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怕吓到身边这位小朋友,戴上面纱说两句安抚的话,他定定的盯着她的脸,扁扁嘴,神情越来越委屈。
崔湄以为他是害怕,刚要哄两句,就见他扑过来,小炮仗一样冲进她怀里:“这么大的伤口,疼不疼啊,一定很疼,都怪我,都是我的错,我没保护好你。”
真没想到,他说的,居然是这个,这世上多的是以貌取人的人,即便小孩也是如此,做了这条假伤疤,有些小孩子都不再跟她亲近,调皮的会拿泥巴偷偷丢她裙子。
崔湄倒是无所谓,这些孩子做的过分了,她会暗地里拿藤条打他们小屁股,收拾几个孩子还不简单,自她给村里人免费义诊,有些调皮的小男孩说她是无盐女,都不用自己动手,先吃了家里大人一顿竹笋炒肉片,她不过是不愿把手段用在小孩子身上。
可这孩子,却问她,疼不疼。
崔湄心里暖呼呼的,伤口是假的,他的关心却不是。
“怎么是你的错呢,这,这跟你没关系的呀。”
“有关系!”他一口咬定跟自己有关,是他没保护好她,崔湄很好笑,可看到孩子哭的惨兮兮的样子,却又笑不出来,最后又是亲亲抱抱的,说亲自教他抱粽子,做麦芽糖,才把人哄好。
他跑进屋,兜了一把小兜子跑出来,把东西倒到竹桌上:“这些都给你,你喜欢吗?”
桌上的东西,是几个小罐子,胭脂水粉,还有几只珠花。
崔湄微微一顿:“这是,你买的你什么时候买的?”
萧如意抽抽鼻子:“昨天的时候,你看了这些东西,却没买,我以为你想要。”
他依旧哭的抽抽噎噎,甚至掏出一小把金叶子,往她怀里塞:“这些也给你,我有钱,能养你,你想要什么我都能给你买,不要嫁给别人,好不好?”
他趴在她怀里,眼巴巴的看着她,崔湄的心都软了,把这孩子搂在怀中,怀里一团热乎乎的,纵然在潮热的岭南,这么贴着很快就会生痱子,她也没舍得放开。
暗处,有一个男人也气疯了。
第128章 你母后抱着你,你开心吗萧昶比萧……
萧昶比萧如意想象的来的要更快,昨晚暗卫回去传话,他后脚就到了。
在暗处站了一整晚,一眨不眨的望着那个小小的竹子做的篱笆院,就这么一动不动,宛如一尊雕像。
直到那抹倩影出来,他的眼睫才颤
动了一下,有了些许的活人感。
他啊了一声,这一次出京,元宝没跟着,跟在身边的是他惯常带着的玄衣卫,而一直站在他身边,忠犬一样寸步不离,近身护卫,正是那位四年前保护崔湄,差点被砍死的李公义。
萧昶不说话,他也不敢劝,而且劝是没用的,陛下只是看着温和,想做的做就没有办不成,身为属下,他只能陪着主上在这里站着。
就算是身经百战的玄衣卫,这么枯站一夜,也很乏累,还不如去做任务,至少有个任务对象,也比这般傻站着强。
等了一夜,那女子出来的时候,他们陛下终于动了。
李公义士看不出那个起来生火烧水,一身布衣蒙着面纱的女子,跟皇后娘娘究竟有什么干系,他不是没见过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娇滴滴的,连路途的疲累都是受不住的,怎么会自己做这些粗活。
直到看见,有男子上门提亲,还是个小倌。
别说陛下,就算是他,也忍不住,想咬牙喷人了,那可是大周的皇后,是陛下的女人,是什么随随便便的男人,都能觊觎的吗?
陛下在看着那个女子,发出阿的一声后,又开始沉默不语,静静的看着,唯有眼珠的转动,显示他还是个活人。
“陛下,要不要属下去做掉那家伙?”
