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随夫进城 第137节
顾若现在就有些担心,顾家那边又有什么幺蛾子了。
“要是她找你,你不理就是了。”
顾若提到那个家,提到赖桂枝,心里就沉得厉害,语气也有些低。
李巧银那边听到,愣了下,很快,她赶紧说:“不是,若丫,你误会了。”
“不是这事,你妈没找我,你们家还是老样子的。”
“我找你是另外的事。”
李巧银说着,犹豫了下,过了会儿她才说:
“是小添,小添他妈的事。”
第68章 抛夫弃子的女人报警抓她
“你也知道小添他妈,那吴芳禾当初在我们大哥送上坟山当晚留下封信就走了。”
“走的时候还把家里的钱,连带小添他爸的丧葬费都拿走了。”
“我们上小添他外婆家去问,他外婆说她没回去,提起钱的事,他外婆直接翻脸,把我们赶了出来。”
“小添他外婆一家是市里人,原来小添他爸还在的时候就瞧不起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小添他爸没了,我们没了工作,他们更看不上,连带小添也嫌弃。”
“那几年家里难,小添他姑父受大哥牵累进去了,急需要钱,他姑为了筹钱孩子都掉了,小添背着我们把家里值钱的东西,他的衣裳皮鞋变卖掉给他姑姑筹了笔钱。”
“到他外婆做寿,家里就没东西了,他二叔上山里给他摘了一背篓野山梨,我再给做了些糖水罐头加了十块钱当礼,让他一起送去。”
“结果到地方连门都没进到,他舅舅家小孩儿嫌他穿得破烂又浑身是汗拦着门不让进,他外婆他们看到也不管,估计是一个想法吧,怕他丢脸,话里话外都是他不该去。”
“大夏天,快四十度的天气,十岁大的小孩儿走了十几里地扒火车去到的市区,再走了十几里才到地方,结果人家连水都没给喝一口,到火车站刚上火车,人直接中暑倒下了。”
“你知道的,火车上到处是拐子,他那个年纪半大不大,晕倒了更好弄走,要不是那趟押车的和我们认识,把他认出来,救了下来,我们后面都不知道去哪儿找人。”
李巧银说得眼泪出来,她才从外面回来,身上脏,站着接的电话,但这会儿她实在站不住,坐去了边上的椅子上。
“十多年了,那边不闻不问,他妈更和死了一样,信都没有一封,这里却忽然回来了,说想找小添。”
“说这些年她在外面,从来没忘记过儿子,但因为她情况特殊,好像是出国了还是什么,回不来,只能寄钱给她娘家爸妈帮忙照看。”
“还说当年她走,是不得已的,她经历过城里亲朋被挂牌子的事,她怕。”
“她也给她娘家爸妈捎过一封信,让他们把孩子接到家里照顾,她不知道孩子这么多年没和她娘家联系过。”
“那女人说,她在外面挣了一笔钱,这些年她也没有再嫁,现在回来就想和儿子一起过,问我小添现在在哪儿,她如今人在羊城,要是小添愿意,可以和她一起到羊城发展。”
“小添不愿意,她也可以到余暨去看小添。”
“我看那女人穿得光鲜亮丽,不像假的,但又不确定。”
“我打电和你二叔说,你们二叔对那女人意见大,在电话里冲我发火,让我不要人说什么都信。”
“说吴芳禾那张嘴最会骗人。”
“我也不是信那女人,就是拿不好主意,不知道这事要不要告诉小添,不管怎么说,那总是小添的妈,我担心不说,小添以后知道了会埋怨我。”
“但你二叔不让告诉,说小添现在很好,不需要妈,也不需要她的钱。”
“你二叔他一直觉得,当初大哥会走上绝路,最大的原因不是铁路上的事,是因为吴芳禾,她和那知青不清楚,让大哥发现了。”
孟添的妈。
顾若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能听到这个人的消息。
当初吴芳禾在丈夫刚下葬就和人走了的事,村里沸沸扬扬传了好久。
那时候孟添的日子多难多惨,她都亲眼见过,要不是恰好那个团体倒台了,他估计还要被挂牌子。
但没有被挂牌子,也难,村里小孩儿以顾何友为首,全都骂他是没爸没妈的野孩子,罪犯的后代,不祥不吉利的人,不和他玩就算了,还冲他丢石头泥巴,撒沙子。
他家的窗户玻璃,在他爸死后没十天就被弹珠打碎完了。
他家门口,那段时间总有人过去拉屎撒尿。
要不是她为这事抓了那些东西去糊顾何友脸,和顾何友打了几架,打到顾何友害怕,听到屎这个字就怕,他后面估计连门都出不了。
那会儿的孟添,人人都能欺负,大人小孩儿都能踩一脚他,到几年后,他个子高起来,人晒黑了看着凶起来,欺负他的人才少一些。
但也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的绊子依然少不了,同样是种花生,人家种花生能够有收成,孟添不行,经常花生刚挂果还是嫩芽的时候就有人偷回去煮着吃。
到要成熟,他那块花生地已经被薅光了。
那时候她打猪草,都绕着他那几块地打,帮他捉贼,但没什么用,人家白天偷不到晚上偷。
一年到头,花生绿豆都是给别人种的。
为什么他十五岁就出来打工,因为农村的地养不活他,更供不起他上学。
这一切谁造成的?
