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232节

  铜鼓的不简单,连带着让陈安觉得,这有着差不多纹路的铜牛也是一样,放在家里的顶板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个能藏东西的地方,总觉得有些不妥。
  他昨天晚上就已经考虑了不少时间,觉得还是不能放在家里,得另外找个地方藏起来。思来想去,决定埋起来。
  于是,他带着两样东西出了屋子,在房子周围转了一圈,最后将东西用油布包着,捆扎好以后,装在一个小罐子里封住,在屋后一棵特意留下的红枫老树桩根脚埋下。
  踩紧泥土,弄了些积雪覆盖,陈安回到家里,到仓房看了看那些阴干着的皮毛,又看了下那些装缸腌制的野味儿,暂时没什么事儿做,他背上背篼,到山上去砍松柏叶,准备下午的时候,将那些肉给熏一下。
  陈子谦下午的时候也帮着摆弄,将肉都熏出来,放在仓房里晾着。
  时间悄然到了傍晚,如同预料中的那样,明眼可见的寒气,如同云雾般,从山顶流淌下来,在临近天黑的时候,遮了天空,掩盖了山峰,天气重新变得阴霾。
  一家子还在吃着饭,宏山过来串门,说了明天准备杀年猪好搬家的事儿,请陈安和陈子谦帮忙,盘算着冯丽荣饭菜做得好,当然少不了请她去帮忙。
  陈安心想着,难得领她去大村子,倒是一个让她跟村里人多接触的机会,也就将事情答应下来。
  已经是石河子村的一份子了,总不能让她天天呆家里,总要出去走动走动,相互认识一下。
  宏山在陈安这里玩了一会儿,又赶到青沟去请陈平。
  今年陈安是没有猪杀了,宏山家是最先开始杀的。
  有了这个开头,村子里杀年猪的事情,如火如荼地进行起来,接着就是甄应全家,几个撵山人家,会计家、再到苏同远家…
  于是一天接着一天,这年猪一杀就是七八天时间,都是在平日里往来多好处的人家,最后是陈平家。
  其他人家也动了起来,山村里每天早上的杀猪声,此起彼伏。
  似乎是知道陈安家今年没年猪杀一样,帮忙的几家人,总会在吃了晚饭,在陈安爷俩返回盘龙湾的时候,给他们送上一条肉,三四斤的样子,几天下来,攒了三四十斤。
  这让陈安觉得,一村子的人,还是挺质朴可爱的。
  陈平家里杀了两头,一头交食品站,得了百多块钱,另外一头,在第二天早上,像是怕陈安不收一样,两口子亲自背了半头猪肉给送到盘龙湾。
  这下好了,没杀猪,家里的猪肉反倒跟杀了一头没什么区别了。
  陈子谦和耿玉莲很乐意看到陈平这么做,觉得自家这大儿子,脑袋算是开窍,开始会来事了。
  然而,眼瞅着离过年只有十来天了,潘石玉还是没有来。
  陈安抽空又去买的一次奶粉,又被滚滚给吃完。
  他还特地到邮电所问了下,没有任何音信,终于决定,将滚滚送往佛坪。
  一天早中晚三盆奶,加上随时要人伺候吃喝,冬季闲散的时候还好,这要是翻过年,各种事情忙碌起来,总不能还要专门让人伺候着。
  送到保护中心,这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一家子对滚滚都心有不舍,但这也是实在没办法的办法。
  还有那些皮毛也该出手了,把钱分了,顺便从汉中那边买些家里所需的东西带回来,才好过年。
  于是,陈安当天去跟宏山、宏元康,还有已经养好伤的甄应全打了招呼,顺便把陈平也叫上,第二天早上,陈安用背篼背着滚滚,其他人带上皮毛,早早地上了米仓古道,前往汉中。
  他兜里从吕明良那里得来的一沓钱,崭新,有三十多张大团结,另外还有些粮票、布票,还不曾让家里人知道,往那边的黑市去一趟,这些东西才好换成所需。
  第275章 物是人非
  天还未亮,几人到盘龙湾集合,各自都带着背篼,分装准备带到汉中的那些皮毛、豹骨之类的东西,然后早早动身。
