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二就是因为不想让龙凤胎与三胞胎比肩,不管怎么样,在康熙心中,还是三胞胎的分量更重一些。
  但康熙还是亲临毓庆宫,参加龙凤胎的洗三宴。
  小小的毓庆宫,挤满了人。
  恪静和端敬也快生产了,听说太子妃生了双胞胎,大家都嫉妒不起来了。
  唯有羡慕。
  毕竟谁能生了三胞胎之后,又生双胞胎啊。
  于是几个妯娌加上公主们,都纷纷赶到内宅,想和太子妃请教一下,如何才能生下双胞胎和三胞胎。
  后院里聊的热火朝天,前院也不甘示弱。
  几位皇子围着石静娴打听到底怎么才能这么厉害,一胎生下好几个孩子。
  难道月俸之说,真的是真的??
  老七更是和石静娴打听福晋生孩子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他的福晋下个月就要生产了。
  想着去内务府,把给太子妃接生的稳婆接到府中去,就图一个吉利。
  只有老三不在乎什么双胞胎,三胞胎,他趁着几个兄弟不注意,暗暗的找到石静娴。
  “二哥。”胤祉(3)看向石静娴:“弘晴和太子妃的妹妹一向走的近。”
  “以后…把石家三妹妹定给弟弟家的弘晴吧?”
  石静娴有些无奈:“弘晴才多大,你想的是不是太远了些。”
  话音刚落,就见胤祉一脸的不赞同:“二哥,这话就不对了,你是不知道,石家的姑娘现在有多难得,一家有女百家求。”
  甚至外面的人都开始盯着太子妃的两个哥哥,看他们到底什么时候能生出来女儿。
  不少人都感叹石文炳没的太早了,若是晚两年估计太子妃还能多几个妹妹。
  老三是不盼望什么三胎双胎了, 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万一弘晴将来娶了石家的姑娘,能生出来个三胞胎,双胞胎的呢。
  洗三开始的时候,只有觉罗氏在内宅陪着胤礽。
  觉罗氏看着躺在床榻上的女儿,心里是又骄傲又心疼。
  “最近来搭话静姝的人家,门槛都要踏破了,还有观音保…”
  觉罗氏说到这顿了顿:“观音保也十二了,有件事额娘一直没同你们说。”
  胤礽好奇的看向觉罗氏。
  “额娘听你妹妹们说,年家的格格喜欢和观音保一起玩。”
  年家的格格和石家的两姐妹走得近,又都是在宫外。
  两家小姑娘走得近,一来二去的,就认识了观音保。
  一口一个观音保哥哥的叫着。
  觉罗氏看向胤礽:“要是把年格格定给观音保怎么样?”
  胤礽吃惊:“这差的也太多了吧!”
  观音保如今都已经十二了,年曦月才刚刚六岁。
  “是差的有点多,要是成婚,还得等十年呢。”觉罗氏叹了口气。
  “我就那么一说,问问你的意思。”
  当初大哥二哥成婚的时候,石静娴还不是太子妃,所以娶的媳妇也都是门当户对的人家。
  如今石家出了太子妃,也许搞不好观音保娶亲时的身份,是皇后的弟弟。
  娶媳妇的标准也会往上提一提。
  胤礽皱着眉:“若是不论年纪,只论身份的话,年格格倒也合适。”
  “石家宗妇是大嫂,若是身份上压了大嫂一头,大嫂心里该不舒服了。”
  现在胤礽是太子妃,也算是板上钉钉的皇后。
  皇后的弟弟,自然是要配个身份高一些的。
  年格格是巡抚家的格格,身份上合适。
  她又是驸马的妹妹,最重要的是她被养在公主府。
  恪静公主对她像是女儿一般,配未来皇后的弟弟,也使得。
  也会将她的身份无形中拔高一截,既不会压了石家大嫂,又不会太低。
  “再看看吧,还有那么长的时间呢。”
  洗三这一天,毓庆宫收到了不少礼物,这让石静娴开心坏了。
  之后便是带娃生活,每天石静娴两点一线,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几个孩子和胤礽的身上。
  没注意到旁的事情。
  很快就快要到了冬至,冬至前一天。
  龙凤胎的满月宴,依旧是在毓庆宫办的。
  康熙这次没有亲临,而是下了圣旨,给毓庆宫的龙凤胎赐了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毓庆宫五阿哥,二格格,天赐祥瑞,龙凤呈祥…五阿哥赐名弘煦,二格格破格延阿哥例,赐名弘晗。”
