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何氏却说:“剥蒜弄的手上都是味,兰儿就别剥了,你不是每天都有练字的功课么,去练字吧,这点活我和小菊一会就做好了。”
  谈晓兰本身也不是什么勤快人,继母既然说不用自己了,她也就没下手,直接回屋练字去了。
  谈晓兰平时总说在练字上,宋晨文管自己管的严,其实她自己也不是必须让人管着才练,谈晓兰并不讨厌练字,只是她自己练的时候,比较随心而已。
  不过今天的状态很好,练完表哥规定的数量,谈晓兰又写了一张,才收了笔。
  刚收拾好书桌,院子里传来了何氏惊讶的声音:“妹子来了!”
  谈晓兰从窗户上往外看,就看到谈芳韵挎着个篮子进了家门。
  老太太听到声音,赶紧从屋里出来,看到闺女,也挺惊讶的。
  谈芳韵自从出嫁后,一年回不了几次娘家,今日距离上次她回来没多少日子,猛的看到她,老太太还以为她遇到什么事了。
  赶紧问:“怎么了,是出什么事了么?”
  谈芳韵:“没有,没出什么事,就是快过年了,我哥又不在家,我回来看看您。”
  老太太大松一口气,“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外面冷,走,赶紧进屋。”
  谈芳韵随着老太太进了屋,老太太又问了她一遍,“真的没事?”
  谈芳韵:“娘,你放心,真没事。”
  老太太心说:我放什么心呀,你嫁妆都被婆家给霸占了,还让我怎么放心。
  要不是因为谈思立现在不在家,老太太早就找李家说理去了。
  谈芳韵放下篮子,对老太太说:“娘,我给你蒸了些馒头,是用细面蒸的,不剌嗓子。”
  老太太就笑:“好,中午你想吃什么,让你嫂子给你做。”
  谈芳韵只说:“家常便饭就行。”
  然后问老太太:“怎么没见招弟?”
  老太太:“我看招弟针线活做的不错,就让她去渡口的绣庄做学徒去了,学个手艺,以后成了家,她自己手底下也能宽裕一些。”
  谈芳韵听完,脸上烧了起来,她出嫁时嫁妆可谓是宽裕的很,但是前段时间,嫂子让自己给娘做衣服打首饰,自己手底下愣是拿不出银钱。
  谈芳韵不知道何氏回来是怎么和自家娘说的,就试着说了句:“招弟过来,就是让她照顾您的,怎么让她出去学手艺去了?”
  老太太早就想好了说词:“我好好的,哪用得着孩子跟在身边照顾,你嫂子把招弟带回来,是知道了她在家不是下地就是做饭,你嫂子想着你们李家的情况,等招弟她们姐妹出嫁时,应该也没多少陪嫁,就算还有你的十亩地,但是四个孩子十亩地,每人也没多少,还不如把招弟带出来,让她学个手艺的好。”
  那天何氏那样逼迫自己,谈芳韵说不生气是假的,今天又听娘说嫂子完全是为了招弟,谈芳韵又开始为自己误会何氏而感到羞愧。
  红着脸说:“我误会嫂子了。”
  老太太叹气,自己这个闺女模样好,性格也好,最是温顺,只是在亲事上拧了一次,只那一次,却改变了她的一生!
  当初谈芳韵相不中她爹看好的人家,不管说多少个好少年,她就是一个也不愿意。
  最后老爷子生病走的急,谈芳韵守完孝,年龄也不小了,媒人再提亲,对象早已不是老爷子还在的时候的档次了,然后谈芳韵就一眼就相中了李大生。
  当时身为兄长的谈思立发现,李大生大字不识几个,并不像媒人说的那样,虽然没去学堂读书,却是跟着他做木匠的祖父识字的。
  当时谈思立是不同意这门亲事的,可惜谈芳韵认准了李大生,还说那些年媒人介绍的那么多自己都没有相中,就是因为不喜欢你们这种文弱相的男人。
  谈思立虽是文人,却并不弱气,被妹妹这一形容气的不行,但是气归气,自己的亲妹妹怎么可能不管!
  只可惜他怎么拦也没拦住,眼看着兄妹俩因为亲事要反目,老太太劝住了儿子,谈芳韵才按着自己的心意嫁给了李大生。
  老太太不知道这些年闺女后悔过没有,反正老太太自己是后悔劝了儿子,没继续拦着她闺女,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再怎么后悔,也只能往前看。
  老太太叹完气,对闺女说:“你嫂子不会和你计较的,不过你回去后,不能说招弟去学手艺去了,免得你婆婆再找事。”
  谈芳韵是性子软,又不是傻,亲娘和婆婆哪个是为了自己和孩子好,她还是能分的清的,赶紧保证回去不会说。
  老太太见她还算听话,心里多少有点欣慰,却没想谈芳韵后面的话,让老太太又变了脸色。
  谈芳韵说:“娘,嫂子既然也喜欢招弟,你看让招弟嫁给兴强怎么样?”
