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砸,别再捞爹爹了! 第129节

  张乾坤冷笑一声,“没人会跟他比,他不参与武林争斗,我们只要不主动招惹他就没事。昨晚追风,运气不好。”
  卓梵:“那咱们这次来永州郡的计划?”
  “我已有应对之法了,照常进行便是。”
  说到秦如风,免不了就提及公子煜,卓梵面带疑惑,几度欲言又止。
  张乾坤摆摆手,示意卓梵别墨迹,有话就说。反正他已经被选定为教头继承者,多了解些消息对他没坏处。
  “徒儿听过七国内很多人都称赞公子煜是大能者。可是徒儿从来没听人说过他‘大能’在什么地方,有何厉害之处?”
  “他的大能——”张乾坤看着桌上吃剩一半的蛋黄酥和鲜花饼,对卓梵道,“你刚才已经品尝过了。”
  卓梵愣了下,惊讶地指着盘子:“师父说这些点心?”
  张乾坤蹙眉,很不满卓梵的愚钝,“眼光再放宽点。”
  卓梵谨慎思考后,小心试探地回答:“食物?”
  张乾坤:“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务农,这是国家废兴存亡之本。你看永州郡百姓,与别处有何不同?”
  卓梵:“更富裕兴旺?”
  “正是如此,务农,则民富;民富,则国安。比起个人身怀绝世武功算不了什么,影响天下百姓、七国真正命运之人才能称之为大能者。”
  张乾坤拿起自己的秀月刀,用丝帕轻轻擦拭起来。
  他有种预感,这次来了永州郡,似乎是闯进了龙潭虎穴,将会有一场硬仗要打。
  ……
  同一时间,在白鹭郡与永州郡交接处,正有一场硬仗在打。
  原本前一刻白鹭郡郡守孔令元才得到消息,金甲卫统领孟凤亭自中毒后,一直在永州郡郡城内休养,不曾外出。下一刻,孔令元就收到消息,孟凤亭带领大军直抵两郡边界,要开启一场正义之战。
  “报——边境两县县令已投降,金甲卫大军直逼白鹭郡郡城了!”
  孔令元气得直拍桌:“废物,废物,都是废物!边境探查队哪儿去了?为何大军逼近,他们一点消息都没有。趁、旺两县县令为何这么快就投降了?我记得这二人是开势举荐的贤才。”
  “回禀郡守,正是大公子亲自出马劝降,两位县令才会投降那么快。”
  孔令元惊得再度拍桌,拍得手都麻了,“你说什么?我大儿子帮敌军对付我?”
  第75章
  孔令元不相信自己最宠爱的大儿子会背叛自己,直到孟凤亭的金甲卫兵临城下。
  孔令元亲眼看见大儿子孔开势骑在战马上,对着他大喊。
  “阿爹,投降吧!”
  孔令元气得跳脚,抖着手指着孔开势:“孽障!没骨气的东西,你怎能背叛我!”
  孔开势身穿泛着粼粼银光的铠甲,发髻高束。骑在战马上的迎风而立,十分威风凛凛。
  有人认出他骑的战马竟是北地最著名的千里马,白鹭郡总共就只有一匹,郡守专享,且还在运送来的路上。
  守城的众将士们眼馋至极,瞧他们少主这待遇就知道,他在永州郡的军队里并没有受苦。
  “阿爹恕儿子不孝,儿子帮理不帮亲,儿子站在正义之师这边!”
  “阿爹小人行径,下毒害人家孟统领在先!人家打我们白鹭郡那是应该的呀!”
  “阿爹,投降吧!多行不义必自毙!正义之师必胜!”
  孔开势喊出的每一句话都在狠狠戳孔令元的心窝子。
  几句话下来,孔令元的心窝子被戳得血淋淋的全是洞,立马变成了蜂窝。
  “你、你、你……孽子!孽子啊!”
  孔令元浑身颤抖,嘴唇发白,整个人后仰,已经气得要晕厥过去了。
  身侧的谋士们连忙搀扶住孔令元,这才令孔令元勉强维持站姿。
  “永州郡郡富民强,上清下明,比我们好千百倍。阿爹何苦做无畏的挣扎?
  众将士们和百姓们,咱们早些投降,就可免于战乱之苦!
  投降后,咱们白鹭郡可以能享受永州郡同等待遇,以后什么除虫水、五瓣瓜我们也会有!从此生活富足,种田丰产,吃饭有油水!”
