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昔日同僚成了高高在上的昭王,沈知隐还是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该怎么相处还怎么相处。
  长安繁花里,独他像一团泥,捏成什么形状都能活下来,游离在一切规矩和秩序之外。白雪亭自诩离经叛道,也远远够不上他松弛,还是挺佩服的。
  “我没空看你这些。”杨谈随手翻了翻,无奈道,“六部阁台还积了一堆。”
  沈谙讶问:“阁台干什么吃的?”
  白雪亭也惊讶,她光知道杨谈最近忙,不知道他忙得快跟驴拉磨似的,“难道你不在他们就不干活了?那你不是昭王的时候六部和阁台怎么办?就转不动了?”
  杨谈安慰她:“节前圣人病了,端王又撑不起来,才遗留下这个摊子。临近夏天,预防水灾又是要紧事,过去这阵就能喘口气了。”
  白雪亭失语。
  她可算是知道圣人为什么急着洗清杨谈的身份了,几个儿子个顶个的完蛋,再不把侄子叫回来,好容易救回来的朝局就又要出大事了。
  刚巧这会儿,秘书省来了人,是来找白雪亭的。说是琅嬛阁近日南下寻到了一卷佚失的古籍摹本,书中几个字模糊不清,阁中几位名士学者都拿捏不准,请王妃一道去考据。
  白雪亭制举“博通古籍科”头名出身,又独享白适安留下的上百本书的批注,琅嬛阁内但凡有考据之类的技术活,一向是少不了她的。
  她有事,杨谈更是管不了沈谙了,挥挥手让沈大官人自便,而后对白雪亭道:“我刚好去工部,顺路陪你一起。”
  等昭王带着王妃施施然而去后,沈谙才在背后冷笑一声:
  工部和秘书省哪儿顺路了?
  杨行嘉送完白雪亭还得绕个圈走回头路啊!
  他心里给昭王殿下定了判词,身在情长在,杨行嘉这辈子就落白雪亭手里了。
  不过东宫景色正好,来都来了,沈谙自是不会错过。
  春末夏初,新荷初绽。蜻蜓落在花瓣上,鱼儿在圆叶下畅游。
  沈谙要了把鱼食撒进去,懒洋洋道:“你们可怜,摊上东宫这两位主子,平时定然想不起来喂你们吧?还是我有良心吧?”
  他正消磨时光的工夫,内殿里却慌慌张张走出个婢子,沈谙见她匆忙,叫住了她,问怎么了。
  婢子急得眼都红了,也顾不得行礼,忙道:“小郭娘子起高热了!王妃在吗?”
  “你们王妃有事要忙,在秘书省呢。”沈谙抱臂道,“哪个小郭娘子?要不你用殿下名义先叫个太医来?”
  婢子低头道:“若真这么简单,婢子也不急了。”
  沈谙忽地联想到什么,立即坐直了。
  果不其然,那婢子道:“病的是先皇后的亲侄女!没有王妃镇着,婢子不敢贸然为她请太医来啊!”
  他当即蹙眉:“郭子婧?”
  婢子颔首,将来龙去脉三两句讲清楚,越听,沈谙眉头皱得越深。
  手里鱼食一把都撒了,他拍拍手站起来,递给婢子一块玉牌,上头刻着“寒蝉知隐”四字。
  沈谙道:“拿着这个去太医院,就说我在东宫扭了脚,让太医速速过来。”
  婢子有了倚仗,忙点头出门。
  沈谙循着她过来的方向,接近内殿。
  门前有个婢子守着,认出他来,躬身道:“沈大人,王妃有令,不得她允许,无关人等是不能进去的。”
  沈谙笑道:“人命关天,还王妃有令呢?知道你们王妃什么脾气吗?”
  他挥挥手叫人让开,“里面那位身份敏感,没个人镇着,太医心有惶恐,治也不是不治也不是。真耽误了郭姑娘病情,你们王妃才要气狠了。”
  他如是说着,推开门走进去。
  一道斜躺着的,细瘦的影子映在屏风上,影影绰绰,与瘦峭的银丝绣梅枝揉在一起。
  沈谙心跳漏了一拍似的,他没想到郭子婧憔悴至此。
  “还请贵人留步。”郭子婧气若游丝,屏风上的梅枝颤了又颤,“婢子衣衫不整,恐污了贵人眼睛。”
  沈谙真就停住脚步。
  他一直不出声,于是郭子婧眼里,屏风外只有道颀长风流的影子,不像是三哥,又比满殿内侍都高些。
  会是谁呢?
  难道是来赶她走的吗?
  她烧得糊涂,嗓子干涩得厉害,咳了几声后,又道:“承蒙王妃厚爱,收留婢子在此处养伤。待伤好后……婢子自会离开,抱歉……搅扰贵人清净……”
  “这种时候了,还想着道歉?”