  除此之外,老四家的庶子二阿哥也被赐名弘昐,老八家的也一并赐了名。
  “弘旺。”
  其中深意大家懂的都懂,旺字吗,若不是阿哥的名都有讲究,估计康熙更想起名弘旺子。
  冬至没两天宫外传消息进来,七福晋生了,生了个女儿。
  原本老八的儿子得了个这平平无奇的名,老八心里就不舒服。
  如今看老七只得了个女儿,顿时有些幸灾乐祸。
  瞧瞧,这就是没有嫡子的人。
  但老七不这么觉得,天天咧着嘴傻笑,逢人便说小格格有多么好看。
  活生生一个女儿奴。
  第378章 出海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又要到了除夕,宫中忙成一团。
  石静娴也终于和康熙再次开口求得了两个侧福晋的位置给唐佳氏和刘格格。
  康熙皱着眉,有些不愿意:“保成,这两人都无所出。”
  “皇阿玛,儿臣如今已经有了六个孩子,已经遥遥领先各位兄弟。”
  “而且儿子明年选秀也不打算让毓庆宫再进人了,弘煦和弘晗还小…儿子担心来了生人再出什么意外。”
  康熙一顿,这太子妃也太会挑时间生孩子了。
  上次选秀保成就说孩子小,明年大选孩子还小…
  石静娴也知道侧福晋不是那么好请封的。
  上了玉碟才是皇家人。
  格格庶福晋想要上玉碟,必须是跟着自己所出的孩子一同上。
  例如:慎贝勒庶子,李格格所出。
  玉碟10年一修,若是在这期间孩子夭折,那下次重修玉碟,就不会再上玉碟。
  “皇阿玛,她们跟着儿臣好几年,也算是老人了,更何况就算等日后孩子们长大了,毓庆宫再进人,也是有侧福晋位置的。”
  侧福晋月例是朝廷给发,格格庶福晋那是需要她自己掏钱的。
  磨的康熙点头了,石静娴才松了口气。
  惠妃想着去年皇上就没同意让大皇子家眷出来参加除夕家宴。
  但夏日避暑也开恩让大福晋带着弘曜出来了。
  所以…皇上今年能不能看在那日哈五月就要出嫁的份上,让大福晋带着弘曜出来过年?
  而另一边的大皇子也在不断的装可怜上折子。
  那自怨自艾的模样,好像生无可恋了一样。
  更是将他这样的状态赖在石静善的身上。
  什么她虽然走了,但也带走了儿臣,儿臣每日如行尸走肉一般…
  诸如此类的奏章非但没让康熙心软,反倒更让康熙生气。
  “梁九功, 日后大皇子府的奏章就不用呈上来了,直接存放起来就好。”
  康熙被大皇子的奏章酸的直牙疼,还带走了他的魂?
  你喂药下手的时候,怎么没跟着喝一碗?
  大皇子不清楚他的奏章都被康熙束之高阁,依旧每日一封。
  他最近也烦躁的很,原本以为石静善没了,他和大福晋之间的隔阂也就没了。
  只要自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和大福晋说一说,两人就会重修旧好。
  甚至还白得一个大胖儿子,他不懂大福晋为什么不高兴。
  他解释也解释了,说也说了,为什么大福晋一点都不理解他?
  他不也是为了他们的将来吗?
  甚至每次见到他都是那冷冰冰油盐不进的模样。
  于是他只能继续给康熙上奏章,哭诉自己有多可怜,已经知道错了。
  想要在那日哈出门子之前,尽一尽阿玛的责任。
  为那日哈准备嫁妆,送那日哈出嫁。
  他不知道的是,他所有呈上去的奏章,都被锁在小匣子里。
  康熙连看都没看一眼。
  惠妃算盘没打成功,康熙根本没同意大福晋带着弘曜进宫参加除夕宴。
  但也算有意外之喜。
  八贝勒带着弘旺进宫的时候,也不忘记带着弘旺给惠妃请安。
  倒也能略微安抚一下惠妃的思念之情。
  等用了除夕家宴,老九就病了。
  一连三天的病假,就连大朝会都没参加。
  急得宜妃短短几天嘴角就起了泡。
  石静娴也一直注意几个孩子,生怕着了风寒。
  “保成阿,你今儿个出宫去看看老九。”
  康熙皱着眉:“这老九都生病了,还到处乱跑,太医去府里也没看到人,你替朕去瞧瞧。”
  “是,皇阿玛。”
  石静娴转身除了乾清宫后,脚步一转,去了趟阿哥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