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没有哪个女人能抵挡得住精美首饰的魅力,两位舅娘爱不释手的看了又看,最后在众人的催促中,才戴在了头上。
  全家人都毫不吝啬的对谈晓兰开始了夸奖模式,谈晓兰谦逊了两句,然后对大表嫂说:“先做了外婆和舅娘的,等下次回来,我再给嫂子做一个好看的。”
  大表嫂就笑着说:“好妹妹,嫂子先谢过了,只是你得先养好身子,做这个不着急。”
  大舅娘也赶紧道:“你嫂子说的对,别急着做了,好不容易养好了一点,别因为做这个再累病了!”
  谈晓兰觉得自己还是很注重身体的,就说:“大家放心吧,我会注意身体的。”
  外婆也不让她再急着做了,“就算不累,那铜丝也不是那么好搓的,做的多了,把手做粗了可怎么办!喜欢做这个,也不能一直做,隔一段时间做一个就行。”
  谈晓兰原想说自己护着手呢,不过话到嘴边又打住了,换成了乖巧的:“知道了。”
  不能一直做,就代表做的慢,轮到宋欣怡的时候,还不知道是哪一天。
  这样,其实还是很可以的。
  说完做绒花的事,谈晓兰就说了明天要回去。
  屋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大舅娘先开口道:“你身子还没完全养好,镇上买东西方便,还是等几天再回去吧。”
  谈晓兰回到外婆家,外公就带她去了已经不怎么坐诊的老名医那里,给她专门配了补药。饮食上也是鸡鸭鱼肉没断过,舅娘还变着花样的给她开小灶。
  全家人疼着宠着,不只是吃喝不用发愁,在这里是万事不用发愁。
  说实话,这样轻松自在的日子,谁不想一直过下去呀!
  只是现在不同往日,父亲不在,祖母和母亲日子过得心里发怯,自己回家虽然也是不做活,好歹遇事还能有个主意。
  谈晓兰正要说这些,外公却发话了:“回去住几天也好,免得亲家母心里不安。后天吧,后天开集,让你舅娘给你再张罗些东西。”
  然后又对大孙子说,:“那天下午你去租辆车,和你娘一块送你妹妹回去。”
  外公说完,谈晓兰不知怎么的眼睛就有些发涩,嗓子噎的说不出话,只能点头表示知道了。
  她在心里狠狠的唾弃了自己一把,前世从未有人为自己考虑打算过,也没觉得怎么样过,现在有人疼着护着为自己着想了,自己却在这里矫情起来了。
  家里人看她这样,心里也是难受的不行。
  从小娇养着长大的娇娇女,非得回那没有顶梁柱的家,这是担心家里没有挡事的人!要回去给家里的老小撑起来!
  外婆怕说多了兰儿心里再难受,就道:“小圆子该睡了,孙媳妇带着孩子回去歇着吧,兰儿和欣怡也是,都赶快回屋早点睡吧。”
  谈晓兰这几天忙着做绒花,这会感情波动又有点大,确实觉得疲累,外婆说完,就和大表嫂宋欣怡一起出了主屋,回去收拾了一下就睡了。
  外公等她走了,就对两个儿子说:“我有些话交待你们一下。”
  宋富元兄弟俩赶紧起身:“请父亲吩咐。”
  他们俩站起来,屋里除了外婆,其他人也都跟着站了起来。
  外公对子孙们的反应还是很满意的,对两个儿子道:“当初我还在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和你们谈家叔父关系最好,我们都属于在读书上没有太多天赋的,但是你叔父在人情交往上面却比我强的多,他虽比我小,却处处护着我。
  到了思立这里,你们妹子过世后,他原本是不准备再娶的,是我和亲家母商议着让他续的弦,就连人选都是经过咱们家同意的。
  前些年兰儿虽然养在这边,但是你们凭良心说,兰儿的吃用,哪一样不是思立三份两份的往家里拿!就连老二现在开的油料店,如果不是思立,又怎么能做的那么好。
  现在思立出事了,下落不明,他娘一辈子没操过心,何氏在家里是一把好手,心性上还是过于纯真了一些。
  以后谈家的事,哪怕不是姻亲,你们也不能不管呀!”
