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何氏一听,家里的人手好像确实不够用,就道:“既然这样,那就和你爹爹商量着办吧。”
  连何氏都同意了,老太太自来就不是会省银钱的,当然也不会反对。
  几句话的功夫,张嬷嬷就看出来了,谈晓兰在家里说话是有份量的。
  她以为已经看清了谈晓兰在家里的受宠成都,但是当谈思立回来后,张嬷嬷的这一想法又改变了。
  谈思立从商行里回来,带着三个儿子来后院,见了张嬷嬷也是先感谢了一番,然后谈晓兰就说了家里应该再添两个人的事。
  谈思立直接就应了,说:“正好让张嬷嬷教教你们怎么挑人。”
  人员配齐了,谈晓兰还想着要一辆车,“爹爹,咱们家也买一辆车吧,不用配马,配一匹骡子就行,天气马上就要冷了,我不想每天吹着冷风去店里。”
  谈思立听完先叹了口气,张嬷嬷以为他要拒绝,却没想到谈思立开口说的却是:“是爹爹疏忽了,定下来店铺的时候,就应该先把车给你配上的!”
  谈晓兰可贴心了,说:“爹爹没有疏忽,主要是店铺距离咱们家不远,秋日里不冷不热的,在外面走动也舒服,配个车还不够麻烦的,所以才没有配车,现在天也快冷了,咱们家人手也足了,配车的时间刚刚好。”
  谈晓兰说完,谈思立脸上的笑容明显的欢愉了几分,老太太更是直接夸奖谈晓兰懂事。
  就连何氏,满脸也都是晓兰真懂事的表情。
  张嬷嬷看着这一家子的长辈,才真正认识到谈晓兰的受宠程度。
  张嬷嬷担心被过分宠溺着长大的女孩,可能不太适合做长子媳妇。
  若是三夫人家的大公子还在,润清少爷和谈家大姑娘应该很合适,现在润清少爷担着长子的责任,他的妻子其实就不止需要有能力了!
  张嬷嬷准备把自己发现的这些,回去和夫人细说一遍,谈家对长女太过宠溺,真的需要再好好观察一下。
  张嬷嬷想,一般姐妹年龄差距小的家庭,如果两人在家里受重视程度差别过大,当一方被全家宠爱的时候,另外一个这时候基本上都会垂首不看。
  张嬷嬷就特意观察了一下谈晓菊,其实也不用特意观察,因为长辈们夸奖完谈晓兰,第一个开口说话的小辈,就是谈晓菊。
  小菊欢快的说:“家里有了车,以后出门就更方便了!”
  张嬷嬷听的出来,谈晓菊声音里的欢快,真的没有一丝做伪!
  看来她们姐妹之间,并没有因为一方太过受宠而有什么小矛盾。
  第二个说话的小辈,是谈家最小的儿子,他直接跑到谈晓兰身边,说:“姐姐,家里有了车,等休沐的时候,你带我去城外爬山去呗,我同窗他们都去过城外爬山,我还没去过呢!”
  谈晓兰也没去过,想到距离重阳节也就二十来天,直接道:“等重阳节的时候,咱们全家去爬山。”
  兴建算了算日子,也就再过两个休沐日差不多就到了,就说了句:“那好吧。”
  谈晓兰揉了揉小弟的脑袋,对着爹爹开始夸小弟:“爹爹,你不在家的那些日子,小弟可懂事了,别人都说七岁八岁人人嫌,小弟却从来没有讨过嫌!”
  父亲听完,就夸了小儿子一句:“兴建现在确实比以前懂事。”
  兴建被父亲夸奖,一下子就欢快了起来,又使劲挺直腰杆,说:“我以后还会更懂事的!”
  老太太和何氏被他故作大人模样,却说着孩子话的样子给逗的哈哈大笑……
  第099章
  全家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唯有谈晓兰还能保持着表情,对小弟说:“姐姐相信兴建,往后一定会比现在更优秀!”
  兴建原本还因为祖母她们的笑声而有点不好意思, 现在听姐姐相信自己,也没有不好意思了,使劲点了点头,说:“我不会让姐姐失望的!”
