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拜金女她醒悟了 第6节

  “姐,你怎么过来了。”沈南乔惊喜的问。
  来人是沈南乔的姐姐沈南喜,沈南喜从小在沈南乔家中长大,算的上是沈南乔的亲姐姐,两个人差了五岁,农村的孩子懂事的早,沈南乔算是沈南喜给带大的。
  沈南喜并不是沈南乔的亲姐姐,是沈南沈二伯的遗腹子,说起来沈二伯,这在沈家几乎是禁忌一般的存在。
  沈二伯说起来也算是厉害的人物,在家里吃不饱饭的时候独自一个人去参军,没有提前和沈爷爷沈奶奶说,等确定要走了才告诉家里面的人。
  吃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参军最起码能活着,有口吃的,沈爷爷沈奶奶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现实。
  沈二伯有出息,参军没有几年便升了职,先是连长,后是营长,家里面的人都明白他以后是有大出息的人,结果才刚娶了媳妇的人,却因为一次任务失去了性命。
  沈二娘身体本来就不好,也被这一消息击垮,最后只留下了沈南喜这一个女儿。
  本来沈南喜是没有来他们家的,她爸爸是老小,怎么轮也轮不到沈父管这事。
  可是沈大伯在家不当家,沈大娘在家把持着一切,沈南喜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不仔细养着,怕是活下去都难。
  沈大伯一个大男人从来不操心这些事,有他的一口饭吃就行了,其他的他啥事不管。
  沈大娘就更别想她操心,又不是她自己的亲侄女,有一口饭饿不死就行。
  可是没想到刚出生的婴儿,沈大娘养的不仔细就不说了,竟然在农忙的时候把她一个人放在家里,沈南喜那时候刚会爬,一下从炕上栽了下去,额头青紫了一大块。
  沈父年轻的时候脾气厉害,看到这副场景,怎么还忍得了?这可是自己二哥唯一的女儿,如果二哥在世指定会给她最好的生活,可是现在呢?竟把孩子当成拖累,他一气之下把孩子抱到了自己家里面。
  沈母当时心里有意见,毕竟家里面多张嘴不是说说的事情,要是有钱倒无所谓,可是家里面穷的揭不开锅,现在还要装好人,如果孩子在家出个什么事?不是让人指着头顶骂吗?
  而且小孩子的身子弱,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就算去看个赤脚大夫也需要钱,说到底都是手里没钱,穷给闹的。
  沈大娘倒盼着他把孩子抱走别还回来,赔钱货还以为她乐意养呢!好不容易把自己两个孩子养的能撒腿跑,她可不想再养孩子了。
  结果一个多月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她肠子都快悔青了。
  沈二伯的抚恤金发下来了,好几百呢,这些钱要是到她手里面,她盖房子的钱不就有了吗?
  这事她去说指定不行,就怂恿着自家老头子去说,沈大伯一棒子打不出来一个屁,也知道这是自己家做的不地道,说什么也不愿意张这个嘴,沈大娘气的没办法只好自己去沈父家要沈南喜。
  这刚刚把抚恤金发下来就来家里面要孩子,明眼人都知道她要的不是孩子,是钱。
  第10章
  沈父自然不同意,倒不是他贪图自己二哥的抚恤金,这钱只能给沈南喜花,这个大嫂的德行自己清楚,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他虽然看不上,可是一家人撕破脸面也不好看。
  他不想把场面闹得太难看,沈大娘就拿准了这点,在村里嚷嚷沈父是为了贪图抚恤金才把沈南喜抱走的,是沈父算计她。
  沈父被她说的双目通红,气的手都在不停哆嗦,一向脾气软和的沈母这时候上前和沈大娘撕打在一起。
  沈母在家向来不争不抢,也是眼里最有活的,沈大娘怎么也想不到沈母会突然之间上前打她。
  “好哇你个张晓丽,我倒是没看出来这些年你一直在扮猪吃老虎,现在得了好处就不装了,真是让我看走了眼。”沈大娘享惯了福,虽说嘴上厉害,可手上也没多少劲啊。
  可沈母不一样,她娘家就生了她和妹妹两个,别看她瘦瘦小小的一个,在娘家也是把她当男孩子使的,男孩子干的她照样能干,手劲大的出奇。
  “孔银花,我平日敬你是我大嫂,说话也是礼让三分,没想到今天你竟这么说我们,我张晓丽这辈子还没怕过什么,也没贪图过别人什么,我们不贪孩子的钱,今天就让村支书和村长一起过来做个见证,孩子的钱我们一分都不会花,以后孩子每一笔开销我们都记在账上,孩子大了就把剩下的钱交给她,你要是敢和我们一样这样做的话,今天孩子就让你抱走。”张晓丽掷地有声地撂出来这些话。
  周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邻居也都静默了一瞬间。
  谁都没有想到张晓丽会这么说,这年头的几百块钱三大件都买得,谁会不眼红着占为己有。
  孔银花自然不信她的说辞,还想着她故意这么说好让自己放弃,于是也硬着头皮接话:“好啊,现在就找村支书过来,给我做个见证,以后孩子的每一笔花销我都记上,就让孩子跟我走。”
  村里有脑袋灵光的年轻人,立马去叫了村支书和村长过来。
  村长和村支书是一块赶过来的,这么大的动静,他们两个人想不知道都难,可是事情没闹大之前,他们两个谁出面都不好断这官司,有句话不是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吗?邻里邻居的官司最难讲清楚,还不如等他们自己掰扯出一套方案来的快。
  村支书戴着厚重的眼镜片,头上的头发稀松两根,看着瘦骨嶙峋的,可是却精神奕奕,“爱国,你是怎么想的?”
