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好提醒一下,老九他们是为了赚钱才出的门,要怪就怪老八他们去。
  第380章 瑞郡王
  石静娴得了康熙的应允,便转身出了乾清宫,下了台阶儿,脚步一顿。
  “和太子妃说一声,老九几个回来了,让他给弘曌几人换身儿衣服来乾清宫。”
  弘曌弘簪和弘曥随着时间增长,三人已经成为康熙的心尖尖。
  有几个孩子在,康熙不会发太大的火,老九也不会出现太大的事。
  吩咐完石静娴便朝着宫门口的方向走去。
  迎面便看见老九,十三还有策旺多尔济。
  身后跟着一群人抬着箱子,原本还担心几人的石静娴,看这老九摇摇晃晃的,一副斗胜小公鸡的模样。
  本还提着的心瞬间放下,取而代之的是怒气和后怕。
  他们才多大?居然敢出海!
  十三阿哥和策旺多尔济本来就提着心。
  他们承认,老九提出亲自出海的时候,他们是劝过的。
  可没想到非但没劝住老九反而被老九劝的脑子一热,就和老九一起走了。
  “我有些害怕…”策旺多尔济从上了船就一直在说这句话。
  一直到下了船,回到京中还在说。
  “怕什么,咱们可是完成了任务!”
  胤禟(9)大摇大摆的说道:“不光完成了任务,还多赚了足足八十万两呢,还有这么多东西!”
  这下开学堂有钱了,重新做出一批枪械也有钱了。
  “九哥,那好像是二哥。”胤祥眯着眼,看向远处冲着他们走过来的人说道。
  胤禟刚刚还得意的神色,瞬间消失的一干二净。
  飞快的躲到策旺多尔济和胤祥的身后。
  石静娴沉着脸大步走过去,看着表情像是三个乖宝宝的人。
  忍了忍还是没忍住,一把将胤禟薅出来。
  “长本事了啊?敢先斩后奏!”
  “还留书出走!”
  “和谁学的!出了事怎么办!”
  每说一句话,石静娴便一人踹一脚。
  三个人都乖乖的并排站,他们心里都清楚,二哥打是打,骂是骂。
  但出了事儿,二哥不会不管他们,索性三人就站在那儿,装可怜。
  “二哥,你看我们这几个月都吃不好…”
  胤禟叹了口气:“我都瘦了。”
  策旺多尔济也连连点头:“都是生的,吃不好。”
  胤祥和胤禟听到策旺多尔济的话,低下头。
  三人之中就属策旺多尔济吃的最多,最香。
  石静娴打量了他们一眼,也没看出来三人瘦了。
  他们一个乖乖听话的样子,她也打不下去了。
  “皇阿玛瞒下了你们出海的消息,皇太后和宜妃章嫔都不清楚你们出海。”
  看看三人点点头,石静娴又继续嘱咐道:“一会儿到了皇阿玛那,记得将自己说的可怜一些。”
  “尤其是你。”石静娴点了点老九。
  “把你尾巴收好,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等几人到了乾清宫,听见屋子里传出几个孩子的声音后,石静娴也松了口气。
  康熙不至于当着孩子面喊打喊杀的。
  等进去后,康熙板着脸,看着这三人跪在地上。
  “皇阿玛。”石静娴开口问道:“老九他们带回来的箱子,您要不要先看看?”
  此话一出,康熙点了点头:“呈上来吧。”
  弘曌和弘簪弘曥都围着箱子打转。
  “皇玛法,孙儿能看看吗?”
  康熙听到弘曌的话,脸色和缓了一些,到底没让三人当着孩子面跪到天长地久。
  “起来吧,同朕讲讲都发生什么了。”
  说完,顺便让人将箱子打开。
  老九一站起身,就又开始准备得意洋洋地讲他的海外生活。
  石静娴不轻不重的咳嗽了一声,才让老九规规矩矩的把这几个月的事情娓娓道来。
  老九早就想亲自出海一趟,他认为没见过大海,没经过风浪,没见到过倭国。
  不管怎么研制武器,都是闭门造车。
  正巧赶上赶上这个赚钱的事,老九本打算是出海做生意,谁知道正好二哥提出了这个想法。
  他就更觉得自己该亲自走这一趟。
  期间海上的风浪,和入目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心中的惧怕茫然,被老九描述的惊心动魄。
  听的康熙都顾不上生气,只有满心的后怕。
  就算儿子多,也不能一下就折两个不是?
