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可郭嘉对自己定位清晰。他是主公手中一把刀,主公指哪他打哪,总要知道主公心思,才能在各方势力之间调转。
  陈昭歪过身,双腿随意舒展:”自古士族寒门,本就轮回更替。今日高门大族,当年哪个不是寒门出身?今日寒门子弟,他日未必不能位列士族。”
  “就实行科举择士。无论出身,皆可参考,择优录用。”陈昭语气平静,“压归打压,总要留条活路。设一道门槛,对谁都公平。”
  考不过别人就自己内卷去。
  曹操一直打压士族,奈何他人一死,士族就又起来了,而且越演越烈,弄出九品中正制,彻底垄断入仕渠道。
  “个人之力岂能对抗万人之力,天子也不例外。”陈昭很冷静。
  “唯有先进的制度,才能真正改变百世、万世的格局。”
  “只怕有人依然会不满意。”郭嘉意有所指。
  陈昭惊讶挑眉:“汉武帝能把天下豪族都迁去守墓,我就不能吗?”
  无非就是现在不能罢了,好在她记仇,等二三十年后天下安稳了再报复也不迟。
  做事先商量,商量不成就动刀子呗。
  陈昭在案几下方轻踹了郭嘉一脚,笑骂道:”就你心思多!我何时让你操心打压豪族的事了?平白耗费这些心神做什么。”
  她屈指敲了敲案面,扫了郭嘉一眼,不客气道:”奉孝本就体虚,再这般胡思乱想,怕是要更虚了。我让你核算今岁税收你算完了吗?”
  郭嘉心虚:“亮儿帮嘉分担了一些,嘉才有余力想其他事情……”
  “诸葛亮才九岁!”陈昭震惊,“你连九岁孩子都要压榨?”
  郭嘉打了个哈哈,狡猾道:“这是亮儿与嘉私事,主公勿要掺和。”
  陈昭半眯着眼打量了郭嘉一阵,心知郭嘉一向有分寸,便也不再多问。
  有个经验充沛的前辈带着,对诸葛亮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郭嘉离开正厅,才松了口气,算是把诸葛亮帮他干活这事过了明路。主公也答应先给诸葛亮积累着功劳,待日后诸葛亮正式出仕再算入其中。
  他熟练走到一处官署前,径直走入其中,仿佛像是自己家一样:“文姬,我来接人了。”
  背着麻布小包的诸葛亮乖乖走出来,跟在郭嘉身后离开了官署。
  “学了什么?”郭嘉饶有兴致询问诸葛亮。
  诸葛亮酝酿一下,语气缓慢但是没因为门牙漏风道:“跟随蔡别驾学了起草州府政令。”
  “文姬文采斐然,政令写得也清晰明确,不错。”郭嘉称赞,“主公那处已经过了明路,你我不用再藏着窝着了。”
  “那亮明日能去跟随荀主簿学习吗?”诸葛亮扯扯郭嘉衣袖,渴望道。
  郭嘉冷酷道:“明日你跟着吕玲绮去昭明书院读书。”
  这小子不知从哪里想出的法子,知道他在同僚中人缘好,就借着帮他干活的名义要去跟随他那群好友们学习。
  人各有所长,能精通一样就不错了,这小子竟然还想着全部精通。
  郭嘉狠狠把诸葛亮头发揉乱。更可恶的是这小子居然还真都能学一点,连身体都比他强壮,十分可恶了。
  诸葛亮被郭嘉扔回了侧书房,侧书房中正在对着书昏昏欲睡的吕玲绮一见到诸葛亮顿时来了精神。
  “我的功课呢?”吕玲绮警惕等郭嘉离开才窜到诸葛亮身边。
  诸葛亮慢吞吞从书包中掏出几页写满墨字的白纸,吕玲绮眼神一亮,一把抢过去,喜笑颜开。
  诸葛亮正了正衣冠,板着脸道:“莫要忘了,你应允过明日带我去军营巡视。”
  吕玲绮漫不经心地摆了摆手:“早问过主公了,凡我吕玲绮能去之处,你皆可同行。带你去趟军营,不过举手之劳。”
  第110章 第110章
  吕玲绮看了一遍功课,满意的不得了。
  诸葛亮也不知用的什么法子,把她的字迹也模仿的有九成相似。她找旁人看过,都没看出来是诸葛亮代写,想来应当也能糊弄过赵云。
  吕玲绮把功课工工整整放入作业匣子,扭头又看到诸葛亮在对照赵云留下的那本参考书目找兵书,惊叹中夹杂着一丝不解,伸手戳了戳诸葛亮。
  “你以后不是打算当文臣吗,为何还要跟我一起学习兵法?”
  诸葛亮垂眸看书,“日后我亦可能领兵出征。”
  “你顶多当个随军军师呗,军中这么多将领,哪用得着你领兵出征?”