  ……
  谈晓兰看到姑姑和奶奶进了屋,自己又在屋里等了一会,觉得姑姑如果有事,这些时间也说完了,这才从屋里出来去奶奶屋。
  还没进屋,却听到了姑姑说要把招弟嫁给兴强的话,谈晓兰又默默的收回了迈出去的脚,转身去了小菊屋里。
  谈晓菊帮着母亲腌好腊八蒜,就回屋做绒花了,刚才她也听到姑姑来了,想着做完手里的这朵绒花再出去。
  谈晓兰来的时候,谈晓菊正在收线,见姐姐进来,谈晓菊好奇的问她:“姐姐没去奶奶屋里么?”
  谈晓兰没说自己去了,但是听到了一个不合适的话,估计这会姑姑正挨训呢,所以自己避出来了。
  她只说:“姑姑突然回来,可能有事和奶奶说,我觉得还是待会再过去的好。”
  谈晓菊对姐姐从来都是信任有加,既然姐姐说待会再去,谈晓菊就又拿起了做好的花瓣,准备再做一会。
  谈晓菊做绒花,谈晓兰表面上是在一旁看着她做,其实心思早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谈晓兰在想,自己这个姑姑,心思真是单纯的不行,她只想到了娘家嫂子喜欢自家闺女,娘家的日子好过,闺女嫁过来觉得受不了委屈。
  但是她也不想想,兴强是家里的长子,又自小读书,家里怎么可能不对他寄予厚望呢。
  就算抛开李家的家境,兴强也不可能和家里没有读书人的人家定亲的!
  第044章
  谈晓兰带着妹妹去奶奶屋里的时候, 姑姑正在那里抹眼泪。
  谈晓兰只做不知她刚才说的话,问道:“姑姑这是怎么了,是太想招弟妹妹了么?”
  谈芳韵因为说了一句让招弟嫁给兴强的话, 被亲娘说只想着自己,一点也不为家里考虑。
  她正委屈的哭着的时候,侄女们来了,谈芳韵被小辈撞见难看的时候, 心里羞的不行。
  幸好谈晓兰说的话,让她想到了掉泪的理由。
  谈芳韵就擦着眼泪, 说:“招弟自小没离开过我, 这猛的离了身边, 一时还有些不习惯。”
  什么都不知道的谈晓菊, 听完有些不理解, “姑姑想招弟, 可以去渡口看她呀, 咱们村又不是距离渡口远。”
  谈芳韵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一时没忍住, 下午就去看她。”
  谈晓菊听完, 就给她说李招弟在绣庄的情况。
  谈芳韵面上一片认真, 至于心里在想什么,估计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谈晓兰过来,也只是全了脸面, 对于自己这个姑姑,谈晓兰是真的提不起来和她交流的兴趣。
  因为和她说话,太容易心累了!
  但是自己又不能不过来, 现在面也见了, 谈晓兰就想着用个什么借口赶紧出去。
  谈芳韵和小菊说了几句话,就把自己提来的篮子递给谈晓菊, 说:“我蒸的细面馒头,中午让你母亲溜上。”
  谈晓菊接过篮子,谈晓兰也跟着站了起来,对祖母说:“奶奶,我去村东头买块豆腐添个菜。”
  谈晓兰既不用做家务,功课也做完了,家里有肉又有蛋,她就想了个出门买豆腐的理由,回来差不多就能到吃饭的时候了,完美的避过陪着姑姑交流的时间。
  豆腐营养又实惠,老太太没反对,谈晓兰就顺利出门买豆腐去了。
  三里村做豆腐的,是一户张姓人家,因为在家里排行老四,所以大家都叫他豆腐四。
  豆腐四每日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豆腐,平时都是他媳妇在家。
  谈晓兰到了豆腐四家里,村里也有人过来买豆腐,而且还是宴泽川家里的人,谈晓兰知道她是宴泽川的嫂子,至于是他大嫂还是二嫂,就不太清楚了。
  豆腐四的媳妇正在给孙氏切豆腐,先比划了一处地方,孙氏说:“不够。”
  豆腐四媳妇往外走了些,孙氏还说:“不够。”
  豆腐四媳妇又往外走了一些,孙氏才说行。
  豆腐四媳妇切了豆腐,问她:“你这次怎么要买那么多?”
  孙氏就道:“我婆婆要给我家老三说亲,这两天会请媒人来家里吃饭,现在天冷,我多买点,省的明天再来跑一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