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荀爽怒气冲冲:“董贼还刨了历代先帝的皇陵,一把火烧了太庙!”
一向平和的荀家老者气得脸红脖子粗,可看是气狠了。
董卓缺德事做了不少,这件事确是一件大好事。
这些皇帝陪葬一个比一个多,难怪被董卓这个毫无道德的<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daomu.html target=_blank >盗墓贼盯上。这些皇帝得陪葬了多少宝物,才会被董卓惦记上。
陈昭心中觉得丧心病狂如董卓也难得干了件好事。
面上却同仇敌忾,恨恨咬牙:“荀公莫气,我驻兵一夜休整,明日一早便星夜追击,誓杀董贼!”
荀爽老泪纵横,握着陈昭的手:“熙宁真忠臣矣!”
先前都是他看错了人,误将忠臣看作了反贼。穷困之时,方才见忠贞之节啊。
陈昭命大军驻扎在城外,只带着三千军队入城,一入城便见一地的尸首。
“董贼捉遍洛阳富户,以谋逆之罪诬陷,杀之夺财。”荀爽沉痛道。
“亦有庶民。”陈昭轻叹。
董卓要抢大富户,他麾下的大小将领就会抢小富户,再往下的西凉军就会劫掠普通百姓。
残阳如血,映照着焦黑的城垣。昔日繁华的东西二市,如今只剩断壁残垣,纸铺的灰烬随风卷过空荡的街巷,先前客人最多的酒铺空空荡荡,店门大开,铁匠铺内炉火早熄,生锈的铁刀斜插在尸骸堆中。
行至一处,陈昭忽然抬手指着几根焦黑柱子:“我记得此处原来是太学。”
紧随在陈昭身后的赵云面色沉重:“确是太学所在。”
上次他随主公来洛阳的时候,亦经过此处,主公还笑过几个天真过头的学子。赵云记得那些学子一直赞叹太傅袁隗,称其为士人之首。
那些学子敬仰四世三公的袁家,唾弃为非作歹的宦官。
如今,宦官没了,袁隗也死了。
寒风裹着腐臭掠过,几具孩童尸身蜷在瓦砾间,街道上安静的可怕,只有陈昭身后骑兵马蹄践踏地面的声音。
陈昭望着街道两侧被焚烧的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屋舍。
“子龙可还记得我的字从何而来?”
那年初入洛阳,她见洛阳繁华安宁,便觉得宁字好。
如今洛阳已是人间惨境。
陈昭低声道:“乱世之中,皇城也难安宁。”
乱世不结束,谁都无法安宁。
五更天时,只比陈昭慢一步的各路诸侯才至。
陈昭没管他们,她要养足精力追击董卓。
翌日一早,陈昭一早便发兵追击董卓。
曹操闯入袁绍帐中,大部分诸侯都聚集在此处庆功。
尽管洛阳不是他们攻打下来的,但是他们起兵就是为了征讨董卓,如今董卓不战而逃,他们对天下人也有了交代。
“董贼逃跑未及三日,我等立刻发兵,星夜兼程,数日便能追上董贼。如今董贼身边只有数千西凉军,又无城墙可守,正是我等一战定天下的大好时机,诸公为何不发兵讨贼?”
曹操怒视袁绍,他口中称呼诸公,却知道这各路诸侯大多以袁绍为尊,只要袁绍开口,诸侯就不得不发兵追赶董卓。
袁绍避开了曹操的视线。
过了半月,袁绍已经从全家死绝的悲愤中平复过来了。
尽管不愿意承认,可袁绍知道董卓能顺利入京少不了他叔父袁隗的帮助。
新天子刘协也清楚这事,对袁家肯定没有好态度。就算能救出来皇帝有什么用,皇帝又不偏向自己。
不如另立一个与他交好的新帝。
心中有自己的小算盘,袁绍自然不愿意出力不讨好去讨伐董卓。
“行军疲惫,不可贸然追击董贼,若董贼半路有埋伏,我等尽灭。”袁绍拿出了一个虚浮的借口。
曹操大怒:“竖子不足与谋!”
转身便离开了营帐,带着自己一路军队发兵去救天子。
路上却已经有三人在此等候。
正是刘关张三人。
“曹公,我等兄弟虽无兵丁可驱使,却亦有救汉之心!”刘备拱手。
“愿与曹公同行。”刘备焦急道。
曹操颔首:“走!”
