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准时到恪静府上商量什么时候去接二姐。
  石静娴看最近胤礽情绪也不好,每天不是在宫里上火,就是听那些流言蜚语的发愁,便想带着他出宫转一转,好转移注意力。
  “说起来,我还没见过二公主,等二公主到了,你同我一起出城迎接吧?”
  胤礽挑眉看着石静娴,有些犹豫:“会不会不好啊,总和你一起出去?”
  太子妃倒是能出去,不像后宫的嫔妃,焊死在宫中,但总出去也不是个事。
  “害,现在谁还管咱俩出去不出去…”
  石静娴不在意的摆摆手,估计就是他们不回宫住,康熙都不带管的。
  现在毓庆宫就和冷宫似的,康熙忙着宠幸其他阿哥,哪里会想得到他们?
  “也行,我也好久没见到二姐了,那时候我和老三,老四,还有老五,都成天跟在二姐身后。”
  胤礽想到孩童时的回忆,不由露出这么多天来第一个发自肺腑的笑来。
  “那时候二姐天天带着我们一起玩,等她出嫁的时候,我们更是骑着马跟着队伍一路走,几个大男人都哭哭啼啼的,老三更是抓着马车不让二姐走。”
  胤礽想到那时候几个阿哥骑着马跟在荣宪公主马车边,一路上都抹眼泪送别的场景,笑出了声。
  “幸亏皇阿玛派人来追上我们,要不然恐怕我们都要送到巴林部才罢休。”
  石静娴听着胤礽回忆过去,脑海中想着十几岁的少年,跟在姐姐出嫁的马车旁,心中不舍,眼中带着泪。
  最后只能无奈的看着姐姐乘坐马车一路远走的模样,心里也不是滋味。
  “我们回来后,皇阿玛让我们罚跪,训斥我们男儿哭哭啼啼的不成体统,但荣母妃可是说了,送二姐出宫的时候。她陪着皇阿玛站在城楼上,皇阿玛哭的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
  胤礽小声吐槽道:“也就二姐出嫁的时候,皇阿玛还流点眼泪,等端敬出嫁,皇阿玛早就变得铁石心肠。”
  那时候荣宪公主作为康熙第一个长大的公主,从小便备受宠爱。
  可以说是宫中能和胤礽比肩的人物,尤其是那时候荣妃也比较受宠。
  康熙怎么可能会舍得?
  到了约定好的日子,石静娴便带着胤礽出宫去恪静公主府。
  刚进了府,石静娴就看到了站在恪静身边规规矩矩给她行礼问安的小姑娘。
  “这是…”
  “这是亮工的妹妹,叫年曦月,过几日便要到漱芳斋去读书了。”
  恪静宠爱的摸了摸小姑娘的头顶。
  过年的时候年家人来京过年拜见恪静公主,直接将年曦月带了来,准备让年曦月三月直接到漱芳斋去读书。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小年糕,年妃,“年世兰”啊!
  石静娴双眼放光的看着年曦月,她虽才五岁,但却规规矩矩的坐在凳子上,脚不沾地也不乱晃,顶着张萌萌的包子脸,睁着大眼睛好奇的看着胤礽和石静娴。
  没过一会,端敬公主两口子、老三两口子、老五自己和抽空出来的老四两口子都到了。
  石静娴坐在椅子上,看这对历史上的官配第一次见面。
  一个已经是二十多岁的男人,而另一个还是个梳着包包头的小女孩。
  端敬到现在才算是真正大婚,见到年曦月爱的不行,抱来抱去的喜欢不够。
  老三福晋和老四福晋都只有儿子,如今看到乖乖巧巧的年曦月,一个个都喜欢的不得了。
  就连胤礽都摘了身上的首饰,送给年曦月。
  “若是喜欢,你们就抱一抱,到时候给弘晴弘晖他们生个妹妹。”
  恪静公主也颇为喜欢这个小姑子,懂事,听话还可爱。
  若是没有意外。日后年曦月是要留在京中嫁人的。
  恪静自然是乐的见到嫂嫂们都喜欢年曦月的,尤其是太子妃,日后曦月进了宫上学,还是要太子妃多加照拂。
  石静娴笑着将年曦月抱起来,好在现在年曦月还年岁尚小,抱着也没事。
  “来,叔叔…不对,哥哥抱抱~”石静娴抱着年曦月,心里想的却是历史上这位可爱的小姑娘,一生无子,在宫中早逝的结局。
  “太子哥哥好~”年曦月很有礼貌的对着她笑了笑。
  恪静意外的看着石静娴,没想到太子倒是如此喜欢年曦月,居然抱了她。
  “怎么二哥,还要给弘皙几个定个娃娃亲不成?”恪静打趣道。
  石静娴好悬没呛到:“我不赞成娃娃亲,以后我们小曦月,想嫁给谁嫁给谁。应该找一个门当户对,年龄相仿。快快乐乐,幸福美满的过一生才是好的。”
  娃娃亲…这要是她儿媳妇儿,那胤禛成什么了?