  孔开势这一番话喊下来,几乎动摇了白鹭郡所有守城将士们的军心。
  城内关心战事的百姓们听说这消息后,都热议起来。大家都觉得孔开势说的没错,这场仗根本没必要打,金甲卫已经濒临城下,殊死反抗,不是徒增伤亡而已,最遭罪的还是他们这些老百姓。
  金甲卫这边,在孔开势喊话完毕后,就对着城门楼架起十口大锅。
  火烧得贼旺,很快就将锅中的水烧开。
  正当白鹭郡将士们疑惑这是什么攻城武器的时候,就看见敌军士兵捧来了陶罐,把陶罐里的东西全加进沸水之中。
  不一会儿,水再次沸腾,锅中的水不再清澈,飘着油花,士兵们将鲜切好牛羊肉和菌菇下进锅内,霎时间牛油火锅爆出更浓郁的香味儿。
  翻腾变色的羊肉随着沸水升腾,散发出出阵阵肉香,伴随着飘起的白气,以及吹来的东风,一路飘向城门楼方向。
  白鹭郡所有守城的士兵们都闻到了这股诱人的香味儿。
  此时正近黄昏,该是吃晚饭的时间。将士们大多面无表情,严守军纪,矗立在原地不动,暗地里实则都在偷偷咽口水。有些士兵喉结突出,能很明显地看到他们喉结在滚动。
  城内的百姓们也都闻到了香味儿,纷纷贪婪地吸着空气中的香味儿,发出“好香啊”、“什么东西”之类的感慨。
  这时候,混迹在城中的金甲卫细作就开始跟百姓们讲述什么是火锅,滋味有多美妙,由此延伸谈论起永州郡百姓们的好生活。
  百姓们纷纷表示了艳羡,尤其是他们真真切切闻到了这股难以抗拒的美食香味儿,渴望更加强烈。
  此情此景正应了那句古话:“天下之治,始于农;天下之乱,始于食。”
  百姓们中不知是谁先喊了“投降”,有人就跟着喊起来,渐渐呼声变大,越来越多的人齐声呼喊投降。
  “投降!投降!投降……”
  喊声响亮,震醒了在城门楼子快要晕厥的孔令元。
  谋士们跪在孔令元面前,都劝孔令元投降。孔令元犹疑之际,城下的士兵也都跟着百姓们一起喊起了投降。
  民心所向,他能如何?
  为今之计,只盼着在与孟凤亭谈和的时候,能保全自己的后路。
  这一刻,孔令元忽然又有点庆幸,他的逆子孔开势已经是投降第一人了。看在他大儿子的劝降有功面子上,孟凤亭或许会饶过他。
  孔令元松了口,喊话孟凤亭:“可否让我与开势单独谈谈?”
  孟凤亭点头,示意孔开势去。
  孔开势不确定地看向孟凤亭,“那我该聊什么?”
  “随便聊,只需要将你父亲的话传给我就行。”
  孟凤亭说罢,就下了马,坐在凳子上,接过副将送来的一碗新涮好的牛肉,大口吃起来。
  真香啊!
  “唔!就是这味儿,好吃!”孟凤亭舒爽地喟叹,咂了咂嘴,“就是蘸料味儿差了点,没有我兄弟调的味儿好。”
  孔令元在见到孔开势的那一刻,就冲了过去,恨得要上手打他,被身边的谋士及时拦住了。
  孔开势在面对孔令元的时候,一点没有儿子见父亲的愧疚之心,只一味儿强调他多行不义,理当认错让贤。
  孔令元这才发现不对劲而来,质问孔开势:“你竟一点我们过去的父子情?你九岁时,阿爹得了一块蜜瓜,知道你爱吃,可是一口舍不得自己吃,全都给你了。”
  孔开势茫然地看向孔令元,摇了摇头,“我不记得了。”
  孔令元这才明白过来,儿子中了毒,不记得过去了,脑子里那点所谓正义之师的东西,全都是孟凤亭那狗杂种教唆他!利用他!
  “我们这是中计了!”
  孔令元气愤得一掌又拍在桌子上,把整个手臂都震麻了。
  谋士们连忙劝慰孔令元息怒,“如今大势已去,我们只能应势而为,否则主君与属下等的下场将会更惨。”
  孔令元痛恨地流下两行眼泪,“那青鸾君的援军不等了?”
  谋士们叹息:“等不到了呀!谁能想到金甲卫竟会突袭白鹭郡,连三天时间都不给我们!”
  孔令元无力地垂下双臂,赤红着眼睛瞪向孔开势。
  “都怪你这混账!非要逞强,乔装去永州郡!”
  孔令元抽刀,就要去砍孔开势。
  孔开势吓得立刻要跑,边跑边说孟凤亭说的都对,孔令元果然品行不端,多行不义。
  “别别别,少主别走,咱们还要商议投降事宜。请少主念在主君抚养您一场份儿上,多为主君和我等美言几句。”
  谋士们接着七嘴八舌提出要求,请孔开势帮忙转述。
  孔开势听得头疼,举手示意他们暂停,命人准备笔墨,让他们把要求都写到纸上。
  谋士们纷纷书写,写完后发现要求实在是太多了,不像是投降者该提的,更像是胜者在提要求。于是大家纷纷往下减要求,最终与孔令元议定出了三点最重要的条件。
  孔开势看都没看,拿着纸就要走。
  孔令元生怕孔开势说错了话,叫住了他,说了几句软话,提及他们过去父子的感情。
  “儿子,我们是中计了,你如今失去记忆,当多长几个心眼,千万别被外人的话轻易挑唆了。我是你亲生父亲,岂能对你不好?我的话你一定要听。”
  孔开势:“你确实对我很好,孟统领跟我说过。”
  孔令元惊讶:“他竟然没有在你面前挑唆我们父子关系?”
  孔开势凑到孔令元耳边,小声说道:“阿爹何不多反思反思自己,是你对百姓们不好,才会有今天!阿爹可曾体会过真正穷苦百姓的生活?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易子而食。
  孟统领带我悄悄潜入白鹭郡,和我一起过了两天白鹭郡贫苦百姓的日子。我那时候才知道,扮马为骡、带着蜜瓜探查永州郡的自己有多可笑。”
  孔令元愣住,抖着嘴唇质问孔开势:“你你你……没失忆?”
  孔开势红着眼睛,深深望了孔令元一眼,转头便走了。
  孔令元望着儿子决绝的背影,身子摇摇欲坠,最终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主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