  倒不是陈安不想在公社的收购站出手这些东西,主要是公社收购站收购的东西种类不多。
  有几样动物的皮毛,收购站就没有收购的指标,远比不上汉中那样的门户所在。
  那里才是草药、皮毛收购的主产区,收购的种类繁多,往来客商也多。
  而且陈安他们想要购买的东西,在公社定额定量,折腾多次未必能弄到,反倒是到了汉中,更大更热闹的黑市场上就能搞定,包括皮毛,在黑市场上也有人收购,而且价格比收购站更高。
  这也是陈安将陈平带上的原因。
  他能想着往自己家里送上半头猪肉,想着将粮食分自己一些,陈安叫上他,也是准备给他弄些米面和一家人的衣物、鞋袜之类。
  这些都是没有票证很难弄到的,对于陈平来说困难,对于陈安却不是什么难事。
  再有十来天要过年了,一年一个新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希望一家人都能吃好点、穿好点。
  陈子谦、宏元康、甄应全三人,不仅当过袍哥,也曾是在米仓道上洒过无数次汗水的人。
  由陈子谦打头,掌握着路上行进的节奏,陈安背着怀里塞了些竹笋和南瓜的滚滚紧随其后,再往后面是宏山、陈平,最后的是甄应全和宏元康。
  没有用背夹打杵,而是背篼,背着的东西不重,但却是走的老节奏,一路上不急不缓,每一步踏实有力、持久。
  虽然时隔多年没有从事这一行了,但对这条在山间沟壑、悬崖峭壁上穿行的山道,依然熟悉。
  几人只说这些山道不少地方被林木遮掩,树根、杂草都从台阶缝隙中冒出来了。
  说他们当初走过的时候,比现在敞亮,石头都被踩得滑亮,现在全是落叶、碎石和青苔。
  还说估计要不了多少年,很多人都会忘了这些山道。
  事实也是如此,再过上二三十年,有人探访古道,找人引路,都很难再看出来这些山道。
  一直走到天光大亮,听着山间鸟雀鸣叫,野物嘶吼,似乎是勾起了陈子谦的某些回忆。
  他回头问宏元康和甄应全:“哥两个,吼上两嗓子?”
  “你来撒!”
  “你起头!”
  宏元康和甄应全笑道。
  陈子谦也不墨迹,一边迈着稳健的步子,一边扯开了嗓子就唱了起来:
  “巴山背二哥啰哟哟!巴山背二哥哟!千年巴山背二哥耶那个走过来哟呵!
  蜀道难,猿愁攀,畏途巉峭莫问天。地崩山摧空长叹,危崖峻壑绝人烟。阎罗惊回首的米仓道,背二哥背不直那路弯弯。”
  宏元康也跟着唱了起来:“风雨苦,霜雪寒,天梯石栈相钩连。鸟悲狼咽月生怨,林阴地黯举步艰。雾霾锁幽冥的鬼见愁,背二哥闯不完那生死关。”
  紧跟着,甄应全也接上:“越激流,跨河川,暗云飞渡是险滩。莫道前途多平坦,冲波逆折心胆悬。神女殇离恨的孽龙涧,背二哥饮不尽那奈何泉。”
  三人越唱越来劲:“巍巍大巴山,离天三尺三,谁敢顶上踩,唯有背二哥那铁脚仙。大步跨平川,吆喝四季天,不唱行路难,只唱数千年那乐与欢…”
  歌声在山岭间、溪谷间回荡。
  质朴沧桑的歌声,风格粗犷豪放,偏偏却有着清新流畅的旋律,加之唱腔高亢明亮。
  唱的是蜀道的难,说的是背二哥的苦,却也满是坚毅。
  大概是现如今心境不一样了,又迸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洒脱、肆意。
  无论是陈安、陈平还是宏山,都没有听几人这么唱过,饶有兴趣地听着。
  陈安和宏山两次前往汉中这边,一路上走得小心翼翼,这次人多,却是热闹了。
  中午的时候在幺店子简单吃了一顿顿儿饭,一菜一汤外加一碟泡菜,米饭管够。
  这店家是一对老夫妇在照管,时隔多年,陈子谦他们三人还认识两人,休息之余,也攀谈了不少。
  然后又接着上路。
  在经过山间的一個山村时,看到村旁有个妇女在河边洗衣服。
  似乎是看到了熟人,陈子谦停下脚步,回头看着甄应全:“兄弟,看看那女人,我啷个越看越像是你以前念念不忘的相好…都不吼上两句?”
