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168节
外面突然传来几条猎狗的狂吠声,陈安出门看了一眼,见对面竹林里的路上,有人打着手电筒赶来。
天色还很黑,陈安看不清楚,只能是到院墙边等着。
不一会儿,那人走近,陈安才认出是冯丽荣的大舅宁东文。
他赶忙叫住几条狗,赶到院门口,打开院门将宁东文让进来。
“你们送去的熊皮和熊胆,钱已经托人带来了,我前两天从镇上回来的时候来过一次,到了你们家这里,一个人都没遇到,只能是今天过来的时候,顺带送过来。”
一照面,宁东文立刻忙着说明来意,又小声地问了陈安一句:“幺儿的伤好了以后,没有啥子问题吧?”
“没有,活蹦乱跳的,好得很,昨天晚上还骇人地喝了差不多半斤酒…快快快,到屋里面说!”
陈安笑着招呼宁东文往屋里走。
“喝酒这个事,她随他妈,我那个过世的妹妹,酒量也好得很,不要说半斤,就是一斤下去,也没得事儿。她应该是觉得有些累了,想解乏,不然也不会轻易喝酒。以前跟我们一起撵山的时候,在家里面也时不时喝点,我哥俩有一年过节的时候,想看看她能喝多少,结果自己反被灌得烂醉了,她还是一点事都没有。”
宁东文说这话的时候,满是感叹:“反正我是不敢在她面前提喝酒的事儿。”
两人说着,到了屋子大门口。
宁东文将背篼靠墙放着,陈安打着手电瞟了一眼,里面就只是两只兔子,一只野鸡。
“这两天队上忙着收庄稼,人手紧得很,没有专门去弄这些东西,去不远,周边都没有啥子猎物,只是随手下几个绳套,弄到这么点东西!”
“正好,我这里攒了些蜂蛹和蜂蜜,想请你帮忙带过去了。”
“没得问题!”
宁东文很痛快地答应了下来:“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还跟我说啥子请不请的话,就是点顺带的事情。”
“安哥,是哪个?”冯丽荣在厨房里问了一声。
“是大舅!”
陈安应了一声,招呼宁东文进了大门,直接去了厨房里面。
冯丽荣高兴地迎了上来:“大舅,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等着吃早饭。”
宁东文打量了冯丽荣一眼,见她确实没什么问题,又扫视了一眼厨房,笑着说道:“这大房子确实安逸…么早就在做早饭,还准备了火烧馍,这是要准备进山蛮?”
冯丽荣点点头,接着问道:“你们和我嘎公他们都还好撒!”
“好,都好!就是你搬到安娃儿家里来住,我老汉经常念叨,说吃啥子都没得味道了,还要自己忙里忙外,有些不习惯!”
“改天我有空去看嘎公!”
宁东文就在这时候掏出一个用白胶带缠着的纸包,递给陈安:“饭我就不吃了,还要赶到镇上去,去晚了不容易收到东西,这两天撵山的人少,送野味来卖的人不多。以前没这样跑过,见丽荣往镇上来来回回,还觉得事情简单,没想到,我和你二舅轮换着跑,才发现这一路跑下来,实在有些够受…
这是伱托人送过去的熊胆、熊皮和熊掌卖的钱,熊皮有几处破损,价格低些,卖了一百六,熊胆也不算大,卖了五百二,再加上熊掌的二十块钱,刚好凑够七百块钱,你们点哈!”
“这有啥子好点的,又不是信不过!”
陈安伸手去接,却被冯丽荣先一步拿了过去。
“还是点点的好…舅舅,莫介意哈,不是信不过你,我是信不过我老汉那婆娘!”
她说着将纸包打开,当着宁东文的面,麻利地搓动那一张张大团结,点完以后,笑道:“没得错,确实是七百!”
宁东文伸出指头轻轻戳了戳冯丽荣脑袋:“鬼精鬼精滴…都还没结婚的嘛,就恁个巴家了。我从人手里面接过来就没有打开过,说是多少就是多少,被你这么一点,我心里啷个直发凉,这要是少上那么一两张,我都不晓得啷个说。”
“这话就不对了,事情总不能办得不明不白撒,都弄清楚,才没得别的想法!”冯丽荣笑着说道。
“真拿你没得办法!”
