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1节
只是,野猪肉毕竟是软的,一整个放在背篼里,背着的时候摇来晃去,肩头上的份量也是忽轻忽重,挺磨肩膀。
当几人再次回到猎杀第一只野猪所在的山梁时,小跑在陈安前面的招财和进宝,又突然间炸毛,盯着黄毛野猪所在的方向一动不动。
见有情况,四人赶忙放下背篼,抽出斧头提着。
观望一会儿不见动静,陈安提着枪,小心地顺着山坡往下走,三人也提着斧头,谨慎地跟着。
没有下去多远,看到一只狼,正是他们之前见过的母狼,正在被猎杀后开了膛的黄毛野猪下边十数米的地方站着。
几人心头都不由一惊,连忙打量着周围。
见到狼,最怕出现狼群。
要是有别的狼出没,事情就有些麻烦。
好在,周围看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陈安也注意到,招财、进宝也只是盯着那只母狼,对周围并没有什么反应,确定就只有一只。
撵山人上山,其实很少打豺和狼,哪怕冬季的时候,它们的皮毛不错,也通常不会招惹。
因为都知道,豺狼不少时候成群活动,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撵山人单凭手里一把只能开上一枪就得重新装填枪药铁砂的火枪,对付成群的豺狼,有多凶险。
所以,很多时候都选择主动避让,除非豺狼围攻。
当然,这样直接遇到狼的情况也不多见。
狼的嗅觉灵敏,大多时候在人还没发现它们的时候,它们早走远了。
人怕野兽,殊不知,野兽更怕人。
不用说也知道,这狼肯定是嗅着黄毛野猪的血腥味找来的。
怀了崽子的母狼,想要猎捕到食物,其实是件挺困难的事儿。
只是不知道这只母狼为什么会单独活动,而没有跟狼群在一起。
这只母狼也看到几人了,却没有跑的打算,很淡定地走到稍远的地方,回头看着几人。一只狼而已,敢靠近,在场的几人都有把握单独对付,倒也没什么好惧怕的。
“这是盯上这些肉了!”宏山看着那只母狼,小声地说了句。
陈子谦也催促道:“快下去看看!”
几人加快步伐往下走,那只母狼也赶忙转身跑远。
到了黄毛野猪旁边,发现野猪肉还在,就连扔在一旁的肠子都还完好无损,几人都松了口气。
宏元康笑道:“还好,回来的及时,不然这些肉,都不晓得会被狼糟蹋成啥子样!”
“赶紧搬上山梁背着回家,还有不少事情。”陈安微微笑了笑:“今天还有得忙。”
“要不要先烤几个红苕,吃过再走?”宏山插嘴问道。
陈安摇摇头:“不吃了,等把红苕烤出来吃到肚里,我们也差不多能到家咯,到家里边烤火边吃饭,不安逸蛮?”
宏山叹了口气:“早知道就不带来了。”
他话音未落,宏元康伸手就在他脑袋上拍了一巴掌:“就伱娃儿批话多,赶紧动手!”
宏山撇撇嘴,弯腰一个人就将黄毛野猪搂起来,甩到肩上上扛着,大步往山梁上走。
将黄毛野猪背在篼里装好后,陈安正准备去背,却被陈子谦推到一旁。
他指着装猪肚、肝脏的背篼说道:“老汉儿,那背篼要轻些,你去背那个撒,我来背重的。”
陈子谦看了他一眼,不屑地说:“说起背东西,在你老汉我面前,你还不够看,就即使你伯伯也未必能比过我。”
听他这么说,陈安看看陈子谦和宏元康明显不是一个档次的身板,有些不太相信。
殊不知,宏元康却是笑了起来:“你娃儿还真别不信,我都不得不承认你老汉厉害,不要看着他身板没有我大,没有我壮实,但力气、耐力,是真不比我差,以前给人背货往返山里,我就从来没比过他。”
宏元康自己都这么说了,也由不得陈安不信。
但想想也是,力气大小,还真不能从体型壮硕程度上来判断。
就好比健身出来的大块头,看着一身炸裂的肌肉,但力气未必能比得上乡下玩石头的老石匠一样。
却听陈子谦接着说道:“你娃儿以前就有些懒散,干的活计不重,跟了李豆花一年的时间,更是没有干过啥子重活,让你来背…还是算咯!”
明明是舍不得让自己出重力,却偏偏要说得那么看不起人…
陈安心里又是莫名地泛起一团暖意。
这些东西,上辈子没有好好体味,现在重活一世,却是别有一番让人鼻酸的滋味,越发觉得这份亲情的珍贵。
就像“老汉儿”这个称呼一样,是那么的特别。
在蜀地等部分地区将父亲称为“老汉”,同时也将母亲称为“老母”、“老妈”,这是一种很地道的血缘认同。
比老父亲更亲,也能让父亲的威严变得平和起来,与儿子成为要好的兄弟伙,让人能够感受到蜀人在血亲相处中的包容、豁达和那种特别的浪漫。
“不要恁个看不起人撒,再说了,哪有让儿子背轻老汉背重的,我又不是三岁娃儿!”
越是这样,陈安越是不忍心让自己老汉去背重的了。
真不应该!
“提好你手头的枪,管好两条狗,领好你的路…有啥子好争的嘛!”
陈子谦干脆坐到雪地上,先一步将背篓背了起来:“这还是在山里,还要你提防着点撒!”