二人打马前行,离身后各路诸侯的营帐越来越远。
袁绍率领一众诸侯走出帐门眺望曹操与刘备一行人远去的身影。
“倒显得天下间只他们二人是英雄一般。”袁术道。
“陈家小儿一大早就走了。”袁绍抿唇。
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三国演义》
第74章第 74 章:董卓死
董卓离开洛阳之后,直奔荥阳,荥阳有他麾下将领徐荣镇守,抵达荥阳之后有城关阻拦,就不必如此提心吊胆了。
董卓肥硕身躯随马匹颠簸,身后跟着吕布、李儒等人。吕布骑乘赤兔马紧随董卓身后护卫。董卓身下的战马虽也是百里挑一的良驹,但与赤兔马相比,终究逊色不少。赤兔马步伐轻盈,游刃有余地跟在后方,仿佛闲庭信步。
只是吕布心有怨言。
虎牢关他守了半个月,一只鸟都没能飞进来,他走了才几天就被陈昭和那些草包诸侯攻破了,害的他只能跟着董卓仓皇逃窜,家眷都在洛阳没来得及带走。
若是让他镇守虎牢关,何至于今日抱头鼠窜,威风尽失?
还有一事,吕布亦耿耿于怀,董卓麾下那些本事不如他的将领都能独领一军在外,他抵抗各路诸侯大半月,既有功劳又有苦劳,却只能跟在董卓身侧当个护卫董卓与那个拿他当主簿用的丁原一样,大材小用。
董卓并未察觉吕布的心思,只顾催促战马加快速度。他肥硕的身躯随着马背起伏,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口中不断低语:“快些,再快些!只要到了荥阳,便安全了!”
官道两旁的田野荒芜一片,偶尔有几只鸟雀从枯树上飞起,发出刺耳的鸣叫,远处的山峦在烈日下显得模糊不清。
马过之处,惊起一林鸟雀。
十里外。
赵溪站在小丘,居高临下眯眼眺望远处成片惊起的鸟雀。
“终于等到了。”赵溪叹谓一声。
在她身后,一千身穿锁子甲的将士沉默伫立。面容坚毅,像一条银白的大河。
主公在酸枣会盟之前,便交给她一副地图并一千精锐士卒,命她埋伏在洛阳至长安的官道之间。
这么远的路,走不得官道,骑不得马,只能穿山越岭,用最原始的方式赶路,还要身穿铠甲,背足粮草和军械。
就这么一天七八里路赶路,足足两个月才走到这啊!
“禀告将军,的确是董卓。”探子飞快跑来,满脸喜色,声音中难掩激动。
赵溪眼含热泪,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长枪,声音低沉而坚定:“随我下山,堵截董贼!”
董卓终于来了,再等不找董卓,方圆五里内的野菜都要被她们挖干净了!
随着她一声令下,一千将士扛起绣有“昭明”二字的大旗,迅速而有序地向山丘下奔跑。
此时,董卓正率领残部仓皇逃窜。他肥硕的身躯在马背上颠簸,额头上渗满了汗珠,神情中满是惊慌与疲惫。忽然,前方山坡上传来一阵低沉的号角声。
董卓心胆俱裂,抬头一眼,玄底金字的昭明军旗正从道边林中外移动。
”不好!有埋伏!”董卓脸色大变,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惧。他猛地勒住马缰,肥硕的身躯险些从马背上摔下。
“是陈昭的昭明军。”吕布勒紧缰绳,小心防范可能忽然射过来的弩箭。
此时天色已渐渐灰暗,董卓仰头看去,一女将身穿重甲,居高临下站在山丘上向此处眺望。
“董贼,我陈昭为大汉铲除奸贼,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赵溪以甲覆面,怒喝。
董卓大惊失色:“陈昭小儿不是该在洛阳吗?如何跑到咱们前面来了?”
真是陈昭?吕布愕然,试图用自己神弓手的视力看穿面甲下覆盖的脸。
身形差不多,也同使长枪,声音在这混乱之中也听不太清楚可陈昭麾下也只有一员女将,还是个中年妇人。
眼前之人,只能是陈昭本人了。
“主公,林中还有埋伏,当速退!”李儒指着林中源源不断涌出的士卒和林中若隐若现的众多人影。
董卓大惊失色,原本想要抵抗的心思也瞬间消失。
他逃得仓促,身边只有三百骑兵与几千步卒,对手浩浩荡荡不知多少军队,硬抗只能送死。
又惊又慌,在死亡威胁下,董卓根本没有心思考虑这么多“士卒”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穿过道道防线,还能隐蔽在一林之中。
“速走!去郿坞!”董卓心中愈发慌乱,他拼命催促战马,二话不说转头就跑。
同时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洛阳没了,长安去不了,皇帝也不在他手中了,大势已去。
好在他已经提前在建造了坞堡,积谷足够麾下军队吃三十年,逃入郿坞,守堡垒足以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