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随夫进城 第44节

  “不知道什么?”孟广德下意识一声。
  孟添抿紧了唇,半晌,“她还不知道我没钱,只是个穷鬼。”
  “什么意思?”
  孟广德脸色凝了下来。
  孟添却不愿意再说,他说一声,车快开了,便拎着东西往火车上走。
  孟广德立在原地,却想到什么,他脸色微变,立马追上去,“你走什么走?”
  “你给我说清楚了,什么叫若丫头什么都不知道?”
  “不知道你没钱,你她娘的在外面做什么的你一直没说?这段时间充当大款也是因为想瞒着她这事?”
  孟广德感觉脑袋气血都上来了,他狠仰一下头:“难怪,难怪我说哪里不对。”
  “办酒你非要大操大办,还一定要把你爸以前认识的那些人请过来。”
  “你婶娘什么事都不知情就算了,若丫也随着你,合着你是什么都没告诉人家?”
  “我就说,这些日子若丫身上穿的戴的样样不便宜,她苦过来的人,竟然也不知道节省,由着性子花,我还错怪了人家,差点给人使脸色!”
  孟广德是个节省的人,节省的人最看不惯明明没钱还不知道节俭,大吃大用,只图今天不管明天的,所以这些日子他看着顾若一天一身新衣裳,有一天还戴了副金项链,他心里其实并不舒坦。
  他还问过妻子李巧银,顾若是不是一直是这样,妻子却说顾若是个再好不过的丫头,对她吃的穿的用的也不为意,说小添有钱,那不给老婆花,不给老婆买给谁买。
  他当时觉得没法儿和妻子说,妻子什么都不知道,她哪里知道,臭小子办酒的钱还是把那个混蛋老板儿子大哥大卖了得来的钱。
  他当时憋得一个人在边上生闷气,却没想过顾家丫头和妻子一样,她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她也以为她男人是个大老板,所以哪怕她节省,因为男人要给她花,男人又有钱,所以才不拒绝。
  “你真的是要上天啊你,现在人都马上要到地方了,你她娘还没和人说实话?”
  “你也不怕人到了,发现你骗人和你闹啊?”
  孟广德越想越糟心,能够豁得出去跳墙,为了反抗家里放火烧屋的姑娘,眼里哪是揉得进沙子的,这几天相处下来,他也看出来顾家丫头明事理,能干,大方不扭捏,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但这样的好姑娘,她经得起事,也绝对撒得开手。
  看她处理她爸的事就知道,这些日子来,不少人上门看热闹,好奇顾良才的事,换作平常小姑娘,早已经哭过好几回了,或者对孟家一些明显看笑话的人,早冲上去和人干了几架了,但顾若不是,她很冷静,人家问什么,她能回的回,不回的她也能很自然的转开话题,别人阴阳怪气,她也能很平静的反击,可越是这样冷静的人,她爆发起来才越可怕。
  “你真的是,你真的是,你知道你这算什么啊,你她娘这和骗婚有什么区别啊?”
  孟广德走进车里,在过道上,他两手拎着编织袋插腰上看着站里不动的侄子,急得团团转。
  “现在怎么办?你接着瞒下去?可你瞒得住?”
  “你他娘的是忘了你还住在窝棚里的吧?”
  “你之前打电话给那个姓付的给你找房子,找到了没?”
  “这么几天时间,要找到你说的,安全的,环境好的,还便宜的哪儿那么容易,就算找到了,你还得花钱去收拾布置,按照你吹的大牛,你得花多少,你还有钱吗?”
  “你想过没有,这事瞒得越久,等爆出来的时候只会炸得越厉害,没谁能忍得了被欺骗这么久,顾家丫头更不是能忍受得了被骗的人,到时候你还能不能有媳妇儿都两说!”
