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175节

  这样的操作,他早已经熟稔。
  一块块蜂脾被割下来,轻轻扫掉上面的蜜蜂,然后放入小瓦罐里堆叠起来。
  七八分钟的时间割下十来片,已然装满瓦盆,并堆了起来。
  这蜂群是真的强盛啊,单就现在割下来的这些,陈安估摸着就至少有十五六斤的蜂蜜。
  可是再往里看,似乎还有不少蜂脾。
  但他清楚,割蜜忌贪的道理。割得过多了,这么好的一群蜜蜂,一個冬天都得饿死。
  他暂时停手,用一根带着钩子的小木棍,往蜂脾下面掏,想将石洞里面的杂物给掏出来,然后数一下,还有多少蜂脾,再进行适量的割取。
  谁知道,扒拉了没几下,一个圆形薄片被钩了出来。
  陈安开始还以为是个小碎石片,结果,伸手拿出来一看,整个人愣住。
  这个圆形薄片入手挺沉,上面似乎有图案…这是袁大头?
  他赶忙擦了擦上面的泥污,手中的东西真实的面貌也显现出来,竟然真的是一块银元,就是最为常见的袁大头。
  这石洞里面怎么会有银元?
  陈安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东西是有人藏在里面的,在用石头封堵后,也让这里成了一个诱蜂洞。
  里面会不会还有?
  陈安心里惊喜之余,也充满期待。
  他继续用小棍在里面钩拉,没几下,居然又是一块银元被勾了出来,是背面有盘龙的光绪元宝。
  再继续扒拉,又勾出一块宣统三年,背面镌有团龙围绕“壹圆”二字的大清银元。
  接连扒拉出来三枚银元,让陈安心里越发惊喜。
  他干脆用小棍往里面捅了几下,从手感上,能感觉出拨动东西的感觉,能确定在小石洞的最里面还有不少。
  他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激动。
  陈安万万没想到,居然在这蜜蜂窝里,找到了值钱的东西。
  银元,这在清朝光绪年间才正式开始铸造的东西,民国初期,才以银元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并进行大量铸造。
  解放后,国家一直在收兑老银元。这事儿,陈安自己也曾拿着偶然得到的两块银元去兑换过,也听老辈子们说起过,事情知道得还算清楚。
  在五零年代,按照重量和成色把银元分成甲乙丙三等,以计算收兑价格。
  袁大头、站洋等为甲类,龙洋、船洋(正面有帆船图案)、孙头、鹰洋等为乙类,其余的为丙类,最开始的时候,两毛钱一个银元,后来涨到四毛,再涨到一块钱左右。
  到了六零年代七十年代早期,银元不分类,每枚兑换价格为一元,七三年以后,价格到了两块五,也不知道今年的价格有没有变化…
  这是按照银子的价格来进行回收,并没有考虑什么收藏价值之类。
  但陈安却知道,后面市场开放,经常在赶场的时候,看到有人支起小摊,专门收购这些价格,也在手机上刷到过一些鉴宝或是买卖银元的视频,他清楚价格不低。
  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笔意外之财,就是不知道有多大,究竟会有些什么东西。
  他压着心里的激动,朝着在一旁等着的冯丽荣走了过去,神秘地说:“宝儿,给你看点好东西!”
  “啥子好东西?”冯丽荣奇怪地问。
  “你把手伸出来…”陈安笑道。
  冯丽荣依言伸出右手,但看着陈安一脸的笑意有些古怪,赶忙又一下子缩了回去:“想骇我是不是?手里边是不是有啥子虫子之类的东西?”
  “真的是好东西,我有必要骗你蛮,把手伸出来嘛!”陈安正了下脸色说道。
  冯丽荣犹豫了一下:“你要是敢骇我,我可不放过伱!”
  陈安笑了笑,在冯丽荣再次将手伸出来的时候,把手中握着的三枚银元拍在她手里。
  冯丽荣看着自己手心三枚脏兮兮的东西怔了一下,随即也变得惊喜:“银元?哪里来的哦?”