  吕玲绮比划了一下诸葛亮的肩宽,肯定道:“你不是学武的苗子。”
  骨架虽然没有蔡琰郭嘉那么瘦弱,可显然也跟强壮沾不上边。练武先天条件也很重要,骨架不粗根本没力气与敌人正面对抗。
  吕玲绮骄傲捋起一节衣袖,露出自己粗壮的手腕,“你看我的骨架,又粗又宽,能扛起三百斤的小鼎。”
  她跟她爹一样天生神力呢!
  诸葛亮有点羡慕,垂在案下的手不动声色摸了把自己的膝盖,不甘心确定他父母虽然给他生了一个好头脑,却没给他生一个强壮身体。
  他犹自强辩道:”韩信虽不敌项羽,仍被奉为兵仙,可见谋略比武力更重要。”
  “我不和你争辩。”吕玲绮早就见识过了诸葛亮这张嘴有多能辩,她都怀疑诸葛亮这张嘴被贾诩淬了毒。
  一边门牙漏风一边还口若悬河跟她讲道理呢。这要是以后牙长齐了,不得把人活生生骂死?
  诸葛亮接着低头看书。他也不愿意和吕玲绮讲道理,吕玲绮讲不过他就动手,仗着身高把他拎起来吓唬他。
  谋士遇上兵,有理也说不清。
  翌日一早,郭嘉亲自看着诸葛亮和吕玲绮进入书院,才悠然哼着小曲返回府衙处理文书。
  前脚刚进书院,后脚吕玲绮就带着诸葛亮来到了书院后墙。
  “不能大摇大摆走前门,前门侍卫认识郭嘉,要是看到咱们逃课肯定会告状。”吕玲绮轻车熟路找到墙上微微突出的墙砖。
  诸葛亮还是个乖小孩,第一次跟着吕玲绮总觉得心中不安,他迟疑道:“翻墙非君子所为。”
  他还恪守君子之道。
  吕玲绮嬉皮笑脸,买了个关子:“你猜我跟谁学的翻墙?”
  诸葛亮回忆片刻,觉得昭侯麾下文武各个都是人中龙凤,除了吕玲绮年纪小格外活泼,好像其他人都十分稳重。
  也不排除是因为有部分武将在外驻守,他没见过。诸葛亮十分严谨思索。
  “此为主公亲授。”吕玲绮这么说着,手中动作不停,疾步助跑,单手扣住墙垣,双臂发力将身子一提,轻盈地翻上墙头,稳稳跨坐在墙头上。
  诸葛亮不敢置信瞪大眼睛,怎么也不能把心中威严又不失温和、亲切又不失严厉的陈昭和翻墙联系起来。
  吕玲绮伏在墙头,把手递给诸葛亮,示意他拉住。诸葛亮犹豫一下,终究还是被“昭侯也会翻墙”这个理由说服了,跟着吕玲绮翻了墙。
  “你不会觉得主公就只会坐在府衙里处理政务吧?”吕玲绮看到诸葛亮面上的恍惚,十分惊奇。
  难道不是吗?诸葛亮跟在吕玲绮身后往城外走,心中嘀咕。
  昭侯定然日思夜虑,筹谋匡扶天下、救济苍生之事,故而威仪凛然,鲜有欢颜。
  如果加上他从叔父那听到的事情,还能再加一条“深不可测”。
  “主公精通翻墙,还会烤特别好吃的肉,还好美色……”吕玲绮从陈昭那得了允许,知道像诸葛亮这样的小谋士生来就是要给主公效力的,便大大咧咧把诸葛亮当自己人对待了。
  吕玲绮说着说着忽然严肃起来,回头盯着诸葛亮:“还有最重要的一条。”
  “是何?”诸葛亮下意识询问。
  “主公喜欢音律,但得实在难听。”吕玲绮强调,“不过你必须称赞主公音律无双。”
  “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诸葛亮不赞同吕玲绮这个哄骗主公的行为,“为臣者应敢于犯颜直谏,岂能阿谀奉承?”
  吕玲绮小声嘟囔:“若是在我爹面前,你这样说话活不过两天。”
  不过吕玲绮还有从蔡文姬那学来的另一番说辞。
  “若是让主公知道她音律不精,定会日夜苦练,反倒耽误了正事,天下苍生就要多受苦难了。”
  吕玲绮深沉拍拍诸葛亮的肩膀:“为苍生计啊。”
  诸葛亮一时语塞。
  能专门替主公想出来这么一番歪理之人对主公的私心得多重?
  七拐八拐,很快吕玲绮就带着诸葛亮出了城,早有她的属下牵着马在此接应,吕玲绮把诸葛亮捞起横在身前,扬鞭策马,爽朗的笑声随着马蹄声在官道上回荡。
  诸葛亮横趴在马背上,面无表情蹬蹬腿。
  他觉得自己像只猎物。
  “我会骑马。”诸葛亮试图抗议。
  吕玲绮轻哼着并州小调,低头瞥了他一眼,冷酷无比:“腿太短,骑马太慢,抗议无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