  宏元康看了一会儿,说道:“年纪大了些,但看容貌,应该是!”
  相好?
  陈安微微一愣,笑问道:“老汉,啷个回事哦?”
  “这女人以前认识,你甄叔和这个女的还好了一段时间,还想把人娶回去,你们不晓得,以前往这边来,就你们甄叔最积极,每次到这边,都会找机会见上一面。
  可是后来,她父母不同意,事情终究没有搞成,她还是嫁在了村里边。
  伱甄叔后来只能另外找别的婆娘了,你们甄叔却是有些放不开了,所以结婚晚了些,不然的话,他两个娃儿不会比你们小多少…没想到这次那么巧,居然又碰到了!”
  陈子谦简单解释。
  一路穿山越岭,也少不了跨村过寨,陈安知道,那会算起来,陈子谦他们也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免不了对女人的憧憬,也少不了些风流韵事。
  于是,陈安饶有兴趣地回头看向甄应全:“甄叔,来两句撒!”
  “都一把年纪了,来啥子来嘛,让你们小辈看笑话迈!”
  甄应全直摇头。
  “来两句…回去的时候,我们保证不跟弟妹说!”
  宏元康不无撺掇地说:“我可记得,你当初唱这些东西凶得很,这是山里面,又不是在那里,怕啥子嘛。”
  宏山也跟着说道:“甄叔,就来上两段撒,我们保证不说,让我们见识见识!”
  甄应全苦笑着看了看几人,又看看在河边冷水中,那个抡着棒槌在河边石头上敲打着衣服的女人,深吸一口气:“要得嘛,我吼上一嗓子,说不定都不认识我了!”
  几人往前走了一段,靠得更近些。
  甄应全轻轻咳嗽一声,调整好情绪,唱了起来:“河里涨水沙浪沙,妹过跳凳眼发花,你是哪家大小姐,要不要我来把你拉?”
  声音一起,河边的女人立刻抬头看来。
  似乎也认出了他们三人,四下看看周边没人,站起身来,居然有了回应:“对面哥哥你莫来拉,我是蜜蜂扑过的花,我已开花结过果,你莫在我身上想办法!”
  唱完后,女人高声问道:“是宏大哥、陈二哥和甄三哥迈?好些年没见到你们走过这边咯!”
  陈子谦笑道:“老妹,是有好些年没有来过了。”
  女人踩着河石过了河水,顺着山坡小道小跑上来:“你们这是要去干啥子?到家里边去坐!”
  她说着这话的时候,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到甄应全身上。
  “算了,我们忙着赶路,要到汉中那边卖点东西,路过这里时候见你在河边洗衣服,看着眼熟,就让应全打个招呼!”
  陈子谦微微笑了笑:“多年没见,过的还好撒?”
  “还不就是那样,过一天算一天…能好的到哪里去嘛!”女人苦涩地笑了笑。
  看着她灰扑扑满是细密皱纹的脸,估计日子不会太好过。
  她扫视着几人,问道:“这三个年轻娃儿…”
  陈子谦指了指陈安和陈平:“这两个娃儿是我的儿子…”他又指了指宏山:“他是宏哥的幺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