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唯有孔心舒,她是家中幺女,长姐大了她好多,堂姐妹中也是只有堂姐没有堂妹,身为家族中这一辈最小的姑娘,孔心舒没有妹妹。
林宝音笑完,又开口安慰她:“你在家里没有妹妹,我们几个都比你小,我们做你的妹妹不就行了。”
孔心舒依然抑郁。
谈晓兰就喊了她一声:“孔姐姐”
然后小菊也跟着喊了一声:“孔姐姐”
接着是卢家姐妹,最后林宝音笑着说:“孔姐姐,我们几个做你妹妹好不好呀”
孔心舒的抑郁表情再也维持不住,噗嗤一声笑了,然后对众人道:“我认下妹妹们了,过两天我给你们下帖子,带你们去城外玩一天。”
出城去玩,谈晓兰一下子来了兴趣,“孔姐姐你只管下,到时候我和小菊一定去。”
其她人也都纷纷表示等着她的帖子。
几个小姑娘说说笑笑画了画,画的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很欢乐。
……
谈晓兰从林府回来,先接到了卢锦嫣的帖子,只是单纯想来拜访,并不是举办聚会之类的帖子。
谈晓兰现在三两天才去店里转一圈,平时悠闲的很,就给卢锦嫣回帖,让她随时都可以过来。
卢锦嫣住在叔叔家里,距离谈家一刻钟的车程,接到回帖就直接过来了。
她如此迅速,谈晓兰还以为有什么大事,赶紧把她迎到屋里。
卢锦嫣听谈晓兰问到:“可是有什么急事?”才忽觉出不好意思来。
因为她并没有什么急事,只是想找个能处到一块的人说说话而已。
迎着谈晓兰关切的眼神,卢锦嫣道:“并没有什么事,只是在家里无聊,来找你说说话。”
既然无事,谈晓兰轻松起来:“你来的正是时候,我没事在家描花配色呢,刚好你帮我参详一下。”
说完就带卢锦嫣到了书桌旁,上面放着描好的两张花样子,各色的颜料摆了一桌子。
两人就坐在书桌前,闲聊着在一张空白纸上面试色。
商量好一张花样的颜色,卢锦嫣问谈晓兰:“这是准备绣在衣服上的么?”
谈晓兰:“当然了。”
卢锦嫣扯动了一下嘴角,道:“现在京城里有些人家的姑娘,都轻易不再穿用新奇的东西了。”
谈晓兰惊讶的:“啊!?”了一声,然后就想到了,当初卢锦嫣的母亲让她下船带帷帽的事,原本轻松的心情,一下子就不复存在。
她抱着一丝侥幸,问卢锦嫣:“现在京城里,女子出门是不是都得戴上帷帽?”
卢锦嫣:“普通人家的女眷还好,很多自认为有身份的人家,女眷出门会戴上。”
谈晓兰心里那个气啊,咬牙道:“这是哪个脑子进水的带的头?”
卢锦嫣淡淡说出一句:“宫中贵妃。”
谈晓兰:“……”
想骂人,但是在这个该死的时代,必须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
心里的火气无处发泄,也没有心思再描画了,只能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踱步。
卢锦嫣看着谈晓兰焦躁的在屋里转悠,好像看到了当初自己和那一家相看后,被对方指责不庄重的时候。
卢锦嫣不觉得自己出门不戴帷帽就属于不庄重,也不觉得走路不像被尺子量过一样,就是规矩不好。
虽然京中只是一部分人有那样的想法,但是自己不庄重规矩也不好的名声,已经被有心人给散播出去了,几次相看都没有定下来。
卢锦嫣在京城已经不好说亲,父亲任职的地方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家里再三思虑,决定让她来叔父任职的培州,由婶婶给她挑一门合适的人家。
第119章
家里让卢锦嫣来培州, 是因为培州并不属于贵妃那一派系,贵妃无子,哪怕最后继承大统的是和她亲近的皇子, 到那时她的影响力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强了。
只要避开这几年不在京城,日子其实还和以前一样。
谈晓兰在经过最初的焦虑后,思绪也平静下来,重新坐下, 问卢锦嫣:“京城中那么多皇亲、勋贵、还有各个大臣家里,并不是所有人家都按着贵妃的意思教育孩子的吧?”
