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
  今天要去禹伯良家拜访,谈晓兰没再懒床,早早的起来,吃过饭就回屋收拾自己。
  她出门做事习惯了,收拾自己出门比别人快了不少。
  谈晓兰收拾好自己,从屋里出来,从祖母到小菊,还没一个收拾好的。
  谈晓兰心里想,等下次再一起出门,我可以晚起一会,反正我收拾的快,晚起一会也不耽搁和她们一起出门。
  八月的天气秋高气爽,谈晓兰也不想着去给谁帮忙,自己在院子里转悠着看花草。
  她都快要看烦的时候,终于有人收拾好出来了。
  正好赵铁的家的过来禀报,租的马车已经到门口了。
  坐上马车,已经是一刻钟后的事了。
  两家在一个城区,马车不到两刻钟就到了禹家
  禹伯良在培州的宅子,是一座五进的宅院,谈家的马车到了府门口,禹府的管家就迎了出来。
  一家子随着管家进到院子,过来影壁就看到一对不到三十岁的夫妻。
  谈思立拱手,道:“东家,夫人。”
  禹伯良夫妻一点也没有架子的客气。
  彼此客气一番,禹伯良看向老太太问谈思立:“这是伯母吧?”
  谈思立:“正是家母。”
  禹伯良夫妻就向老太太行礼个晚辈礼,老太太赶紧说:“这可使不得!”
  禹伯良的妻子林氏就道:“伯母这个礼最是受得,去年若不是先生几次相救,我们这一家子早就家破人亡了!”
  老太太客气道:“还是东家福运好,遇事定能化险为夷。”
  林氏就笑:“那也是托您的福。”
  老太太:“是我们家托了东家的福。”
  两人来回的客气了几番,林氏请老太太去内院说话。
  到了内院正堂,老太太先向林氏介绍儿媳妇。
  两人行礼平辈礼。
  介绍完何氏,老太太慈爱的看着谈晓兰,对林氏说:“这是我大孙女,名叫晓兰。”
  谈下来微微的笑着,对林氏行礼晚辈礼,说了句:“见过夫人。”
  她模样最出众,从进到禹府林氏就注意她了,现在见她神情轻松,行礼自然又标准,和谈家其他女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林氏心里不自觉的就对谈晓兰多了几分喜欢。
  老太太又介绍了小菊和招弟,两个人都见过礼,林氏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
  谈晓兰看向祖母,老太太微微的点了点头,谈晓兰姐妹这才接了见面礼。
  自家孩子接了人家的见面礼,来禹家做客,老太太也准备了见面礼,就问林氏:“怎么不见家里的姑娘?”
  林氏育有两子一女,最大的长子十岁,最小的姑娘四岁。
  听老太太问自家闺女,林氏就道:“前天被她外婆给接走了,我昨天去接,想来是在外婆家玩疯了,竟然不跟我回来。”
  她话里带了批评的意思,但是语气完全不是那回事,从提起来闺女,林氏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下去一点。
  老太太:“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现在玩不了,等大一些就没有这个时候自由了!”
  林氏:“谁说不是呢!”
  因为说的是养姑娘的话题,场面慢慢热络了起来……
  第087章
  从禹伯良家拜访回来, 日子慢慢步上正轨。
  兴强三兄弟去了学堂,谈晓兰在父亲看好的两个门店中,选择了一个中档街道上的三间门面。
  门店租好, 第一件事当然是装修。
  这时候就显示出高家父子的优势了,谈晓兰把自己想要的效果和他们说清楚,高昌茂就开始买材料,找人手。
  高昌茂前两年把上面的几个儿子分出去, 可是盖了好几个院子,在买材料和找人手上面, 有的是经验。
  高顺财负责盯着装修进度, 他身高体建, 一身的腱子肉, 做活的人少有敢糊弄他的。
  有高家父子盯着装修的事, 谈晓兰只需要操心招人的事。
  掌柜的不用找, 谈晓兰准备前期自己担任, 让王氏做营业员, 正好可以带带她, 等绣庄步入正轨, 就让她做掌柜的。
  绣娘也早就在花婶的牵线下找好了,现在她们正做着家里定的绣品的活,定的衣服, 谈晓兰准备等店里上了货再开始做。
  现在店里需要招的,是学徒。
  新店招学徒,最好的方式就是招收住在门店附近的小姑娘。