宁东文野跟着笑了起来,接着催促道:“把要送去的蜂蛹和蜂蜜拿来,我得赶紧走了!”
陈安赶忙将焯水晒干后装布袋里保存的两种蜂蛹和装罐罐里的蜂蜜都搬了出来,放到宁东文的背篼里。
宁东文也跟了出来,陈安提着背篼让他背上。
“这份量不轻啊!”宁东文动了下肩膀,背篼在肩膀上更舒服些。
“才二十多斤就叫哼哼滴!”
冯丽荣也跟了出来,从手中捏着的钱里面抽出一张大团结,塞宁东文口袋里。
“幺儿,你这是干啥子!”
宁东文忙着将钱掏出来要还给陈安。
“让你帮忙跑来跑去的,可不能白干,当我孝敬你的…不要跟我见外哈,当我不晓得蛮,你的钱全是舅母管起的,平时兜里边怕是一分钱都没有!”
冯丽荣笑吟吟地看着宁东文:“身为个男子汉,身上多少还是要带点的,莫乱用就行了。”
听了这话,宁东文犹豫了一下,深深呼了口气,感激地看了冯丽荣一眼:“那我走了!”说完,他将钱往兜里一装,转身就走。
直到宁东文走远,冯丽荣才转头看向陈安:“安哥,莫怪我给他钱…”
“我怪你干啥子,这也不算是外人,也是该孝敬的。”
陈安挺无所谓,何况,宁东文对冯丽荣不错,他这样专程绕路过来的奔忙,不意思一下,也说不过去。
“我两个舅,日子都不太好过。二舅还稍微好点,二舅母在人前至少还给二舅些面子,大舅就不行了,别看着也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我都不晓得为啥子那么怕婆娘,被管得死死的。我之所以当着他的面数钱,一是防着我老汉找的那婆娘出幺蛾子,再一个就是防着大舅母了,不是啥子好人。晓得我为啥子之前要把所有的东西都一直带在身上?”冯丽荣笑着问道。
陈安微微摇了摇头。
“我这个大舅妈没少惦记我的那些钱,以前藏的钱丢失过,翻箱倒柜地,我一直以为是遭贼,后来被我看到,就是她翻墙进去给我偷掉的,我不想把事情闹僵,毕竟寄人篱下,一直没有说破…亲戚又啷个,有的时候,亲戚比外人还不如。以后钱点清楚,可不能吃亏!”
冯丽荣说着,将那些钱塞陈安手里,转身就回厨房去了。
陈安看着走路带风的冯丽荣,脸上洋溢起了微笑。
做事一码归一码,不拖泥带水,而且小心谨慎,活得明白,也懂得糊涂。
陈安在这方面,那是经历了一辈子才逐渐明白的东西,如果没有上辈子,同样年纪,他自觉比起冯丽荣,差得太远。
但这就足以让陈安偷着乐了:是个巴家而且非常会过日子的婆娘!