  “就是在这个蜂窝里面,我刚才用木棍探了一下,里边还有,数量还不少!”
  “发财了发财了…赶紧弄出来撒!”冯丽荣兴奋地差点跳了起来,整个人化身成一个标准的财迷,眼睛里都能迸发出银光。
  “嘘,莫声张!”陈安四下瞅了一眼,连忙说道。
  冯丽荣点了点头,小声说道:“你晓不晓得,现在银元的回收价格,已经涨到了五块钱一枚了。”
  五块钱一枚?
  陈安愣了下,没想到又涨了不少。
  他清楚,从改开后,手头的钱越是往后就变得越不值钱,银元跟着涨价,也是正常的事情。
  哪怕现在五块钱一枚,他也舍不得出手,这要留到往后二三十年,随着变得越来越稀缺,价格能长到几百,甚至几千,比较特殊的极具收藏价值的,甚至能卖到几十上百万。
  嗯…这个留着以后慢慢研究。
  眼下,还是将它们先弄出来才是正事。
  陈安兴冲冲地回到蜜蜂嗡嗡萦绕的蜂窝边,冯丽荣也兴致勃勃地凑了过来。
  看着石洞中被蜜蜂紧密护着的蜂脾,陈安笑道:“小蜜蜂啊,这下要对不起了,我得把所有的蜂脾割了,顺便把你们也带回家,放心,我会给你们找个最好的窝,好好的养着,一定保证你们这个冬天,给你们留足口粮,就是要辛苦你们跟我回去以后,努力多做一些蜂脾装蜂蜜了。”
  这话听得冯丽荣在一旁忍不住笑了起来:“它们听得懂蛮?”
  话音刚落,一只飞舞的小蜜蜂撞到她嘴皮上,紧跟着她一下子叫了起来。
  陈安扭头看过去,只见她嘴皮上一只小蜜蜂正在扇着翅膀打旋。
  他顿时笑了起来:“我觉得它们是听懂了的,哪个叫你怀疑它们,嘴皮被螯了撒!”
  冯丽荣一拳头朝着陈安锤了过来:“还不赶紧帮忙!”
  陈安只能将她拉到一旁,用指甲将蜜蜂留在她嘴皮上的螯针给抠了下来,顺便乘机朝着她小嘴吧唧了一下,换来冯丽荣接连的两皮坨。
  “你就不要过去了,一旦蜜蜂螯过,靠得近了,更容易被追着螯。”
  陈安交代了一句,重新返回小石洞旁边,拿着小刀继续将蜂窝里面的蜂脾给一块块地割出来。
  又一连割了十多块巢脾,这其中,有四五块是变黑变脆的巢脾,应该在之前,还有蜜蜂在这小石洞里面安过家。
  当那些废旧的巢脾被清空,小石洞最深处放着的东西也显露出来。
  第212章 一百二十八枚
  蜂脾被尽数割除,蜜蜂忙着吸取岩壁上蜜茬上残留的蜂蜜,有一部分在外乱飞,还有更多到了石洞更深处集结成一团。
  从蜂团下面看进去,陈安看到一个布包。
  大概是在洞里摆放的时间太久,那些布料看上去破破烂烂,腐化得很严重。
  之前陈安用棍子往里面掏杂物的时候,就将布包给戳破了,也正是因此,放在里面的银元也跟着滑落出来,被陈安钩了出来。
  往里面仔细一看,他发现东西不少。
  但想要将它们拿出来,伸手可够不到。而且,石洞内壁上,到处有蜜蜂爬动。
  还是得先收了蜜蜂才行。
  原本陈安不打算在这种时候收取蜜蜂的,都已经快要入冬了,带回去不好养活,现在也只能事出从权。
  没有带收蜂用的草帽,陈安只能考虑用冯丽荣背来的背篼。
  他将背篼拿了过来,就放在石洞洞口处,将底部垫高一些,然后伸手进入石洞,将里面抱团的蜜蜂,一把接一把地掏出来,抖在背篼里。
  一时间,不少蜜蜂飞了出来,环绕在陈安周围,嗡嗡乱飞,然后又飞回石洞里,还有一些则是在背篼里四处乱爬。
