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这桌子下面,有一个浅坑,那是朕年幼刚刚上朝时,心中有些发慌,日积月累抠出来的。”
  康熙扶着梁九功的手站起身,指了指御案笑道。
  这乾清宫承载了康熙太多的回忆,刚上朝时心中的忐忑,听大臣汇报时心中的懵懂,一呆就呆了四十年。
  “走吧,回侧殿吧。”
  康熙叹了口气,走出乾清宫的时候,康熙走下台阶,手遮挡在额头上,看着宫殿上的牌匾。
  他不舍么?是不舍的。
  但凡尝过权力的滋味,就再也没有人想要失去。
  尤其这天下都是他的,可突然有一天,在他还没有死的时候,就要考虑将这天下,将他这么多年建起来的王朝禅让出去。
  他真的舍不得,他不放心,他还有太多抱负没有实现。
  “梁九功啊。”康熙拍了拍梁九功搀扶他的手。
  “你这么多年攒了不少家当吧?”
  梁九功听康熙这话,吓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皇上,奴才没收任何不义之财啊!”梁九功身上白毛汗都吓出来了。
  皇上这是…国库没钱了?要对着身边人下手了?
  “起来!”
  康熙没好气的将梁九功拉起来:“你跟在朕身边这么多年了,你那点子事不用蒙朕,朕就是想问问你,你这内城的三进宅子,和京郊的两处院落,还有那些个银子,你舍得给你的干儿子么?”
  梁九功听着康熙对他的财产如数家珍的模样,差点又要跪下。
  就连他在宫外收养了个干儿子,皇上都知道?
  “皇上。”梁九功脸上挤出一抹像哭似的笑:“皇上……”
  “朕不生气,朕也不追究,这么多年,陪在朕身边最久的就是你了。”
  康熙笑了笑:“第一次上朝的时候,你那时候比朕还小两岁,全程站在朕的身边打摆子。”
  想到当时梁九功颤抖着喊着:有事禀报,无事退朝。
  声音抖的比他还厉害,更是一直浑身颤抖,想到那段往事,康熙哈哈大笑。
  年幼的面孔已经模糊,但第一次上朝时的情景,哪怕过去了四十年,依旧熟记于心。
  “日后,你就如同王承恩一般,埋在朕的身边,随朕左右!”
  王承恩乃崇祯帝身边最不起眼的太监,却在崇祯帝自缢殉国后,也随着崇祯帝吊死。
  顺治帝感念王承恩的忠贞不二,以身殉国,特意将王承恩给葬在崇祯思陵的旁边。
  并给王承恩修坟立碑,顺治皇帝还亲手为王承恩写了碑文。
  康熙皇帝也曾到思陵祭拜了王承恩,并为王承恩立传。
  这对梁九功来说,是天大的恩赐。
  是康熙对梁九功一生的肯定。
  “好了,这回你该说说了,你舍得么?”康熙又将话题重新拽了回来。
  梁九功苦笑道:“有什么舍得舍不得,奴才是个没根没后的人,日后还指望着干儿子给奴才养老呢。”
  说到这梁九功顿了顿,感觉自己说错话了。
  赶紧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皇上…”
  康熙嫌弃的看着梁九功那张老脸都挤成了菊花:“行了,朕和你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梁九功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康熙,看皇上没有生气的意思,才放下心。
  贴身公公哪有出去养老的?除非皇帝死他们前面,新皇开恩。
  梁九功壮着胆子继续说道:“奴才一年到头也不出宫一次,这些东西,说是奴才的,其实早就算是奴才儿子的了。”
  “哪有什么舍得舍不得,只要他们对奴才好,就算装样子,奴才也高兴不是,总比将钱财都攥在手中,让孩子们眼巴巴的巴望着,从盼望到怨恨强。”
  康熙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还是你豁达啊!”
  第400章 拖累
  乾清宫发生的事,石静娴一概不知,她正在毓庆宫揽镜自照呢。
  胤礽看着石静娴的模样,指了指她上唇的位置。
  “就这里,这里留着就好,看着儒雅。”
  石静娴皱着眉:“不要,到时候一不注意鼻涕都流到胡子上了。”
  上次弘曌几个抓周,天气冷。有不少大臣胡子上都沾了鼻涕。
  “那就八字胡。”胤礽点点头肯定道:“这张脸留什么样胡须都好看。”
  石静娴烦躁的丢下镜子:“算了,不想了。”
  胤礽不能理解石静娴的想法,这年头谁要是有美鬓胡须,那是多么英气的事情。
  会让人羡慕死的!