  谈晓兰又夸了他一句:“真懂事。”
  兴建乐颠颠的回自己座位上坐着去了。
  这次家里准备再买两个人, 谈思立请张嬷嬷带着家里的姑娘,明天去牙行里亲自去挑。
  所以第二天谈晓兰就没去店里, 也没让招弟过去, 带着她一起去牙行里挑人。
  当初买丫鬟的时候, 谈晓兰就发现招弟还停留在老家时候的思想, 一点也没有意识到, 她既然已经跟着舅舅出来了, 以后不管是定亲还是成婚, 都由舅舅接管的事实。
  好在谈思立也发现了外甥女的情况, 在晚上教她们读书的时候, 就特意和招弟说了以后对她的安排。
  所以现在谈晓兰带着她一起过来, 跟着张嬷嬷学怎么挑选下人,在去牙行的路上,张嬷嬷给她们讲挑选下人要注意些什么的时候, 招弟听的比小菊都认真。
  到了牙行,牙婆一看是张嬷嬷,热情的把几人请进客厅。
  谈思立之所以让张嬷嬷领着谈晓兰她们来牙行, 就是想让她们多学几样挑人的技巧。
  所以当牙婆问张嬷嬷, “您这次亲自过来,是有什么特别要求么?”
  张嬷嬷只说:“我们主家朋友刚搬到州府, 一应人手全都缺,你这里能出手的只管叫过来我们看看,有合适的就直接带走了。”
  牙婆一听,原来是带新客户过来挑人,还是刚搬过来的,这是大客户啊!
  牙婆的热情瞬间又上去了一个档次,看着张嬷嬷只带着三个姑娘来挑人,想着客户家里的长辈应该是不方便管事。
  既然这样,牙婆先叫过来了五个,牙行里买来的那些大户人家的管事的,然后对谈晓兰几人说:“这些都是那些官宦人家,或是大商户自小培养出来的管事的,只是因为家里出事,才不得不把这些管事的给卖了。”
  家里虽然不需要管事的,谈晓兰却表现的很有兴趣,自从买过一次人,她心里的别扭也就顺过来了。
  在什么地方守什么地方的规矩,现在这个社会允许买卖人口,谈晓兰没有和整个社会对立的想法,只能遵循这个社会的规矩。
  至于对这些管家感兴趣,倒不是准备买回去,毕竟学挑人的机会难得,家里现在用不着,不代表以后也用不着。
  谈晓兰就按着路上张嬷嬷说的,先让他们说一下自己在之前的主家,都是负责的什么事的。
  五个管事的,有四个三十多岁的,在以前的主家管的都是具体的事,唯有最后一个看着有五十岁的,走路还有点跛脚的管事,说他之前跟着男主人身边,管着外院的所有事。
  根据几人的特点和说辞,谈晓兰得出牙婆领过来的这几个管事,绝对是牙行里次等的管事。
  她就试着对牙婆说了一句:“娘子这是糊弄我们呢,你还是让真正能做事的管事的过来吧。”
  牙婆被谈晓兰说穿不拿好货出来也不尴尬,陪着笑,说:“主要是那些都是别人提前给说好的,我就不好再让他们出来,不过既然姑娘提了,我就让他们也过来。”
  谈晓兰也不在意她说的是真是假,更不在意她应该是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买那些能力出众的管事的人。
  谈晓兰今天过来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学东西的,至于牙婆心里怎么想的,和她就没多少关系了。
  牙婆又让人带了三个管事的过来。
  这三个人一进来,明显的就和之前的那五个人不一样。
  他们虽然是贱籍待卖之身,却比大多数人的气质都好,谈晓兰觉得如果不是因为被发买,这几个人身上的气质会更好。
  还是按着刚才的办法,让他们介绍了一番曾经都是管什么的。
  三个人分别介绍了一番,谈晓兰发现他们说的,和刚才那个年龄大还跛脚的差不多。
  听他们介绍完,谈晓兰又按着张嬷嬷说的,具体的问了几个人不同的问题,等他们都回答了,是不是真有能力,不用张嬷嬷再说,谈晓兰自己就已经听出来了。
  谈晓兰发现,那个跛脚的管家,是真有些本领在身上的,如果不是因为家里用不着,她差点都忍不住想买回去了。
  牙婆看问的差不多了,主动报了价格,她报的价格高低谈晓兰是真不知道,所以讲价的事就由张嬷嬷负责。
  虽然不是真的准备买,但是并不耽搁张嬷嬷真心砍价,你来我往讲的差不多了,牙婆以为她们会定一个的时候。
  谈晓兰却说:“娘子先把人领出去吧,我和妹妹们商量商量。”
  牙婆把人都带了出去,回头看她们姐妹三个,真的在那里商量哪个最合适,然后牙婆就没把人领回后院,让他们先在院子里等,想着说不定待会就能定下来了。
  牙婆想到是挺好,在外面等的她们商量的差不多了,进去问准备选哪一个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却是:“家里好像也没有那么多事需要管家来管,还不如买个能做重活的壮汉,守家护院的也安全。”
  牙婆遇到只看不买的多了,神情一点不变的让人把管家们领去了后院,没一会又带来了几个壮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