  随着陈安掏出来的越来越多,渐渐地,蜜蜂在背篼底部结成了团。
  许是蜂王被掏出来的缘故,洞里剩下的蜜蜂开始乱飞乱爬,不少趴在石洞内壁上震动着翅膀。
  渐渐地,开始有蜜蜂朝着背篼里落去,紧跟着,石洞内的蜜蜂也开始往外爬,朝着背篼爬进去。
  见状,陈安干脆退到一旁,等着它们自行聚拢。
  等在一旁的冯丽荣,上嘴皮被蜜蜂螯了一下。
  她对蜜蜂的蜂毒抗性不是很好,就这么七八分钟的功夫,已经整个嘴皮都肿了起来,看上去变得怪模怪样,看得陈安忍不住笑了起来。
  冯丽荣瞪了他一眼,问道:“里面还有没有银元?”
  “有,还有不少,是用一个布包包着的,只是摆放的时间太久了,布包都已经腐朽,等蜜蜂完全出来以后,再把它们全部掏出来。”
  “你说会是哪個放在这里的?”
  “这我可晓不得,不过看那块布的样子,在这洞里面风不吹日不晒,还能腐朽成这样,估计在里边也放了好些年了。”
  “东西肯定是别人藏在里面的,藏东西的人,等回来拿的时候发现不见了,会不会找来。”
  “他要是想拿,怕是早就拿走了,哪里还会等到现在。再说了,我们不往外说,又有哪个会晓得东西被我们拿了,这是老天看我要结婚了,专门给我的贺礼。”
  陈安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暗想:苏同远这家伙的运气,是真的不错,但就是没法把握得住,他发现了这群蜜蜂,也动了弄这些蜂蜜的想法,可惜…
  但凡苏同远敢弄这群蜜蜂,很有可能这些东西,就不会再轮到陈安了。
  陈安挺庆幸。
  冯丽荣听陈安这么说,也跟着笑了起来:“我不会往外乱说。”
  “带回去以后,我找地方藏起来,就我了解,这东西从解放的时候开始,就一直在回收,从最初的两毛钱,都涨到现在的五块了,我觉得以后价格会越来越高,现在划不来卖。”
  “你说不卖就不卖嘛,反正现在手里边也不缺钱用,就按你说的,藏起来。”
  等了大约十多分钟,石洞口乱飞的蜜蜂渐渐安定下来,只有零散的几只蜜蜂还在飞舞。
  陈安过去看了一眼,见洞里洞外,还有些散蜂在采食散落的蜂蜜外,别的蜜蜂已经全都汇集到了背篼底部,他当即将背篼提到了一旁放着。
  拿来开山儿,砍了根粗大些的带枝杈的木棍,伸入洞里,将里面的东西扒拉出来。
  哗啦哗啦声响中,一枚枚大大小小的钱币被掏了出来。
  这些钱币种类不小,成色重量颇不一致。
  其中还有半元、贰角、一角、五分、一钱、二钱、三钱以及一毫二毫的小银元(也叫银角子),这些大都是作为辅币应用,方便找补流通的。
  蜜蜂被收,冯丽荣也跟了过来,掏出自己的手帕,将陈安扒拉出来的那些银元钱币一个个地擦拭,捡拾堆叠起来。
  除了之前说过的光绪元宝、大清银元,里面还有宣统元宝,一两大清币,甘肃袁像币,四川汉字币,孙头银元、孙船银元,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银角子和铜板,杂乱得不得了,甚至还有私人铸造的银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