  怎么到石静娴这里这么抗拒呢?
  “让你留指甲你不留,让你留胡须你也不愿意,你到底想干什么!”
  在胤礽看来,这是成熟男人的标志,是质的跨越。
  就像后世女人开始穿正装进入到公司,开始化上美美的妆,昭示着女孩子长大了。
  胤礽气愤的看着石静娴,若不是女人长不出来胡须,他定是要留一嘴美须,让他们羡慕他的!
  石静娴展示自己干干净净的指甲给胤礽看:“这不干净么?不好看么?”
  胤礽翻了个白眼:“我懒得和你说。”
  说完便走到床边去哄孩子玩。
  石静娴看着骨节分明的大手,再想到康熙的大手上面留着的指甲。
  还有专门的太监宫女去给康熙养护指甲,有些接受无能。
  在这个时候,留指甲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这代表是富庶人家的子弟,不需要做苦力活。是养尊处优的表现。
  就连胤禛那么有洁癖的一个人,手上也有几个手指是长指甲。
  但石静娴就是没办法接受一个大男人娘们唧唧的留着指甲盖,怎么?还要画个美甲?
  (查到的资料,如果有分歧踊跃发言,勿要骂人,尤其是作者,谢谢。)
  石静娴在毓庆宫因为胡须烦心,八贝勒府因为传言的事,大动肝火。
  “一定是太子!是太子传出来的!”胤禩恨恨的捶了桌子一下。
  “这个太子表面上兄友弟恭,实则只会耍着不入流的手段!”
  站在书房的叶克书也赞同的点点头:“没错!”
  他的儿子不就是和太子才相处不久,就被太子策反了?
  “乌雅氏那边,会不会是太子联合四贝勒搞的鬼?”叶克书皱着眉头沉思道。
  八贝勒眉头紧锁,眼中含着愤恨:“英雄不问出处,总有一天我会让皇阿玛看见我才是最适合那个位置的人!”
  “至于老四,背上不孝的骂名,这辈子都别想翻身!”
  胤禩顿了顿:“让我们的人去接触十四,爷和十四还算有些交情。”
  宫外的消息传播的比宫中快一些,良妃最近一段时间天天陪着惠妃,倒也没听到什么风言风语的。
  一直过了两三天,良妃才听到这个消息。
  只不过良妃没有听说辛者库之子的事,只是听说皇上并无想法换太子,更别提让老八做太子。
  良妃是个没有野心的人,从不去妄想那些有的没的。
  更别提现在太子并无过错,她从来没指望过儿子争夺什么,更不想让儿子卷入夺嫡的风波。
  于是良妃派人将八贝勒喊进宫,准备关心关心胤禩。
  胤禩下了朝听闻良妃喊他,算了算没到喝补汤的日子,就知道良妃定是听到了传闻。
  到延禧宫时,胤禩依旧先去给惠妃请安,惠妃嘱咐了胤禩几句,就让他去侧殿看良妃去了。
  胤禩进门的时候,还小心翼翼的,生怕良妃听到传闻心里不舒坦。
  结果就看见良妃关心担忧的目光,胤禩心中一暖。
  “额娘。”胤禩给良妃行完礼才落座。
  良妃将伺候的人挥退,才看向胤禩,有些小心翼翼的措辞。
  “儿子,额娘最近听闻了一些传言…”良妃顿了顿。
  “额娘知道你只是关心你皇阿玛,并没有其他的心思。”
  “咱们就做一个闲散宗室,好好将弘旺抚养长大。”
  良妃怕胤禩心里不舒服,但她觉得她儿子可能没有那个心思,也许皇上是多虑了呢?
  “额娘?!”胤禩不赞同的看向良妃。
  良妃看到胤禩的这个表情,就知道她的儿子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样。
  “胤禩啊,额娘只有你这一个孩子,额娘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等日后开府,等额娘老了,额娘就去宫外和你一起生活。”
  良妃摇了摇头:“我们不去想其他的好不好?”
  大皇子的教训难道还不够胤禩看清么?这么多年,她都看清皇上对太子那是寄予厚望的,其他孩子,拍马都赶不上。
  那个位置又有什么好的呢?
  她在这后宫看的分明,阖宫的女子各有各的心思,倒是不如普通百姓一般,能够夫妻和睦,一条心。
  “额娘,难道你也觉得儿子是皇阿玛说的那样,辛者库奴婢之子,所以不堪配大宝么?”
  胤禩激动的反驳道:“儿子偏要让他们看看!就算出身低微又如何,儿子定要让你成为最尊贵的女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