谈晓兰问出这个问题, 卢锦嫣就有了点笑模样:“皇亲中倒是没有, 只有贵妃的娘家和几个勋贵人家的女眷出门戴帷帽, 然后就是一些比较迂腐的大人家里。其实人数最多的, 还是那些想巴上贵妃的人家, 那样的人家遵循的最是彻底。”
京城中的人和事, 以前对谈晓兰来说就像是另一个次元一样, 如果不是万川商行和宴泽川都投在了燕王门下, 她连皇帝有几个儿子都不是特别清楚。
现在听卢锦嫣说了这个该死的贵妃, 谈晓兰才有了打听京城中的各个人家和派系的想法。
卢锦嫣来找谈晓兰, 就是因为很多话无人可说,虽然堂妹只和她差一岁,但是性子实在是太过天真。
和她说吃喝玩乐的事可以, 其他的事她是一点也不感兴趣,哪怕是关乎着以后出门可能必须要带帷帽的事,她也最多回一句, 现在发愁也没用, 真到了那一天再说。
卢锦娴羡慕妹妹的洒脱,自从经历过被人嫌弃不够庄重, 她已经回不去和堂妹一样的洒脱了。
在京城中被人挑剔的那些天,卢夫人为了开导女儿,不止一次的说起谈晓兰的事。
在内心煎熬和自我怀疑的那些天,在母亲的引导下,卢锦嫣被谈晓兰的努力和自强影响,才坚强的挺过了那段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两人曾经只见过一次,在林府见面第二次后,卢锦嫣就给谈晓兰下帖子来拜访她的原因。
因为在卢锦嫣心里,谈晓兰早就是她最亲近的朋友了。
在谈晓兰听了京城里的风气后,所表现出的气愤和焦躁,让卢锦嫣心里对谈晓兰虚幻的友情,变得实质起来。
两个人,一个想知道,一个想倾诉,简直是一拍即合。
谈晓兰听完卢锦嫣这一年多的遭遇,和她知道的京城的形势后,不由的道:“幸好她没有……”
后面的话她虽未说出口,卢锦嫣却已心领神会:“对,幸好没有!”
庆幸完了之后,谈晓兰又为卢锦嫣在京城中的遭遇所叹息。
卢锦嫣已经想开,“如果不是新流行的这股风气,和我定亲的人家,差不多就是那个说我不够稳重的人家了。
现在回头再想,幸亏没有和那样的人家定亲,不管他们家是因为家主迂腐,还是为了巴结权势,甚至于有可能只是跟风,那样的人家都不是什么好人家。
避开了那样的人家,我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卢锦嫣能想的开,谈晓兰也替她高兴,道:“对,避开他们家的火坑,也算是被那种裹脚思想荼毒过的补偿了。”
这个时代的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裹脚的恶习,卢锦嫣听到谈晓兰说的‘裹脚思想’,默认为她说的是裹步不前,咬牙道:“她那种想法,比裹步不前还要过分,裹步不前最多就是不思进取维持现状,她却是要把人关在家里不得见人!
她为了荣华进了那不能见人的地方,就想着全天下的女子都要关在家里,问题是别的女子也没享受到她得到的荣华富贵啊!”
卢锦嫣提起宫中的贵妃就咬牙切齿,谈晓兰对那样的人也是深恶痛绝,陪着卢锦嫣不提名的把那人骂了个痛快。
畅快的骂了一场,卢锦嫣这些天存的郁气消下去不少,情绪平静下来后,才惊觉拉着谈晓兰说这些不好。
卢锦嫣不好意思的直道歉。
谈晓兰却道:“你能告诉我这些,我感谢还来不及呢,哪里还得你来道歉!”
谈晓兰这么说,卢锦嫣心里彻底放松下来:“和你说了这些,我心里算是舒朗多了。”
谈晓兰笑道:“好朋友不就是可以放心彼此分享么,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卢锦嫣看向谈晓兰,也彻底展颜而笑。
相视而笑的两个女孩,虽然才第三次见面,但是在彼此的心里,对方已经是可以吐露心事的好友了。
两人又重新坐在书桌前,一个调色一个动笔,把刚才定好的花样颜色上好了色……
自那天以后,谈晓兰和卢锦嫣的友谊迅速升温,接到孔心舒的帖子的时候,两人已经聚了两三次了。
孔心舒下帖子约大家去城外玩。
到了约好的日子,谈晓兰是一大早就起来了,简单的收拾了一番,就和小菊一起出发了。
今天出门,只带了小菊的丫鬟,然后让肖小子驾车,最重要的是带上高顺财,毕竟安全第一,驾车的和伺候的都可以不跟着,唯独负责安全的必须要跟在身边。
快到城门口的时候,谈晓兰听到林宝音在喊自己的名字。
打开窗帘,就看林宝音正在一旁的马车上对自己挥手。
谈晓兰也对她挥手,喊了声:“宝音”
林家姑娘出门,可不像谈晓兰带着三个人就出来了,她带了几个丫鬟谈晓兰不知道,不过却看到她马车周围有四个家丁守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