吴芳禾。
多狠心的女人,把家里全部钱财都卷走,没为儿子考虑过一星半点。
这是一句不得已能过去的吗?
和娘家人打过招呼,吴芳禾自己会不知道她娘家爸妈是个什么德行吗?
出国?
暂且不提她这出国这事是真是假,你出国不是死了,都能联系上你爸妈寄钱寄东西,联系不上儿子通信吗?
假得很。
顾若对吴芳禾的厌恶程度不低于对顾良才顾何友。
她了解孟添,如果早些年,孟添十二十三岁的时候她出现,那会儿孟添只受了一两年苦,还可能会原谅她,或者说见见她,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他只会当她死了。
存了一笔钱又怎么样。
他们有手有脚也能挣到钱,现在加工厂慢慢有起色了,她这边也在向好发展,他们不说大富大贵,小富小康还是可以。
他们两个人过日子就行了,以后也会有自己的孩子,不需要多加个人进来。
只是这事要不要告诉孟添。
顾若抿了抿唇,坦白讲,她不想说。
不想影响了他心情。
就和她早下定决心和赖桂枝切断干系,如今听到她的事还是会心梗发沉一样。
吴芳禾这个活不如死的妈,在孟添心里是一样的,不会搭理,但听到她消息了就是会膈应不舒服。
尤其是对方过得好。
抛夫弃子的女人,她凭什么过得好啊!
“那她现在在那里?走了吗?”
顾若捏着电话线,轻屏一口气,问道。
电话那头,李巧银听到这话面色古怪了瞬,嫌弃又厌恶,好像吃了根发臭的苦瓜,“人没走,在你们五叔婶家住着。”
“也是奇怪了,她原来在村里那会儿,谁都瞧不上,上她
家里窜个门,她脸拉老长,好像脏了她家空气,巴不得人赶紧走。”
“你五叔婶那家子邋遢,她最瞧不上,每次看到人还会故意皱下鼻子,或者手搁鼻子上。”
“怎么讨好她都没用。”
“这回回来,人都那么有钱了,倒是对人亲切起来,见人就笑,热情的打招呼,有人说想和她去南方打工发财,她还一口答应下来。”
“说和朋友一起办了个厂子,里面正缺人,想去就去。”
“你五叔婶他们都不知道中了什么邪,打算全家老少跟着一起出去,家里两个孙子都准备丢去儿媳妇娘家,让她们帮忙带。”
“现在你五叔婶他们家可热闹了,每天都有一帮子人轮流去串门。”
顾若皱了皱眉,她听起来怪怪的,总感觉那里不对,有点像孟添当时回家,但是孟添那会儿没打算骗谁,他只是想救她.......
等等。
孟添没打算骗谁,吴芳禾会不会是这么个打算呢?
电光石火间,顾若想到,她捏紧电话,赶紧和李巧银道:“二娘,这事你还得给村里人提个醒,我怀疑她是骗人的,我听说南边乱着,谁知道那些人会被骗去做什么。”
“这事要是不处理好,说不定会影响到咱们。”
“你是说她骗人的?”
李巧银蹭的站了起来,有些不敢相信,“她怎么敢?”
“她怎么不敢?”
顾若却觉得以吴芳禾的为人,这事八九不离十。
“她和村里早没了关系,把人骗出去人家也找不到她,最多是找咱们家,她对孟添这么些年不管不顾的,哪会顾念这些。”
她不顾念,顾若却在意得不得了,哪怕他们出来了,今后不会回村,顾若也不想他摊上这么一桩事。
这女人还不如死了呢。
顾若心里恶毒的咒念着吴芳禾,急忙和二婶道:“二娘,她如果是骗人的,那她身上穿的戴的多半是假的,要戳穿她可以从这方面着手。”
“我觉得最好的话,是报警,告她人口拐卖。”
“不要让她连累到孟添了。”
“好好好,我知道,我马上去找你三爷爷他们商量这个事,让你三堂哥去找派出所找人。”
“嗯。”
顾若点点头,又说道:
“就算她不是骗子,经过这么一遭,她要脸也不会再在村里待下去,不用再膈应人。”
“这对咱们是个好事,派出所那边咱们也不算犯错,只是对陌生人提高警惕防止村里人上当谨慎了些。”
当然,一些不明真相的村里人可能会怪他们挡了他们的发财路,但总比他们被骗了,找上门要他们负责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