  住的近, 既不用管住, 学徒家的亲戚邻居也能成为自己店里的客户。
  所以谈晓兰的招人方式,就是在店门口张贴招工启事, 高顺财一整天都待在店里盯着装修,有来应招的,就让她第二天过来面试。
  谈晓兰其他的时间,都是在考察货源。
  在供货商这一块,谈晓兰就不止花婶这一个人脉了。
  万川商行虽然不经营布匹,但是和经营布匹的商号是有合作的,谁家的销量如何,从他们消耗的辅材中就能知道。
  这些谈思立都不用问门店,一切都在账本上呢。
  谈晓兰先考察爹爹提供的几个商号,然后又去考察了花婶经常进货的布商,两相结合对比,选出三家准备进他们的货。
  谈晓兰忙着开店的事,家里的事都是小菊在管。
  小菊熟悉了几天,父亲见她差不多都能上手了,就定下来日子,让牙行带着人来家里选。
  谈晓兰这天特意没有出门,在家等着挑一个和心意的丫鬟。
  上午刚吃了午饭,牙人就带着人来了。
  谈思立没让牙人进内院,只把家中女眷叫到外院来挑。
  因为谈思立指定要买丫头和浆洗婆子,所以牙人带来了十几个小丫头,还有四五个婆子。
  负责浆洗的,没那么多要求,老太太在几个婆子中,看中一个顺眼的,留下来先试用两天。
  下面就轮到谈晓兰姐妹仨挑丫头了。
  当然是谈晓兰先挑。
  谈晓兰先把十二个女孩看了一遍,因为被当做商品,哪怕穿的都不好,个个也都梳洗的干净。
  十二个女孩,没有长相特别出彩的,也没有一眼看过去就觉得难看的。
  毕竟模样长的好的,是能卖到大户人家卖高价钱的。
  而长的难看的,牙行里根本就不会收。
  这十二个女孩,小一些十一二岁,大点的最多也就是刚及笄,和自己大着差不多。
  倒是符合自家姐妹需要的丫鬟年龄。
  谈晓兰对她们看了一遍,说:“不会做饭不会针线的,可以退出了。”
  在这个时代,做饭做家务和做针线,是女孩子的基本技能,所以十二个女孩没有一人退出。
  谈晓兰把十二个丫头又看了一遍,继续道:“家里还有父母或者是兄弟的,站到前面来。”
  十二个女孩,有七个站到了前面。
  这一刻,谈晓兰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个时代的残忍。
  这七个女孩有家,有父母兄弟,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她们被卖掉换成了钱,她们的父母兄弟卖她们,可能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也可能是家中长辈病重,更可能是为了兄弟娶妻。
  无论哪一种原因,她们都被卖了,在没有大机遇的情况下,注定一辈子为奴为婢。
  谈晓兰强迫自己不再多想她们的遭遇,对剩下的五个女孩说:“培州本地的,也站在前面来。”
  又有两个女孩站到了前面。
  谈晓兰绕过站到前面的女孩们,开始仔细观察剩下的三个女孩。
  原本还以为自己是被淘汰的三个女孩,心里隐隐的有了期盼。
  谈晓兰问过她们年龄,分别是十五岁、十三岁,和十二岁。
  十五岁和十二岁的女孩都是青州人,十三岁的女孩是繁州人。
  谈晓兰又问了跟着的牙婆,三个丫头的具体情况。
  被卖到牙行里的,每个人都有一段悲惨遭遇,所以牙婆也不瞒着,把三个女孩的情况都说了。
  青州的两个女孩,都是幼时就没了父母,家乡受灾的时候,被亲戚给卖到牙行里的。
  繁州的女孩,则是因为父亲去世,母亲被逼着改嫁的时候撞墙而亡,她是被祖母卖到牙行里的。
  身边多个人手帮忙,本来应该是件欢快的事,但是谈晓兰在了解完这几个女孩的遭遇后,心里变得沉甸甸的。
  女孩们模样都一般,身体倒是都不错。
  对于身体是否健康这方面,牙行里是最重视的,去外面买人的牙人,都有一双利眼,那些不够健康的他们根本就不会买。
  买回来后,还会再让大夫逐个检查号脉,进一步确定人员的健康。
  模样和建健康没什么需要考虑的,谈晓兰分析了一番其他的因素,最后选了十五岁的女孩。
  她没有直系亲属,就没有太多的牵挂,家乡闹灾,她自己也有被卖掉准备,所以心里也没多少恨。
  十五岁,心智和力气都长的差不多了,稍微培养一下,就能用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