  还有策旺多尔济,康熙都能想到,要是策旺多尔济出了事,端敏公主该怎么对他。
  皇太后该怎么对他?
  箱子中都是银锭子。
  “本来儿臣想着将银子都放在箱子里的,后来时间有些紧,再加上忒麻烦。”
  老九遗憾的摇摇头,一口箱子就能放一千两,实在是工程太大了。
  (有说清朝一斤16两,一千两一个箱子。查的资料,要是有小可爱了解,可以评论哈。)
  老九将银票从怀里掏出来,递给康熙。
  “皇阿玛,这几箱子银子是儿臣和十三弟,还有简亲王给您的压惊礼,还有一箱子,是儿臣给您和额娘她们带的礼物。”
  弘曌和弘簪都趴在装满银锭子的箱子上流口水。
  “皇玛法,有钱!”弘曌摸了摸银锭子,真大啊,毓庆宫都没有这么大的银锭子。
  康熙听了弘曌的话,再看向手中厚厚一沓银票,哈哈大笑。
  又听说老九和十三将枪械卖出去的全过程。
  直接评价道:“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
  (历史上的原话。)
  也不计较他们的冲动行事了。
  但该说还得说!免得到时候胆子更大。
  康熙拿着银票,略微数了数,嗯,够数了。
  “行了,你们回去后好好休息休息,出海这件事不要同其他人讲。”
  临走的时候,康熙将礼物给了石静娴一些,石静娴没要。
  箱子里无非是和服,斗笠,还有团扇。
  这些东西石静娴才不惜的要。
  康熙看这东西太子不要,便给三个孩子,一人两个银锭子玩。
  第二天上朝时,康熙直接将银票拍给户部尚书。
  “这些,是瑞郡王赚来的钱!去将初学堂开设到各个府城!”
  康熙十分开心,这都是功绩,后世子民都会记着自己的好。
  瑞郡王?朝堂中的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有点没反应过来,这瑞郡王是谁?
  第381章 那日哈出嫁
  大臣们隐约心里有了猜测,但又都否决了。
  去掉过年的时间,这才4个多月,九贝子就能赚到这么多钱?
  那他们还当什么官?
  不对…不当官他们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啊!
  “众爱卿听旨~”
  老九今日依旧没来上朝,他正在后宫陪着宜妃呢。
  宜妃看着许久没见的儿子,心疼的直落泪:“瘦了,也黑了。”
  胤禟也不反驳,只是撒着娇。
  当额娘的,只要一段时间没看见自己的孩子,都会觉得孩子瘦了。
  有一种瘦,叫做父母觉得你瘦。
  有一种冷,叫做父母觉得你冷。
  倭国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东西,拿过来的东西宜妃都看不上。
  扇子上只有一个女人头,又没山水意境,又没有花草喜人。
  那这个首饰,连郭贵人都看不上,她的梳妆匣里的,都要比倭国的东西精巧。
  几人正说着话,就见小宫女跑进来,一脸喜气,跪下来对着宜妃说道。
  “恭喜宜妃娘娘,恭喜瑞郡王,刚刚皇上封了咱们九爷为瑞郡王!”
  宜妃一愣之后便是狂喜!
  郡王!她儿子是郡王了!
  “赏!翊坤宫上下双倍月俸!”
  郡王啊!朝中现在只有一个诚郡王,现在她儿子也是郡王了!
  石静娴下了朝,看着老八难看的脸色,心里嗤笑。
  就这样小气度的人,装什么贤良呢。
  “老四。”石静娴看着胤禛:“慢慢来,相信二哥。”
  胤禛从郡王被康熙撸到了贝勒,如今老九都变成了郡王,十三也还没进朝堂,就已经是贝勒了。
  这让老四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毕竟君臣兄弟,但是还是见面要先行国礼,再行家礼。
  石静娴倒不是没和康熙说过这件事,恢复胤禛郡王的身份,但康熙一直压着胤禛。
  就这样,时间很快进入五月,各地学堂银两已经下发下去。
  没人敢在学堂银两上动脑筋,毕竟康熙已经改革了贪污受贿的惩罚标准。
  运送银两的官员也将这笔钱看的比命都重要。
  从京中银库取了多少钱,运送到地方府城就要多少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