陈安总觉得陈子谦的话有着别样的意味,但也确实要提防着点,也就不再跟他争。
他蹲下身,将背篼背起来,一路领头前行,穿过山林,找到撵山、采药的人经常走出的比较好走一些的山道,往石河子村赶。
路上再没遇到什么状况,进村的时候,估摸着都已经是晌午时分。
在岔往陈安家的岔路口,宏元康背着背篼靠在路边的歇气坎上斜着:“我们爷两在这里等你们,一起到队长家说事!”
“不要等咯,先把猪肉背回家,弄点东西吃饱肚儿,再领着他们去也不迟!”
陈子谦笑了笑,看得出,他是真没把山上遇到死人的事儿太放在心上。
“行嘛,我在屋头等你们…或者干脆你们爷俩直接到我家里来吃饭,昨天才杀的猪,饭菜都还有剩,热一下就可以了。”
“算了,都一样!”
两个长辈相互一点头,各自背着猪肉往家走。
那天出太阳的时候,雪融化了一些,跟着又是阴霾和寒冷,将路边糊上一层薄冰,滑得不得了,陈安和陈子谦两人顺着通向自家的坡路往上走,真的是一步三滑,走的异常艰难。
陈平、瞿冬萍和耿玉莲都听到先到一步的两只青川犬弄出的声响,早早迎了出来,看着父子两人上来,连忙上前帮着两人将背篼放下来。
“又打了只野猪!”耿玉莲惊异地说。
“不止,幺儿一下子领着我们几个,打了五只!”
陈子谦一边微微喘着气,一边乐呵呵地说:“我们背来一只黄毛野猪,要了五个猪肚,宏哥家背了两只黄毛,还有两头大的在山上,准备让村子里的人去背回来分了。”
“一下子打了五头,就凭一把枪?”陈平有些不信地看向陈安。
“幺儿撵山很有想法和胆气…活套套住两个,找到猪群,一阵轰撵,将野猪赶到断崖,摔死两个小的,他在交口又打死一个,这还是领着我们几个不太懂撵山的,已经很厉害了,不是亲自参加,我也不信。”
陈子谦心情很好,言语中满是对陈安的夸赞之意。
陈平也是一下愣住,他之前还有些看不上陈安下的活套,觉得那东西太假,却没想到,那么简单的活套,不仅套住了野猪,还一下子套住两只。
他看向陈安的眼神,也变得躲闪起来。
陈子谦不无感慨地说:“一头年猪,一头黄毛,再加上一只黑娃子,明年一年的时间,不用愁肉不够吃了,每顿桌子上都能多少有点肉…这个日子总算有盼头了。”
第79章 甩锅
对猎物进行驱赶合围的法子,在巫猎中有另外一个名字:催山。
催山,是很有规律且很讲究方法的捕猎方法。
负责撵脚的猎人必须知道山形、地貌…根据不同种类野兽的习性,结合具体情况,分别驻守几个堂口——猎物比较容易跑脱的地方,待准备工作做好,方可催赶野兽出山。
当然,催山的过程中,撵山人必须胆大心细,警惕性高,手脚麻利,跑得快,尤其要防患惊弓之鸟、狗急跳墙的野兽反攻。
今天陈安他们四人,只有陈安手头有枪,其余三人都是斧头。
在那条山沟,陈子谦轰撵的后方,宏元康守候等待的右边缓坡和宏山守候的两个缺口,包括陈安埋伏的断崖,这些地方都可以称为堂口。
只是,以陈安所在的地方为催山的目的地,重中之重,所以被定为交口。
如果他们三人手里不是斧头而是枪,在几個堂口,以及在轰撵过程中,只要有把握,都可以对野物开枪射杀,同时,枪响也能起到很好的轰撵作用。
在这过程中,猎物反扑以及开枪的时候会不会伤到同伴,都是需要高度注意的问题。
别看陈安只在断崖交口位置开了一枪,事情听上去简单,但其实,那是最危险的地方,因为在轰撵过程中,没有毙命的所有猎物都会被驱赶到那里,同时面对多个猎物,很容易应顾不暇而出事儿。
所以,在催山合围的配合过程中,对撵山人要求很高,毛毛躁躁,按耐不住性子的人,最是容易出问题。
而这也是陈安果断放弃陈平,转而选择宏山、宏元康和陈子谦的原因。
一趟简单的合围,足以说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如果几人手头都有枪,就连那头母野猪也很可能跑不掉。
如此大的成效面前,陈平之前有多瞧不上活套陷阱,有多怀疑陈安的能耐,现在就有多心虚。
他不得不承认,他现在依然小看了陈安。
不过,无论是陈安还是陈子谦,都没有在意这件事情,因为都了解他,觉得他不适合干撵山的事儿。
“你在屋里,把黄毛野猪的皮剥了,把幺儿背回来的那些猪肚也给洗出来,我们等哈还要去找黑老鸹,让他领着人跟我们进山一趟,除了背野猪外,还有一个事要说一下。
山里边有豹子咬死了人,还把人挂树枝上,吃了大半。会吃人的豹子就得千万小心咯,说不定还会进村伤人。另外就是还看到了一只母狼,也得小心。
尤其是云梅、云兰,要看好了!”
吃过人的野物,那就会把人列入自己食谱的,从而变得更加危险。
就像狗吃过某种野物的肉,下次见到、闻到,知道那是能吃的,而变得兴奋,想要猎捕,是一个道理。
怀着崽子的母狼,找不到足够多的食物,也有可能到村子里打主意。
毕竟,村里养着的牲畜、鸡鸭等,都是它们很容易猎捕的目标。
最关键的是,翻过老梁包的那片深山,离得最近的就是石河子村,成为野物目标的可能性不小。
听到有豹子咬死人,听到有狼,除了陈安和陈子谦,家里其余几个都面色都变得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