李公义着实心疼他们陛下,站了一整晚,清晨的霜全都落在陛下头上,连眉毛上都是露珠,太阳一出来,又都晒化了,那些露水都打湿了衣裳。
岭南的气候太潮湿,他都觉得里衣黏糊糊的,几乎是贴在身上,陛下居然一点都不觉得难受?陛下穿的可是宗室王袍,比他的侍卫服还要厚呢。
至于他别的同僚暗卫们,隐藏在林子里,还不知要怎么喂蚊虫呢,岭南的水果是挺好吃,可就是这天气,还有蚊虫毒瘴,实在太恼人了。
皇后娘娘也真是会逃,居然从西京跑到这里来,这可是有千里之遥,好好地娘娘不做,宫里有人伺候的富贵日子不过,偏要跑到这犄角旮旯里受苦,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他什么都不敢说,陛下虽宽仁,但皇后娘娘却是他的逆鳞,谁都不能说一句皇后娘娘的不好,没敢那些曾得罪了娘娘的,都是什么下场,太后娘娘都被送去五台山,终身青灯古佛相伴了。
然后他就看到,太子殿下钻在娘娘怀中,来回打滚,小脸往她胸口上贴,往她颈窝里蹭。
待在陛下身边久了,他对陛下的情绪拿捏得算比较准,陛下唇角下弯,这已经是极度不高兴的样子。
太子年纪虽小,少年老陈,很是沉稳,甚至连太子太傅都不敢随意揣测这位小殿下的心思,私下常说,太子心性远超同龄人,坚忍深沉,若将来也能施行德政,大周会迎来又一位圣明之君。
可现在,被评价坚忍深沉的太子殿下,却在娘娘怀里撒娇,跟一只摇着尾巴的小狗似的。
李公义完全不忍看,太子殿下变了,陛下也不高兴啊。
都怪那个上门求亲的男人,李公义完全没有半点心理压力,就把这个人献祭了,才问陛下,要不要做掉他。
萧昶摇摇头:“暂时不要动那个男人。”
李公义愕然,陛下什么时候这么宽容了,连对皇后娘娘献殷勤的男人也不处理?
“我要包粽子,做麦芽糖,你跟我一起做?”
萧如意点头,他珍惜每一个跟阿娘在一起的机会,别说包粽子做麦芽糖,就算是上山采药,给阿娘生火拉风箱,做杂活他也愿意。
昨日买了不少糯米,一半用在包粽子上,一半做麦芽糖,糯米已经泡好了,崔湄的小院子,是从山上引流下来的,清凛甘甜,可以直接喝,手伸进去,泉水沁凉沁凉的,十分凉爽。
她从背阴的地方,拿出已经发芽一指高的麦苗。
萧如意捧着下巴,看的好奇:“这个要做什么用,这是什么苗?”
“是麦苗,七天前就种下了。”
“姐姐要种地?”
“不,这些不能往地里面种,背阴发苗的麦子,长出来也不好,这是用来熬糖用的。”
萧如意更糊涂了。
崔湄把麦芽切的碎碎的,还用臼子碾,跟蒸熟的糯米饭混合好,放在温着的灶台上保温:“这是发酵,等发酵好后,就用麦芽和糯米的发酵水熬糖。”
麦芽糖这东西,宫里也有,但并不精贵,萧如意是王朝金字塔最顶尖的那群人,食用的糖,都是昂贵的晶糖砂糖,最近尚宫局还腌制出一种果汁糖,也很好吃。
甜,这种对底层百姓来说,稀缺的味道,对萧如意来说,并不稀奇。
“粽叶要做成三角的菱形,很立体的形状,然后往里面填米,可以加点豆子或者枣子,我喜欢蘸糖吃,但岭南这边喜欢添肉,有一部分要送给山下村里的阿婆们,这些加上几块腊肉,虽然没有盆菜吃,但能吃到几块肉,也算是过节了。”
萧如意的手,是写字的手,是拉缰绳射弓的手,甚至掌握着别人的生杀大权,根本就不是做家务的手。
君子远庖厨,这也是太傅教过他的,他长这么大,亲自做吃食,是父皇带他巡猎围场,他亲自用匕首从炙烤的小鹿身上,割下了一块肉。
但现在,他却老老实实,一句抱怨都没有,他做的不好,粽叶总是散开,这时他温柔的阿娘,就会凑过来,将他的小手捧在手心里,帮他包裹粽叶,帮他缠线。
他从没想过,做这些杂活,也很累,等到粽子包完,都已经要到中午,崔湄做了简单的饭菜,又给他蒸了白米饭,也炒了肉。
这些饭菜对萧如意来说,远没有宫里御厨做的好吃,青菜没什么油水,肉也太腻了,他不喜欢吃过肥的。
但这些都是崔湄亲手做的,他不爱吃却也尽力多吃了几口。
那些发酵过得麦芽水,在锅里逐渐沸腾烧干,就成了琥珀色,晶莹剔透的饴糖。
萧如意张大嘴,满是惊叹:“好神奇,真的变成甜的了。”
崔湄用一根洗干净的小木棍挑了一些,团成金丝,给他放进嘴里。
“这种糖,是下面老百姓们,唯一能接触到的甜,这么一个小棍子上的糖,要五十个大钱。”
“也没多贵啊,才五十钱而已。”萧如意撇撇嘴。
“我的小公子,五十钱够买一斛精米了,若是买糙米,能买三斛,够一家三口吃一个月,在码头做苦力,一个成年男人,一天也不过三十钱,熬煮麦芽糖需要很多糯米,还需要柴火,岭南的山也都是有主的,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山砍柴,今上是圣明之君,可百姓的日子过得也只是温饱,遇到大灾之年,多数是抗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