陈子谦和耿玉莲被外面的响动和说话声吵醒,也纷纷从卧室里出来,一问才知道,宁东文来过。
知道陈安和冯丽荣要进山,也开始帮忙在家里忙活起来,打扫屋子、喂猪,还得把菜地里的菜给浇一下,尤其是新撒进去刚刚冒出双瓣小叶的菜,根都全在土壤表层,不浇的话,搞不好晒上一天就没了。
而陈安则是将钱送到楼上,和其它钱放在一起,这六百九十块钱,加上封正虎那里找回来的四百多块钱,还有之前自己卖山货所得的那些,有一千一百五十八块了,另外还有些零散的票证不算。
钱财一点点积攒起来,越来越多,这种有盼头且越来越好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饭菜做好,一家子吃过早饭后,天刚蒙蒙亮。
陈安和冯丽荣各自背着背篼、口袋、绳索、开山、柴刀之类的东西,提着猎枪,领着猎狗,一起往山里西边走。
按照冯丽荣的说法,那地方是很多人都不敢下去的。
也不知道能不能搞,得去看了才行。
如果能搞的话,估计收到的五灵脂会有不少,又会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第204章 九死枯一生
冯丽荣发现悬崖上有寒号鸟的地方,距离石河子村挺远。
根据冯丽荣的描述,陈安倒也大概知道那个叫石门子的地方,在岩房坪北边的大片山岭里。往山林里穿行比较难走,两人稍稍商量,干脆决定按照冯丽荣熟悉的山道擦着岩房坪直接过去,大概估算了一下,得有十七八里地。
这点距离,对于山里人,不超过两小时就能轻松走完,对于山里的撵山人,能走得更快。
四条猎狗在前,冯丽荣居中,陈安殿后,在山岭中,一会儿下河滩,一会儿爬陡坡。
撵山人进山,平路和坡地的行走速度差不多,看上去不紧不慢,实则速度不慢,也不像一般人爬坡上坎觉得腿软就随便找个地方跌坐下来休息,对于撵山人而言,走在稍微平缓的路上,就已经是最好的休息了,腿劲和耐力,也是这么一点点磨炼出来的。
一个半小时后,两人从岩房坪村子左边越过,沿着松林间铺着厚厚一层金黄松毛的羊肠小道,连翻三道山岭。
在最后那道山岭的山岭上,陈安看到了对面高耸的悬崖。
那悬崖少说也有三十丈高,如刀劈斧砍一般,近乎垂直,只在岩石的缝隙中,零星地生长着一簇簇灌木、小树,长得奇形怪状。
“我看到的寒号鸟就在这石崖半腰…就在那里。”
冯丽荣冲着对面的石崖指了一下大概位置:“有一天傍晚,我从下边石崖下经过的时候,看到寒号鸟飞出来,一前一后,有两只,窝隔着十多米。你看看敢不敢下嘛?不敢的话就不要勉强。
反正我是不敢,我第二天爬到石崖顶上去看过,看着都头晕,突然来一阵风,都感觉自己会随时被掀下去一样,腿脚都发软。
其实有不少人都知道这石崖上有寒号鸟,但是都没有人去动它们,就是不敢下去。”
她这说的是实话,恐高就是恐高,明明不行,还硬要说自己可以,那才是最大也最容易出状况的麻烦。
相互了解各自的情况,才能做更有把握的事儿。
陈安也在扫视着这面悬崖,心里也直突突。
“我也没得把握,先下去看看再说!”他同样实话实说。
这是上下两难的地方,关键是,稍微不小心掉下来,那就是粉身碎骨。
哪怕五灵脂值钱,但还不值得堵上性命。
如果是换作别的地方,陈安很可能就不多作考虑,转身走人了,之所以还要坚持下去看看,主要是石崖下是一条奔腾的河流的弯拐处,水流比较平缓,如果够深,那么从石崖上掉下来落入水里,陈安倒也有把握没有什么性命之虞,也就可以尝试一下了。
两人所在的山岭,朝着沟谷的那一面往下走一段,也是背阴的崖壁,他们只能从侧面山坡下到山脚的小山沟里,然后绕过去。
那面石崖下的河流不过四五米宽,但水流却是沿途沟岔里的小溪汇集而成的汹涌急流,在狭长的峡谷中横冲直撞,小小的河流,倒也有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凶神恶煞。
冯丽荣熟门熟路,领着陈安顺着山沟抵达石崖下面,陈安看着崖底拐弯处的的水潭,再看看冯丽荣所指的位置,倒是正对着的。
若是从石崖上跌落下来,想不落入水潭都难。
他随手捡了块石头,朝着水潭抛投过去。
石头落入水中听声音判断水的深浅,是山里人大都掌握的法子。
石头入水,发出的声音越低沉悠长水越深。
陈安连续投了四五块石头,试探了几個地方,估摸着大概都有五六米深的样子,他肯定道:“没得问题,大不了掉到水里,死不了人,可以搞!”
之所以如此谨慎,还因为带来的是棕绳。
这东西抗拉力强,耐水,耐摩擦。
在收拾东西准备进山的时候,陈安专门绑在树上拉长了拖拽试过,感觉没问题,但毕竟有些时间了,短距离还好,可要是放长了,他也没绝对的把握。
他心里还一直寻思着,得抽个时间,好好给自己制备一些结实耐用的绳子。
这也是撵山、采药人必须掌握的技能,李豆花也仔细教过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