  孟广德这话出来,孟添沉静如海的眸子总算炸起波澜,拎着早餐袋子的手紧了紧。
  第26章 坦白破败不堪,脏乱差的院子,顾若感……
  “先回去,若丫等久了会着急。”
  语音播报响起,乘务员来关火车门了,火车也在铁轨上哐且哐且行驶起来,孟添唇动了动,最终说了句,看孟广德背上背一包,两手各拎两袋,他把早餐袋子腾挪到一只手,伸手接过他手里的袋子,便往六号车厢走了。
  渝南站作为首发站,过来这边乘车的乘客多,此时车厢都载满了人,卧铺
  的,硬座的,站票的,没有一节车厢空下,硬座和站票那边更是把过道都堵上了,孟添和孟广德从一条条过道挤出来,回到六车厢的时候已经是十分钟后。
  顾若等得都有些着急了,跑到过道张望过好两回,看到他们回来,她赶紧站了起来,“你们回来了。”
  “嗯,过道人多,过来花了点时间。”
  “给你买了包子,咸豆浆,油条也买了一根,还热着赶紧吃。”
  孟添看到她,脸不自觉柔缓下来,把手里孟广德的包裹放去中铺,便拎了早餐要放去过道上的小桌上给她吃,却注意到上面摆了一些吃的,有油炸果子还有一把包装精美的糖。
  一张桌子,过道两边的人都可以共用,但一般住下铺的人用得多,和对面各占一半,看东西摆在他们这边,孟添不由问了声:
  “这炸果和糖是谁的?”
  “哦,油炸果是蔡大姐给我的,糖是廖哥给的,我想着等你们回来吃。”
  顾若正要把二婶给带的吃的拿出来,听到这话她扭头看一眼回道。
  孟添出去后不久,他们过道两边上铺中铺的人都来了,对面下铺抱奶娃的大姐和她男人为了省钱,两个人只买了一张卧铺票,可能担心他们会告诉乘务员,把她男人赶回硬座车厢,给娃喂完奶哄她睡下后,她就拿了家里带的东西给大家分。
  应该是做了准备来的,满满一大袋子油炸果子麻园子,给他们这过道的人挨个分,大姐热情,不收还不行,她觉得不好意思,把家里二婶给他们带的苹果饼干拿出来一人分了点。
  对面上铺的大哥好像是做糖果生意的,随身带着各种包装漂亮的糖,也给大家分了分,一来而去,大家熟悉些了,还各自交换了姓。
  他们对面中铺是个染着一头黄头发的青年,姓孙,对面上铺做生意的大哥姓廖,他们这边上铺是个中年大叔,姓曾。
  顾若说起这事的时候,也给孟添和孟二叔介绍了下他们。
  他们这一过道的人,除了上铺那位做糖果生意的大哥,其他都是去外面打工的,对面的蔡大姐和他们男人还很凑巧和他们去一个地方的,顾若一介绍完,对面蔡大姐就很热情的招呼道:
  “听小顾说你们也是去余暨的?”
  “真是缘分,我们也是去余暨的,在那边待了快五年了,我们是黄河村的。”
  “我在棉纺厂上班,我男人在家羽毛厂里做机修工。”
  蔡大姐叭叭叭把自己信息给报了一遍,随后又赶紧拿了她带的炸果子摆在桌上。
  “你男人和你们叔都回来了,炸果子不够吧,我这儿还有!”
  出门在外,打工的遇到打工的难免多说几句,不过孟广德和孟添都不是多话的人,平时叔侄两坐车也不会有中年妇女和他们搭话,这回因为有顾若一块儿,没想到碰到这么热情的人。
  “不用,不用,我们买着有吃的,你们留着吃,等下你们都不够了。”
  孟添在外面,不是特别相熟的人他话不多,平时交谈都是孟广德为主,孟广德摆摆手一声,想到蔡大姐问的,他脸色凝了下,还是回了句。
  “我们原来也在黄河的,现在不在那边了,搬到柳条了。”
  “柳条啊!那儿我知道啊,我老公之前也想去那边,那个白鸭鸭也在招机修工,工资开得还不错,不过我们老乡都在黄河村这边,想着认识的在一块儿,有个照应就没有去。”
  蔡大姐是真的热情,知道得也多,听孟广德一说,她立即道,一会儿功夫又说了不少两个村的信息。
  顾若之前也问过孟添不少余暨的事,但孟添平时可能忙,他说的都是余暨市中心和街上有哪些商城,建筑,那边的人风情面貌是什么样的,别的没有大姐说的这么细。
  她也是才知道,真正经济发达的地方,连村都发展得很好了,听起来更像一个小镇,甚至比他们那个小镇发展更好,繁荣,热闹。
  她听得感兴趣,拿吃的动作都慢了下来。
  对面蔡大姐在说完柳条村和黄河村的一些厂子情况后,又问起孟广德:“孟老哥你们在柳条村是做什么的啊?”
