臭了。
  也难为康熙还要看一眼。
  下了朝,众多将士便打道回府,等待着晚上的庆功宴。
  回到毓庆宫,石静娴便看见胤礽又开始挑选衣服,准备今天晚上的庆功宴。
  “今天不光是庆功宴,更是给端敬赐婚的宴。”
  胤礽叹了口气:“端敬也算没白在佛堂吃斋念佛的等了大半年。”
  石静娴点头:“莫尔多哈没让端敬失望。”
  胤礽手顿了顿,才装作不在意的说道:“等日后有机会,我也出去带兵打仗,为你开疆扩土。”
  几家欢喜几家愁, 孩子回来的,尤其是顺郡王,看到自家崽子不光回来了,还蜕变了,感动的热泪盈眶。
  哪怕是现在他成了臭狗屎一样的郡王,他也觉得值了。
  而另外的宗室大臣,在家等着等着,只等到了兵部的通传和一个身份木牌。
  他们心都碎了,很多府里,都传出阵阵的哭声。
  若是不小心丧了命还好,若是有些是因为违抗军令,公然在军队里聚众赌博,被军法处置的。
  连哭都不知道是因为后悔当初为了给自家孩子谋个官,断送了孩子的命哭,还是断送了自己的官途哭。
  晚宴上,自从告发八阿哥之后,人缘如同臭狗屎一样的顺郡王,也带着自家得了战功的儿子坐在一起。
  康熙照例和大家举着酒杯,勉励一番,便就是论功行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