  带笑的声音飘进来,子婧一怔。
  她糊涂的脑袋里好像拉出了一根线,疼痛间,短暂的一线清明:
  “沈少卿?”
  “嗯。”沈谙应道,其实他已升了官,不再是少卿了,“是我,沈知隐。”
  郭子婧在那一刹闭了眼睛,想:大约这便是宿命。
  勘破她窥视人夫的是他,抄了她家族送她下狱的是他,送来鹤顶红的监刑官是他……
  现在,她高热不退,生死未卜,又见到了他。
  不到绝处他不来,每逢绝处,偏他又在。
  郭子婧几乎想哭了,她隔着屏风望,那人在雪地梅枝间,声音轻浮,又冷清。
  “更怕被赶走,还是更怕死?”
  子婧咬着嘴唇,不答。
  膝盖处仿佛没有那么痛了,她浑身烧得焦烫,手脚都酸软,像散架了一样。
  意识越来越模糊,眼前也看不清楚。
  就当眼皮合上的那一刻,屏风外忽地一声叹息,褪去了旁人眼中的无尽风流,甚至是惋惜的——
  “郭子婧,说话。”
  “不要睡过去。”
  子婧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她觉得世间的所有都在离她远去,只剩这副很热很热的躯壳。
  到最后,她连热都感受不到了。
  “你要是再不说话,我就把你喜欢杨行嘉的事告诉他。我写在你的墓碑上,让天下人都来看,郭子婧是个窥视人夫的假正经。”
  子婧重重地咳了两声。
  不知怎的,她忽然有了力气,撑着半坐起来:“少卿……”
  屏风上映出的影子近了。
  子婧缓缓道:“……我想要一枝白梅,你还记得吗?”
  你答应过我的,她说。
  沈知隐哑然失声。
  白雪亭匆忙赶回来时,子婧病情已然稳定了。
  她瞧见沈谙在屏风外,知道他是来替子婧撑腰的,于是昭王妃罕见地朝他一拱手:“有劳了。”
  出乎意料的,沈谙静了一会儿,才侧过身来,似笑非笑地说了句:“受不起。”
  白雪亭懒得同他掰扯这些,“我既已回来,此处就不劳沈大人操心了。”
  她赶客摆在明面上,沈谙当然识相,也不多留。只临走前,仿佛又顿了脚步,但不回头,也不知在犹豫些什么。
  子婧这一病,陆续病到了七日过后,等到热度全退下来,白雪亭才放下心。
  她膝盖上的伤结了痂,新的血肉正在慢慢长出来,大约是又痛又痒,连子婧这样有自制力的人,也不时下意识伸手去剥。
  白雪亭截住她的手,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沾了太医调制的伤药,轻轻按在她伤处,缓缓道:“太医嘱咐过,新肉长起来的时候是最难忍的,千万不能剥,剥了好得更慢。”
  子婧呆呆的,“我……我自己来就好。”
  她垂眼,吸了吸鼻子,“不敢有劳王妃……”
  白雪亭拿丝帕擦干净手指上残留的伤药,平声道:“你我本是旧识,不必这样客气。说到底,郭皇后愧对很多人,独独对得起我,就算是为了她,我帮你一把也是理所当然的。”
  子婧仍是低着头:“大恩大德,子婧无以为报。”
  她的性子,也就只会重复这些话了。
  白雪亭还要去琅嬛阁,刚要走,婢子就捧着嫩白色的一束花进来,放在细长的青瓷瓶里。花朵是五瓣,圆圆小小的,像堆簇在一起的米粒。
  她好奇问:“这是什么花?”
  “这是寒蝉司送来的,说是……”婢子犹豫了下,大约也觉得离谱,“是白梅。”
  白雪亭听完都笑了,“大夏天的,沈大人显了什么神通?上哪儿弄来一束梅花?”
  婢子也不明白,只是硬着头皮转述:“寒蝉司说,他说是白梅就是白梅,有缘人自然能识得。”
  病得不轻。
  白雪亭翻个白眼走了。
  屏风后,郭子婧愣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劳烦姐姐,我想瞧一瞧那束花。”
  那其实不是白梅——五月里,哪怕沈知隐再神通广大,也做不到让梅花逆时序而开。
  子婧不当心揪下一朵,小小的,放在鼻尖轻嗅,略微苦涩的味道。
  是槿花。
  又叫朝开暮落花,花期短得叫人惋惜,来不及细赏,夜一黑,她便凋谢了。
  槿花只在东宫开了一日,凋零时无人察觉,待到有人晨起,只瞧见那贵重的瓷瓶里,剩下枯萎的几瓣黄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