  她在年龄相仿上面咬的格外重,其余几人也没往别的地方想。
  毕竟石静娴已经和年羹尧说过,日后年曦月是不会嫁入皇室的,就算太子登基,也不会将年曦月收进后宫,也不会让她嫁给皇子。
  接下来就是几位福晋轮着抱,最后老三也按捺不住,将年曦月抱了起来,脑中幻想着以后他的女儿,也是这么软糯糯的~
  最后老四看太子都抱了,也伸出手,将年曦月抱了起来。
  于是石静娴就看着这位历史上的雍正帝,将他心爱的小年妃,抱在怀里。
  “四弟也喜欢年格格?”石静娴挑眉。
  不是吧不是吧,不会有什么小说中狗血的心电感应,这就是我以后的女人这样危险的想法吧?
  “弟弟日后想要个和年格格一样软糯的女儿。”胤禛抱着年曦月认真的道。
  还好,还好,是将年曦月当做女儿就好,要不她真要怀疑胤禛是不是真有恋童癖。
  第二百八十八章 小年糕
  喝了几盏茶,也快到了中午,便有人传来消息,说二公主荣宪的车队大约在两个时辰后就能到城外了。
  石静娴站起身准备去放个水,吃点饭就该出城去迎接荣宪了。
  最近荣贵妃见天的催诚郡王胤祉(3)去城门口去接他二姐。
  终于在荣贵妃殷切的盼望中,正好赶上今天收到了城外驿站的消息,巴林部傍晚就能到京城了。
  (康熙给孩子序齿之后,没两年,大公主就去世了,所以荣宪虽然是第三个出生的公主,排序第二,但实际上是大公主。小伙伴们理解了么?)
  “二哥要去哪?”胤禛现在简直如坐针毡,坐在他对面的老三就像眼睛有疾似的。
  一个劲的对着他翻白眼,他又不方便在这大咧咧的说出来,只能趁着太子单独行动的时候去和太子解释。
  石静娴一愣:“我要去如厕。”
  “那一起吧。”胤禛站了起来。
  另一边的胤祉也站了起来:“我也去。”
  就剩下老五尴尬的坐在座位上,他…不太想一起去。
  石静娴也不想和他们一起,开玩笑,一起去厕所干嘛?比大小么?
  石静娴一个劲的给胤礽使眼色:救救我,救救我。
  可胤礽一句话都没说,无奈之下,石静娴只能带着老三老四出去如厕。
  刚出门,胤禛便和石静娴开始解释,他并没有争夺皇位之心。
  听着胤禛的解释,老三的脸色也好看了许多。
  石静娴拍了拍胤禛的肩膀:“没事,我相信你。”
  她相信胤禛现在确实不想夺位,但可能也架不住康熙一个劲儿的想给。
  等到了恭房,见两人都没跟进来,她才松了口气,还好,还好。
  要是一起上厕所,恐怕她再也无法直视历史上的雍正帝了。
  眼看着荣宪公主要到京城了,众人也赶紧出发去接荣宪回京。
  石静娴远远的见到了蒙古巴林部的旗帜。
  看着打头骑马的一男一女,不由和诚郡王发出感慨:“看来二姐姐过的还挺好的。”
  一转头,就见诚郡王黑着张脸,目光死死的看向由远及近的一对男女。
  石静娴也没见过二公主长什么样,只是听胤礽说过,以前胤礽就是二公主的小尾巴,和老三天天跟着二公主屁股后面跑。
  看胤祉的这表情…难道这女的不是二公主?
  可这巴林部的旗帜没错啊,二公主是嫁给了巴林部啊?
  “臣乌尔滚,见过皇太子殿下,见过各位皇子。”
  车队到了近前,为首的中年男人下了车驾,对着等在城门口的石静娴行了一个蒙古礼。
  城门口外每天都会竖起代表皇家的仪仗,若是没有人来接,便只有朝廷理藩部的旗帜。
  若是太子和诚郡王每日都来,那便会挂起代表皇太子和诚郡王的旗帜。
  眼前的男人便是孝庄女儿的孙子,就是孝庄的曾外孙,札萨克多罗郡王鄂齐尔次子,乌尔衮。
  “乌兰图娅见过皇太子。”身旁穿着红色裙装的小姑娘也从马上跳下来,站在乌尔衮身旁对着石静娴也行了一礼。
  随即转头看向面色不善的胤祉:“你是哪个皇子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