  大舅赶紧道:“我们和思立打小的兄弟,谈家的事就是宋家的事,以后哪怕思立没回来,他那三个儿子,我们总能供出一个出来。”
  二舅也说:“爹,您就放心吧,有我们呢,不会让谈家没落了。”
  宋晨文三兄弟也纷纷表态,一定把谈兴强他们当作亲兄弟,一起守护谈晓兰。
  得到儿孙们的保证,外公心里满意,面上却依然郑重:“希望你们能记住今天的话。”
  众人纷纷应:“是”
  第012章
  定下后天再走,所以谈晓兰第二天日子依旧。
  上午推着小圆子出门玩了一圈,下午睡过午觉,大舅娘就要带着她去布庄,想给她买一件夹袄和长裙的衣料。
  谈晓兰对舅娘说:“我不用了吧,春天做的夹袄还没怎么穿呢。若是舅舅他们谁还差衣服,您给他们买了衣料回来做吧。”
  梁氏却说:“他们都有,你今秋才做了一套衣服,以前哪一季不做几套衣服,要不然过几天天凉了,连件新衣服都没有怎么行!”
  谈晓兰原本想的是,父亲还没回来,我得学着节省过日子。
  可是舅娘这么说,却不能把原本的想法说出来了,那样就显得和舅娘生分了,她会难过的!
  然后又想,我原本就被舅娘疼了那么多年,现在继续让她宠着,其实也是一种孝顺。
  想通了,人也欢喜了起来。
  对舅娘说:“我要做一件密合色的夹袄。”
  梁氏就笑:“好,喜欢什么颜色就买什么颜色,回家别再做绒花了,先把夹袄做了,过几天就该穿了。”
  舅娘说着,谈晓兰就应着,然后对着镜子照了下仪表,看没什么不妥的地方,两人就出门去布庄买衣料去了。
  布庄里也是新上了货,两人刚进了布庄,老板娘就热情的迎了过来,都是街面上住着的,彼此都认识多少年了,梁氏又是这里的大主顾,有时候哪怕最后什么也没买,老板娘也依然热情。
  这样的热情,在谈晓兰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最稀松平常的。
  以前她从未注意过,现在有了想去渡口为别人做咨客导游的想法,再听这些销售人员说话,就多了几分认真。
  老板娘招呼人很热情,但介绍东西时却少了三分热忱,话语里满满的都是真诚。
  谈晓兰选了密合色的夹袄面料,秋香色的长裙。
  再选内衬,老板娘就不再一律介绍贵的,而是着重介绍了一款,不太贵的内衬。
  说话时还把声音稍稍放轻了一些:“这一款价位虽然不高,不过咱们自己人过来,我都是推荐这一款。”
  谈晓兰把这一款,和另外一款颜色材质都差不多的,价位却比较高的做了一下比较,发现这一款只是比那一款薄,其他并无多少差别。
  老板娘接着说:“若是面料一般,配这款内衬做出来衣服效果就不太好,不过你们选的面料好,配这款轻薄一些的内衬,既不影响成衣效果,穿起来还舒服。若是面料差一些,就得配那款厚一些的内衬,那样衣服才不容易走形。”
  谈晓兰以前从未注意过这些,听她这样说,就发现生活中原来还有那么多省钱的地方。
  不过这个省钱秘诀,她还是果断放弃掉,内衬过厚穿着不舒服,一天下来得多累呀!
  能节省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穿戴上还是暂时维持习惯的好。
  最后自然是买了轻薄的内衬,大舅娘又给小圆子买了做小袄的布料,过两天气温凉了,大人穿夹袄,小孩就得穿小棉袄了。
  回到家,舅娘就开始给谈晓兰收拾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林林总总收拾了一大包袱。
  然后又嘱咐谈晓兰:“做衣服之前,别忘了先把衣料过一遍水!”
  谈晓兰应了。
  舅娘又嘱咐别的。
  谈晓兰还是应了。
  舅娘还准备再嘱咐别的,大表嫂先笑了:“这些您刚才都已经说过两遍了。”
  大舅娘:“……唉,瞧我这脑子!”
  谈晓兰却说:“我喜欢听舅娘给我说这些事,多少遍都喜欢听。”
  梁氏心里的懊恼一下子就被抚平了,放下收拾好的东西,笑道:“兰儿真是舅娘的贴心小棉袄,等着,舅娘给你做好吃的去。”
  ……
  第二天开集,家里又给谈晓兰准备了不少东西,下午大表哥租了牛车,给谈晓兰收拾的东西,放在牛车上,占了将近一半的空间。
  谈晓兰和外婆他们告了别,和舅娘坐上了车,大表哥坐在前面赶车。
  一路平稳的回到家,刚下了车,谈晓兰就对着半开着的院子喊:“奶奶,母亲,我回来了。”
  继母何氏正好从后院看过小鸡,听到谈晓兰喊人,就看到院子门口停了一辆牛车,谈晓兰正扶着梁氏从车上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