  “应该也出来好些年了吧?”
  出来打工,要是第一年,一般都买站票的多,毕竟什么都还没稳定,钱也没赚到,都能省则省。
  只有赚到一定钱了,才会舍得买硬座或者卧铺。
  而住卧铺的,一般都是在外面混得相对好的了。
  蔡大姐和老公一个是纺织厂的挡车工,一个是羽绒厂的机修工,两个人加起来的工资不算低,比老家两个普通工人的工资要高几倍,但就这样,他们依然舍不得一次买两张卧铺票,都是一张站票一张卧铺票这么买,赚钱不容易,都是熬命钱,能省就省一点儿。
  蔡大姐看孟广德孟添顾若三个人穿着都不算差,尤其孟添和顾若,两个人长得好,穿衣裳更有气质,就感觉他们在外面混得应该不差。
  出门在外,多认识个人多条路,蔡大姐不免有了探究的心思。
  孟广德却有些不好回了。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孟广德自从知道孟添还没对顾若说老实话以后,看到顾若就有种心虚,这会儿被问到相关,他说实话,怕露底,不说实话又怕这个谎越撒越大,最后孟添不好收场。
  “在那边随便做点小生意混口饭吃,还是你们这样的稳定一些。”
  孟广德含糊两句,看顾若孟添把吃的都拿出来了,便转开话道:“吃早饭了,你们都吃了没?”
  “若丫你要不要尝尝豆花饭,余暨那边可没这个卖,卖着有豆腐脑,但不是咱们这边的这个味儿。”
  一句话转到吃上面,上铺做糖果生意的老廖平时就好一口吃,对比深有同感,“确实是,外面哪哪儿都好,能赚钱,生意好做,唯一不好的就是吃的不多,连一碗小面都没那么正宗。”
  “是这样,但没办法,为了生活嘛。”
  总算把话头,孟广德松口气,这时,过道里突然听到一阵铃声,像是音乐,又像是顾若在孟家院子听到的座机电话铃声。
  这声音对常人来说还比较少见,车厢里众人视线下意识搜寻起声音来源,最后落向上铺的老廖。
  “我电话响了。”
  老廖笑笑说一声,很快从边上的公文包里正叮铃铃响的大哥大拿了出来,戴着金戒指的大拇指按下接听键,便操着一口夹带乡音的普通话问道:“喂,哪个?”
  这是顾若第一次在现实里看到电视剧里只有有钱人才用得起的大哥大。
  黑色的,方正的,边上一根天线,其实有些丑,但可能因为它是移动的,可以连接和远方声音的用处,让它变得神秘又吸引人起来。
  顾若想起孟添当初回村里,也是因为一支大哥大被人议论关注的,不过她没见过那支大哥大,被孟添卖掉了。
  本来就是人抵债给他的东西,抵债八千块,他拿回老家卖给姑父祁智文那边认识的一个养鸭厂老板,收进来一万块,赚了两千。
  算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她当时听完恨不得他能多收几支这样的东西,倒卖一下不是发财了,但现在看着老廖手里的大哥大,她突然有些遗憾,没亲眼看看孟添拿大哥大的样子,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应该比老廖拿着更阔气有气势,至少他的普通话比老廖标准,小时候还和他爸学过英语俄语。
  顾若盯着上铺的大哥大出起神,孟添把包子豆浆递给她,她都没注意,孟添不由跟着她视线往上铺看了眼,“怎么了?”
  “没事。”
  顾若回神,接过他手里的包子和豆浆,要坐床边吃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凑近他小声说了句:“我
  就是突然觉得你那支大哥大卖亏了,感觉可以更值钱……”
  顾若说得小声,但足够孟添听清楚,上来拿早饭的孟广德也听了个清楚,叔侄俩神色同时一顿。
  “咱们带了有碗,把豆花饭分一分,让若丫也尝尝。”孟广德像被呛到的咳嗽一声,道。
  “不用了,二叔,我吃豆浆油条就好了。”
  顾若赶忙拦道,她前两天和孟添上街吃过一回豆花饭,听孟添说过孟广德爱吃这个,想了想,她又说,“豆花饭我会做,我点豆腐的手艺还行,等到了那边,二叔要是想吃我给做就好了。”
  “你还会做豆腐?”
  孟广德只是不想侄子下不来台或者再编出一个谎,想岔开话,听到这话,他却有些诧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