  “杜叔,我……我听我媳妇的。”孔银花在的旁边眼神警告着自己丈夫,沈爱国硬着头皮说。
  杜书记听他这么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耳趴子软不说,还当不了一点家里的主,孩子就算到他家去了,也不让人放心。
  村长向来不喜欢管这些事情,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管不好就容易做坏人,这种事情他向来不插嘴,只等着村支书做裁断,他在一旁扮演个隐形人就行。
  “那建国呢?建国你怎么说?”
  “叔,南喜给我们家养吧!我们不贪孩子的钱,家里只要有口饭吃就饿不着她,二哥的抚恤金到时候等她长大了就给她,我们一分钱都不会拿。”
  沈建国这事没有和自家媳妇商量,也明白媳妇可能会生气,可是他也不能把南喜往火坑里推,这孩子送到老大家接回来容易,可孩子的钱到时候保准拿不回来了,是自己二哥用命换回来的钱。
  杜书记也没有想到沈建国会这样说,这孩子看着一股莽劲,不像是能带好孩子的人,不过他媳妇是十里八村有名能干的人,他是知道的。
  “现在谁家都不容易,可这孩子也不容易,她爸爸是个大英雄,咱们不能让英雄寒心,要是你们两家谁愿意养这孩子,村里面每个月给一块钱的生活费,孩子父亲的抚恤金,这钱只能给孩子,就以孩子的名字存着,这钱谁都不能惦记。”村支书本来想着这钱让大人拿着,等以后孩子大了就给孩子,可富贵迷人眼,人最经不起诱惑。
  “孩子小的时候一块钱够,那她长大要上学,生病了,这一块钱怎么够?书记这钱还有的涨吗?”
  孔银花没有想到村支书会这样决定,虽然说一块钱也不少了,但是光管她顿饭还行,这么小的孩子正是费心思的时候,一个月一块钱,这不是净干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吗?
  “村里面只能给这么多,这也是我和村长商量之后的决定,大家伙没意见吧?”村支书这话就属于先斩后奏,先说孩子的父亲是个大英雄,村里面要给孩子生活费,现在才反过来问大家伙的意见,要是大家不同意,不就是成了不懂感恩的白眼狼了吗?
  “同意同意,咱们能为英雄做点事,怎么能不同意呢!”旁边的妇女主任笑着接话,这可是事关思想觉悟的大事情,作为先进思想的代表,她肯定要第一个响应。
  周围的人陆陆续续应和了起来,即便有不同意的人看到现在这副场景,也懂得闭上嘴巴,不要做讨人嫌的那个。
  “可……这,我……。”孔银花语无伦次的说着,不清楚自己怎么表达才能隐晦一点,毕竟刚刚一口一句讨要孩子的人是她,现在反悔的人也是她,这不是丢人现眼吗?
  “沈家大媳妇,你有什么意见吗?”村支书火眼金睛,孔银花这点道行在他眼里面根本就不够看。
  “我是说,我看南喜这些天在老六家也算养的不错,这孩子比在我家养的精细,我也放心了不少,不能因为我惦记孩子就让孩子去我家受苦,还是让老六家养着吧!”孔银花艰难的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说完还故作伤心的跑走了,其实就是不想看周围人对自己指指点点。
  就这样沈南喜一直在沈父家养着,直到结婚。
  说实话她小的时候不懂事,很讨厌自己这个姐姐,认为沈南喜抢了属于她的东西,因为她自己才成了家里的老二,新衣服新鞋子轮不到她,而她都是捡沈南喜穿剩下的。
  第11章
  她还经常因为这些事愤愤不平,可是现在她懂了,她们之间虽然不是一母同胞,可是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日子里,她们互相照顾彼此,早已成为了血浓于水的亲人。
  沈南喜帮这个家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她记得小的时候家里闹灾荒,连树皮都吃不到,是沈南喜拿着自己父亲的抚恤金去换粮。
  才十岁出头的小女孩,偷偷拿着钱跑到城里面换粮食。
  也不知道她怎么这么胆大,回来被沈父狠狠的打了一顿,可是她就是硬着头皮一句认错的话也不说。
  甚至沈父后来能当上村支书,上面或多或少也看在她二伯的关系上。
  想到这些,她的心一阵酸楚,为过去自己对这个姐姐的冷眼感到自责。
  “今天上午我回家送菜听娘说你生了,我就赶紧赶过来了,孩子呢?快让我看看。”沈南喜从开始说话就叫沈父沈母爹娘,这些年也一直这么叫着。
  沈南喜不如沈南乔命好,她嫁到隔壁村的一个木匠家,木匠家还有一个瞎眼老母,沈南喜生了一儿一女,这些年她上有老下有小的照顾着,还不到30岁的年龄人看起来却苍老不少。
  “刚睡着,在床上呢,怎么没带着平平和安安一起过来?”平平和安安是沈南喜生的一对双胞胎,今年都三岁多一点。
  “他们俩还小,路上带着不方便,快让我瞧瞧孩子。”结果刚到卧室就感受到一阵凉意。
  “这屋里怎么这么凉快,怎么回事?”沈南喜好奇的打量一周,发现了在门口放着的大冰块,接着感叹了句:“这是远洲给准备的吧?”
  “刚刚他下班拿回来的。”
  “我就说你嫁对了,他是个知道疼人的。”沈南喜免不了再唠叨妹妹几句。
  “姐你不是要看孩子嘛?”沈南乔连忙打住她,怕她絮絮叨叨的往下说。
  “瞧你,又不乐意听了,这孩子长的真白净,像你小时候。”沈南喜看着孩子,眼中满满的都是喜欢。
  沈南乔听这话想笑,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家的孩子怎么看都好看。
  低头突然扫到粘在沈南喜鞋上的泥土,沈南乔脸沉了下去,脸上不好看的问:“姐,你是怎么进城的?”
  按理说如果上午回了家,怎么也不应该中午过了饭点才到?
  沈南喜顺着妹妹的视线看过去,看到鞋子上全是泥土,前两天才下过一场大雨,地上还有些湿,走着过来难免会沾上泥土。
  她尴尬的笑了笑说:“这不是没赶上早上的牛车,我就走着过来了,也不费事。”
  沈南乔被她的话气笑了,“这么热的天你走着过来,你真是……”
  沈南喜倒是不在意的说:“乡下的土路都走惯了,不碍事。”
  沈南乔没有戳破她的谎言,这不就是因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想省点钱所以走过来。
  突然间想起来自己卖工作这个事,“姐,要不你去国营饭店上班吧!”
  “我,我不行。”沈南溪想都没想,直接拒绝,摆着手很抗拒的样子。
  “你试都没试就知道自己不行,再说你也是个高中生,怎么就干不了这些了?是不会数钱还是不认识字?”沈南乔看她这个样子有些生气。
  “哪是什么高中生,我这个高中没上几天。”
  “既然拿到了高中毕业证,那就是高中生,人家认的是你的毕业证。”
  “可是家里面一大堆活,还有两个孩子……”
  沈南乔看她这样子就知道她心动了,于是在下一记猛药说道:“那你也不能一直在家做老妈子,你还不到27岁呢,总不能一直在家操持着这些事情,姐夫做木匠一个月能赚多少钱你自己心里也清楚,十里八乡的能做的都做过了,这家具是最难换的,有的人家一辈子做一次家具,姐夫整日接的手工活也就是挣点零花,勉强够家里面的开支。”
  她顿了顿接着说:“可是你还有俩孩子呢,家里面这俩孩子以后长大了花钱的地方更多,平平安安上学,以后给安安娶媳妇,还有大娘身体也不好,这以后处处都是花钱的地方,趁这次有个工作机会,你就给我说句准话,你去不去?”
  “我……你那工作准备多少钱卖了?”沈南喜也不能让妹妹吃亏,咬了咬牙狠下心做决定,直接就问了出来。
  “钱不着急给。”
  “这可不成,不要钱我不去了。”她可干不出来这么厚脸皮的事情。
  沈南乔知道自己这个姐姐家没有多少余钱,让她开口也不知道要多少合适,于是她就说:“那你给我两百块钱就成。”
  “两百块钱我不要,你是诓我不懂行情,在这里骗我,我们村前些天有个人买了一份工作,都花了六百块钱呢,还没有你这工作干净体面,你不用想着接济我,这工作你还是卖给别人吧。”沈南喜说什么也不愿意让她赔钱。
  沈南乔被她的话气笑了,真是有便宜也不会占,“这两百块钱就是当时我买工作的价钱,不信你去问问三姑,我原价卖给你是不亏的。”
  沈南喜算了算自己手头上的钱,想了想说:“四百块钱,算姐姐我占了你的便宜,要是这个价格能成我就要。”
  “行,你想多掏钱我也没办法,你回去的时候顺路去给三姑说一下。”沈南乔知道她脾气倔,只能按她说的办。
  “走了一路指定还没吃午饭,中午远洲回来带的饭还有剩的,我去给你热热。”沈南乔说着就要下床。
  “你躺着别忙活了,这屋我又不是没来过,我过去热。”以前穷的时候两个人还吃过一颗糖,沈南喜是一点也不嫌弃妹妹的剩饭。
  “姐,你进来吃吧,这凉快点。”沈南乔见沈南喜坐在外面客厅吃饭,便喊她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